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温度布地奈德+沙丁胺醇雾化液辅助治疗儿童毛细支气管炎疗效比较
2021-02-01吴伦辉魏永钢刘普贤肖代州
吴伦辉,魏永钢,刘普贤,肖代州
(重庆黔江民族医院,重庆 409000)
毛细支气管炎是儿童常见的呼吸道疾病[1]。雾化吸入是儿童呼吸道疾病常用的辅助治疗方法,能在呼吸道内形成较高的药物浓度,直接作用于局部黏膜,易吸收,可发挥抗炎、止咳、化痰、解痉、湿化气道的作用,尤其对喘息性疾病疗效显著[2]。雾化吸入优点:(1)洁净气道,使痰液稀释易排出;(2)湿化气道;(3)局部治疗作用,药物直接在局部起作用,疗效可靠;(4)操作简便,患儿几乎无痛苦,廉价,便于推广应用。笔者通过对日常雾化治疗的观察,发现采用35~37 ℃的雾化溶液能提高疗效,因此,本研究探讨采用35~37 ℃的布地奈德+沙丁胺醇雾化液辅助治疗儿童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意义,指导临床雾化治疗温度,对儿童呼吸道疾病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实施,患儿家长均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选取2018年6-12月在我院就诊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100例,纳入标准:(1)符合毛细支气管炎诊断标准[3];(2)年龄<3岁。排除标准:(1)合并急性传染性疾病,如幼儿急疹、猩红热、麻疹等;(2)合并支气管哮喘、细菌感染、支原体感染或治疗期间继发细菌感染;(3)免疫功能缺陷;(4)对本研究所使用药物过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男 26例,女24例,年龄30 d~2.5岁,病程3~30 d;观察组男23例,女27例,年龄32 d~2.5岁,病程2~28 d。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儿均予以健康指导和常规治疗,包括抗感染、祛痰、退热、止咳、平喘等对症支持治疗,同时,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雾化治疗: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阿斯利康,X20010422)1 mg+沙丁胺醇(上海上药信谊药厂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1020560)2.5 mL加入到 2 mL 生理盐水中混合均匀作为雾化液,对照组患儿雾化治疗时湿化瓶内加入常温蒸馏水(16~20 ℃)经PARI压力雾化泵(德国百瑞公司)雾化,通过口含器或面罩吸入,经反复实测雾化器出口温度为22~24 ℃,观察组患儿则通过预加热雾化液使雾化器出口温度为35~37 ℃,其他操作同对照组。两组患儿每次均有效雾化 7~10 min至药雾耗尽,2次/日,连续治疗5~11 d。
1.3 观察项目
1.3.1 临床症状消失时间 观察并统计两组患儿临床症状(发热、啰音、喘憋、咳嗽)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
1.3.2 肺功能指标 检测两组患儿治疗前、治疗5 d后的肺功能指标,包括潮气量(TV)、达峰时间比(tPTEF/tE)和达峰容积比(VPTEF/VE)。
1.3.3 实验室检查指标 治疗前、治疗5 d后分别抽取患儿空腹静脉血,离心取上清液,检测血清降钙素原(PCT)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同时检测肝功能指标,包括总蛋白(TP)、总胆红素(TB)、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
1.3.4 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 治疗5 d后结合毛细支气管炎治疗指南[3]及临床经验评价临床疗效。治愈:胸部X线片检查正常,临床症状消失;有效:体温正常,胸部X线片检查好转,症状减轻;无效:治疗后症状未得到有效控制。总有效率=(治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密切观察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比较
观察组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均<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比较 d
2.2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辅助检查指标比较
两组患儿治疗前的肺功能指标TV、tPTEF/tE、VPTEF/VE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均高于治疗前(P均<0.05),且观察组治疗后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患儿治疗前的血清PCT、CRP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均低于治疗前(P均<0.05),且观察组治疗后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均正常。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辅助检查指标比较
2.3 两组患儿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情况比较
观察组治疗5 d后总有效率96.00%,高于对照组的76.00%(χ2=4.153,P<0.05),见表5。两组患儿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
表3 两组患儿治疗效果比较
3 讨论
毛细支气管炎是临床常见的儿童呼吸道疾病,病原主要为呼吸道合胞病毒,占比>80%,其他依次为腺病毒、副流感病毒、鼻病毒、流感病毒等,少数病例可由肺炎支原体引起。患儿感染病毒后,毛细支气管充血、水肿、黏液分泌增多,黏膜上皮细胞坏死脱落,堵塞管腔,导致肺气肿和肺不张[4]。毛细支气管炎常可累及肺泡、肺泡壁和肺间质,可认为是肺炎的一种特殊类型[5-6]。婴儿由于免疫力差,发生呼吸道感染时黏性分泌物较多,临床症状尤为严重,所以毛细支气管炎多发生在 2岁以下的婴幼儿[7]。
雾化吸入是临床上常用的治疗呼吸道疾病的辅助方法,能在呼吸道内形成较高的药物浓度,直接作用于局部黏膜,能快速达到消炎、止咳、化痰、解痉、湿化气道的目的,尤其对喘息性疾病疗效显著[7-8]。本研究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雾化药物为布地奈德和沙丁胺醇。布地奈德是具有高效局部抗炎作用的糖皮质激素,能增强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和溶酶体膜的稳定性,抑制免疫反应和降低抗体合成,从而使组胺等过敏活性介质的释放减少、活性降低,并能减轻抗原抗体结合时激发的酶促过程,抑制支气管收缩物质的合成和释放,从而减轻平滑肌的收缩反应[9-10]。沙丁胺醇为选择性β2受体激动剂,能选择性激动支气管平滑肌的β2受体,有较强的支气管扩张作用,能有效促进呼吸道平滑肌舒张[11]。此外,沙丁胺醇还能促进纤毛摆动,增强纤毛的清除功能,促进气道的排痰[12]。因此,本研究采用具有不同温度的布地奈德和沙丁胺醇,以雾化吸入的方式对毛细支气管患儿进行辅助治疗。
目前,大多数雾化治疗为氧射流雾化,是在常温蒸馏水和生理盐水中进行,温度低时湿度也相对低,氧气的湿化效果较差[13]。当患者吸入过冷且干燥的气体时会刺激其气道痉挛发生缺氧,影响通气,致使缺氧加重,严重影响雾化治疗的效果。因此,将雾化药物加热至与体温相近的温度后再吸入不仅能增强治疗效果,还能改善患者舒适度[14]。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治疗5 d后的TV、tPTEF/tE和VPTEF/VE均高于对照组,说明35~37 ℃雾化疗效优于常温雾化温度22~24 ℃,对于患儿气道堵塞的改善作用更明显,与李玉琴[15]、刘霄等[16]研究结果相似。
大量研究表明儿童毛细支气管炎通常是由细菌和(或)病毒引起的,极易引发肺部感染[17-18]。PCT及CRP是评估炎症反应的重要指标,在评价毛细支气管炎患儿治疗效果方面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19]。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治疗5 d后的血清PCT及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说明35~37 ℃布地奈德+沙丁胺醇雾化吸入能有效减轻炎症反应。当患儿吸入过冷且干燥的气体时会刺激气道痉挛发生缺氧,影响通气,且气道受到冷空气刺激后会增加炎性因子的释放,从而影响雾化治疗对机体炎症反应的抑制效果[20]。而当患儿接受35~37 ℃雾化吸入治疗时,雾化药物的温度接近于患儿体温,机体对雾化药物的接受度更高,雾化药物在肺部停留时间更长,布地奈德的抗炎作用得到有效发挥,从而更快缓解炎症,降低血清PCT及CRP水平[21]。此外,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肝功能指标水平均在正常范围内,未出现肝功能异常等不良反应,用药安全性较高。
综上所述,与常温雾化治疗相比,35~37 ℃布地奈德+沙丁胺醇雾化液雾化治疗能更快地改善儿童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症状,缩短住院时间,控制炎症反应,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