APP下载

霉酚酸酯与环磷酰胺分别联合泼尼松治疗狼疮性肾炎的疗效比较

2021-02-02刘春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1年8期
关键词:霉酚酸环磷酰胺泼尼松

刘春生

系统性红斑狼疮属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上多有口腔溃疡、间断性发热、单纯性血尿等表现,同时会造成对肾脏的损伤。临床上针对该病症的治疗多选用环磷酰胺与霉酚酸酯等药物,前者进入人体可被肝脏、肿瘤内存在的过量磷酰胺酶所水解,作为免疫抑制剂,治疗效果显著[1]。后者则属脂类衍生物,可调节免疫系统,减少对循环免疫复合物表达水平,具有特殊免疫抑制作用,应用安全性高[2]。本研究比较霉酚酸酯与环磷酰胺分别联合泼尼松治疗狼疮性肾炎的临床效果,以期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2月昌图县第二医院收治的狼疮性肾炎确诊患者56例,采用掷硬币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例。观察组男17例,女11例;年龄19~42(27.60±3.80)岁;病程1~3(2.04±1.10)年;分型:2型9例,3型9例,4型10例。对照组男16例,女12例;年龄18~39(26.68±3.15)岁;病程1~3(2.12±0.87)年;分型:2型7例,3型9例,4型12例。2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及疾病分型等方面组间差异不明显(P>0.05),有可比性。本次研究报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患者对研究内容均知情,自愿参与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治疗方法 2组患者均接受泼尼松治疗,剂量1 mg·kg-1·d-1,治疗6~8周后根据病情逐渐减量,最后以小剂量长期维持。在此基础上,对照组联合霉酚酸酯治疗,第1周每天1 g,第2周后改为每天2 g,连续治疗6个月。观察组联合环磷酰胺治疗,剂量1 g/m2,每月1次,亦连续治疗6个月。治疗期间密切监测患者肝肾功能,嘱患者多饮水,如出现严重肾脏损伤,应当立即停药并调整药物剂量或治疗方案。

1.3 观察指标 (1)比较2组治疗效果;(2)治疗前后自身免疫指标情况,包括抗双链DNA(Ds-DNA)阳性、抗核抗体(ANA)阳性;(3)治疗6个月后相关生化指标(尿蛋白、血清白蛋白及补体C3)水平;(4)不良反应发生情况;(5)患者治疗满意度评分(开展问卷调查,计算2组平均分数)。

1.4 疗效判定标准 (1)显效:24 h尿蛋白定量<0.5 g,余指标无异常;(2)有效:24 h尿蛋白定量降幅>50%,血清白蛋白降幅>30 g/L,余指标无异常;(3)无效:上述标准未达成。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2 结 果

2.1 治疗效果比较 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9.2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57%,组间比较无差异(χ2=1.191,P=0.469)。见表1。

表1 2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例(%)]

2.2 自身免疫指标比较 治疗前2组患者自身免疫指标Ds-DNA、ANA阳性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2组Ds-DNA、ANA阳性例数均有所减少,其中观察组减少的例数更多(χ2=5.853,P=0.016;χ2=8.928,P=0.003),但治疗后2组间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Ds-DNA、ANA阳性例数比较 [例(%)]

2.3 相关生化指标比较 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尿蛋白低于对照组,血清白蛋白及补体C3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1)。见表3。

表3 2组患者相关生化指标比较

2.4 不良反应比较 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7.86%(5/28),包括腹泻2例、感染2例及白细胞减少1例;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21.43%(6/28),包括腹泻3例、感染2例和白细胞减少1例,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5 治疗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治疗满意度评分为(93.50±3.80)分,高于对照组的(84.20±4.80)分,组间差异显著(t=8.038,P=0.000)。

3 讨 论

狼疮性肾炎属免疫性疾病,其受到遗传、激素、环境及感染等因素的影响,导致患者机体免疫系统发生紊乱,当循环免疫复合物在肾脏沉积,原位免疫复合物形成了T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时,则会引起疾病的发作[3-4]。而该疾病的病理学可分为6种类型,病理程度逐步加重。在临床症状表现中多有血尿、肾功能不全等,甚至会引起皮肤、神经系统发生新的病变,严重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健康。在治疗上其可以分为诱导期治疗和维持期的治疗,而不同时期所使用的方案不同。而现阶段多数学者认为采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的方式可达到预期的效果。临床治疗狼苍性肾炎通常可缓解病情,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首先是部分患者对激素方案不敏感,即表现为缓解后病情再次复发。其次是药物的不良反应与毒性作用,可导致患者出现肝功能损伤、消化道疾病及骨髓抑制和感染。

霉酚酸酯属于脂类衍生物,其可经门静脉进入血液,形成肝肠循坏,在用药后的12 h出现第二次血药浓度高峰,在治疗免疫性疾病的过程中表现以药效强、安全性好为主要特点[5-6]。但对于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则需要减少该药物的使用剂量,防止药物停留在体内而引起的不良反应。临床应用中,将该药物与激素类药物结合应用,有可能增加某些恶性肿瘤的发生风险,并且对于免疫系统过度抑制后,也会导致出现感染易感性并发症[7],这与免疫抑制的强度和持续性有关,应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与此同时,霉酚酸酯可抑制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并可提升治疗的安全性。

环磷酰胺则是更为普遍的药物,常用于抗肿瘤疾病的治疗以及对白血病的治疗,通常与泼尼松联合用药。该药物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对血小板造成影响,但是如果使用剂量过大,则会导致心肌损伤,故需要控制药物用量,结合患者的病情给予科学治疗。在肾脏疾病的治疗中,环磷酰胺作为经典使用药物,通常剂量达到6~8 g则停药,若增加用量则会产生胃肠道反应等。特别对于男性患者,可能引发出血性膀胱炎[8-9]。此外,该药物不良反应还在于骨髓的抑制,导致白细胞降低。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6个月后,在治疗效果、自身免疫指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相关生化指标与治疗满意度等方面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提示泼尼松联合环磷酰胺治疗可针对患者肾脏功能发挥保护作用,且安全性高,有利于减少并发症问题,从而提升治疗预后。但考虑到本研究所纳入患者样本数较少,缺乏代表性,仍有待进一步开展大样本量研究对本次研究结论进行论证。

综上所述,采用环磷酰胺联合泼尼松治疗狼疮性肾炎的临床效果更佳,可显著改善患者尿蛋白、血清白蛋白等指标,且不良反应风险较低,患者满意度高,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霉酚酸环磷酰胺泼尼松
顺式-二氯-二霉酚酸-二氨合铂(Ⅳ)的合成和表征及抗肿瘤活性研究
环磷酰胺联合泼尼松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建立有限采样法估算天疱疮口服霉酚酸酯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的模型
霉酚酸血药浓度监测在肾移植受者中的应用进展
全反式虾青素对环磷酰胺诱发小鼠睾丸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
1例儿童静脉滴注异环磷酰胺致癫痫样大发作的护理体会
UGT287基因SNPrs7439366影响霉酚酸酯代谢的体外研究
泼尼松联合吗替麦考酚酯治疗IgA肾病伴新月体形成的疗效及对脂联素的影响
甲基泼尼松龙在治疗急性脊髓损伤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环磷酰胺联合免疫球蛋白在小儿病毒性心肌炎中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