唤醒、强化与认同:《经典咏流传》对中国“文化记忆”的建构
2021-02-01梁诗涵
□ 梁诗涵
德国学者扬·阿斯曼提出,“文化记忆”是包含某特定时代、特定社会所特有的、可以反复使用的文本系统、意象系统、仪式系统①。诗词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代代中国人的繁衍生息中,逐渐形成了绵延不绝的文化记忆,滋养着国人的精神生活。但在全球化的今天,美国好莱坞电影、日本动漫、韩剧等文化形式不断向我国输入,不少青年人纷纷将目光投向国外,而中国传统文化则一度变为“冷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的文化节目《经典咏流传》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创作的,一经播出便广受好评,到2021年已经推出了四季节目。节目通过“和诗以歌”的方式,对国人的文化记忆进行唤醒与强化,完成了国民对文化记忆认同的实践。
一、文化记忆的唤醒:诗词的影视化书写
一旦诗词文本转化为可观可感的影视书写后,作用将发挥得更大。因为在全媒体时代下,影视化本身就代表着更大的公开性、更广的传播空间以及更灵活的时间。影视化书写就意味着需要突破过去的文本书写,以新的方式和技巧进行展开。《经典咏流传》中的影视化书写主要表现在诗词的重塑方式、记忆之场、集体成员的共同参与上。
(一)诗词的重塑:从“经典解释”到“娱乐唱颂”
对于经典来说,文本是固定的且不容更改,而世界却在不停变更,一成不变的文本与不断变更的现实之间的距离越发明显。扬·阿斯曼指出,这种差距只能借助解释来加以弥补②。“经典解释”的工作便是通过解释,让过去的那些经典能够适应时代要求。在诗词中,学者们往往根据不同时代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形势变化,对文本做出诠释,这样既能满足时代的需要又能借以陈述学者自己的观点,但作品的受众往往有限而未能“破圈”。现如今,诗词的重塑方式不再仅仅依赖于过去严肃的“解释”,也可通过“娱乐化”的方式降低严肃性并吸引更多受众参与。在《经典咏流传》中,王俊凯、谭维维、王力宏、沙宝亮、凤凰传奇等知名人物以“娱乐唱颂”的方式再现诗词,并配以舞蹈、伴奏、现代流行歌词,从而实现对经典诗词的重塑。
(二)记忆之场:从“实际之地”到“舞台场景”
文化记忆是超越个人的,它的传承需要借助一定的载体实现。法国学者诺拉用“记忆之场”来表示能够传承文化记忆的载体。除了文字和仪式外,在过去,“记忆之场”主要是历史遗址、博物馆这类的“实际之地”,人们到这样的历史性场所去亲身体验,印象要比道听途说和阅读更生动、更专注。而影视化书写,则注重“舞台场景”的搭建。节目中每一首诗词都借助了不同的“舞台场景”来唤起观众的共同回忆。舞台场景的具体呈现,便是当代人对过去想象的产物,人物、服装、道具、舞台背景、灯光效果等均可对观众的印象产生影响。以霍尊演唱的《山居秋暝》为例,舞台上霍尊本人空灵悠扬的唱腔、小女孩们以阿卡贝拉的方式用身体打出的节拍、屏幕里皎洁明月下安静的松柏……以动衬静的场景布置,仿佛将观众置身于王维的诗画中。“舞台场景”不仅能赋予观众沉浸式体验,鉴赏团的存在也可帮助观众理解得更为透彻。由此可见,“舞台场景”带给观众的印象并不亚于“实际之地”。
(三)集体成员的共同参与:从“身体在场”到“虚拟在场”
扬·阿斯曼指出,“集体成员的共同参与”是有效推动文化记忆建构的方式之一(另外两种方式是诗的形式、仪式的展演),并且是最重要的一种。在过去无文字的社会中,如何保证集体成员能够共同参与呢?那时,节日和仪式便是首要的组织形式,群体中的个人亲身参与到节日和仪式的实践中,通过“身体在场”的形式在空间和时间上保证了群体的聚合性。而在当下,随着信息技术的持续发展,传统的时间和空间限制被打破,人们可以随时随地通过网络信息或网络事件聚集在一起,“身体在场”的切身体验逐渐被“虚拟在场”的媒介所替代③,群体能够以“虚拟在场”的方式实现共同参与。在《经典咏流传》节目里,观众通过移动终端(手机、平板、电脑等)在线观看节目,并将自己想要表达的观点以弹幕的形式呈现给群体中的其他成员,若其他成员对这些弹幕的观点表示赞同,便会点赞或再跟弹幕。除了节目本身的群体参与之外,微博的超话“经典咏流传”也聚集了大量围观群众,在超话社区中排名靠前,截至本文成稿时,其中的发帖数量达到1566条,阅读次数共计10.4亿。由此可见,当下的“虚拟在场”亦能达到群体成员共同参与的实际效果。
二、文化记忆的强化:节目流程和强烈情感
由于记忆对行为具有重大的指导作用,对观众文化记忆的找寻不能仅仅停留在唤醒这一层面上。《经典咏流传》一边以影视化书写将观众的文化记忆唤醒,一边又通过仪式化的节目流程和强烈情感去强化、巩固观众心中的文化记忆。
(一)节目流程:仪式化的强调方式
尽管文本是超越时空、可直接亦可间接的传媒工具,但以“仪式动力”为主题研究的学者们认为:管束人们思想行为的经典文本,也必须将其内容转化为可见可感的仪式规范之后才能发生作用④。虽然仪式未能突破时空限制,但它是现场的、直接的,在强化效果上比经典文本更胜一筹。《经典咏流传》完全是一档零赛制的节目,观众无法从舞台明星之间激烈的比拼中获得紧张感,而仪式化的强调就变得极具吸引力。在节目的前两季中,仪式的强调方式主要经过四个步骤:朗诵强调、宣言强调、解读强调、分享强调。节目最开始是深情并茂的朗诵;其次是传唱人固定的宣言“我是经典传唱人×××,我把《×××》唱给您听”;随后传唱人开始传唱;接下来鉴赏团为观众解读诗词中的文化内涵,从而降低了诗词理解的门槛;最后传唱人在屏幕上通过签名开启分享通道。仪式化的节目流程增强了观众的参与感,强化了观众的记忆。
(二)强烈情感:找准观众“痛点”引起共情
在古希腊罗马的记忆术中,强烈情感被看作是一种工具性的记忆增强剂⑤。尽管卢梭对回忆的客观真实性表示怀疑,但卢梭本人在《忏悔录》中也接受了对强烈情感的真实性,认为强烈情感之所以真实是因为它根植于“情感的链条”中。也就是说,一旦赋予某事件以“强烈情感”,那么回忆将变得稳固持久。《经典咏流传》总是以“强烈情感”入手,深挖当代人能够接受并为之感动的“痛点”,使台上台下一起产生强烈的精神和鸣。比如,战“疫”期间,节目组请来武汉协和医院的医护人员豪迈高歌“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由此展现我国众志成城、团结一致办大事的决心;《思乡》《故乡》《回乡偶书》《天净沙·秋思》等展现“乡愁”主题的节目触碰到每个华人心中最柔软的角落;此外,许多国外嘉宾也来到舞台表达对中国诗词喜爱……观众心中的“痛点”一经触碰,强烈情感就会骤升,进而达到巩固文化记忆的效果。
三、文化记忆的认同:从何处来?到何处去?
获得“认同”是文化记忆书写和重构最重要的功能之一。认同主要是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群体规范或价值体系,其中,认同的强大与否,取决于它在集体成员意识中的活跃程度以及它如何促成集体成员的思考和行为。《经典咏流传》既回答了中华民族从何处来的问题,从而确立了观众的身份;又为每一首经典打上了新时代的烙印,指引着集体成员中的个体在未来的行动。
(一)连古今:我们是从何处来?
“记忆”关涉到一个集体的自我定义,集体需要以此来进行身份认同。集体中每一位成员对记忆的历史意识越活跃,集体则越稳固。《经典咏流传》致力于用妇孺皆知的诗词去唤醒华人心中的民族记忆和历史情感,尽管观众的阶层、身份、年龄、现居住地等有所差异,但这档节目总能让他们回忆起少年时期的背诗经历,想起几千年前的文明瑰宝。从《三字经》《千字文》《静夜思》到《月下独酌》《山一程水一程》,从《琵琶行》《使至塞上》到《春江花月夜》《蜀道难》等,节目带领观众沿着历史脉络上的诗词去找寻中华文明的根脉,那里是所有华人共同的精神家园,由此建立集体成员共同的身份和归属感。
(二)串未来:将引领大家往何处去?
借助文化记忆,同一个集体中的成员确认并巩固共同的身份,回答了“从何处来”的问题;与此同时,文化记忆也能回答集体成员在未来“往何处去”的问题,引领并指导成员在核心价值观上达成共识并采取一致的行动。节目中所选的诗词传达了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为代表的主流媒体想要传递怎样的价值观。王源的《长歌行》唱出了新一代青年的决心和理想;诸多近百岁的老人用《黄河大合唱》发出了民族最强音;五次挑战攀登珠峰的夏伯渝用《山高路远》唱出了不惧失败的顽强精神;张杰用《蜀道难》歌出了四川人民敢为人先的勇气。每一首经典诗词都以影视化的手段再现,经过多方媒体直播转发,旨在展现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自强不息的精神,指引激励每一位观众顽强拼搏、开拓进取,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四、结语
在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下,各种文化都面临着考验,中华文化也不例外。年轻一代正潜移默化地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经典咏流传》采取一边“唤醒”一边“强化”的方式实现了国人对民族身份的“认同”,完成了对文化记忆的建构,并提升了国人的文化自信和文化归属感。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该节目在最新的一季里又开创新意,确定了“献礼建党百年,唱响英雄之歌”的主题。通过传唱千年经典篇章,为时代画像,也向百年峥嵘道路上奋斗的英雄们致敬。由此可见,《经典咏流传》在对文化记忆建构的同时,还注重节目的立意与当下时代的联结,让传唱经典与英雄精神升华到更高的文化层面与社会层面。
注释:
①简·奥斯曼.集体记忆与文化身份[A].陶东风 主编.文化研究·第11辑[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10.
②[德]扬·阿斯曼.文化记忆:早期高级文化中的文字、回忆和政治身份[M].金寿福,黄晓晨 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95.
③刘燕,董小玉.记忆重塑:媒介对春节文化的影响[J].新闻研究导刊,2018(19):157-158.
④王霄冰.文字、仪式与文化记忆[J].江西社会科学,2007(02):237-244.
⑤[德]阿莱达·阿斯曼.回忆空间:文化记忆的形式与变迁[M].潘璐 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