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止颤定震汤辅助治疗帕金森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2021-02-02黄芙蓉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1年8期
关键词:帕金森症状疗效

黄芙蓉

帕金森是一种神经系统疾病,又被称为震颤麻痹,该疾病多发于老年人群,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较大[1]。我国帕金森发病率较低,属散发病例。帕金森致病原理在于中脑黑质多巴胺(DA)能神元出现变性、死亡,导致DA含量减少而致病[2]。疾病发作时,患者出现的静止性震颤、动作迟缓及姿势不稳等症状,长期发展会引发抑郁症及痴呆发生,因此,确诊疾病后需要及时予以诊断。目前,临床治疗帕金森的药物有多巴丝肼、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及脑蛋白水解物等。药物治疗帕金森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但对疾病进行性发展和中晚期患者而言,干预效果不佳[3]。临床研究显示,中药方剂治疗帕金森有显著效果。从近年来的中医研究看,发现帕金森为“肝肾阴虚及虚风内动”引发的病变,因此,采用阴阳双补之法进行干预,可达到调和身体机能作用,改善患者帕金森症状。本研究通过对相关研究文献及实践经验进行分析,发现止颤定震汤在帕金森的治疗中有详细的记载,对其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的研究尚在初级阶段,为此本文观察止颤定震汤辅助治疗帕金森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7年8月-2019年7月湖南省衡阳县中医医院收治的帕金森患者69例,均符合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会关于帕金森的诊断标准。已排除帕金森综合征或帕金森叠加综合征者;肝肾功能不全及精神障碍患者;合并重大器官或系统级病者;认知障碍或者出现沟通障碍者;合并脑部疾病或者脑出血者。按照随机抽签法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4例。观察组男20例,女15例;年龄58~85(70.26±7.98)岁;病程1~15(7.02±2.15)年;Hoehn-Yahr分级:Ⅰ级4例,Ⅱ级10例,Ⅲ级7例,Ⅳ级8例,Ⅴ级6例。对照组男20例,女14例;年龄60~85(70.46±8.01)岁;病程1~15(7.15±2.18)年;Hoehn-Yahr分级:Ⅰ级5例,Ⅱ级9例,Ⅲ级8例,Ⅳ级8例,Ⅴ级4例。2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及Hoehn-Yahr分级等临床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通过我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患者或家属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给予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北京四环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133299,规格:2 ml ∶40 mg)静脉滴注,初始剂量为500~1 000 mg,每天1次;第2天将剂量调整为200 mg,每天1次。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止颤定震汤治疗,中药方剂组成:生地黄20 g,白芍、决明子、磁石各15 g,石斛12 g,牡丹皮、麦冬、天麻、菊花、桑叶、柴胡、薄荷、全蝎、蜈蚣各10 g。全蝎、蜈蚣研末后冲服。决明子和磁石先煎1 h,再放入除薄荷外的其他中药,10 min后放入薄荷,每天1剂,分早晚温服。2组均连续用药2周,停2周后继续用药,总治疗时间为18周。

1.3 观察指标与方法 (1)比较2组临床疗效;(2)采用帕金森病综合评分量表(UPDRS)对2组患者治疗后的精神、情感、行为、生活能力、运动功能及并发症进行评价,评分越低表示病情越好;(3)评估患者治疗前后睡眠质量改善情况,以帕金森睡眠量表(PDSS)及Epworth嗜睡量表(ESS)量表进行评分,PDSS评分越高患者睡眠质量越好,ESS评分越低患者睡眠情况越好;(4)采用汉密尔顿抑郁评价量表(HAMD)评估患者治疗前后情绪改善情况,HAMD评分越低患者情况越好;(5)不良反应,包括皮疹、低热及胃肠道不适。

1.4 疗效评定标准 显效:治疗后患者UPDRS评分降低60%以上,震颤等临床症状有明显改善;有效:治疗后患者UPDRS评分降低30%~60%,震颤等临床症状有所改善;无效:治疗后患者UPDRS评分降低30%以下,震颤等临床症状无改善。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2 结 果

2.1 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18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14%,高于对照组的82.35%(χ2=4.138,P=0.042)。见表1。

表1 2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2.2 UPDRS评分比较 观察组精神、情感、行为、日常生活能力、运动功能及并发症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见表2。

表2 2组治疗后UPDRS评分比较分)

2.3 PDSS、ESS评分比较 治疗前,2组PDSS、E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8周后,观察组PDSS评分较治疗前升高、ES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0.01),且观察组PDSS评分高于对照组,E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见表3。

表3 2组治疗前后PDSS、ESS评分比较分)

2.4 HAMD评分比较 治疗前,2组HAMD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8周后,观察组HAMD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0.01),且观察组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见表4。

表4 2组治疗前后HAMD评分比较分)

2.5 不良反应比较 观察组出现皮疹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86%;对照组出现皮疹1例,胃肠道不适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88%。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80,P=0.538)。

3 讨 论

帕金森患者临床表现为静止性震颤、行动迟缓、肌强直或睡眠障碍等[4]。帕金森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较大,不仅引发肢体障碍,导致其生活自理能力降低,还会影响患者的情绪,导致其出现各种睡眠障碍情况。疾病发作后给予积极的干预,可改善患者的疾病症状,还可降低患者抑郁及睡眠障碍的发生率,因此,采取有效的治疗方案非常有必要。目前主要采取药物治疗帕金森,但西药治疗帕金森的远期效果不显著。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是一种临床上较常用的治疗帕金森药物,但单独应用效果不佳[5],联合脑蛋白水解物治疗帕金森可改善患者神经功能,防止出现进一步的损伤[6]。从西药治疗的效果上看,用药效果较好,但不能从根本上改善患者的疾病症状,且停药后仍然会复发,因此,需要开展更深入的研究治疗。

中医学认为,帕金森属“颤证”范畴[7],发病原因在于肝肾阴亏,导致气血不足,筋脉失养,虚风内动,加上风火夹痰,脉络受阻导致患者发病[8],需行益气养血、滋阴补阳、熄风活络及清热化痰治疗。本研究采用止颤定震汤辅助治疗帕金森,方药组成中生地黄、白芍、菊花和桑叶均可养肝、熄风、和阳、清火化痰[9];决明子、磁石和天麻有平肝火、熄风、潜阳之功效;石斛、麦冬可滋阴补阳,柔肝缓筋[10];薄荷联合柴胡可清凉去热、降肝火;丹皮可凉血去热;蜈蚣和全蝎可熄风解痉[11]。诸药共用可起到益气养血、滋阴补阳、熄风活络及清热化痰的功效。上述药材在缓解患者帕金森疾病症状的同时,还可有效改善因疾病症状导致的抑郁及睡眠障碍情况,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从本次研究结果看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精神、情感、行为、生活能力、运动功能及并发症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治疗后PDSS评分高于对照组,ESS评分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治疗后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这一研究结果说明止颤定震汤治疗帕金森可通过良好的症状改善及提升患者睡眠质量及改善其抑郁症状的目的,起到治标又治本的目的[12]。

本研究结果显示,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则说明在采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的止颤定震汤治疗,不但疗效好,且用药安全性高。中医认为颤证治疗需遵循标本兼治的治疗原则,对患者风、痰、颤、瘀等进行分析,且帕金森有多病重叠,需根据并发症对中药方剂进行随证加减治疗,方可取得满意的疗效。在应用止颤定震汤治疗时,起效快,且可在服药后1~3周即可起效,能够延缓左旋多巴类药物的半衰期,可在很大程度上降低用药风险及提升患者对用药治疗的耐受性。

综上所述,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采用止颤定震汤辅助治疗帕金森的临床疗效较好,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同时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缓解其不良情绪,且未增加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

猜你喜欢

帕金森症状疗效
有症状立即治疗,别“梗”了再抢救
一对一心理护理对帕金森伴抑郁症患者的影响
多巴胺不敏感型帕金森综合征诊断及治疗的研究进展
止眩汤改良方治疗痰瘀阻窍型眩晕的临床疗效观察
可改善咳嗽症状的两款药膳
冷喷联合湿敷甘芩液治疗日晒疮的短期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观察
夏季猪高热病的症状与防治
2013~2015年广东同江医院门诊抗帕金森药应用分析
患帕金森综合症的日子——一位匿名神经学家的自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