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奥沙利铂联合氟尿嘧啶治疗晚期胃癌的近期疗效及预后

2021-02-02郑文金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1年8期
关键词:氟尿嘧啶奥沙利控制率

郑文金

胃癌作为临床上常见的恶性肿瘤疾病,于初期呈现出不典型症状,在确诊后诸多患者已发展至疾病中晚期,使得错失胃癌最佳手术时间,此时主要采用化学药物治疗[1]。本研究观察晚期胃癌患者应用奥沙利铂联合氟尿嘧啶药物治疗的可行性和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月福建省立医院收治的晚期胃癌患者80例。纳入标准:(1)患者在化疗过程中均未实施其他方法治疗;(2)患者均表现出正常肝肾功能及骨髓造血功能。排除标准:(1)对于奥沙利铂及氟尿嘧啶等药物存在禁忌证者;(2)表现出较差胃癌化疗依从性者。根据数字奇偶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男18例,女22例,年龄41~82(60.13±2.59)岁;对照组男19例,女21例,年龄42~83(60.15±2.62)岁。2组患者性别、年龄等资料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审核批准,患者或家属均知晓研究内容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顺铂+氟尿嘧啶完成胃癌治疗:即注射用顺铂(齐鲁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37021358)200 mg/m2+5%葡萄糖溶液(浙江巨能乐斯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33020427)500 ml进行化疗治疗,每天1次,3周为1个治疗周期;此外,采用氟尿嘧啶注射液(天津金耀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12020959)400 mg/m2静脉滴注,每天1次,3周为1个治疗周期。观察组采用奥沙利铂(昆明贵研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93552)+氟尿嘧啶完成胃癌治疗:采用奥沙利铂130 mg/m2+5%葡萄糖溶液500 ml进行化疗治疗,每天1次,1个周期为3周;氟尿嘧啶用法用量同对照组。

1.3 观察指标 比较2组近期疗效、用药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生活质量评分及预后情况。

1.4 效果评定标准

1.4.1 近期疗效:(1)CR:系列目标病灶表现为全部消失,未表现出新增病灶,肿瘤标记物逐渐下降直至转为正常,保持4周维持时间;(2)PR:所有基线目标病灶最长径总和获得对应减少,程度在30%以上,保持4周维持时间;(3)SD:病灶最长径总和在PR以下,或者呈现出增大现象,但在PD程度以上;(4)PD:病灶最长径总和呈现出增大现象,程度在20%以上,或表现出新病灶数量≥1个[2]。近期总控制率=(CR+PR+SD)/总例数×100%。

1.4.2 预后:主要从癌症转移率、胃癌复发率及3年生存率几方面进行评定。

2 结 果

2.1 近期疾病控制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近期疾病总控制率为82.50%,对照组为80.00%,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82,P=0.775)。见表1。

表1 2组患者近期疾病控制率比较 [例(%)]

2.2 用药不良反应比较 完成治疗后,2组不良反应主要包括中性粒细胞减少、白细胞减少、恶心呕吐、皮疹腹泻及神经毒性等方面,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22.50%,低于对照组的50.00%(χ2=6.540,P=0.011)。见表2。

表2 2组患者用药不良反应比较 [例(%)]

2.3 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完成治疗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为(71.24±3.55)分,高于对照组的(67.88±4.8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26,P=0.001)。

2.4 预后比较 观察组癌症转移率(7.50%)、胃癌复发率(17.50%)及3年生存率(75.00%),与对照组(12.50%、15.00%、72.50%)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组患者预后比较 [例(%)]

3 讨 论

对于晚期胃癌患者而言,通过手术治疗难以获得疾病治愈效果。晚期胃癌患者临床治疗期间,化学药物获得广泛应用。通过化疗治疗对于患者生存期延长可发挥显著促进作用,具体在实施化疗期间主要通过三药联合、双药联合或单药应用几种形式开展,药物主要集中于卡培他滨、氟尿嘧啶、奥沙利铂、顺铂、紫杉醇、多西他赛及伊立替康等[3-5]。对于两联用药,方案主要集中于顺铂联合卡培他滨、顺铂联合氟尿嘧啶、奥沙利铂联合氟尿嘧啶与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几方面[6-7]。

针对胃癌患者在具体实施化疗期间,氟尿嘧啶作为基础用药,其属于嘧啶类细胞周期特异性药物,主要针对细胞周期S期进行作用。通过氟尿嘧啶有效应用,表现出的低毒性、增效性及轻微不良反应等优点,于胃癌疾病治疗中获得广泛应用。奥沙利铂作为第3代顺铂类药物之一,同样因为表现出较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于临床获得广泛应用,并且于胃癌双药联合化疗方案中获得广泛推荐。针对状态较差、体力较差,及高龄胃癌患者在治疗期间,铂类药物+氟尿嘧啶类药物获得广泛应用[8-11]。

本研究结果发现,观察组晚期胃癌患者近期疾病总控制率(82.50%)同对照组(80.00%)比较差异不明显;完成治疗后,2组不良反应主要集中于中性粒细胞减少、白细胞减少、恶心呕吐、皮疹腹泻及神经毒性等方面,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22.50%低于对照组的50.00%;完成治疗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为(71.24±3.55)分,高于对照组的(67.88±4.87)分;预后:观察组癌症转移率(7.50%)、胃癌复发率(17.50%)及3年生存率(75.00%)与对照组(12.50%、15.00%、72.50%)比较均差异不明显。分析此种结果原因:作为第3代铂类化疗药物之一,奥沙利铂经体内研究及体外研究发现,其同顺铂在应用后不会表现出交叉耐药现象,并且其在抑制骨髓方面表现出较轻作用,因此与顺铂比较,对于抗肿瘤药物联用表现出更强适用性。因其可使用药不良反应明显减少,对于胃癌晚期患者表现出较高适用性,最终获得上述结果,充分说明奥沙利铂+氟尿嘧啶药物应用于晚期胃癌疾病化疗治疗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综上所述,奥沙利铂联合氟尿嘧啶药物有效应用治疗晚期胃癌患者,与顺铂联合氟尿嘧啶药物治疗效果比较,获得较为一致的近期疗效和预后,但其可减少不良反应发生。

猜你喜欢

氟尿嘧啶奥沙利控制率
氟尿嘧啶联合白介素II局封治疗多发性跖疣疗效观察
无锡茶园不同修剪模式对茶小绿叶蝉发生量的影响
家庭医生式服务对社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及控制率的影响
用氟尿嘧啶注射液联合蔷薇红核植物抑菌液治疗跖疣的疗效观察
耐奥沙利铂人胃癌SGC-7901细胞具有高侵袭转移性及上皮间质转化特征
雷替曲塞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的疗效观察
拉萨市城关区2014 年社区人群高血压的患病率、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调查分析
血红素加氧酶-1的表达对氟尿嘧啶诱导食管癌细胞凋亡的影响
郑州市某三甲医院职工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及急性并发症调查
奥沙利铂联合羟基喜树碱治疗晚期胃癌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