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文化自信生成的三重逻辑
2021-02-01张婷婷
张 婷 婷
(南开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天津 300350)
党的十九大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根据我国发生的历史性变化作出的科学论断。回眸中国历史,新时代正处于最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方位之上。纵观人类文明史,厚重的文化底蕴、源源不断的文化创新、鼓舞人心的民族精神皆是民族复兴的重要标志。放眼世界,在国际竞争中文化软实力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文化软实力的强弱取决于对自身的文化自信。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40这一表述凸显了文化自信的重要作用和价值,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文化的作用、文化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一个新的境界。为使文化自信更好地发挥价值引领作用,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应准确把握新时代文化自信的生成逻辑。
一、新时代文化自信生成的历史逻辑
新时代文化自信就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自信。纵观中华文化的发展,文化自信不仅来自本民族深厚的文化基础、先进的文化精神,还来自以包容的心态与外来文化交流、交融的过程,在国际竞争中取得胜利、文化交流中得到他文化的认同会强化民族文化自信。在中华五千年历史中,文化自信经历了三个阶段:古代文化鼎盛期中华民族具有高度的文化自信,近代落后挨打期中华民族在徘徊中形成文化自觉,现代涅槃重生期文化自信逐渐复归。
(一)古代:中华民族具有高度的文化自信
中华民族高度的文化自信来源于璀璨的中华文明。中华文明作为世界唯一从未中断的文明形态,至少在殷商时代就拥有了相当成熟的文字,文字记录了中华文明动态发展的历史进程和丰富成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与道德观念对周边国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形成了以儒家思想为主导的亚洲思想文化圈。归属这个文化圈的国家至今在伦理和礼仪上依然能够找到儒家仁、义、礼等思想的影子。中华文明在文化交流中得到他文化的认同,使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心得以强化。对外来文化的兼收并蓄彰显出中华民族高度的文化自信。中国的汉、唐时代不仅是吸收外来文化最活跃的时代,也是民族意识认同最高涨的时代,生成了灿烂夺目的民族文化。正如历史学家伊佩霞在《剑桥中国史》中所说,“与20世纪前中国历史上任何其他时代相比(除了20世纪),初唐和中唐时的中国人自信心最强,最愿意接受不同的新鲜事物——这个时期的中国人非常愿意向世界敞开自己,希望得到其他国家优秀的东西”[2]136。这种对中华文明先进性的自信经由“集体无意识”的形态熔铸于国人内心深处。
(二)近代:中华民族在徘徊中形成文化自觉
文化自信的前提是形成文化自觉,“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3]23。本土文化在与外来文化的交流、交锋、交融中形成文化自觉。清朝闭关锁国,失去文化他者带来的反观与反思,文化自信转为文化自负并盛行于世。文化自负心理导致统治者对同时期其他世界文明视而不见。从文化发展的角度看,中国近代史就是一部中华民族从文化自负走向文化自觉的历史。鸦片战争的失败让列强看到昔日帝国的败落,中国渐渐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先进的中国人积极探索救国救民之路,在经历洋务派的器物改革、戊戌变法的制度变革、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的屡次失败后,知识分子们发现中国败于西方是文化不如人。五四新文化运动拉开了近代文化自觉的大幕,1919年到1921年三次论战中马克思主义因其真理性、科学性被以李大钊为代表的早期马克思主义者所认同。关于中国文化将何去何从,知识分子开出了“全盘西化”“儒学复兴”“综合创新”等文化发展药方。李大钊认为,马克思主义指导的社会主义新思潮是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与实现路径。张岱年在20世纪20年代也提出了将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马克思主义文化进行有机融合的“文化综合创新论”。这一时期的文化自觉不仅表现为理论之争,革命文化也吹响了文化实践层面重构的号角。延安整风运动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为全党共识,这对延安文化的产生具有深远意义。“延安文化彻底扭转了形而上学地根本否定中国所有传统文化的文化虚无主义态度,明确提出必须要用优秀的中国文化基因再造中国化马克思主义。”[4]延安文化突破敌人的重重封锁,以国际友人为中介与世界各国文化保持密切联系。在传承传统文化与同国际先进文化思想对话中,在革命实践活动的淬炼中,毛泽东思想应运而生。这一时期的文化自觉为文化自信的复归奠定了理论和实践的基础。
(三)现代:文化自信的复归
“文化自信,指的是文化主体对本民族文化的无比热爱,对本民族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本民族文化精神的自觉实践,对本民族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心。”[5]186可见,文化自信是对本民族的文化延续力、创造力、包容力和超越力有信心,认可其具有深厚的文化根基和光明的发展前景,在面对外来文化挑战时表现出的开放包容心态,是一种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然而从文化自卑转向文化自觉,走向理性的文化自信之路绝非坦途。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文化建设方针。“双百”方针是对文艺与科学的多样性的正确认识,“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强调要继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以建设社会主义新文化,要积极学习吸收外国先进文化以发展社会主义文化。该方针饱含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肯定与对外来文化的包容,体现了高度的文化自信。但随后党内极“左”思潮泛滥导致党的工作指导方针出现一系列失误,酿成“文化大革命”苦果。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将工作重心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上来。改革开放与发展市场经济的政策在实践中不断深化落实,促使中国经济迅速腾飞。2010年,中国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然而经济的进步却无法直接带来文化自信。受输入型现代化模式的长期熏陶所形成的民族心理和思维模式持续发挥作用,国民思想深处仍存在不同程度的文化自卑心理,这一问题在习近平总书记倡导的“一带一路”建设中逐渐有了改观,“一带一路”的国家战略唤醒了“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绸之路精神。在关于《“一带一路”沿线七国青年对中国文化认知》的调查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虽然文化背景各异,但超过五分之四的受访者均对中国文化体现的价值观高度认同”[6]。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倡导性地提出在世界上应努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并“强调我们要与世界各国人民同心协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7]219。这一倡议反映了人类社会共同的价值追求,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议在国际社会得到广泛认同,并先后写入联合国决议、安理会决议以及联合国人权理事会决议。人类命运共同体倡议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价值理想的继承与创新,其在国际社会取得的广泛认同必会增强国人的文化自信。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人民战争中,中华民族团结一心、众志成城诠释了甘于奉献的家国情怀、“人民至上”的价值观,生成了伟大的抗疫精神,这使每一个中国人加深了对自身文化、制度的理解与认同,坚定了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二、新时代文化自信生成的理论逻辑
新时代文化自信的生成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品质的内在要求,是由社会主义的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决定的,也是发挥先进文化支撑与引领作用的必然要求。
(一)新时代文化自信的生成是由马克思主义理论品格决定的
“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8]8在哲学史上,区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以往旧哲学的关键在于实践性,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最根本的理论品格。此本质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化的进程中必须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际的结合,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分析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要求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华文化传统相结合。文化自信理论就是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坚持中华文化的立场,在实践中与时俱进地建构出的文化价值体系。
中国的文化现代化始于新文化运动,以儒学为代表的传统文化精神开始受到激烈的批判。俄国十月革命后,随着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经过反复论战和实践,发现了马克思主义作为传统文化现代化路径的可行性。但沉重的文化自卑心理导致了盲目的文化他信。在中国共产党内部出现了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右倾机会主义和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前者将革命领导权拱手让给资产阶级,后者主张的“百分之一百布尔什维克”指导思想也导致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使革命陷入低谷。1938年10月,毛泽东同志在中共六届六中全会指出:“离开中国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只是抽象的空洞的马克思主义。因此,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必须有的中国的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对它,成为全党亟待了解并亟待解决的问题。”[9]534毛泽东同志第一次正式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改变了用国外马克思主义教条来剪裁中国实践经验的文化他信立场,将文化自信确立为理论创新的价值立场。不仅如此,毛泽东还确定了文化自信的根基是实践,文化自信的主体承担者是中国的工农大众,这就真正实现了文化立场的转换。
1940年,毛泽东结合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现实情况,在《新民主主义论》一文中富有预见性地提出:“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就是人民大众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就是新民主主义的文化,就是中华民族的新文化。”[9]708指出了先进的新民主主义文化的三个鲜明特征:人民性、民族性、科学性。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在深刻认识文化发展规律的前提下,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文化建设方针。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结合时代发展特点与要求,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先后形成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并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建设和谐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2012年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继承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立场,正式提出了文化自信的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10]。这一重要论断明确了文化自信的地位、作用和价值,强调了文化自信是“三个自信”的源泉,揭示了文化自信的根基地位,即文化自信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提供精神支撑、智慧源泉和伦理价值。2019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上又指出,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广泛凝聚人民精神力量,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深厚支撑,要求“必须坚定文化自信,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11]12。只有坚定文化自信,不断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以激发文化创造力,继续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通过话语体系建设提升中国文化的话语权,才能更好地回应人民对美好文化生活的需要,并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奠定坚实的基础。
总之,马克思主义所具有的实践性的理论品格,要求其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本国的国情和本民族的历史任务相结合,文化自信正是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实践中逐渐出场并不断凸显其重要作用与价值。
(二)新时代文化自信是由社会主义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决定的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生产方式在整个社会生活中处于支配地位,它既对生产关系起着直接的决定作用,又规定着作为上层建筑的政治、文化的性质、内容和发展规律。一定的社会的生产方式包括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社会主义的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也由这两者构成。一方面,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从本质上不仅要求实现全体社会成员的物质世界与精神生活的共同富裕,而且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最终目标;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的价值追求,超越了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对剩余价值贪婪追逐的原始欲望,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要求,因而占据着真理和道义的制高点,这种价值追求渗透进文化中,促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新时代文化自信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自信,所以它既不是扎进文化复古的窠臼,也不落入文化虚无主义的圈套,而是建立在以人民性、真实性、先进性、民族性、开放性为鲜明特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基础之上。并且需要民众通过理性反思达到文化自觉,从而生成文化自信。另一方面,在社会主义社会,只有从质和量的双重维度大力发展生产力,使综合国力得到显著提升、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不断改善,才能为文化建设打牢经济基础。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作为文化建设的重要领域,是文化软实力的现实载体。强大的文化软实力,以卓越的实效力、极大的吸引力、强大的传播力和广泛的影响力为特征,繁荣的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有利于民众实现文化认同、提升文化自信。
(三)新时代文化自信是发挥先进文化支撑与引领作用的必然要求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会促进或阻碍社会存在的发展。社会意识具有自身的能动性和发展规律,这就是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这种独立性不仅表现为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完全同步性,还表现为社会意识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以及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
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原理,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坚定新时代文化自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文化属于社会意识形态范畴,具有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完全同步性,因此,我国在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同时,也可以建设高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不能因为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对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还不占优势,就否定中国可以率先建立起比资本主义文化更先进的文化。推动文化发展不仅要尊重其历史继承性,而且要遵循其独特的发展规律。因此,在文化建设方面,既要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精神文化遗产,又要吸收和借鉴其他国家和民族创造的有益文化成果,同时要遵从文化发展的特殊规律,才能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由于文化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因此,建设先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势必会对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所以要保证其正确发展方向,努力提升其发展水平,为民族复兴大业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和思想引领。
充分地、正确地发挥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要依赖于社会先进文化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适应社会主义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人民群众的长远利益、顺应人类文明发展趋势,必然能够促进社会进步与发展。随着文化与经济、政治交融度越来越高,其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也日益凸显。只有坚定新时代文化自信,才能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才能以先进的文化教育人民、凝聚人心,更好发挥先进文化对社会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
三、新时代文化自信生成的现实逻辑
中国共产党作为具有高度文化自觉意识的党,深刻地认识到文化自信是实现民族伟大复兴持久的精神力量,对社会历史的发展发挥着巨大的引领作用。同时文化自信又具有可塑性,所以中国共产党抓住生成文化自信的历史时机,适时提出文化自信的理论,以期在理论与实践的互动过程中坚定文化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为文化自信的生成提供了现实的时空场域和历史条件。
(一)新时代文化自信生成的现实基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理论建构、制度建设的突出成就为新时代文化自信的生成奠定了现实基础。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开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建设成就,实现了从一穷二白到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华丽转身。中国国内消费市场崛起与“一带一路”的倡议,用事实书写了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的历史性跨越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党带领人民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征程中形成的理论结晶,是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经验总结。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引导的中国道路的成功印证了理论本身的科学性,广大人民实实在在的获得感体现了理论一以贯之的人民性,不断与时俱进的理论形态彰显了理论鲜明的时代性。中国共产党开创的制度模式,虽然还有亟待改善的方面,但能够相对科学地应对较西方发展更具有“时空压缩”的治理难题,这本身已是一个巨大的突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还表现在中国的崛起有别于西方大国,与西方大国通过殖民扩张向全世界输出矛盾和转嫁风险不同,中国的发展从来都是立足于本土、依靠人民的力量来实现。这种制度模式突破了西方现代化的普世话语,捍卫了人类发展的政治文明多样性,为发展中国家现代化提供全新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所取得的成就不仅得益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价值取向的正确性,更是坚持文化自信的必然结果。
(二)新时代文化自信生成的内在动力
新时代中国文化发展面临的挑战与民族复兴对文化引领力高需求间的张力是文化自信理论生成的内在动力。当下改革进入攻坚期、深水区,社会结构转型期形成的多元利益群体诉求不同,各种矛盾在短期内凸显带来了主流价值观整合困境,西方势力凭借互联网优势乘虚而入,推动文化虚无主义沉渣泛起。不管是盲目崇拜西方的“民族虚无主义”,还是否定传统文化在社会发展、民族复兴中存在合理性的“历史虚无主义”,或者是质疑红色革命文化的“革命虚无主义”以及厚古薄今的“现实虚无主义”,都从一定程度反映出一部分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不自信。文化自信可以引领人们从历史中寻找来路,明确“我是谁”的问题,又可以通过先进的价值观指引,找到指向未来的路。在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中,文化自信既奠定历史根基又提供价值引领,并且其一旦形成并渗透于民族的血液中,就会内化到人们的日常精神生活里,从而为民族走向复兴、挺起精神脊梁提供养分。当下中华民族正处在最接近伟大复兴的历史方位中,民族复兴的显著标志之一就是思想文化和价值观的全面复兴。现实要求我们树立坚定的文化自信,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来源,对其形成的机制与当代价值有清晰的认识。
(三)新时代文化自信生成的外部需求
全球文明秩序重建与国际话语权亟待提升是坚定新时代文化自信的外部需求。美国金融危机、欧洲债务危机暗含资本全球化经济秩序的困境。而中国从确立G20峰会机制到倡议“一带一路”,再到在逆全球化大潮中坚定不移扩大开放的深度和广度,昭示着中国与世界的关系正在经历历史性的翻转。与此相对应的是西方文化霸权所承载的价值观日渐式微。不可否认,西方文化软实力依旧强大,但是文明同化思想与白人优越论越来越不得人心。这次全球疫情,在西方掀起了以种族主义为代表的公共危机。当代哲学家齐泽克发文预测,疫情会促使全新的世界秩序脱颖而出,的确,一个全新的全球文明秩序正在构建。这个摒弃了西方文化霸权的新的全球文明秩序首先要遵循民主、平等、公平、正义的价值原则,这种价值判断不是由一个国家或者几个国家来决定的,而是由多国推动文明之间的平等对话达成的共识。要通过跨文明对话与合作形成世界范围内的多元文化共同体思想,作为构筑不同文明间达成共识的价值基础。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历来关注人类社会的发展。习近平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涵盖着主权平等、对话协商、合作共赢、交流互鉴、绿色发展等理念,与新的全球文明秩序在价值层面相辅相成,其必将对新的全球文明秩序的建构发挥重要作用。从这个角度说,时代赋予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独特的世界使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世界使命与国际话语权亟待提升的现实呼吁文化自信。文化自信对国际话语权的建构作用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以坚定的文化自信立场和开放包容心态,利用丰富的文化资源建构国际话语体系。当前中国面临着话语体系尚未有效建构,发展优势与丰富的文化资源未有效转化为话语优势等诸多问题。回眸全球化的历史,西方哲学社会科学建构了世界话语体系,这个话语体系至今仍“控制国际议题的提出权、标准制定权、国家故事的书写权和国际声音的定调权”[12]。中国主张建立全新的文明秩序,必然要建立相应的话语体系来作理论支撑。提升国际话语权首先要加强对外话语体系建设,但是对外话语体系不仅仅是语言、话语表达方式的创新,更需要以文化自信的立场,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资源讲好中国故事。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提炼出具有当代价值和世界意义的文化精髓,以革命文化阐述清楚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合理性与必然性,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宣扬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与现实合理性。同时要以文化自信的开放包容心态构建对外话语体系,学习借鉴国外有益的文明成果,在参与解决国际普遍关注的重要事件中发出自己的声音。二是文化自信赋予国际话语权建构主体的国家、团体、个人坚定的文化定力,使其自觉承担历史使命并发挥积极作用。借鉴西方话语优势的做法,在建构国际话语权时要注重发挥个人与民间团体的力量,因为民间团体非官方的背景,会使国外媒体和公众更易于接受,从而提高传播中华文化的效度、深度和广度。文化创造的主体是人民群众,人民的广泛参与是文化对外传播的根本动力与现实方式。在各个层面的对外交流中,基于本国的文化与价值观而达成的共识,其实质就是话语权的拓展与提升。人民的力量是伟大的,只有培育国际话语权建构主体的文化自信,才能在与西方激烈的舆论战中维护中国的文化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