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2020年网络悬疑剧人物形象塑造的新变

2021-02-01邓知凡符继成

视听 2021年6期

□ 邓知凡 符继成

悬疑网剧自2010年播出的《毛骗》后一直颇受关注。2020年夏天,爱奇艺悬疑栏目“迷雾剧场”正式宣发,推出悬疑类精品化制作剧集,其播出的悬疑自制剧《隐秘的角落》可以说引爆了一场网民追剧的“狂欢”。紧接其后播出的《在劫难逃》《沉默的真相》以及优酷专栏“悬疑剧场”自制剧《摩天大楼》,都在各大社交平台保持居高不下的热度。观察2020年大热的几部悬疑网剧,可以看到,剧中人物形象的塑造产生了一些比较明显的变化,剧集在建构人物形象时试图打破形成定势的传统角色认知,塑造更有社会价值的故事内核。这种改变,对于悬疑网剧的传播效果显然起到了有力的助推作用。

一、中心视角:从警界下沉到平民

悬疑题材网剧诞生以来,将警察、法医等刑侦人员放在剧情的中心位置,以专业视角展开叙事,不仅能给观众带来“过关斩将”的成就体验,更能突出主角在剧中的地位。依靠主角推动案件进展,属于典型的罪案剧。典型的罪案剧(Crime show)是讲述各类警探为维护法律尊严和社会秩序而侦破犯罪案件、抓捕犯罪分子的故事①。如早期的悬疑网剧《暗黑者》(2014)、《心理罪》(2015)、《法医秦明》(2016)等,以警界人员破案工作为主要看点,加以公安部门对专业刑侦知识作指导,能让观众更直观、更真实地体验警界一线的工作。中国公安部直属的事业单位和宣传文化主阵地之一金盾文化影视中心就曾参与出品2017年热播的悬疑网剧《白夜追凶》。然而典型罪案剧中模式化的破案情节设计,在快速更迭的市场环境下,极易被同质化作品淹没。

2020年的悬疑网剧中,叙事视角开始从警界人员下沉到平民,警察在剧中的戏份比重大幅度下降。在中心视角上,用情感复杂的普通人代替昼夜不休的破案精英,而这些视角的变化也带来了情节上的相关变化。

首先,增加接地气的日常生活场景是塑造鲜活平民角色的关键。豆瓣评分高达8.9的《隐秘的角落》走上2020年悬疑网剧的“神坛”。这部剧的吸睛之处不仅在于紧张刺激的犯罪情节,也在于融入了南方沿海小城当地居民的生活场景:贴满牛皮癣的街道、操着方言打麻将的厂工、街边糖水店喝糖水等画面,在悠闲散漫的生活节奏中添加了戏剧冲突。另一部高口碑悬疑剧《沉默的真相》中突出了“饭桌文化”,吃火锅、吃外卖、组酒局的画面屡屡出现。这些生活化情节与涉案情节相互交织,在现实与荒诞、平凡与离谱、生活与戏剧的巧妙结合下,碰撞出典型罪案剧中难以存在的参与感和真实性。

其次,平民在剧中的作用从“无能者”转变为“引导者”。中心视角从警界下沉到平民,扭转了平民长期的被动地位和“受害者”形象。如《白夜追凶》中,酒吧女老板刘音是主要出场人物中的一名普通人,在偶然发现关宏峰和关宏宇的秘密后,没有去警局揭露,而是一直默默帮助他们,为他们提供交换身份的落脚点以及案件线索。其他典型罪案剧中的普通人除去“凶犯”和“受害者”身份之外,也以点缀、辅助作用居多,而2020年,普通人在剧中从辅助作用开始转变为引导作用,个人意识和话语权显著提升。影视作品在构建虚拟社会的框架中,借助情节发展为普通人赋权,即“通过弱势群体自身的参与,激发其潜能,令其在更大程度上掌握社会资源和自身的命运”②。平民在剧中的命运不再任人宰割,而是具有充分的主观能动性。网剧《隐秘的角落》中,朱朝阳的后妈王瑶经历了丧女之痛后,怀疑女儿朱晶晶的死与朱朝阳母子有关,于是开始对他们进行疯狂的复仇。王瑶丧失理性的种种举动,引导着剧情节奏由缓变快,氛围逐渐焦灼,配合演员出彩的演技,使得这部写实派作品高潮迭起。在另一部网剧《摩天大楼》中,镜头对准了大楼里的居民,有保安、建筑师、小说家、房产中介等不同身份的普通人。案发后,警察对他们逐一走访调查,案发现场的第一目击者是楼栋的保安,正当警察怀疑他对受害人怀有特殊的感情时,保安透露已婚的建筑师与受害人有婚外情关系,而建筑师矢口否认,告诉警察受害人的邻居小说家有被害人的钥匙,经常直接进入她家……每个看似可疑的人物都会将线索引导到下一环节,在一众普通人的合力推动之下主导剧情方向。

总的来说,中心视角的下沉,源于影视创作的平民意识增强。此类影视剧注重发掘平凡人物身上的故事,与传统上出身不凡、外貌姣好、能力强大的主角形成区隔,平凡人物经历的苦与乐能够引起更多观众的共鸣。平民化影视剧针对普通人的偏好,发掘小人物身上的力量,倡导积极生活,实现“草根”的自我价值。

二、核心人物:从个体到群像

从2020年以前热门悬疑网剧剧情的简要概括可以看出,以大主角为核心已成为国产刑侦剧的定式。《心理罪》(2015)主要讲述了“犯罪心理学天才方木,调查凶杀案件,探寻善恶真相的故事”。《法医秦明》(2016)“以法医秦明的视角展开,讲述了其与法医助理李大宝、刑警队大队长林涛携手其他警官屡破要案的故事”。《白夜追凶》(2017)讲述了“刑侦支队队长关宏峰为了洗脱弟弟关宏宇的杀人罪名,一路破获多起案件的故事”。观众在剧中跟随主角的单视点和行动轨迹,能在感官上极大满足“猎奇”的视听需求,相反,在单一视点下,会导致观众被“牵着鼻子走”,挤压了自主思辨的空间。在这样的情况下,群像的出现带来了一些微妙的变化。

首先,从人物角色塑造上看,将不同性格的人物交织在一起,丰富了故事层次,形成聚集效应。在美剧中,善于运用群像人物的聚集效应能最大程度“吸粉”。美剧有意通过刻画出许多立体多面、性格复杂的浑圆型角色,这一独特魅力能够使电视剧打动喜好不同角色的观众,从而扩大观众规模,集聚效应下实现口碑收视双丰收③。国产网剧《隐秘的角落》中,表面单纯心思复杂的朱朝阳在放贵重物品的柜门上夹头发丝;朴实善良的严良想送朱朝阳一支钢笔当生日礼物,因为没钱,于是帮老板干活换钢笔;单纯机灵的普普假装迷路的小孩,用“调虎离山”计骗警察陈冠声。三个角色在剧中组合碰撞,在人物的聚集效应下,观众根据对人物的喜好度自发聚集成媒介社群。对于塑造的人物群像能否构建品牌文化,这是影视文化一个不可忽视的功能。如美剧《权利的游戏》,在吸附性文化品牌生成中,多元文化并存,拓展品牌联想,以唤醒多元受众群体的原型集体记忆,可以在短时间内赢得世界各国粉丝群体的青睐,使品牌迅速成长④。

其次,从空间场域和情节上看,是单一视点到多视点、简单叙事到情感叙事的转变。人物之间的身份、感情、利益、恩仇相互交织,观众通过剧情构建的拟态社会将自己投射进去,替角色做思考、下决定,与角色共情。2020年9月,高口碑网剧《沉默的真相》在播出期间让网友大呼“心疼”“无力感”,年轻检察官江阳受到大学同学李静的委托,调查李静前男友侯贵平之死。侯贵平在山村支教因发现了黑恶势力卡恩集团的犯罪事实而被杀害,检察官江阳、法医陈明章、刑侦副队长朱伟三人约定协作查案。在调查过程中每当找到一点线索就会被卡恩集团派人销毁,江阳甚至被栽赃入狱,出狱时又患上绝症,而凶手依旧逍遥法外。剧中多次出现人证被谋害、物证被销毁的情节,让线索一度进入死角。情节的“断崖”式设计让观众的情绪也跟随主角的信心不断坍塌重建。现实主义的写实情节丰满了逆境中的人物,塑造了江阳的意志、朱伟的勇气、陈明章的智慧,缺一不可的三个元素共同推进案件发展。这部剧在情节设计和人物塑造上摒弃了传统的“爽剧”理念,构建了一个“反乌托邦”社会。

在人物与人物交织的关系网络中,上述网剧塑造群像代替大主角这一趋势,避免了传统上二元对立的戏剧矛盾,在丰富的视角下形成更多剧情突破口,以当下社会现象充当剧情内核,倾向于推及背后的因果关系,这样的叙事语言与以往“过目则忘”的追剧体验拉开差距,做出引人深思和回味的精品剧。

三、塑造技巧:从脸谱到人性

2020年之前,大量悬疑剧为了在短时间内吸引观众,剧集大多选择了“1+N”复式叙事结构。“1”指剧集中的核心主体剧情,贯穿全剧,大致可根据是否参与推进剧情发展而分为两类。“N”则代表剧中呈现的数个独立案件⑤。比如典型代表作《白夜追凶》,主线是刑侦支队队长关宏峰帮助被冤枉的弟弟关宏宇洗脱杀人嫌疑,支线是兄弟两人分别在白天和黑夜扮演同一人侦破不同的要案。常见的“1+N”形式由于需要快节奏的破案效率,在犯罪动机上容易造成简单归因,如第一个案件中,身患尿毒症的凶手的行凶理由是嫉妒那些拥有健康身体但是整日不出门工作的人。罪犯与受害人的社会身份、家庭和心理环境的介绍流于表面,符号化、脸谱化色彩浓重,这是一种刻画人物的公式化倾向,指人物的好坏以及性格一眼就能看出,每个人都个性鲜明、特征固定。《法医秦明》(2016)、《白夜追凶》(2017)、《原生之罪》(2018)等早期悬疑网剧中的人物也非黑即白,由警界人士为代表的“红脸”和罪犯为代表的“黑脸”组成。虽然人物之间的二元对立更容易产生冲突,但也容易导致网络悬疑剧市场传播内容趋同,让观众产生视觉疲劳,不利于市场的创新发展。

在2020年播出的网剧中,人物性格逐渐褪去脸谱、程式化的特点,塑造出游走于善恶之间、拥有七情六欲的人性化角色,打通了虚构与现实的屏障,更加贴近现实,贴近受众。

人性化角色刻画的是活生生的、其性格令人捉摸不透的人,可以是光明正义的好人慢慢沉入邪恶深渊,也可以是为非作歹的坏人仍留有恻隐之心。《隐秘的角落》中杀人魔张东升痛下杀手杀害了妻子及岳父岳母,行凶过程却偶然被三个小孩目击,三人并以此做要挟要他交出三十万封口费。但是当小孩们遇到困难迫不得已去寻求张东升帮助时,张东升仍然答应帮助他们并把他们好好安顿下来,甚至主动提出带他们去吃麦当劳。作为毫无人性的杀人犯,却在与孩子们的相处过程中流露出对他们的怜爱疼惜,角色的恶与残存的善相互交锋、相互包容,塑造出了令人胆寒却无人厌恶、有血有肉的角色。《沉默的真相》中,县检察院吴副检察长虽然戏份不多,但是这一角色也真实反映出人到中年的不得已。主角江阳在接触棘手案件之初,求女友让她父亲,也是自己的上司吴副检察长帮忙,检察长表示自己尽全力支持江阳继续查下去。江阳出狱后,迫于之前的线索全部中断以及自己罹患绝症而不得不放弃查案,这时,临近退休的吴副检察长找到他,并交给了他一封多年前收到的匿名信件——侯贵平案中最关键的证据,并表示为自己当初的懦弱后悔不已。在江阳等人与卡恩集团苦苦斗争时,因为惧怕引火烧身和黑恶势力对家人的报复,他选择了沉默。

人作为具有复杂思维的个体,不能将其简单地归类,人性化的角色拥有自己的性格、人格,在影视作品中投射出有血有肉的个体。以往的单面化塑造、非好即歹的人物设定带来过度神化或丑化的弊端,观众要么众星捧月,要么咬牙切齿;而人性化就像一面生活中的镜子,赋予了角色真实性,让角色活了起来。2020年的悬疑网剧融入了当下网络上持续讨论的社会议题,比如“原生家庭”“家暴”“留守群体”“性别偏见”等,在构建现实问题的框架下,人性化在这些社会问题下凸显出最真实的“真善美”和“假恶丑”,从网络场域引向反思场域。

四、结语

总而言之,从警界到平民,从个体到群像,从脸谱到人性,悬疑剧中人物形象塑造的变迁不是偶发的变化,而是艺术作品开始关注社会现象的标志;不是塑造个人英雄的工厂,而是照亮平凡群体的聚光灯。多样化视角下,观众“并不关注是否学到什么新的东西,而是注重在规则化的仪式程序使特定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得到描述和强化”⑥。

网络剧逐渐重视对现实议题的加工与重塑,这是文化进步的表现。在市场倾向于将网络剧商品化、娱乐化的当下,精品网络剧尝试融入严肃的社会议题,通过生动的情节和鲜活的人物代替传统的说教,在维护社会的秩序和价值,传承社会文化上具有里程碑式的作用。网络媒介的发达和上网人群的壮大使得网络舆论对社会产生全国性影响,上述网剧选择融入充满争议的议题,也是社会未曾解决的难题,用问题意识为社会发声,让议题重新活跃以引起相关方面的重视,这也是精品网剧值得赞扬和传承的品质。

在今后的悬疑网剧市场中,人物形象的塑造不仅仅是用于承载善恶的工具,更是现实议题在剧中的“实体化”反映。具有社会价值的内容才更有传播力,能产生思考的作品才是好作品。

注释:

①蔡之国.论网络热剧《白夜追凶》的叙事艺术[J].现代视听,2018(03):24-27.

②丁未.新媒体与赋权:一种实践性的社会研究[J].国际新闻界,2009(10):76-81.

③冷凇,王云.融媒环境下中美电视剧创作趋势比较[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9(11):73-77.

④赵楠,张海韵.IP剧吸附性文化品牌构建研究[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0(04):128-133.

⑤李玥.新媒介语境下网络涉案剧的叙事策略研究[J].现代视听,2020(04):43-47.

⑥王晶.传播仪式观研究的支点与路径——基于我国传播仪式观研究现状的探讨 [J].当代传播,2010(03):3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