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媒介地理的影视化呈现
——以央视《坐着高铁看中国》特别报道为例

2021-02-01刘映阳

视听 2021年6期
关键词:时空高铁媒介

□ 刘映阳

特别报道《坐着高铁看中国》是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在2020年国庆期间制作播出的一部新闻性电视专题片,讲述了京沪高铁、哈大高铁、青藏铁路等十条铁路的建设历程和发展现状。现代交通媒介“高铁”和大众传播媒介“电视”在这里的结合,呈现出地理媒介的丰富研究文本。传播学者邵培仁开辟了国内媒介地理学研究的先河。他强调了这一门学科的跨学科性与融合性,将“媒介地理学”比作传播学、地理学、政治学、经济学、文化学、社会学等众多学科的知识搅拌、混合而建成的一座理论大厦。麦克卢汉曾经提出“媒介即人的延伸”,如今媒介技术的发展已经使人们达到新的不同程度的延伸。不同属性空间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地理与媒介变得越来越密不可分,原本的地理概念也在不断演变。《坐着高铁看中国》用客观纪实的镜头和讲述者的真情实感,立体饱满地展现了铁路建设为国家发展、民族振兴、人民生活带来的变化,让观众切实感受到了高铁速度与中国速度。节目紧紧围绕人民性、纪实性、时代性和创新性展开策划,带领受众在现实空间与想象空间中获得自由穿越的快感。本文从邵培仁提出的媒介地理学的基本概念“时间、空间、地方、景观”四个维度对《坐着高铁看中国》节目展开分析。

一、时间:时空的收敛与压缩

麦克卢汉的“地球村”概念指出了电子媒介对人们地理观念的影响,他认为媒介具有超越时间与空间的力量。节目的隐喻设计在现实参照与变化之中形成了“时空收敛”和“时空压缩”。

(一)现实参照的时空收敛

贾内尔(Donald G.Janelle)在1969年提出了“时空收敛”理论。在不同的时间段中,人们穿越相同距离所需的时间减少,使得世界“变小”成为实际。这样的隐喻在节目的文本中有许多,“北京到上海,半个多世纪前一千多公里的路要走上两天的时间,如今高铁列车最短间隔四分钟就会发一班车……四个小时看两部电影的功夫就到站了”(京沪高铁)。节目用抵达的时间之短来凸显列车速度快,用发车间隔之短来凸显社会交际密集,不同地域往返时间成本的降低带来了社会运行效率的提升。还有生活节奏加快、亲友相聚时间少、国家建设展望等要素的呈现强化了受众遵守时间、珍惜时间、享受时间、期待时间的意识。

(二)媒介扩展中的时空压缩

《坐着高铁看中国》的直播时间与高铁运营时间同步,在真实空间中无法进行时空的压缩与穿越,但是作为媒介作品,可以将长段的时间历史和经验进行压缩总结。邵培仁说的“媒介的时空压缩可以推进媒介时空的扩展,而媒介时空扩展也需要借助时空压缩”在大众传播媒介的作品中常常体现为历史回顾和现实总结。节目中常常快速回顾某地交通从闭塞到通达的艰辛历程和社会变化。媒介时空的压缩为未来时空的建设提供了空间,让想象空间能够充盈更多展望。例如在几分钟里回顾了京张铁路的百年历史,这为京张高铁的现况、未来北京冬奥会交通的铺叙释放了媒介空间和想象空间。

二、空间:情感想象与群体赋权

空间是各种环境因素的综合体,既包含物质也包含意识,既有真实的也有想象的。《坐着高铁看中国》是基于交通媒介记录的大众传播媒介作品。节目对空间的表现,通过高铁媒介的地理形态映射现实的社会关系,高铁上的个体叙事在这个时代社会记忆的架构之下穿行交织,列车上的人映射着屏幕之外的个体,观众在观看节目的过程中与过去或当下的自我“相逢”。从现实空间延展到符号空间,受众的集体情感和想象力得以充分发挥。伊尼斯在《传播的偏向》中阐述了偏向时间和空间的两种媒介形式,邵培仁认为媒介的空间偏向主要体现在媒介空间的想象力拓展和群体想象力拓展下对于媒介话语权的争夺之中。

(一)想象空间:集体情感中的符号共鸣

节目中想象空间的构造与真实的地理紧密相连,受众通过真实的地理位置实现定位、生产想象。节目中演播厅主持人的口播、记者现场采访报道、电视画面和画外音等传播模式都在以地理位置为导向,这种地理位置可以是国家地区、城市村落,也可以是一个特定或者抽象的场所。地理位置指向对应的符号空间,当媒介传播中的信息符号撞击个体经验中的记忆符号,便推动了想象空间生产,集体情感在想象空间中获得共振。社会人员的频繁流动丰富了个体的空间经历,他们在“归家”和“离家”、“吾乡”和“异乡”、“脚下”和“未来”等诸多概念上积累了更多的想象文本。

(二)社会空间:议程设置下的话语权衡

在社会空间层面,特定群体被赋予了一定的话语权。在媒介空间上话语权释放加强了大众的相应认知,大众群体想象空间增加的同时,也为特定群体让出更多的社会空间以及社会权利。这样的群体代表在节目中有很多。例如福建省聋人协会秘书长杨殷、新安江渔夫模特唐玲珑、大连客运段列车长姜宏岩等,每一个人背后都有着不同的故事。农民、游客、医护等群体都在节目中进行了表达,全方位地展现了社会空间的多元层次,也在议程设置之下平衡着社会表达的权力。

三、地方:地方感与文化记忆

英美政治地理学家约翰·阿格纽(John A.Agnew)认为“地方”有三种主要含义:一是地理表面上的某个地点;二是人们对地方的主观感受意识;三是人们生活交往的背景和场所。“地球村”使各地区人和物的交往频繁,物质文化差异正在缩小,作为场所的地方感在消散。地理文化的地方感也在被侵蚀消磨,就像不同的旅游景点都售卖着一样的工业化商品,地理文化记忆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也倍感压力。

《坐着高铁看中国》中地方特性主要通过自然和人文两个方面展现。一是地方的自然特征,如地形、气候、水文等。二是地方的人文环境,例如饮食文化、地域特产、地标建筑等。节目中呈现的地方感受主要有三种:地方依恋、风景痴迷和文化积淀。

(一)地方依恋的故乡情怀

在地方感的形成过程中,最初给人们带来的是一种原始时期的避难和保护,接着形成婴儿时期的亲密纽带,直至人的成熟形成地方依恋,这种依恋是人与环境的情感联系。节目的制作播出时值国庆和中秋节日,中秋团圆的情感在节目中充分彰显,以“故乡”为中心的描述不断展开。

(二)神秘宗教的仪式塑造

宗教有着特殊的地方意义,因为它神秘的故事性和仪式的严肃性能够吸引众多的朝拜者。宗教地方感在青藏铁路一集通过音乐《天路》和高原的风景画面拉开帷幕,在接下来的视听呈现中,经幡、藏装、歌舞、布达拉宫各种带有民族宗教印记的器物、服饰、艺术、建筑都给观众带来了独特的地方感受。主持人的表述中也反复运用“神秘”“秘境”等词汇来形容青藏高原和宗教胜地的一个个名片。

(三)自然风景的审美享受

各具地理特色的自然风景串联起节目整体的视觉审美享受。节目运用大量航拍、多景别组合、虚拟技术、延时摄影等呈现出精致画面,全方位满足观众的审美需求。同时通过现场的报道和采访互动,为观众带来和旅行者一样的身心体验。

(四)文化底蕴的心灵归属

深厚的文化积淀让人对地方产生敬重感。浓厚的文化底蕴为地方打下印记,使文化风格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在哈大高铁的节目中展示了东北“北大荒开垦”“老工业基地”的农业、工业历史记忆,并对比了如今“北大仓”的科技兴农和“东北振兴”的高新工业转向。在合福高铁一集中,主持人在演播厅展示了茶文化。在饮食文化表现上,有哈大线的东北炖菜、青藏线的酥油甜茶、贵广线六盘水烙锅等,都激荡着异乡的故土归属感和外地人的向往感。

四、景观:描述与解释地理世界

景观生动地反映了地区之间的人文特色、文化差异以及历史留下的痕迹与记忆。景观作为能够被观看的一种视觉形式,具有物质和观念两个维度:既是物质的,也是象征意识形态的。景观分为自然景观和文化景观。自然景观的呈现为节目做到了美度的提升,文化景观的呈现则是做到了深度的提升。这里我们对《坐着高铁看中国》文化景观呈现的四种空间维度展开分析,分别是城市、交通、建筑和器物。

(一)都市景观

都市景观的构成主要是建筑和设施以及无形的文化内涵。作为城市的一种记载方式,标志性建筑往往是城市地理景观的中心,如对武汉的相关介绍中,黄鹤楼、长江大桥等地标建筑反映了武汉这座城市的历史积淀和现代化进程,通过航拍镜头展现了武汉疫情后的新生繁华。标志性建筑不仅是城市地理的一个个具体的标志,同时还具有象征性的文化意义。武汉“江城”的宏伟气魄、“英雄城”的坚韧自强,这样的城市文化标签也反映出城市的个性风貌。

(二)交通景观

《坐着高铁看中国》中交通景观的呈现是以车窗为分隔的。交通景观的呈现中有两个设计。第一是不同视角横纵向的景观体验。在画面的左下角会以画中画结构展示车头驾驶室视角的景观,带给观众不曾有过的列车第一纵向视角,它更倾向于轨道延伸与地理空间的关系。节目中穿插出现的车厢车窗景观,更突显出景观与想象空间的关系。横纵向的视角空间给了观众一同乘车的时空交错感。第二是记者在车内的讲述,通过对列车装饰、结构及车厢内人物的介绍带来现场感。从车厢内的空间到车窗外的空间,交通景观的呈现由小到大、由近到远。节目有逻辑地充分发掘铁路上职工、乘客的个人情感,充实交通景观的故事性。同一条路线上的景观会随着时代发展不断更新,变与不变的交通景观蕴含了丰厚的文化底蕴,留存也生产了各种个体情愫。西南地区的铁路建设逢山开隧遇水搭桥、四川大凉山牺牲了136名筑路兵的沙马拉达隧道、青海世界海拔最高5072米的无人驻守车站唐古拉站、贵州贵广高铁的十几公里桥隧群等都烘托了筚路蓝缕的创业精神。不同的城市、站点还串联起公路、水路、海路、空路等各种交通景观,节目在更高的维度上表述了高铁与全国的交通发展格局关系,展现了贫困地区的脱贫发展、民族地区的生活改善、祖国大地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三)建筑景观

建筑是最醒目的物质文化内容和景观,建筑本身也是一种媒介。建筑的形态往往与地理紧密联系。节目中展现了福平铁路平潭岛上用于抵御恶劣天气的石头房、杭黄高铁千岛湖水底的石峡书院等民间建筑,也着重聚焦交通建筑,桥、隧、站在视觉表达上与周围的自然景观相融形成了独特的文化韵味。例如青藏铁路终点的藏式车站拉萨站、哈大高铁上的松花江大桥、福平铁路望向宝岛台湾的平潭海峡公铁大桥等都将自然景观与建筑景观相融,而这些建筑也有着链接、沟通的重要意义。节目在视觉广度与想象空间深度上为受众提供了更直接的参考。

(四)器物景观

一切器物都是实物传播媒介,通过解析它们承载的信息和意义,能够反映一个国家的历史和文化发展水平。节目中的器物景观伴随着铁路的讲述呈现出来。“乡愁是一枚小小的火车票”,记者手拿一张老旧的卡式火车票走进成昆线绿皮火车中,聊起儿时的火车记忆和如今的铁路效率;主持人在演播厅拿出了一节铁轨样品引出了东北工业发展的历史与现状。这些器物背后是一个时段人们社会生活的标志,是社会记忆的现实载体。器物有着真实的说服力,让想象空间有了真实空间的物质基础。

五、结语

《坐着高铁看中国》为这个时代留下了宝贵的记忆。高铁的建设让城与城更“近”、人与人更“亲”。节目的视听呈现有自然风景的绿水青山,也有祖国繁盛发展的金山银山;有从历史走来的艰苦卓绝,也有憧憬未来的迈步飞跃。列车是一条向前推动剧情讲述的明线,家国情怀是埋藏在观众心中的暗线,两条线相辅相承合二为一,每一个时空下的地方、景观,不论大小、远近都激发着观众的无限想象,列车开往的每一个地方都牵动着华夏儿女的乡愁情节与集体认同。2020年国庆中秋双节央视特别报道《坐着高铁看中国》是一部成功的作品,从媒介地理的视角对它进行剖析研究,或许能够在纷繁复杂的媒介空间中,为以后优秀电视作品的创作找到借鉴方法。

猜你喜欢

时空高铁媒介
跨越时空的相遇
中秋节:62万人坐着高铁游云南
镜中的时空穿梭
媒介论争,孰是孰非
高铁会飞吗
玩一次时空大“穿越”
书,最优雅的媒介
欢迎订阅创新的媒介
时空之门
反思媒介呈现中的弱势群体排斥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