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劳动价值观的养成:意义、内容与路径

2021-02-01聂琼琼黄志高

绥化学院学报 2021年8期
关键词:辛勤劳动劳动者劳动

聂琼琼 黄志高

(安徽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安徽合肥 230601)

一、新时代劳动价值观养成的重大意义

(一)新时代劳动价值观的养成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指导地位的重要方面。马克思强调民族要生存和发展,就必须始终不懈地进行劳动,“任何一个民族,如果停止劳动,不用说一年,就是几个星期,也要灭亡,这是每一个小孩子都知道的。”[1]恩格斯认为劳动对人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首先必须吃、喝、住、穿,就是说首先必须劳动,然后才能争取统治,从事政治、宗教和哲学等。”[2]列宁主张坚持互帮互助、自力更生的劳动价值原则,“我们将努力把‘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原则和‘各尽所能,各取所需’的原则灌输到人们的意识中去,使它成为群众的生活习惯。”[3]新时代重视劳动价值观是对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观的继承延续,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指导地位的重要方面。

(二)新时代劳动价值观的养成是传承和发展中国共产党劳动价值观的历史必然。毛泽东主张全体青年应始终保持辛勤劳动的观念,“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给我们开辟了一条到达理想境界的道路,而理想境界的实现还要靠我们的辛勤劳动。有些青年人以为到了社会主义社会就应当什么都好了,就可以不费气力享受现成的幸福生活了,这是一种不实际的想法。”[4]邓小平也强调劳动对创造幸福生活的重要意义“为了创造社会主义的幸福生活,没有极艰苦的劳动,是不可能的。”[5]江泽民认为劳动对人全面发展的具有重要作用,“如果只是让学生关起门来读书,不参加劳动,不接触社会实践,不了解工人、农民是怎样辛勤创造社会财富的,不培养劳动人民感情,是不利于他们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的。”[6]胡锦涛高度肯定劳动的地位和作用,指出“劳动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源泉,劳动创造世界”[7],每个人都应以“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自觉抵制不劳而获的错误观念。新时代劳动价值观是对我党劳动价值观的丰富发展,它的养成是传承和发展中国共产党劳动价值观的历史需要。

(三)新时代劳动价值观的养成是培养时代新人的现实需要。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目标,青少年学生是正在成长中的劳动者,缺乏正确劳动价值观,不利于青少年全面发展和培养高素质劳动者的新时代教育目标。在应试教育的压力下,劳动教育很难为学校和家庭所重视,在追求高分的潮流中,劳动教育逐渐被边缘化。此外,劳动视为惩罚的手段,易使青少年对劳动形成错误认知,从而对劳动产生厌恶的情感,产生轻视劳动的心理。新时代劳动价值观的培育对于培养具有坚定理想信念、富有创新实干精神和勇于承担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新时代劳动价值观养成的主要内容

(一)正确的劳动价值认识。劳动价值认识是主体对于劳动价值意义的主观反映,正确的劳动价值认识是实现劳动价值目标的基础。其一,劳动最光荣。“人类是劳动创造的,社会是劳动创造的。劳动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任何一份职业都很光荣。”[8]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在促进人全面发展和社会进步等方面都扮演着重要角色,只要尽职尽责、爱岗敬业都值得尊敬,值得最高的殊荣;同样,那些扎根在自己工作岗位上的默默无闻的劳动大众也是光荣而伟大的。其二,劳动最幸福。劳动最幸福是基于人在劳动中的主观感受。人们依靠自己的双手,通过诚实劳动获得报酬,在自力更生中能够获得踏实感;人在劳动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贡献自己的智慧,创造出丰富的劳动成果满足社会和他人的需要,能够获得满足感;在劳动中,大家团结合作,互帮互助,彼此间的感情不断加深,满足人的情感需求获得安全感。这“三感”的获得,正是劳动使人幸福和人们感到劳动最幸福的关键所在。其三,劳动最伟大。劳动最伟大是基于劳动本身的价值而形成的主观认识。当今“我们所处的时代是催人奋进的伟大时代,我们进行的事业是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我们正在从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全体人民的共同事业。”[9]只有通过劳动,才能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托起“中国梦”,并推动伟大时代持续稳定向前发展。

(二)坚定的劳动价值原则。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我们的奋斗目标,开创我们的美好未来,必须紧紧依靠人民、始终为了人民,必须依靠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10]这一表述明确了新时代劳动价值原则,是实现新时代劳动价值目标的必由之路。其一,辛勤劳动是指不辞辛劳、勤勤恳恳地进行劳动。“一勤天下无难事”,从新中国成立到现在,由积贫积弱逐步迈向繁荣富强,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背后正是千千万万劳动人民辛勤劳动的结果。今天,国际形势愈加复杂,发展任务依旧繁重,面临的挑战更加严峻,仍需要广大劳动群众依靠勤劳的汗水创造美好未来。其二,诚实劳动。诚实劳动是指要脚踏实地,诚恳真实地进行劳动,不投机取巧,不偷奸耍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世间的美好梦想,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实现;发展中的各种难题,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破解;生命里的一切辉煌,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铸就。”[11]兢兢业业地劳动,不仅能够满足人们的物质需要,还能使人在诚实劳动中获得信任、尊重和爱戴,助力实现人生梦想。同时,只有每个人都自觉立足本职岗位做诚实的劳动者,才能真正破解阻碍社会发展的难题,助力“中国梦”的实现。其三,创造性劳动。创造性劳动是辛勤劳动、诚实劳动的发展,也是劳动的本质要求。历史已经证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只有不断创新,紧紧依靠创造性劳动,才能不断取得发展的主动权,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三)明确的劳动价值目标。首先,明确劳动价值目标有助于准确把握“中国梦”。当今世界各国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高素质劳动者是社会发展最坚强的力量。在劳动中,人们不断获得真实的情感体验,提高劳动素养以及增强力量、强健体魄等等,这是培养高素质劳动者的必经之路。新时代为人们提供了广阔的发展舞台和新的发展机遇,新时代青年和劳动者若能迎难而上,把握机遇,在劳动中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不断创新,定能成为新时代所需的坚强有力的劳动者。其次,未来社会的发展也必须紧紧依靠劳动。人类社会经历的三次革命都离不开人的汗水和智慧即人的劳动,人们在生产劳动中变革生产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推动社会物质文明持续向前发展,劳动也不断促进社会精神文明的进步。新时代强调劳动教育,不仅有利于提高新时代青年的劳动素养,也有利于其养成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形成“人人皆爱劳动”的社会风气,推动社会精神文明进步。最后,只有依靠劳动才能满足人们美好生活的需要。在劳动中,人们能够获得物质报酬,在党的坚强领导下,依靠全体劳动者的勤干、实干和巧干,社会物质财富不断增长,在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上迈进一大步。美好生活的必然要求是环境质量得到改善,而改善环境质量离不开劳动尤其是创造性劳动。没有了物质的后顾之忧人们有机会继续求学深造,满足不断提升自己的需求;在劳动中充分发挥才干,满足实现自身价值的需求以及通过辛勤踏实劳动,满足被他人肯定的需求等。通过劳动,人们能够获得真实的幸福和快乐,这是美好生活的真谛。

三、新时代劳动价值观养成的基本路径

(一)新时代劳动价值观的培育需要社会各方面共同努力。第一,有效协同,多元主体参与传播。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作为父母,应爱岗敬业,尊重劳动和劳动者,用实际行动传播正确劳动价值观,自觉做孩子学习的劳动模范;学校要改革劳动教育方式,将劳动教育与具体学科有机结合、“进课堂”与“出课堂”相结合、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潜移默化地传播新时代劳动观念;社会应广泛宣传劳动模范的先进事迹,使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深入人心,为家庭和学校的劳动观的传播提供有力的社会环境支撑。第二,丰富途径,多渠道进行传播。要充分发挥电影电视、报刊杂志和互联网等各种媒体的优势,向受众积极传播热爱劳动、艰苦奋斗、工匠精神等劳动观念,坚持正确的劳动观的引领。第三,创新方法,多种手段进行传播。面对不同的受众应采取不同的手段,对于中小学生来说,图片、视频等方式更具吸引力,应充分利用多媒体传播劳动价值观;大学生的认知能力逐渐提升,应采取理论与劳动相结合的方式传播劳动观念;对于广大劳动者,企业应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形成良好企业文化,使新时代劳动价值观深入人心。除此之外,地标性建筑具有独特意义,可以利用地标建筑的灯光标语宣传新时代劳动观;同时,应将新时代劳动观与五一劳动节等特定节日联系起来进行传播,提升新时代劳动观的传播效果。

(二)新时代劳动价值观养成的关键是将新时代劳动价值观内化于心。在各种价值观念相互交融的社会里,只有澄清各种对于劳动价值观错误模糊的认识,才能引领人们自觉自由做出选择,根据正确的劳动价值观行事。一代青年有一代青年的使命和担当,作为新时代青年和劳动者,应自觉摒弃贪图享乐、渴望不劳而获的价值观念,选择积极进取、努力奋斗的劳动价值观。广大青年和劳动者应珍视自己的选择,并对自己的理性选择感到自豪。劳动价值观念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提升,人们对劳动本身有着更深入的认识,需要不断调整自己的劳动价值观念;同时,在与他人分享和沟通交流的过程中,人们应逐渐完善自己的选择,把它与新时代劳动价值观融为一体,从而真正认同内化新时代劳动价值观,使其成为自己人格的一部分,并指导自己的劳动实践。

(三)新时代劳动价值观的养成需要广大青年和劳动者付诸行动,养成艰苦奋斗的习惯。首先,当代青年和劳动者必须在反复行动中使“主动践行劳动、认真踏实负责”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或行为习惯。新时代青年应努力学习,努力学习本身就是辛勤劳动的表现;其次,必须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积极参与劳动实践,不断提高劳动素养;最后,要不怕困难、直面挑战。神经系统有很强的记忆力,迎难而上和知难而退都会留下痕迹,从而影响下次面对困难时的选择,只有勇于面对困难,才可能形成不惧困难的习惯。作为新时代劳动者,要经常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劳动训练,培养坚毅品格,勇担民族复兴大任。

猜你喜欢

辛勤劳动劳动者劳动
致敬劳动者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劳动者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劳动者的尊严不应被“扔”在地上
辛勤劳动 诚实劳动 创造性劳动
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的本质蕴涵探赜
哲 理漫 画
热爱劳动
大公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