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学作品阅读教学中加强语言教学的必要性

2021-02-01

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6期
关键词:文学语言文学作品节奏

沈 晶

(江苏安全技术职业学院, 江苏 徐州 221011)

随着课改不断深入推进,文学作品阅读教学的重要性愈发凸显。文学作品的阅读,承担着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培养学生审美和探究能力的重任。但调查发现,文学作品的阅读教学仍呈现一种“高耗低效”的现象。究其原因,是阅读教学中缺失对语言知识、语言应用的重视。语言教学,实际上是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语言教学能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审美能力的发展,能促进文化素养的积淀,是全面提高语文素养的根本途径。“语文素养”是一个集合概念,由许多语文要素构成。“它包含语文知识的积累,因为语文知识也是提升语文素养的基础;它包含语文能力的培养,因为语文能力也是语文素养的表征。” 然后还包括思想水平、道德品质、审美情趣、文化品位、个性人格等等。而注重语文应用能力的培养,首先注重的应是语言文字知识,听、说、读、写能力,是语言文字的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的能力。[1]

语言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语文教学的基石。语言教学通过语言认知、语言传意和语言训练来提高人的思维、认识与表达能力和素养。语言教学贯串于听、说、读、写教学,语言水平决定了语文水平。阅读教学离不开对词、语、句、段的理解,离不开语境、语义。听说读写中的思维训练、审美训练都离不开语言。

文学语言是指文学作品中的语言,是经过提炼和规范化了的书面语言,是文学作品中所使用的、体现文学性与审美性的、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学语言亦称“艺术语言”或者“文学作品的语言”,指诗歌、散文、小说、戏曲等文学作品的语言。它是语言艺术塑造形象、表达主题的工具。同时,文学语言以人民大众的口头语言为基础,经过作者的加工、提炼,具有准确、鲜明、生动、富有形象和感染力的特点。

文学语言教学主要是指在文学作品的阅读教学中,不是侧重分析作品主题和评析人物形象等方面,而是侧重于赏析语言,品味语言,感受语言之美。通过对文学语言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思维能力、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

下面,我们将从语言教学与思维能力、审美能力培养及文化素养提高的关系来阐明文学作品阅读教学中加强语言教学的必要性。

一、语言教学与思维能力

(一)语言和思维密不可分

人类借助语言来思维。平时人们聊天时可能感觉不到语言和思维的关系,但当我们思考复杂问题时,我们会在大脑中组织语言,形成一条一条的语言链。当我们表达思想时,更是要借助于语言的帮助。所以思维和语言是密不可分的。这在学习第二语言时更能得到体现。[2]

不仅如此,而且思维能力的提高,有赖于语言水平的提高。人的思维是逐步发展和完善的,儿童入学前不能理解较长又复杂的难句,是因为他们的思维需要逐步发展。入学后,他们逐渐接触并学习课本中的复杂语句,他们的思维能力得到提高,就逐渐就能够理解长难语句。

(二)思维能力在阅读教学中提高

语言和思维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思维能力的提高依赖于语言能力的提高。新课标中提出要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力,所以在阅读教学中就不能忽视语言教学。

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人在十一二岁以后,进入形式运算阶段。这个时期儿童思维发展到抽象逻辑推理水平。所以在中学生的阅读课堂上,应该将学生的语言能力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水平,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以锻炼和提高。

二、语言教学与审美能力

教材中入选的文学作品大多数是文质兼美的名家名篇,作品中的语言体现了作家的审美理念。在阅读教学中,鉴赏语言美是语言教学的重点,对培养学生审美能力起重要作用。从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体裁中,我们通过吟诵、诵读能感受到语言的节奏美、色彩美和造型美;通过研读、品鉴,我们又能感受到语言的暗示性和言外之意。[3]当语言唤起读者的审美经验并走向自由的审美境界时,感性和理性交融,使一般普通心理感受转化为审美能力,最终提升和丰富了审美能力。

三、语言教学与文化素养

如果语言教学不与文化教学融合,单纯地传授语言知识,便会陷入枯燥中。将文化因素融入语言教学,不仅能增加语言教学的感性和趣味性,而且语言和文化本就是共生关系,是抓住了语文教学规律的体现。在阅读教学中,应该增强学生的文化素养,了解中华民族的共同的文化心理、文化传统,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而且对学生的持续发展起到良好作用。

四、文学语言的内涵及其特性

(一)什么是文学语言

文学语言亦称“艺术语言”或者“文学作品的语言”,指诗歌、散文、小说、戏曲等文学作品的语言。它是语言艺术塑造形象、表达主题的工具。同时,文学语言以人民大众的口头语言为基础,经过作者的加工、提炼,具有准确、鲜明、生动、富有形象和感染力的特点。

文艺学意义上的文学语言因为能够构成一部作品的语言本身所具有的独特的内在特性而存在,具有文学性与审美性的特征,使文学语言同非文学语言区别开来。普通语言学是研究人类语言的共同规律,而文学语言则是研究一种特殊语言的特殊规律,研究其丰富多彩的表现功能、审美特性。

简而言之,文学语言是指在每一部文学作品中使用的、能体现作品文学性与审美性的独具特色的语言。它潜在地存在于普通语言系统中,是对普通语言的语音特性、语义运用的加工和升华,并不是另外构造一套独立的语言体系,作为“言语”特定地加入了其自身的叙述和描绘所构成的文学虚幻性的生活“情境”,具有自身作为语言艺术的特性。[4]

(二)文学语言的特性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语言不断向各个领域渗透。由于表达的内容、目的不同,遵循的思维方式不同等,构成了不同的特点。在日常语言的基础上,发展起了科学语言和文学语言。对文学语言、日常语言和科学语言来说,都有表达某种思想观念的表意功能。

文学语言是在日常语言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文学语言采用了大量的日常生活语言,也并没有一种独立的语言系统。然而,日常语言突出的是种种实用目的,文学语言则是以审美功能为主要特征。创造者徜徉在想象的、虚幻的世界里,以某种非实用目的为动力,尽情地抒发自己的情感,创造出意蕴丰富的审美对象,从而进入文学语境。

科学语言主要通过抽象思维从理性上认识世界,作为理论思维的工具,充分发展了认识性、概念性、精确性、目的性等方面的特征,并始终遵循着理性逻辑。而文学是以具体感性的艺术形象的形式来反映社会生活和表现想象世界的,所以文学家强化了日常语言的感觉功能和表情功能,突出了语言的审美表现性;科学语言要求严谨准确,其所指和能指的关系是一对一的简单明晰的关系。而文学要担负起表达人类复杂情感的任务,必然要拓展出语义的新奇与独特,决定了它所使用的语言必定与科学语言有不同之处,势必要表现出言不尽意的现象和多义性,使语言呈现出不确定性。鲁枢元说:“好的文学语言,应当是能够真切地再现‘心灵中感应到的气氛’的语言,应当是能够更多地捕捉到‘潜意识里的喧嚣与骚动’的语言,应当是一种能够自由地、豁畅地言说着的语言,应当是一种永远创造着、常青不凋的语言。”[5]

五、文学语言的形式之美

(一)文学语言的节奏美

节奏是自然、社会和人的活动中一种与韵律结伴而行的有规律的突变。声音层面、景物运动及情感运动都可以形成节奏。然而艺术节奏与自然节奏不能同日而语。艺术节奏的生成机制在于艺术家的心灵创造,根源存在于生命的有机体中。艺术节奏的典型代表是音乐节奏和诗歌节奏。其中,诗歌节奏和“意义”紧紧地结合在一起。诗歌是一种用讲节奏和有韵律的语言来抒情言志的文学文体。诗的节奏主要体现在语言的停顿、平仄、韵律等形式因素构成的节律;表现为人内在的情绪流动的规律性表现。

语音的顿歇、高低、轻重、长短、音律等相配合构成了文学语言的主要节奏,造成文学语言节奏美的因素有很多,主要有顿歇有致、节奏匀称、声调抑扬和韵律和谐。

语言的顿歇是自然的、无意识形成的。语言通过情感的抑扬来体现,不同的顿歇体诗歌体现着不同的抒情意味。一顿体是扬,二顿体是次扬,三顿体是次抑,四顿体是抑。顿数越少的短诗行,越有一种短促、轻快、属于扬的节奏感;顿数越多的长诗行,越有一种悠远、沉滞、属于抑的节奏感,能显示出一种徐缓沉郁的情调。

席勒认为,节奏的审美有三种:“第一,节奏的职能是使相互结合的内容上异质的东西同质化。第二,节奏的意义在于选择重要的东西而排出次要的细节。第三,节奏能为整个具体作品创造一个统一的审美氛围”。意思是说,艺术节奏具有强大的审美调节功能;艺术节奏还可以起到强调某些重要内容而弱化一些次要内容;能为整个具体作品创造一个统一的审美氛围。[6]

(二)文学语言的色彩美

文学作品是用语言描绘的色彩世界。作家冯骥才认为用文字表现出来的绘画能够使瞬间成为永恒,进而所有的文字都涂上了独特梦幻的色彩。

文学作品用不同色彩的对照,色调和光线的变化讲究色彩的表现和运用,以求烘染环境表达作家的情感。文学作品可以用表示或者暗示色彩的文字组成画面,它虽然不能像绘画那样直接地以色彩描绘客观事物,但却能够引发读者对色彩的美感联想。如《祝福》中祥林嫂第一次出场用“红晕的面颊”赋予文字以色彩,说明她依然年轻、健康。祥林嫂第二次站在鲁家堂前,“只是两颊已经消失了血色”,这细微的色彩变化,深深地展示出她的悲惨命运。

色彩具有象征性是自古就有的文化现象。如古代达官贵人喜欢用红色作装饰,故有“朱门酒肉臭”的诗句。人们日常生活中常常提起的“金色年华”“绿色田野”等,都是象征的说法,体现了文学语言的色彩美。

在具体的语境中,有时为了表达某种效果,作家还常常用色彩词直接象征客观事物。色彩词的象征不仅使色彩意象成为内心情感的一种对应和暗示,而且体现在它能以色彩强调主体自身的感觉,如“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姹紫嫣红”等语言文字灵活、巧妙地运用了色彩语言,不仅能丰富作品的内涵,而且能创造出独特新颖的意境美。

(三)文学语言的建筑美

诗人闻一多提出著名的诗的“三美”主张,其中的“建筑美”就是指诗歌艺术的造型美。汉字是单音独体字,它排列起来非常整齐,具有一种独特的建筑之美。文学作品的造型美主要表现为整齐美和参差美。中国文学作品的整齐美主要依靠对偶、反复和回环等表现手法。而文学作品不仅有形式整齐的语言结构,也有另一种参差错落之美。[7]

文学语言的建筑美将文学形象的形态、美质特征转化为视觉信息,并将这些信息及时而又清楚地传给眼睛,使读者从中获得新鲜而陌生的美感。

六、文学语言的内在美

(一)情境性

文学语言的运用是在一定的情景语境中展开的。情境语境是指使用语言时所处的具体环境。所以在一定语境中的词语,是受语境制约的。它不完全是依靠字典意义来定义,而是会在具体语境中被赋予新的、具体的意义。

日常用语进入了文学作品,为语境所制约,不再单纯地承担事物的信息,而是具有了日常用语所没有的特定含义,需要在具体语境中品味、获得。在这个品味的过程中,文学语言实现了它的审美功能。

(二)暗示性

文学作品是经虚构创造出来的艺术世界,是“可能的世界”,谈不上真假和对错。文学作品追求的是审美性和表情性,并具有暗示性特征。

文学文本充满了“未定点”和“空白”,这些“缺口”期待读者运用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力去填补。对杜甫《春望》的首联“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司马光说:“山河在,明无余物矣;草木深,明无人矣。”[8]这是对首联的联想、填补。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提出的“隐秀说”即是对此的相应论述。接受美学家伊瑟尔也说:“文本在未被读者阅读接受以前,并不是真正存在的文本,而是有待实现的暗隐的文本。”[9]

七、加强文学语言教学的作用

(一)提高审美鉴赏能力

文学语言的情境性要求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带领学生走入文本情境,去涵咏,去品味。在文本的审美过程中感知语言美,充分调动学生的审美情趣,增强学生敏锐的形象思维能力,从而全面提高了学生的文学素养。

(二)美好的情感熏陶

文学作品中的每一句话都有一颗心。在文本的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进入语境,去和文学语言的那颗心对话,品味语言中包含的情意、情味、情理和情趣。文学文本创造的世界,离不开“情”字,有爱家爱国之情、友情爱情;有欣赏陶醉于自然美景之情;有对人类命运普遍关怀之情……通过作品的阅读赏鉴,使学生受到美好情感的熏陶,学会用饱含深情的目光看世界。

以上关于文学语言定义、性质、审美特性理论和教学方面的论述,是为了更好地为文学作品的阅读教学服务,开阔文学作品阅读教学的空间,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猜你喜欢

文学语言文学作品节奏
当文学作品扎堆影视化
为什么文学作品里总会出现“雨”
吃饭有个最佳节奏
节奏学习也可以变得很有趣
新旧时期文学语言探索的方式对比研究
新经济时代文学语言与自然语言理解研究
浅谈文学语言的审美特征
YOUNG·节奏
国企反腐开启“一天查处一人”节奏
文学作品与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