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开封段黄河文化与旅游协同发展研究

2021-02-01陈楠王亚慧王亚西李孟孟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12期
关键词:研学黄河协同

陈楠,王亚慧,王亚西,李孟孟

(1.河南大学 研学旅行研究中心,河南 开封 475001;2.河南大学 文化产业与旅游管理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1)

黄河流域经过长久的历史发展,形成了灿烂的黄河文明,黄河是中华文明的孕育者,对黄河文化的研究意义重大.开封段黄河位于黄河中下游地区,蕴含着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内涵,“悬河”奇观是开封段黄河的独特形式,开封更是历经数次黄河水患,地下淤积有6座城池,也构成了世界罕见的“城摞城”景观,黄河文化无疑为开封古城旅游发展增添了新的色彩.实施黄河文化与旅游协同发展,深入挖掘黄河的文化价值,培育整合出二者的核心思想和优秀成分,在推动旅游品牌升级、传播黄河文化、旅游发展新动能以及社会经济稳定发展等方面都将具有重要实践意义.通过大力弘扬黄河文化,把文化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为开封旅游业增添新的发展动能,促进开封旅游业的发展,不断增强开封市的经济实力.

1 相关研究综述

1.1 旅游协同理论相关研究综述

由联邦德国斯图加特大学教授、著名物理学家赫尔曼·哈肯于1971年提出协同的概念,并于1976年系统地论述了协同理论[1].随着对协同理论研究的逐渐深入,在旅游领域中也对协同理论进行了应用与研究.

通过梳理相关文献,发现针对旅游协同研究主要体现在区域发展、城市建设与产业发展方面.在区域协同发展研究中,张建梅以京津冀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为出发点,对三地区的文旅项目创新路径进行分析,推动该区域的文化旅游协同发展[2].崔树强依托城市引力模型,从旅游经济、等级和空间结构三个方面对长江中游城市群的旅游协同发展情况进行研究[3].向从武主要分析武陵山片区村镇旅游扶贫与协同发展的条件与障碍,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两镇旅游扶贫与协同发展相关问题[4].在城市发展与产业协同发展方面,刘春莲、李茂林建立旅游产业与城镇化耦合协调度指标体系,并提出了促进旅游业与城镇化协同发展的相应对策[5];钟家雨等人依托省级面板数据,对我国旅游业与城镇化之间的发展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并得出相关结论[6];钟家雨、柳思维以湖南省为研究案例,基于协同理论为湖南省旅游小城镇的发展提出相关对策建议[7].

1.2 黄河文化与旅游研究综述

黄河文化博大精深,学者们对黄河文化与旅游发展做了不同程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黄河文化旅游开发方面.如朱尖、姜维公对黄河故道的线性文化遗产旅游价值进行了评价,并对其相关旅游开发进行了设想[8];李小丽以运城市鹳雀楼黄河文化旅游区为案例,着重研究该旅游区域的建设思路、产品策划和包装方案[9];于红、刘沛林以黄河晋陕大峡谷沿岸区域进行研究,根据其自然特点来分析目的地的文化类型,为该地区的文化旅游发展提供借鉴[10];赵小平、高娟从地理标志产品角度出发,探讨其对黄河文化旅游发展的影响.[11].在开封段黄河文化旅游发展的研究方面:曹新向等人对开封段黄河旅游资源的特色和开发条件以及开发原则、目标定位等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关开发对策[2];陈留心等人对开封黄河旅游资源的开发现状进行简单描述,并提出相关开发建议[13];段蕾立足于开封段黄河流域的发展状况,提出黄河流域的高质量发展应与开封历史文化相融合,不断提升开封城市文化内涵[4];陶银燕以开封段黄河旅游资源为研究对象,并提出了开封段黄河旅游资源的相关开发措施[15].

综上所述,旅游协同发展理论对区域发展方面的研究较多,对具体的文化内容协同方面的研究较少,开封段黄河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其与旅游协同发展的内容研究有待完善,基于此对开封段黄河文化与旅游的协同发展进行研究也具有一定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2 开封段黄河文化与旅游发展现状

开封历史悠久,人文旅游资源丰富,自然景观相对缺乏,对开封段黄河文化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有利于实现开封旅游的资源互补,提升开封的旅游竞争力.

开封已建成黄河游览风景区,通过实地调研发现,开封段黄河游览区在目前发展中还存在一些不足.如道路崎岖,基本的指示标识系统缺乏,游客停车不便利;常见的休息设施如椅子、凉亭等设施缺少;游览区内环境卫生有待提高,马粪未得到及时清理;娱乐设施比较破旧,栏杆等存在安全隐患;服务人员较少,游览区入口处管理不到位等.除此之外,还存在黄河文化的专业人才缺乏,代表黄河流域文化特色的旅游纪念品不足,满足游客食、住、行、游、购、娱基本需要的能力有待提高等方面的问题,严重影响了游客的体验效果,开封黄河文化旅游的发展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

3 开封段黄河文化与旅游协同发展路径

开封段的黄河文化旅游发展潜力巨大,在开封的众多古迹或景区之中,都与黄河有着密切的联系,开封作为沿黄流域的重要古城,具有丰富的黄河文明、黄河故事等文化资源,开封的黄河文化与旅游协同发展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其与旅游协同发展的路径分析如下.

3.1 开封段黄河文化与旅游协同发展路径:研学+文化+旅游

黄河文化与研学、旅游相结合,打造独具特色的开封段黄河文化研学品牌.充分发挥开封的文化和资源优势,将开封的黄河文化、历史文化与红色文化等旅游资源结合起来,开发建设研学旅行特色产品和精品示范线路,打造知名的研学旅行目的地.充分发挥开封段黄河文明的旅游资源优势,对开封区域内的黄河文化地标进行资源整合,加强对黄河文化的历史、价值、资源内涵等的挖掘与整理,为更好地传承与弘扬黄河文化提供良好的平台,打造知名黄河文化研学旅游品牌.

3.2 开封段黄河文化与旅游协同发展路径:产品+文化+旅游

黄河文化与旅游、产品开发相结合,打造既符合开封市现有旅游形象又融入了当地黄河文化特色的旅游纪念品.用特色旅游纪念品的开发加深开封文旅融合的深度与广度.目前开封在特色旅游纪念品开发过程中,对文化元素的利用较少,文创产品缺乏.开封段的黄河文化元素未得到充分的挖掘与利用,具有黄河文化特色的地理标志产品缺乏,使得开封旅游纪念品的开发存在产品同质化、特色不突出等问题,产品质量有待进一步提升.切实打造具有黄河特色的地理标志性产品,不断彰显黄河文化旅游的地域文化特色.

3.3 开封段黄河文化与旅游协同发展路径:演艺+饮食+文化+旅游

加强开封段黄河文化与旅游、饮食和演艺项目的结合,不断增强黄河文化的辐射力与影响力.开封饮食文化丰富,特色小吃众多,开封的小吃夜市可追溯到北宋时期,开封特色美食成为吸引游客来开封旅游的重要因素,也促进了开封夜间旅游的发展.通过旅游演艺的开展,展现目的地的文化特色,增强游客对目的地文化的认同与感知,不断提升开封目的地旅游的竞争力.目前开封的旅游演艺活动较少,夜间娱乐项目缺乏,针对黄河文化特色的旅游演艺活动未给予充分重视,对黄河文化的宣传与推广较少.把黄河文化与旅游、饮食和演艺相结合,综合多种手段,烘托演出氛围,拉近游客与黄河文化的距离.

3.4 开封段黄河文化与旅游协同发展路径:博物馆+文化+旅游

博物馆作为展现地区文化的重要场所,其所具有的独特文化优势更是成为地区旅游的重要旅游资源.对博物馆等文化展示区域的旅游资源的挖掘是文化与旅游协同发展的重要方面.目前开封博物馆、开封文化客厅等场所多对开封历史、民俗、文化活动等方面的内容进行展示与体现,而涉及黄河文化主题的内容较少,对黄河的演变历史、治理过程、诗词文学与历史人物等方面的介绍与展示较少,对博物馆黄河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力度有待提升.同时,增强博物馆等相关场所的知识性、娱乐性与体验性,对提高游客对博物馆的了解与认知具有重要的意义.

4 开封段黄河文化与旅游协同发展对策

4.1 挖掘黄河文化内涵、开发黄河研学旅游产品

积极挖掘开封市文化旅游资源优势,把黄河文化旅游与教育相融合,努力把开封市打造为河南研学旅行新高地.整合古都、黄河等文化旅游资源,促进黄河文化与旅游的协同发展.

开发开封段黄河文化研学旅行精品线路.依托黄河黑岗口、柳园口感受“悬河”和“城摞城”奇观,建设黄河悬河和城摞城文化展示馆;根据黄河所具有的自然旅游资源特色,打造以黄河生态廊道、沿黄湿地、沿黄生态农业为特色的以保护生态、休闲观光为主题的研学产品;研学旅游可结合自然环境开展多种多样的集体活动,充分放松身心、领略黄河风景、歌唱黄河歌曲、倾听黄河故事,和班级同学开展集体活动,不断增进学生之间的友谊;研学旅游产品的开发要满足大部分群体的需要,不能仅仅局限于学生群体,应对黄河文化进行多角度的研学旅行产品的开发,细化市场需求,寓教于乐,设计独具特色、富有差异化的研学产品课程.

4.2 结合黄河文化元素、打造特色旅游纪念品

旅游纪念品的开发在满足便携性和实用性等条件的基础上,更应该具有一定的文化元素.旅游纪念品可与独具特色黄河文化相结合,把新的旅游纪念品融入开封文化旅游发展过程中,对黄河文化进行新的诠释与表达,不断丰富开封文化旅游的内容,推动文化旅游的发展.

在黄河文化旅游纪念品开发的过程中,可把多种文化元素与黄河文化相结合,制作出开封独特的且便于携带的开封特色旅游纪念品,用良好的旅游纪念品提升游客对开封旅游的感知.北宋开封具有丰富的陶瓷文化,将黄河文化与北宋的诗词、书法和陶瓷相结合,对陶瓷产品进行适当装饰,打造出开封陶瓷特色.针对开封的黄河文化适当挖掘,开发具有黄河特色的绿色环保纪念品,通过特色旅游纪念品拉近游客与开封及黄河文化的距离,增强游客满意度.依托具有文化和经济效益的黄河地理标志性旅游产品,延长产业链,扩大市场规模,形成黄河文化品牌效应,全面促进黄河文化的旅游发展.

4.3 依托黄河文化、建设旅游演艺项目

建设开封黄河演艺项目、增强游客对黄河文化的认知.目前开封黄河文化娱乐体验项目较少,不能充分满足黄河文化旅游体验的需要.开封必须深入挖掘黄河文化遗产,利用黄河文化资源内涵,突出文化遗产的活化石、讲故事的功能,依托其黄河文化资源特色打造相应的黄河文化演艺项目,不断增强黄河文化的影响力.也可推出黄河系列的相关文学作品或短视频放映剪辑,把黄河故事与图片文字相结合,增加游客对黄河文化的了解途径,使黄河文化的表现形式更加多姿多彩.针对开封段黄河流域的广大空间活动范围,可鼓励开展相应的放风筝活动,提高游客及居民的参与度.

同时加强对餐饮的管理,增强地方饮食特色.对开封的饮食环境进行合理管制,保证游客就餐的卫生环境,及时解决垃圾箱、桌椅板凳等基础设施方面欠缺的问题,食物价格明码标价,规范市场秩序,防止欺客宰客现象发生.目前开封知名餐饮品牌较少,必须融入黄河地域特色,打造开封市饮食质量与品牌,做强做大开封特色餐饮业,用饮食留住更多的游客,同时也为开封旅游的发展提供保障.

4.4 融入博物馆场所,全面展示黄河文化

博物馆长期以来给人以死板、枯燥的形象,使得游客在选择休闲娱乐目的地时放弃对博物馆的参观游览,更没有形成到博物馆参观和学习的习惯,因此必须对博物馆进行合理规划与管理.建立特定文化展示场所,对开封的历史文化分不同板块分区域展示,如对开封的剪纸、汴绣、木版年画等黄河文化进行集中展示,打造独特且具有吸引力的场所.也可根据不同区域适当开展相关的文化活动,增强其影响力,使游客充分感受开封的文化魅力.

黄河文化与博物馆建设相结合,根据黄河文化的旅游资源特点,通过遗迹、文物感受开封城的发展历程、黄河的孕育与演变.在完善博物馆基础设施的基础上,增加对陈列物品信息的介绍,完善语音导览系统,增强游客对相关展示物品的了解程度,吸引游客兴趣,获得知识体验.运用虚拟现实等现代技术手段还原黄河的足迹、展现悬河景观、带领游客游览各个时期的黄河和黄河文化的形成,使游客切身感受黄河的魅力;还可充分利用多媒体等技术,创新表现手段,推出一系列动画、漫画等文化产品,让黄河文化及其蕴含的时代价值以活灵活现的方式走向大众,全面提升游客对开封黄河文化的了解与体验.

4.5 充分运用科学技术、加强旅游宣传效果

开封市的黄河文化资源内涵丰富,文化旅游具有较大发展潜力,在文化与旅游发展的过程中,离不开互联网等科技的运用.游客对开封科技文化、黄河文化等资源的感知力较弱,其宣传工作有待加强.针对开封段黄河文化资源,充分挖掘其内涵,运用大数据、在线课堂、VR、全息投影、激光造型等现代技术手段创新黄河文化展示方式,增强游客对开封段黄河文化旅游的了解与认知.

同时,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对黄河文化的宣传与推广.在黄河文化与旅游协同发展的过程中,加强对吃、住、行、游、购、娱等配套设施的建设,完善交通体系,增强游客的可进入性.合理使用抖音、微信、微博等新媒体设施推送关于开封文化的相关文章,或拍摄景区景点的相关视频,加强对开封文化资源、景区景点以及相关活动等的传播力度,增强目的地旅游的宣传效果和水平,全方位增强游客对目的地文化的认知与了解.同时,加强开封智慧旅游城市的建设,增强游客对景区景点的了解程度,为其来开封旅游提供最大的便利.

4.6 加强专业人员队伍建设、提升服务质量与水平

旅游与文化的协同发展,必须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思想,针对开封丰富的文化资源,对开封的旅游从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需要具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知识,而且还需要对建筑和民俗知识有一定了解.加强旅游专业人员自身素质与专业水平的培训,建设一批高素质的文化旅游专业人才队伍,满足游客多样化的需求,从而不断增进游客对开封历史文化的了解,加深对开封旅游的认知.

加强对黄河文化的专业人才培养,开展黄河文化在开封的相关课程培训,了解开封段黄河文化的历史、资源、意义、价值等方面,从而更好地传承黄河文化.开封市作为八朝古都,以宋文化形象、古城形象著称,与相似旅游目的地的客源竞争力方面较弱.通过加强对开封黄河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不仅有利于增强文化自信,更为开封的旅游发展开辟了新的方向,增强开封旅游的竞争力,提升开封市旅游目的地形象.

5 结 论

文化是一个地区的名片,旅游是对外开放的渠道,黄河文化与开封旅游的协同发展有利于树立开封旅游形象,也使黄河文化资源得到了保护与传承.全方位加强开封段黄河文化与旅游的协同发展,有利于提高黄河文化旅游的质量和水平,有利于增强游客对开封段黄河文化的认知与体验,有利于不断增强开封旅游的影响力与知名度,有利于打造国内知名的黄河文化旅游目的地,有利于不断推进开封段黄河文化的高质量与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研学黄河协同
研学是最美的相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The Visit to Youth Science and Education Center研学是最美的相遇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多彩黄河
黄河宁,天下平
依托研学旅行 实现实践育人
『黄河』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研学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