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析介入治疗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的临床可行性及有效性

2021-02-02张锦清李翠萍蔡舒马壮

当代医学 2021年4期
关键词:外周血发生率血管

张锦清,李翠萍,蔡舒,马壮

(1.东莞市厚街医院介入科,广东 东莞 523960;2.东莞市厚街医院麻醉科,广东 东莞 523960)

近年来,由于人们生活水平逐渐提高,糖尿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且趋向年轻化。外周血管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的一种并发症,是由于患者体内胰岛素与高胰岛素血症抵抗引起的病变。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后极易引发心脑血管疾病和冠心病等病症,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健康,增加疾病死亡率[1]。临床上对于糖尿病的治疗方法主要为药物和手术治疗,两种治疗方法虽然能在短时间内有效缓解糖尿病的病发情况,控制其恶性发展,但很难控制糖尿病所引发的一系列并发症[2]。为帮助患者有效控制病情恶化,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治疗率,本研究选取本院收治的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患者124例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介入性治疗对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的有效性和可行性,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6年3月至2019年3月本院收治的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患者124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2例。对照组男30例,女32例;年龄44~69岁,平均年龄(59.36±0.43)岁;病程3~9 年,平均病程(6.38±0.29)年。观察组男33 例,女29 例;年龄48~72 岁,平均年龄(61.62±0.85)岁;病程2.6~11 年,平均病程(7.44±0.61)年。采取Fontaine分级法对所有患者进行分级:对照组0级18例,1级16例,2 级 10 例,3 级 10 例,4 级 8 例。观察组 0 级 19 例,1 级 15例,2 级 10 例,3 级 10 例,4 级 8 例。两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确诊为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者;患者及家属对本研究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排除标准:精神障碍或心理障碍者;有智力障碍或交流障碍者;已截肢者。

1.3 方法 对照组采用药物常规治疗方法。首先,采用胰岛素控制患者血糖水平,使血糖保持平稳状态,随后对血管病变进行治疗。帮助患者改善饮食习惯,指导患者服用营养神经、抗凝、扩张血管等改善循环药物,从而控制糖尿病外周围血管病变,改善临床症状。用药期间密切观察患者是否出现不良反应,对溃疡患者及时进行清创处理,预防感染。

观察组在进行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采取介入治疗措施。指导患者采取平卧位,对患者进行局部麻醉。根据患者病情选择单下肢或双下肢血管造影检查,检查结束后使用Seldinger技术对患者股动脉进行穿刺。为明确患者病变准确位置,在穿刺结束后将5F的导管鞘置入患者体内进行血管造影。在DSA引导下将导管送至病变具体位置,选择直径2~3 mm,长度8~12 cm的囊球,使用囊球扩张术将囊球输入至患者病变的血管处。检查患者血管扩张效果,若患者血管扩张效果良好,则无需置入血管扩张支架,若血管扩张效果较差,则需要在血管内加入扩张支架,随后指导患者服用抗凝类药物配合治疗。治疗期间密切观察患者,如有任何不适感应立即停止治疗,并调整治疗方案。

1.4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不良反应情况,包括血压升高、呼吸困难、动脉夹层及恶心等;比较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包括皮肤温度、肢体麻木、紫绀现象、疼痛缓解等。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疗效评价标准分为显效、有效、无效,其中显效:患者经治疗后,坏疽痊愈,肢体异常状况,如麻木、跛行、皮肤体温低等症状消失;有效:患者经治疗后,肢体异常状况明显改善,坏疽面积缩小≥80%;无效:患者经治疗后,肢体异常及坏疽面积无改善。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6.4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2.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n(%)]Table 1 Comparison of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between the two groups[n(%)]

2.2 两组临床症状缓解情况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症状缓解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临床症状缓解情况比较Table 2 Comparison of clinical symptom relief between the two groups

2.3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n(%)]Table 3 Comparison of treatment effects between the two groups[n(%)]

3 讨论

糖尿病是一种高发生率的慢性代谢性疾病,由于患者体内胰岛素分泌发生缺陷或因体内胰岛素利用障碍而导致患者身体器官受到损害的一种疾病,遗传因素也是糖尿病的病发原因之一,临床上主要表现为体质量减轻、口渴多饮、饥饿多食及小便增多。临床主要治疗方法是药物控制,早期糖尿病患者服用降糖药物后能在一定时间段内保持血糖正常[3];同时,应注意饮食控制,避免食用糖分较高食物,导致血糖回升。日常生活中可根据患者身体状况加强锻炼,以控制体内血糖血脂含量。

外周血管病变是糖尿病的并发症之一,由糖尿病导致的肢体动脉硬化,血管内膜增厚而引起的血管缺氧缺血现象,具有发病快、病变发散性强等特点,严重时可导致患者下肢缺血坏死,是造成糖尿病患者死亡原因之一[4-5]。糖尿病患者在出现外周血管病变后常伴有血压逐渐升高、肢体麻木疼痛、心率紊乱、行走困难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患者截肢[6]。因此,对糖尿病外周血管疾病的治疗非常重要。在治疗患者时,主要采取药物治疗、介入性治疗及外科手术治疗3 种方式。常规的药物治疗适用于病症较轻患者,使用药物降低患者血糖血脂,其次选用高效药物扩张下肢动脉血管[7-8]。但这种治疗方式存在一定局限性,并不能有效控制疾病复发率,治疗效果不佳。介入性治疗是临床上新引进的一种安全有效、创伤小的治疗方式,是指将导管置入患者体内,再将合适大小的囊球通过导管输送至患者体内,根据患者血管扩张效果决定是否将支架置入患者血管内的一种治疗方式,可快速恢复患者下肢血流情况。治疗结束后患者应长期服用药物保证血管通畅,预防再次闭塞[9]。这种治疗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能弥补药物治疗的不足,若将两种治疗方法联合使用,能极大程度的增强治疗效果,改善患者肢体血流供应情况,提高治疗率[10-11]。虽然介入治疗的治疗效果显著,但介入术后血管再发狭窄仍是临床上较难解决的问题。介入治疗后患者发生血管炎症及置入支架造成的血管损伤是患者发生血管再狭窄问题的重要因素。目前,有研究表明,血管内皮分泌功能紊乱,介入操作后血管损伤加重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及血管内膜下暴露继发血栓形成等多重因素对治疗糖尿病周围血管缺血性病变介入术后血管再狭窄有重要影响[12]。虽然住院期间,抗凝改善微循环、使用药物洗脱支架等治疗能一定程度改善患者术后近期血管再狭窄率,但不能完全解决远期血管再狭窄问题,术后远期血管通畅率的维持,各种影响因素之间的相互联系仍需更多研究加以证明。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45%,治疗总有效率为96.7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58%,治疗总有效率为82.26%,观察组临床症状缓解程度和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说明,介入性治疗能有效控制患者病情,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提高保肢率。

综上所述,采取常规治疗联合介入治疗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患者效果显著,能有效缓解患者疼痛麻木等临床症状,改善患者生存质量,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极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外周血发生率血管
具有Logistic增长和Beddington-DeAngelis发生率的随机SIRS传染病模型定性分析
衰弱老年人尿失禁发生率的meta分析
血管里的河流
最伤血管的六件事
足月新生儿黄疸的发生率研究及早期干预
白血病外周血体外诊断技术及产品
血管
结肠炎小鼠外周血和结肠上皮组织中Gal-9的表达
你的血管有多长
慢性荨麻疹患者外周血IL-17和IL-23的表达及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