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CT扫描联合磁共振成像技术对原发性肝癌诊断及介入治疗术后的疗效评价

2021-02-02尤海涛周军王秋实赵沐刘世博

当代医学 2021年4期
关键词:肝癌病灶阳性

尤海涛,周军,王秋实,赵沐,刘世博

(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介入科,辽宁 大连 116001)

大部分早期原发性肝癌(PLC)患者无显著的特异性临床症状,就诊时病情已进展至中晚期,错失根治性手术治疗的最佳时机,可见PLC 的早期诊断、治疗具有重要意义,但PLC作为主要的恶性肿瘤疾病,成因相对复杂,临床诊治难度较大[1]。有研究者指出[2-3],在临床常用诊断方式(CT 扫描、MRI)中,CT 扫描对直径≤3 cm 癌灶的特异度、敏感度低于MRI,而MRI 则难以区分辨别较小的囊肿、血管断面,如CT 扫描与MRI联合应用,或可发挥二者互补作用,为临床诊断PLC及评估其临床疗效提供影像学依据。本研究旨在探讨CT扫描联合MRI在PLC诊断及介入治疗术后疗效评价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5月本院收治的80 例PLC 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52 例,女28 例;年龄36~75岁,平均年龄(56.88±8.62)岁。本研究已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的审核批准。纳入标准:经术后病理学诊断确诊;对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介入术耐受者;无影像学造影禁忌者;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者。排除标准:合并严重心肺等器官性疾病者;有既往肿瘤治疗史者;凝血机制障碍者。

1.2 方法

1.2.1 检查仪器 MRI采用西门子公司生产的1.5T磁共振成像仪MRI System(批准文号:国械注进20183060437)。CT扫描仪采用西门子公司生产的X 射线机[SOMATOM Definition Edge CT,批准文号:国食药监械(进)字20173301120]。

1.2.2 MRI检查 患者取仰卧位,头先进,双上肢置于身体两侧,体部相控阵线圈,扫描范围为膈上20 mm至肾脏下缘;嘱患者扫描时注意屏息,扫描序列为轴位、矢状位及冠状位;设置扫描参数:T1WI,TE 为 42 ms,TR 为 420 ms),T2WI,TE 为110 ms,TR为3 000 ms,扫描层厚4 mm,视野(FOV)40×30 cm;平扫结束后进行增强扫描,增强扫描对比剂为泛钆喷酸胺(15 mL)加0.9%氯化钠溶液(20 mL),经外周肘静脉以每秒3.0 mL 流速注入;注射后,动脉期、门静脉期、延迟期分别延迟扫描25、60、120 s;着重扫描横断面及冠状面,对扫描所得原始图像进行相关处理。

1.2.3 CT检查 患者受检前禁食8~12 h,扫描前10~20 min饮用500~1 500 mL 清水;检查时取仰卧位,双臂上举,放松腹部,进行CT 平扫,扫描范围为膈肌水平至肾脏下缘;设置扫描参数:层厚3 mm,层距5 mm,螺距1.0,电流240 mAs,电压120 kV,矩阵512×512;平扫结束后行增强扫描,增强扫描对比剂为碘克沙醇(80 mL)加0.9%氯化钠溶液(20 mL),经外周肘静脉以3.0 mL/s 的流速注入;动脉期延迟扫描25 s,门静脉期延迟扫描1 min,延迟期延迟扫描2 min;扫描结束后对原始数据进行图像重建。

1.2.4 联合检查 患者行CT、MRI联合检查,方法同上。

1.3 观察指标与判断标准 以术后病理诊断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分析CT 检查、MRI 检查及CT、MRI联合检查结果;评价3种诊断方式对PLC介入治疗术后的疗效。

判断标准[4]:由3~5名主治以上影像科诊断医师进行阅片,对患者感兴趣区域(ROI)进行评分,评价标准为5 分制。1分:确定无残留强化区;2分:可能不存在残留强化区;3分:不确定是否存在残留强化区;4 分:可能存在残留强化区;5分:确定存在残留强化区。将评分为4~5 分的CT、MRI 图像判定为阳性,并由阅片者分别测量其最大长径、最小短径。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病理检查结果 经术后病理诊断,80 例PLC 患者中共87个病灶,其中,阳性病灶67个,阴性病灶20个。联合诊断中,共87个病灶,阳性病灶64个(其中63个经金标准确诊),阴性病灶23 个(其中19 个经金标准确诊);MRI 诊断显示87个病灶,其中阳性病灶60个(其中56个经金标准确诊),阴性病灶27 个(其中14 个经金标准确诊);CT 诊断显示87 个病灶,其中阳性病灶57个(其中43个经金标准确诊),阴性病灶30个(其中8个经金标准确诊)。

2.2 3 种诊断方式诊断结果比较 联合诊断的特异度与MR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RI与联合诊断的特异度、灵敏度及诊断准确率均高于CT 诊断;联合诊断的灵敏度及诊断准确率均高于MRI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3种诊断方式诊断结果比较(%)Table 1 Comparison of diagnosis results of the three diagnostic methods(%)

2.3 3 种诊断方式疗效评价结果比较 以DSA 诊断结果为金标准,67个阳性病灶中共有32个病灶存在显著染色,提示存在残余病灶。联合诊断显示,63 个阳性病灶共检出30 个病灶存在显著染色;MRI 诊断显示,56 个阳性病灶共检出24个病灶存在显著染色;CT诊断显示,43个阳性病灶共检出16个病灶存在显著染色。MRI、CT联合诊断疗效评价结果均优于CT 诊断,且联合诊断疗效评价结果优于MRI 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3种诊断方式疗效评价结果比较(%)Table 2 Comparison of efficacy evaluation results of the three diagnostic methods(%)

3 讨论

PLC 是指原发于肝细胞或肝内胆管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患者存在肝区疼痛、消化道及全身症状、肝大及肝癌转移等临床症状,以男性居多。该疾病不仅对患者的肝功能造成损害,还可导致肝性脑病、肝癌结节破裂出血,严重者甚至危及生命。有研究结果显示,CT 扫描、MRI 单独应用时诊断效果欠佳,联合应用则可良好检测肿瘤脂肪变性、包膜存在等情况,在PLC 患者的临床疗效评价中发挥较好的应用效果,提高诊断准确性[5]。

本研究显示,联合诊断PLC的灵敏度、诊断符合率均高于MRI;联合诊断与MRI 诊断PLC 的特异性、灵敏度及诊断准确率均高于CT(P<0.05);联合诊断PLC 介入治疗术后的疗效评价结果均优于MRI、CT诊断(P<0.05)。分析原因为:①CT扫描、MRI均可实现肿瘤脂肪变性、包膜存在、子结节及侵犯血管等情况的检测,联合后能发挥双重诊断效果,为临床提供较好的影像学依据;联合诊断能实现病灶部位的多参数、多方位扫描,进而显著提高扫描成像尤其是软组织的清晰程度,增强临床诊断效果[6]。②当肝密度与微小病变组织密度相近时,CT扫描难以发现直径≤3 cm的肿瘤结节,继而对清除微小病灶及术后评估中残存病灶的检测造成一定影响;MRI则对此类肿瘤结节具有较强的敏感度,可发现0.5~1 cm 的微小病灶,因而两种诊断方式联合后可实现互补,从而提升特异度、灵敏度及诊断符合率及介入治疗术后的疗效评估效果[7-8]。③肿瘤实质结构较为松散,密度也较周围正常组织低,CT平扫易发现其病变情况,从而提供较清晰的病变形态影像学资料;MRI具有特殊成像、多参数及多方位扫描特点,能获取更清晰的软组织成像,进而显示肝内血管、胆管及肝癌内部组织结构,二者联合可明显增强临床疗效的评估效果[9]。④由于肝癌细胞中缺少吞噬细胞,碘油易沉积于癌灶内且清除较慢,因此,碘油的沉积分布可视为PLC 术后疗效的评价标准,即碘油沉积越均匀、越多,其疗效越好。而受肝脏、病变部位及病灶大小影响,CT、MRI 在PLC 的诊断及介入术后的疗效评价中各有优势,CT扫描能够清晰显示肿瘤、动静脉瘘的营养血管情况,同时,对患者肝内病灶处的包膜外露、碘油分布及沉积情况进行探查;而MRI的对比度、分辨率均较高,能从多角度显示肿瘤及其周边组织的解剖结构,且受碘油影响较小,信号强度不易被掩盖,两种检查方式结合,可显著提高诊断准确率及敏感度,同时,增强介入治疗术后的疗效评价效果[10-11]。本研究结果还显示,联合诊断PLC的特异度与MRI诊断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究其原因可能与本研究样本容量及阴性病灶数量较少有关。

综上所述,CT扫描和MRI联合用于原发性肝癌的诊断及介入治疗术后疗效评价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显著提高临床诊断的灵敏度及准确性,且可更好地检测疗效评价情况,进而为临床提供准确、可靠的影像学参考依据,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肝癌病灶阳性
Optimal UAV deployment in downlink 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 system: a two-user case
PSMA-靶向18F-DCFPyL PET/CT在肾透明细胞癌术后复发或转移病灶诊断中的作用分析
LCMT1在肝癌中的表达和预后的意义
抛开“阳性之笔”:《怕飞》身体叙事评析
MALDI-TOF MS直接鉴定血培养阳性标本中的病原菌
术中超声在颅内占位病灶切除中的应用探讨
探讨甲状腺自身抗体阳性甲亢病的131I 治疗与甲减关系
microRNA在肝癌发生发展及诊治中的作用
Rab27A和Rab27B在4种不同人肝癌细胞株中的表达
microRNA在肝癌诊断、治疗和预后中的作用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