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学习与高校思政课增强大学生政治认同的逻辑关系
2021-02-01杜春梅
杜春梅
(中山职业技术学院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广东 中山 528400)
政治认同关乎政权的凝聚力、向心力、组织力和战斗力。大学生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主体力量,增强其政治认同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战略需要。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2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号召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是增强大学生政治认同的最好教科书和最好营养剂。高校思政课是培养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关键课程,是对其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主要阵地。本文从大学生的主体视角出发,探究百年党史与高校思政课增强大学生政治认同的逻辑关系,力求为高校思政课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提供可行性建议,以持续有效增强大学生政治认同,帮助大学生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一、从理论逻辑来看,读懂党的性质宗旨是增强大学生政治认同的理论根源
中国共产党的性质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其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是认识和理解中国共产党全部理论和实践的根本所在。从理论逻辑来看,增强大学生政治认同,首先要读懂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深刻理解马思主义的伟大性质及其对中国共产党的指引作用。高校思政课要充分发挥思政课课堂的主渠道作用,打造“真理味道的思政课”。
(一)政治理论是政治认同形成的理论根源
政治理论是一个政党的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体现一个政党的性质宗旨和价值追求。政治理论认同是政治价值认同、政治制度认同、政策方针认同的前提。政治理论认同是政治认同中的“软实力”认同、“内涵式”认同、“根源性”认同,是自觉主动型政治认同的首要前提。从政治理论认同在政治认同中的地位和作用来看,政治理论是政治认同的理论根源。以中国近代史上较早觉醒的一批先进中国青年选择马克思主义、创立中国共产党为例,李大钊、陈独秀等党的早期创始人,之所以在俄国十月革命之后,选择用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救中国,从根本上看,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政治认同。正如有学者指出:“中国选择社会主义道路与马克思主义信仰,不仅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具有科学而严密的理论逻辑,更是因为其无产者的立场、以平等为核心的价值观和实现理想社会制度的政治承诺。”[1]从“理论认同”到“政治认同”再到“政治信仰”最后到“实践践行”是中国共产党选择和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的逻辑理路。“理想信念高于天”正是中国共产党人坚定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认同的形象表达。
(二)读懂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2021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我们党的灵魂和旗帜。”“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2]增强大学生政治认同,首先要从理论根源上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所在,即党的性质宗旨。中国共产党的性质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其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理解中国共产党的非凡历史和伟大成就,首先要从理解马克思主义开始。马克思指出,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3]11不从理论上彻底读懂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点,就不能从根本上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这个重大政治问题和现实问题。马克思主义是人类历史上最崇高的理论,以解放全人类为己任,具有科学性、人民性、实践性、开放性等特点,这些特点之间具有辩证统一的内在逻辑关系。科学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所在,没有科学性就没有其人民性、实践性和开放性。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灵魂精髓,离开人民性,其科学性、实践性、开放性都将失去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从理论到现实的根本路径,离开实践性,其科学性、人民性、开放性必然是空中楼阁。开放性是其科学性的升华延伸和时空扩展,离开开放性,马克思主义就会固步自封甚至走向灭亡。马克思主义的伟大性质对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壮大具有根本指引作用。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实践中,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指引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善于遵循历史规律和把握历史大势。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指引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指引中国共产党始终敢于斗争,敢于奋斗,敢于创造,敢于胜利。马克思主义的开放性,指引中国共产党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在解决新的时代问题的实践中不断进行理论总结和理论创新,开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大学生只有彻底读懂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性质,才能真正形成对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理论认同、对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认同,才能真正形成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认同、理论认同、制度认同和文化认同。
(三)充分发挥思政课课堂的主渠道作用,打造“真理味道的思政课”
如前所述,从理论逻辑来看,读懂党的性质宗旨是增强大学生政治认同的理论根源,读懂党的性质宗旨就必须读懂马克思主义。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在主持召开的全国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要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4]这就启示高校思政课要充分发挥思政课课堂的主渠道作用,积极开展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品的课内实践活动,打造“真理味道的思政课”。
这里的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品主要是指《共产党宣言》《资本论》《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反杜林论》等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以及介绍解读这些经典著作、传播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优秀图书和影视资料。近年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宣传,出版了一批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优秀书籍和影视作品。例如,《重温经典——共产党宣言解读》《马克思主义哲学智慧》《马克思靠谱(第二版)》《共产主义理想》等解读阐释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和理论的通俗易懂的优秀书籍,以及热播的《觉醒年代》《马克思主义是对的》《社会主义有点潮》《正道沧桑——社会主义500年》等宣传解读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的优秀影视作品。以上优秀书籍和影视作品因其通俗易懂、生动活泼、贴近青年等特点,深受大学生广泛喜爱,帮助大学生从被动研读转变为主动研读,提升了研读效果。
打造马克思主义“真理味道的思政课”,一是思政课教师讲授教学内容时要注重教学内容的理论性和思想性,要把理论的科学性和彻底性讲透彻,用思想理论的彻底性说服大学生,不能为了追求课堂的吸引力而降低讲授的理论性和思想性,要在保障讲授的理论性和思想性的前提下提升讲授的吸引力和趣味性。二是思政课教师要引导大学生积极开展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活动。思政课教师可以利用思政课课堂,适时恰当地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品的学习融入到相关教学内容中,提升思政课堂的理论深度和说理的彻底透彻,让大学生在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中感悟真理的说服力量和理论的透彻魅力。还可以鼓励和引导大学生利用课下业余时间,构建思政课教师“导读”+大学生研读达人“带动”+大学生“全员参与”的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研读模式,坚持思政课教师主导性和大学生主体性相结合的原则,激发大学生研读的主体自觉性。例如,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共产党宣言》和优秀纪录片《马克思是对的》,可以在讲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二章坚定理想信念时推荐给学生研读交流,也可以作为讲授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简称概论课)前言部分的研读内容。毛泽东著名军事思想的代表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论持久战》等,可以在讲授“概论课”第二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时作为资料扩展让大学生研读。毋容置疑,打造“真理味道的思政课”的首要前提是高校思政课教师要具备较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因此,要严把高校思政课教师的入职标准,确保思政课教师的理论素养不降低;教育部门要加大力度对高校思政课教师进行理论素养的培训和交流;高校思政课教师要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理论学习,特别是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真正做到学懂弄通、学深悟透。
二、从实践逻辑来看,读懂党的百年奋斗历程是增强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实践基石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从实践逻辑来看,个体对政治组织、政治制度、政治价值、政治文化是否认同,很大程度上受政治实践效能的影响。政治实践是政治认同的实践基石。大学生要从读懂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以及取得的伟大成就中,感悟“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认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能力和治国理政能力,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高校思政课要积极创新课外实践教学方式,打造“实践特色的思政课”。
(一)政治实践是政治认同的实践基石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就本质而言,个体政治认同是主观心理层面范畴,即社会意识层面范畴,必然受社会存在即社会实践所决定。前面阐释了政治理论认同对政治认同的作用。进而论之,政治理论认同最终能否形成还取决于在这种政治理论指导下进行政治实践的结果和效能。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来解释政治实践与政治认同的辩证关系依然适用。古今中外,人民对当权者的政治认同除了听其怎样说,更看其怎样做、做得怎么样,也就是看其政治实践产生的政绩效能。如果政治效能长期低于人民期望,久而久之必被历史和人民所淘汰。如果政治效能能够回应和满足人民期望,必被历史和人民所铭记。以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为例,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尊重科学,依靠人民,制定了一整套科学有效的疫情防控措施,成为世界上抗击疫情的优等生,并率先恢复经济生产,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的政治实践非常成功,抗击疫情和经济发展的政治效能极其伟大,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卓越领导能力,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和治理效能,人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空前高涨。正如有学者指出的那样:“疫情防控战进一步增强了中国青年对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的政治认同,激发了中国青年对中国共产党的情感认同、组织认同和价值认同,密切了中国共产党与中国青年的联系,坚定了坚持党的领导、永远跟党走的决心和信心。”[5]
(二)读懂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历程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是一部浩瀚恢弘、功勋卓著的伟大历史,彻底读懂弄清楚绝非易事。首先从历史脉络、艰苦卓绝、伟大成就等维度来理解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历程,然后才能读懂“马克思主义行”“中国共产党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好”的内在逻辑,才能增强大学生的政治认同。一是读懂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脉络。以中国共产党初心使命为主题,以不同历史时期国内外背景为依据,按照历史前后脉络,清晰完整地梳理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深刻读懂百年历史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历史节点。例如,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南昌起义、八七会议、长征、遵义会议、西安事变、三大战役、渡江战役、开国大典、抗美援朝、三大改造、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等,要详细了解这些重大历史事件的整个过程,深刻理解重大历史事件的重大意义,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二是读懂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中的深重苦难。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是在披荆斩棘、攻坚克难中,历经了深重苦难,付出了巨大牺牲,才取得今天的伟大成就,在百年艰苦卓绝中书写了人类历史伟大的革命史诗,创造了人类经济发展史和人类摆脱贫困史上的伟大奇迹等。要读懂中国共产党历次苦难的历史背景、艰难程度、战胜过程、伟大意义。在读懂这些苦难中感悟先辈们的坚定信念、英勇无畏、敢于牺牲、敢于胜利的伟大精神,深刻理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三个来之不易”。三是读懂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伟大成就。百年奋斗取得的伟大成就是中国共产党赢得人民和赢得历史的实践逻辑。实践已经证明,在百年奋斗中,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依靠人民,以民族复兴、人民幸福为己任,以愚公移山、精卫填海的执着和毅力,不忘初心、砥砺前进,使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历史性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攻坚克难,统筹推进“五个全面”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取得历史性胜利,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取得重大战略成果,中华民族正昂首阔步走在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征程中。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以‘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大无畏气概,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这一百年来开辟的伟大道路、创造的伟大事业、取得的伟大成就,必将载入中华民族发展史册、人类文明发展史册!”[2]
(三)积极创新思政课课外实践教学方式,打造“实践特色的思政课”
如前所述,政治实践是政治认同的实践基石,要在读懂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中坚定政治自信,增强政治认同。高校思政课要积极创新思政课课外实践教学方式,有效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一是充分挖掘和用好本地红色资源等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组织大学生开展实地考察式、实地走访式、实地体验式、实践调研式等党史学习,用行走的“双脚”学党史,用身边人身边事学党史,增强党史学习教育和思政课教学的亲和力、感染力,让党史学习“动起来”。二是挑选理论功底扎实、语言表达清晰、文艺表演特长的优秀大学生,经思政课教师培训指导后,组建“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宣讲团”,把党的最新理论、路线、方针、政策送到贫困山区、新农村、中小学等基层,让党的先进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让党史学习“活起来”。三是有效构建“大思政”党史学习体系,思政课课外社会实践活动要与大学生团建党建、青马工程、团委暑假“三下乡”、思政类大学生社团活动等有效衔接,相互配合,形成合力,建立长效合作机制,提升党史学习的实效性,让党史学习“通起来”。概而论之,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用好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积极创新思政课课外实践教学方式,打造具有“实践特色的思政课”。
三、从情感逻辑来看,读懂党的精神谱系是增强大学生政治认同的情感依托
政治认同是经理论认知到情感共鸣与情感归属等非理性认同,再到理性认同的心理层面的主体性建构过程。情感共鸣和情感归属是政治认同形成的催化剂和粘合剂。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奋斗中培育构建了一系列由不同类型不同形态的伟大精神组成的精神谱系。这一精神谱系有的以事件命名,有的以人名命名,有的以地点命名,历经革命、建设、改革等不同历史时期。这些伟大精神之间有着共同的思想内核、伟大品格、文化基因。读懂中国共产党的精神谱系,发挥情感共鸣和情感归属在政治认同形成中的催化剂和粘合剂作用,是增强大学生政治认同的情感依托。高校思政课要积极探索情感共融式思政课教学方法,打造“情感共鸣的思政课”。
(一)情感共鸣是政治认同形成的催化剂和粘合剂
政治认同形成是一个极其复杂、融入情感的主观建构过程,“是社会成员对特定社会政治体系的一种政治情感与政治归属感,是政治体系与社会成员之间的链接纽带”[6]。情感是人类精神世界中的主体性表现,它为人的主体性价值选择和行为选择注入独特的影响因素,是主体以自身的内在精神和价值需要为主要对象的一种内心感悟、移情共鸣、情境在场、价值判断,进而影响其主体性行为选择。情感共鸣在政治认同形成过程起到催化剂的作用,促进政治认同的形成,影响政治认同的效度效能。同时,情感认同又具有维护捍卫政治认同的粘合剂作用,巩固和捍卫着已经形成的政治认同,敢于同破坏政治认同的言行进行斗争。情感共鸣体现了政治认同的非理性的感性特征。个体一旦形成情感共鸣,如无重大事件影响,其政治认同很难改变。故此,从情感逻辑来看,为增强大学生政治认同,必须让大学生共情中国共产党的精神谱系,筑牢大学生政治认同的情感依托。
(二)读懂中国共产党的精神谱系
首先,读懂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思想内核。习近平指出:“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长久生存的灵魂,唯有精神上达到一定的高度,这个民族才能在历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奋勇向前。”[7]47-48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奋斗中,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发展阶段培育并形成了一系列彰显党的性质宗旨、品格作风的特色鲜明的伟大精神,构筑起共产党人独特的精神谱系。中国共产党人独特的精神谱系成为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精神特质,成为中国共产党战胜一切敌人和困难的制胜法宝和强大武器。例如,在革命年代涌现出了伟大建党精神、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抗战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在建设年代涌现出了“两弹一星”精神、大庆精神、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雷锋精神等,在改革时代涌现出了特区精神、女排精神、小岗精神、孔繁森精神、抗洪精神、抗击非典精神、抗震救灾精神、北京奥运精神、载人航天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塞罕坝精神等,以及最新形成的伟大抗疫精神、脱贫攻坚精神等。在这一系列伟大精神形态中贯穿着一种共融相通的思想内核: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精神之钙,丧失理想信念就会得软骨病。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承载着这一思想内核的是一代又一代付出青春和生命的具体的、现实的共产党人。今天,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思想内核之真理光芒透过历史长河依旧熠熠生辉,敢于向死而生的政治品质穿越浩瀚时空依旧感天动地,中国共产党人的丰功伟绩和崇高精神永远被人民铭记于心,这些成为大学生形成政治认同、产生情感共鸣的催化剂和粘合剂。
其次,读懂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伟大品格。品格是一个政党的基本素养,反映一个政党的价值选择和政治行为。在一定意义上讲,一个政党的品格决定政党的兴衰成败。读懂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就要读懂其展现的区别于其他政党的伟大品格。中国共产党能够战胜世所罕见的艰难险阻、取得辉煌成就的主要原因,从精神谱系来看,就是蕴含在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中的伟大品格,主要包括革命品格和伦理品格。正如有学者指出,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由多种精神形态组成,不同的精神形态所代表的精神品格是有差异的,有的精神形态更多地表现共产党人的革命品格,有的精神形态更多地展示共产党人的伦理品格”[8]。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革命品格主要表现为敢于斗争、不怕牺牲、百折不挠、英勇杀敌、改革创新等革命精神。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伦理品格主要表现为致力于为民族谋复兴、为人民谋幸福的政治伦理和人民至上、无私奉献的崇高道德品质等伦理精神。伦理品格是革命品格的基础和根源,革命品格是对伦理品格的升华和超越,二者共同生发出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强大精神力量和巨大精神作用。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一批又一批的共产党员率先冲锋、敢于斗争、不怕牺牲、以人民生命安全为根本,义无反顾地奔赴疫情风暴眼,再次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蕴含的伟大革命品格和伦理品格,形成了伟大的抗疫精神。这些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斗士和英雄与百年奋斗历程中的斗士和英雄一样,同样具有伟大的革命品格和伦理品格,其伟大精神一脉相承。
第三,读懂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文化基因。从民族认同视角来看,认识和读懂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文化基因,可以增强大学生对中华民族情感认同、情感归属、文化认同,进而升华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国家认同、政党认同、制度认同等政治认同。中国共产党的精神谱系植根于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伟大民族精神和优秀传统之中。纵观历史,孔子、屈原、张载、岳飞、辛弃疾、文天祥、顾炎武、林则徐、谭嗣同、孙中山等这些中华民族的优秀人物,他们崇高的理想人格和高尚的道德人格涵养和激励了包括共产党人在内的历代中华儿女,每到民族危亡之际,总有人站出来,成为支撑这个民族屹立不倒的脊梁。自近代以来,中国共产党逐渐成为中华民族的中流砥柱和中国人民的主心骨,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共产党员身上时刻镌刻着中华民族优秀的民族秉性和崇高的文化基因。“中国共产党是在中华民族5 000多年文明的土壤上生长起来的,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是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下成长起来的,无论是党的整体还是个体,精神血脉中都蕴含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构成了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民族之根。”[9]中国共产党从中华民族伟大民族精神中汲取精神营养和前进动力,是中华民族伟大民族精神和优秀文化传统的忠实继承者和坚定弘扬者。用先进的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中国共产党人,用他们构建的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重新唤醒、续写、升华、再造了中华民族崇尚精神、敢于担当的文化基因。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救中国,除了马克思主义自身的真理性和科学性之外,还与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民族文化传统具有共同的价值追求相关。重责任担当、重集体利益、重理想人格、重道德追求、天下为公、美美与共、知行合一等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因子与马克思主义人人平等的人民情怀、人民立场、实践哲学、共产主义理想等崇高特质具有某种意义上的异曲同工之妙。从此种意义上讲,这正是马克思主义能够扎根中国,并取得伟大成功的重要原因。
(三)积极运用情感共融式思政课教学方法,打造“情感共鸣的思政课”
基于情感共鸣是政治认同形成的催化剂和粘合剂,高校思政课要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帮助大学生共情共融中国共产党的精神谱系,以达到政治认同之效果。鉴于此,高校思政课教学要积极运用情感共融式的思政课教学方法,打造“情感共鸣的思政课”。
情感共融式思政课教学方法是指基于情感在主体价值观认同和政治认同中的重要作用,力求克服单一知识性教学的不足,教师选取具有丰富情感性的教学素材和教学案例,课堂上以真实丰富饱满的情感感染在场的学生,通过课内外情感体验实践活动,引导师生、生生之间产生情感共鸣,促进大学生价值认同和政治认同。情感共融式思政课课内教学方法是指思政课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精心选择党史学习经典教学案例,引导大学生在具体鲜活、真实感人的故事中,理解可敬可亲可爱的人物所处的特定历史背景和环境,真实了解他们做出常人难以做到的英雄之举的来龙去脉,由此,大学生会更容易被英雄人物感天动地的伟大精神所感染,内心产生敬畏敬仰之情,达到移情共情,最终对英雄的壮举和精神产生共情共鸣,增强其政治认同。情感共融式思政课课外实践教学方法主要是指在思政课教师引导下,与其他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通力合作,以学生自愿组成的学习小组为单位,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形式多样、灵活活泼、喜闻乐见的党史学习课外实践活动。例如,由高校思政部和团委共同组织,每学期在大学生中开展以“讲红色故事”“唱红色歌曲”“诵红色诗歌”“演红色话剧”“拍红色视频”等文艺形式为主要载体、以竞赛为主要活动的大型党史学习教育文艺汇演活动。通过探究式、情景式、互动式、沉浸式、奖励式等思政课课外实践教学,激发大学生爱党、爱国情怀,做到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情感共融式思政课教学方法也将有利于抨击历史虚无主义对英雄烈士的抹黑和诽谤,帮助学生尊重捍卫英雄烈士的尊严和名誉,真正做到知史爱党、知史爱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