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对马克思社会有机体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2021-02-01陈玉雪

绥化学院学报 2021年8期
关键词:马克思共同体命运

陈玉雪

(绥化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黑龙江绥化 152061)

马克思社会有机体思想在内容上不仅囊括了所有社会生活以及社会关系在内的各个环节,也包含了人与自然、社会及自身间的相互关系。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理论成果的一部分,它的提出契合了时代的高度、顺应了当今世界的时代潮流,既是对马克思社会有机体思想的丰富和拓展,同时也在实践层面上为世界各国应对各种社会现实难题和挑战、携手建设更美好的未来贡献智慧和方案。

一、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提出的时代背景与基本内涵

(一)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提出的时代背景。21世纪以来,无论是个别地区还是整个国际社会,其形势都在持续发生着深刻而复杂的变化。各个国家在发展过程中逐步意识到,一味地相互封闭和猜忌隔阂只会与整个世界的发展潮流背道而驰。和平与发展关系到全人类的前途和未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1]世界大变局的调整在21世纪逐步呈现出一系列新的特征,世界所面临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也日益突出,世界经济增长乏力,西方国家贫富差距不断扩大,西方资本主义主导下的国际关系体系弊端日益凸显,多极化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当今的中国经历了从落后封闭到富强开放的历史性转变,从100年前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发展到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角色也逐步从参与者向变革者转变。改革开放至今的40余年,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积极投身于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努力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助力人类社会的共同发展,在国家各项事业发展上创造了一系列历史性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和发展已经步入了一个崭新阶段。习近平总书记立足全局,以博大的天下情怀,围绕着“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如何建设这个世界”等关乎全人类命运的课题,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

(二)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基本内涵。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概念,2013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第一次对其进行了详细绘述。简而言之,人类命运共同体就是指全世界各个国家、各个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荣辱与共,共同致力于世界的和平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这个世界,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里,生活在历史和现实交汇的同一个时空里,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2]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仅希望各国在政治和安全方面相互尊重、平等协商,也希望各国在经济、文化和生态方面交流互鉴、加强合作。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自提出以来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响,得到广泛的认同。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1]这一理念的提出不仅是中国在当前国际形势背景下为未来世界发展所贡献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也是马克思社会有机体思想在新时代中国的继承与创新发展。

二、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对马克思社会有机体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一)马克思社会有机体思想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哲学基石。结合19世纪全世界的发展背景,马克思深刻剖析了整个社会的经济及政治现状,指出:“现在的社会不是坚实的结晶体,而是一个能够变化并且经常处于变化过程中的有机体。”[3]在马克思看来,社会有机体是一个囊括了经济、政治、文化等多方面要素之间既相互联系又相互依存的整体。社会有机体内部的各构成要素在其自身的发展变化过程中是同时存在的,任何一个构成要素都不可与其他要素相脱离而单独存在。所以,整个人类社会的命运紧密相连,只有不脱离社会有机体,并与其他有机体的组成部分相互依存,才能不断进步。习近平总书记结合了世界各国的发展状态,在继承马克思社会有机体思想的基础上,系统阐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在习总书记看来,整个社会俨然已成为一个休戚与共、命运相连的共同体,“全球价值链、供应链深入发展,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各国经济融合是大势所趋。”[4]各个国家和地区之间的相互依存日益加深,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只有摒弃零和思维,努力寻找各国利益的契合点,才能实现国家间的互联互通,促进共同体的持续繁荣发展。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传承和深化了马克思社会有机体思想,汇聚了不同国籍、不同文化的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致力于实现各国家之间的和平发展,促进世界各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各领域的团结协作、互助共赢。

(二)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对马克思社会有机体思想的主体的深化。“社会结构和国家总是从一定个人的生活过程中产生的”[5],在马克思社会有机体思想中,人是社会有机体中唯一可以充分发挥自身主观创造性的能动存在,只有发挥人的主体性特征,社会有机体才能有理有序地发展。也就是说,社会有机体不可脱离主体,并且需要主体对外界信息进行归纳选择来促进自身的发展;同时,主体也要注意加强对自身的调节,当外力的因素对社会有机体产生影响时,主体就需要不断实践,以调节各种社会制度和社会意识等因素之间的相互联系,确保社会有机体在变化中持续运行。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以人民主体地位作为坚实基础,为全人类的进步事业指明方向。习总书记指出:“发展的目的是造福人民。”[6]人类只有一个地球村,地球村中的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之间都相互联系,任何国家的发展变化都将会对其他国家甚至是世界带来影响,人类命运共同体发展在于世界共同发展,更重要的是这种发展要满足全球各国人民的长远和根本利益。和平和发展是人民永恒的期望,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提出使地球成为全世界人民共谋发展、共享成果的大舞台,也是让发展成果惠及各国各族人民的中国方案。今天人类的发展面临各种挑战,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使人们更加深刻认识到人在世界这个大的有机体中的主体性地位,从而充分调动了各国人民在人类命运共同体发展过程中的创造性,为世界的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三)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与社会有机体的目标一致性。随着马克思社会有机体思想的日趋成熟,马克思逐渐意识到其对实现共产主义社会伟大目标的重要意义。马克思曾指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7]马克思社会有机体思想在深化与发展的过程中,始终将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作为主旋律以及其发展的最终目标,即人的发展不单单局限于物质层面,而是涵盖于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等多个领域。21世纪的人类社会与马克思所处的19世纪相比,经济、政治、文化和国家安全等领域都已经实现了巨大的跨越,世界各国、各地区已进入了一个全球共建、共享、共赢的新局面。习近平总书记从战略高度以及世界各族人民利益出发,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让各国人民更加深刻地意识到各国应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紧密联系、共迎挑战、共谋发展,也为人类命运指明了新方向。同时,这一思想也使马克思社会有机体思想在21世纪更具可行性,为全人类带来更多福祉。

三、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对马克思社会有机体思想的实践性发展

(一)“一带一路”倡议开启了国际合作的新模式。伴随着全球化的深入迅速发展,任何秉持西方中心论的资本主义国家都将会陷入自身发展的泥潭,只有和平发展才是正确的选择。作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重要的实践平台,“一带一路”倡议的构建致力于国际基础设施建设和互联互通,不断为国际合作拓展新空间、谋求新动力。特别是面对肆虐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只有国家之间的守望相助、通力合作,才能使各国在逆风中破浪前行。实践再一次证明,无论是应对眼下的危机,还是共创美好的未来,都需要全人类共合作、同努力。任何人、任何国家的孤芳自赏“侵蚀的是自己发展的根基,损害的是全人类的未来”[4]。只有世界共携手,才能不断推动人类社会前行。

(二)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为人类社会提供了新环境。马克思指出,自然是社会有机体的物质基础,在社会有机体的变化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自然不仅在物质方面带给人类必要的生活资料,也带来十分丰富的生产资料,可以说人与社会都是自然进化的产物。因此,人与自然在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应尊重自然,否则就是损害人类自身的利益。人类社会发展步入21世纪以来,以生物工程、信息工程为首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再次掀起了发展的巨浪,新能源、新材料等催生的新一轮产业变革迸发出了强大的生长动力。但与此同时,由全球气候变暖所引起的洪水、森林火灾等气候危机事件的影响也日渐严重,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的突然迅猛爆发更是造成了人类历史罕见的共同危机,也触发了人们对人类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强烈反思。人们深刻意识到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美好家园,珍爱和呵护地球是全世界人民的最大心愿和最终抉择。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具体化倡导绿色低碳,不断在实践中开拓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致力于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提供新环境。中国积极肩负起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重任,为早日实现《巴黎协定》的目标,加快全球气候治理的进程,向世界宣布于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气候变化是全人类所面临的共同危机,实现碳中和的目标也是关乎全人类的共同利益。只有各国坚持绿色发展,不断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相呼应,才能推动全球的可持续发展。

结语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不仅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社会有机体思想,也为全球各国家之间的共同发展开启了崭新的篇章。面对当前错综复杂的诸多不稳定因素,整个世界的有机联系日益密切。各个国家之间只有深化交流合作,不断维护和践行多边主义,才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因此,只有紧紧围绕马克思社会有机体思想,不断完善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才能推动整个世界更加开放、协调发展。

猜你喜欢

马克思共同体命运
《觉醒》与《大地》中的共同体观照
马克思像
爱的共同体
命运的更迭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读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构建和谐共同体 齐抓共管成合力
论马克思的存在论
中华共同体与人类命运共同体
在马克思故乡探讨环保立法
命运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