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情境对高中数学教学的积极影响
2021-02-01吴强
吴 强
(江苏省宝应县氾水高级中学 225819)
在核心素养理念的指导下,情境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的应用体现出“以学生为中心”的基本教育理念,主要指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围绕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来设定符合学情、满足学生学习需求的一种教学方式.近年来,随着新课改的持续深入,广大教育人士愈发认识到素质教育的重要性,我们更加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学习成绩不再是评价学生的唯一指标,学生能力的发展才是更加重要的.总的来说,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再满足现代素质教育的需求,教师要将课堂主体地位归还给学生,促使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灌输变为主动获取知识.然而,高中数学课程的内容更加丰富,逻辑更为复杂,导致加大了学生的学习难度,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面对这一情况,就需要教师积极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彰显学生主体地位,营造良好学习氛围,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一、创设情境对高中数学教学的积极影响
1.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步入高中阶段以后,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更加丰富,在持续深入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也能得到相应提高.在高中数学课堂上为学生创设情境,既可以给学生自主学习和实践探究提供适宜的环境,还可以给学生寻找问题的答案指明方向,促使学生有针对性地收集资料,有效解决实际问题.除此之外,在新课标和素质教育理念下,强调要凸显学生主体地位,通过创设情境的方式,能够刺激学生多重感官,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保持其主观能动性,便于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2.有利于激发学生求知欲
促使学生学习的源动力就是求知欲,只有在充分激发学生求知欲的前提下,才能更好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知识.高中数学和学生实际生活有着紧密联系,进行实践教学时,需要教师结合实际为学生创设相匹配的情境,并重视凸显教学趣味性,让学生产生熟悉感,从而激发求知欲,引导学生联系和研究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或现象,来完成学习任务,提高自身的数学核心素养.
3.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和高中其他学科进行比较,数学科目的知识更加抽象、复杂,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搭建起属于自己的完整知识框架,从而高效开展学习活动.通过创设高中数学情境,能够给学生带来更为直观的视觉体验,引导学生将所看通过思考转化成具体的知识,在很大程度上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其次,情境教学法还具备趣味性强的特点,有利于引导学生自主参与进课堂教学当中,学会主动表达自身思想、展现自我观念,对学生人格进行培养的同时,给学生日后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情境创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在高中数学教学活动中,良好的教学情境对于激发兴趣,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高中数学教师要结合具体数学内容,并尝试与学生生活和已有知识构建起联系,让学生能够迁移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降低数学知识的陌生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1.重视素材积累,丰富课堂情境创设
想要提高数学课堂上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在创设情境时,要重视凸显启发性、诱导性、探索性,在选取情境素材时,可以从数学学科本身挖掘,也可从我们实际生活中挖掘.因此,教师自身就要学会用数学目光审视学生生活,日常多关注公众媒体,多方位整合用于创设情境的素材,从而创设具备时代气息、生活韵味的教学情境,有利于引发学生情感共鸣,增强课堂参与意识.例如,在进行“立体几何”的教学时,教师要重视帮助学生形成立体观念,因此,在具体教学中可基于生活素材来完成情境的创设,如让学生认识教室是一个长方体,从而形成直观感性的认知,明确空间内点线面三者间的位置关系.此外,还可引导学生研究教室里的“棱”和“对角线”等,提取直线和平面的位置关系,帮助学生降低学习难度,高效掌握相关数学知识.
2.营造高效课堂氛围,激发学生探究热情
学生才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因此,教师应合理应用多元化方式给予学生适时指导,和学生进行有效的互动交流,促使师生、生生关系更加亲近,致力于为学生营造民主、宽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保持愉悦心情来获取和理解数学知识,同时释放自身潜能,激发内在的学习动力,积极自主投入到课堂学习当中.除此之外,教师还应鼓励学生注重进行学习的拓展以及提升,鼓励学生勇敢表达自身意识,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有利于数学思维的拓展.比如在学习“数列”的时候,教师可以给学生展示一种植物的生长过程,起初,植物长出两个分叉,随后每个分叉又长出两个分叉,最终形成树状结构,那么植物的生长有什么规律呢?生活中还有哪些有趣的规律,大家分享一下.
3.构建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维发展
进行高中数学教学时,想要帮助学生深化理解数学知识,实现灵活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就需要教师引导展开自主探究.此时,教师可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来为学生搭建相应的问题情境,促使学生在问题情境中思考和应用知识,引领学生更好发展.例如,进行“基本不等式”的教学时,等学生真正理解了与其相关的理论知识后,开始着手构建问题情境:小白和小刘是邻居,两人一起到同一家商店买大米,大米的价格是变化的,两人的购买方式也不一样,小白是每次只买10kg大米,小刘是每次只买10元钱的大米,两人共买了2次,哪种购买方式更合算,为什么?在这道题目里,两次买大米的价钱是未知的,需要学生解题时设置未知量,并列出对应的代数式,然后做出对比.这道题不需要给出具体的答案,主要目的就是让学生在研究谁花最少钱买到最多大米的过程中,深刻理解不等式知识,促进学习效果的提升.
4.分析学生特点,对接最近发展区
实践证明,假如教师可以立足于学生最近发展区来创设情境,就可以帮助学生实现对已有经验和认知的迁移,高效达成重构知识,引导学生从“现有水平”前进到“潜在发展区域”.基于此,教师在给学生创设教学情境时,也要充分结合学生实际情况,让情境带给学生适当的刺激,避免由于过于简单的问题促使学生感觉枯燥,以及过于复杂的问题导致学生失去学习信心.例如,解析几何教学的初期,除了要注重解析几何的研究方式以及基本特征,还要确保符合高中学生的认知水平,进一步创设对应教学情境,帮助学生消除认知困难.又如引导学生分析直线的斜率时,可让学生立足于较为熟悉的“坡度”,促使学生自主进行对比,研究斜率和直线陡峭程度间的关系,并学会怎样使用两点坐标刻画直线的倾斜程度.学生对斜率是很熟悉的,在学习高中物理知识时,需要借助速度时间图像等研究物体运动,其中就包含对斜率的研究.教师可结合学生学习物理知识时积累的经验,展开数学教学情境的创设,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唤醒记忆,促使学生自主将有关知识迁移到对应地方,加深对所学知识概念的理解与记忆.
综上所述,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创设情境的方式有许多种,需要教师全面围绕课程标准、教学目标与学生需求,有针对性的选择合适的、科学的、正确的情境创设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热情,使其充分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强化思维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