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应然诉求与归正路径
2021-02-01洪福兴
洪福兴
(福建林业职业技术学院思政部 福建南平 353000)
劳动教育是一种不分年龄、民族、地域的广博教育,是“德、智、体、美、劳”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施展对象为接受各种教育类型的学生。劳动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前提,是人类在自然环境竞争体系中不断进化演变,优胜劣汰的重要动力。[1]随着新时代社会个体与国家间竞争力的加大,劳动教育的重要性逐渐凸显。2020年,教育部立足于当前中国劳动教育的发展需要,先后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和《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两部有关新时代学生劳动教育开展的文件,教育部加大对学生劳动教育重视,揭示了新时代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人才劳动精神相对匮乏与劳动教育异化偏向等客观问题,是归正人才培养路径的重要表现。
一、新时代实施劳动教育的应然诉求
(一)经济诉求:社会生产的必备要件。社会化大生产促进了人类生产力的极大解放,人类从石器时代逐步进阶到信息时代,经历了上万年的历史演变,社会生产力也从有限人力推进到机器动力的行列。生产力的日益精进创造了繁盛的经济文明,当前的社会物质创造严重依赖于以劳动为重心的生产力的支撑,社会生产要保持正常轨迹的运作,离不开劳动实践及与之相关的劳动教育的支撑。生产力前进的每一步,都是伟大的劳动人民所付诸的实践结晶,社会经济发展离不开劳动创造,自然也离不开劳动教育。根据恩格斯“劳动创造了人本身”的劳动学说[2],人类本体进化到当前智能水平,人类社会发展到信息时代,都有赖于劳动对人类潜能的开启与认知水平的激发。经过时间的打磨与实践的检验,人类形成了对劳动教育的需求与偏爱,并达成了通过劳动教育助力于生产力的存续以及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共识。加之劳动教育的开展,立足于激发社会个体能动性并作用于自身意识与能力的塑造,改变个体对劳动的价值认同与思想感观,进而反作用于社会生产这一前提条件,劳动教育能够振奋个体投身于人类物质财富的创造,使劳动教育价值功能得到合理变现。
(二)政治诉求:上层建筑的构筑需要。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当劳动教育的经济诉求诞生之时,政治诉求亦应运而生,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下,生产资料公有制决定了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劳动教育直接或间接作用于上层建筑:一方面,教育为统治阶级服务,劳动教育作为我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根本立足点在于巩固无产阶级的政治治理。国家通过劳动教育的开展,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培养素质过硬的接班人,通过社会人才接续,集中发展社会生产力,致力于消除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满足社会的政治需要。这一过程中,劳动教育直接作用于上层建筑,从而服务于上层建筑的构筑需要。另一方面,劳动教育贯彻了马克思主义学说中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缔造者这一观点。人民群众作为劳动的主体,劳动教育基于历史唯物主义保护人民群众利益不受侵犯,从而有利于缓和不同阶级之间的矛盾,维持社会稳定[3]。并且,劳动教育从个体价值观上肯定劳动者的价值,使人们形成劳动光荣的基本认知,并以此为基础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从而巩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有效满足了上层建筑的构筑需要。这一过程表现为劳动教育间接影响经济基础,从而作用于上层建筑。
(三)文化诉求:劳动精神的传承要求。劳动教育是一种定义为“劳动、生产、技术和劳动素养方面的教育”[4],从其内容来看,侧重于覆盖人类所有历史阶段表现出来的劳动属性的培养,涵盖范围广博,文化底蕴厚重。无论是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还是丰富多彩的现代文化,劳动文化已经融入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繁衍之中,并占据了重要地位,从古代“人生在勤,不索何获”的劳动价值观到新时期“共产主义理想的实现还要靠我们的辛勤劳动”的社会主义最高理想,都烙上了劳动文化的养成与劳动价值的统一印记。开展以人类劳动文化为主题的劳动教育活动,是塑造全民社会主义劳动价值观的必要路径,无论是内敛于劳动现象中的劳动技术,还是外括于劳动个体中的价值意识,其本质都是一个民族对劳动文化的认可以及对这一精神财富的传承[5]。劳动教育将劳动精神纳入到民众的价值体系之中,避免了当前社会享乐主义、拜金主义以及暴富心理等作祟,致力于对民族文化中典型优秀的劳动精神的传扬,有助于修正部分人群劳动文化认知扭曲的现象,进一步发挥劳动价值继往开来的作用。此外,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现,离不开人民群众兢兢业业、努力拼搏,而且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更需要劳动文化的加持,只有通过劳动教育将勤劳奋进的时代精神予以传播,才能更好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四)科技诉求:人工智能的时代召唤。劳动与代表人类第一生产力的科学技术有机结合,能够加速实现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虽然劳动并不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唯一来源,但却是重要来源。人类有了实践劳动的丰富经验,才有了创新科学技术的动力,当这一生产力反作用于人类劳动时,便产生了更高效率的物质财富创造。当下社会生产力快速提升后,人机矛盾越发严重,在“机器+人工智能”大量取代人力劳动的情况下,岗位的人员适配矛盾激化为机械适配矛盾,从而淡化了人类的劳动意识:一方面,劳动力与机器原本存在替代关系,科技越深入发展,意味着劳动人员被取代的概率越大。随着体力劳动在社会层次的全面淡化,社会公众对清洁工、农民工等体力劳动者的认知亦有所误解,如果不进行劳动教育引导,这种认知转变将与机械化生产背道而驰;另一方面,人类操控下的机器智能说到底是为生产生活服务的,这种主奴关系的稳定性至今无法得到肯定的回答,尤其是心术不正的智能开发极有可能酿造全人类的主奴斗争。因此,开展劳动教育,可以有效消弭急功近利式的劳动价值观念,使人们树立脚踏实地地运用科技为全人类谋幸福的劳动思想。总之,智能时代的全面来临,人类劳动的最终去向更加明了,当前劳动教育的开展,源于社会科技发展下人类与机器共同运作的需要,无论是缓和人机矛盾,避免主奴斗争,还是遏制“鄙视劳动”的扭曲价值观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归正路径
(一)立足社会生产需要,优化劳动实践方向。教育是促进个体发展和满足社会需要的结合体,而劳动教育的开展无论是提升个体劳动水平还是适应社会对劳动人才的需求,其本质都是适应新时代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因此,针对劳动教育实施的途径,需要立足于社会生产实践,优化学校劳动教育的实践方向:首先,社会实践与学校实践同源,在劳动教育开展过程中,加强社会劳动实践参与,严格遵循“多劳多得,不劳不得”的分配方式,杜绝不劳而获的观念在学生价值观里滋长。例如在举办的各类有偿活动中,根据学生的劳动参与价值给予相应的报酬,以此鼓励学生参与劳动,热爱劳动;其次,丰富劳动教育开展的平台,使劳动教育的实践与理论相结合。学生接受的劳动教育来源于学校、家庭、企业以及社会各个方面,因此,劳动教育可以形成四位一体的联动平台,将家校社企的劳动实践与劳动教育全部纳入到学生教育内容中,避免纸上谈兵式的劳动意识灌输,丰富劳动教学的覆盖范围;最后,加强学生劳动认同的重构路径建设,根据不同阶段学生所处的环境以及教育资源入手,一定程度上规避学校商业化的学生服务,减少机械化的劳务代劳。借助校园清洁活动、个人内务整理来达到劳动教育与实践结合的目的,例如立足学生卫生营造需要,安排学生开展清洁劳动;提高学生衣物机洗成本,从而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劳动机会。
(二)坚持劳动教育初衷,巩固人才防线。教育为新时期人才培养服务,在面对劳动教育开展的目的异化时,要牢牢坚守劳动教育的初衷,端正劳动阶级的劳动价值观,巩固阶级统治所需的人才防线。一方面,立足于培养新时期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接班人需要,开拓学生的纵深化能力。要以实现共产主义最高理想为精神栖息点,在思想上,坚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相结合,加大对党和国家关于劳动教育文件的精神领悟,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学生的劳动实践活动;在行动上,根据各阶段教学内容、知识构成与学业轻重设计劳动教育教学目标,整合调配各类可用的教育资源,贯彻育人为本的理念,以学生为传播载体,扭转劳动阶层存在的劳动价值扭曲,营造不同阶层和谐的劳动关系;另一方面,学生是未来经济建设的主体,也是上层建筑的构成要素,所以劳动教育要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唯物史观,并将学生纳入到人民群体里,通过劳动教育与劳动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充分理解“历史缔造者”的真谛,强化学生劳动水平的淬炼以及综合素养的磨砺,为下一轮中国在国际经济格局调整中的崛起做好人才储备。
(三)重塑劳动价值导向,强化情感认同。劳动教育是基于马列主义劳动学说的具体实践[6],针对劳动教育引导的认知异化,需要引入文化魅力来塑造学生的劳动价值观,增强劳动文化的吸引力。具体而言,一是在劳动教育的开展中注重学生劳动价值认知理念的人性化构建,从而缓解社会不良风气与现象的侵蚀。针对不劳而获的现象解释,劳动教育应立足于社会主义的本质与社会救助的目的展开,同时深入剖析劳动精神在达尔文进化论“适者生存”定律的适用性,从理论上铲除消极劳动价值观念的萌芽。二是在劳动教育开展中要注重科学的宣传途径与方法,一方面重视引导学生甄别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根植于社会生产的角度去解析两种劳动的本质,从而辅助学生选择合适的人生道路;另一方面也要加强对开展劳动实践的思维培养,既不能一味地投机取巧,又要重视劳动过程中“惰性”思维的合理运用。三是着眼于劳动教育开展的本质,从劳动文化层面挖掘学生“理论+实践”“感悟+认知”的劳动精神,并树立“劳动光荣”的价值理念与情感认同,借助社会名人榜样与劳模先进,构建人性化的劳动教育模式。通过重塑学生劳动价值导向,强化情感认同,打开学生与未来就业岗位的对话窗口,触发其潜意识里关于人类劳动的感性思维萌芽。
(四)理顺时代主题脉络,更新劳动工具。厘清科技与劳动的关系之后,在此基础上可以从容应对学校劳动教育所面临的劳动工具替换取舍的问题。为了缓和人机矛盾的需要,代表先进生产力的机械投放与岗位取代会有一个完备的规划,如安置下岗员工。而学校劳动教育中对此类问题的分析需要秉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可以将其纳入到劳动教育的案例分析中,以新时代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升级为背景,阐明时代发展与淘汰落后之间的关系,以及人工生产方式落后便会被机器取代这一亘古不变的原则。同时借机向学生揭示发展是永恒的主题,深化科技革命,更新劳动工具,才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人类劳动的强度与频次才有可能降低。当前无论是哪一方面的劳动教育,都需要以专业知识为基础,因此还需要加强劳动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一方面坚守劳动教育课堂的主阵地,推进劳动教育理论知识以及实践形式的深化,另一方面重视专业课程的学习,从而为岗位劳动提供基本的专业技能保障。此外,创新劳动教育的载体,将以机械为代表的劳动工具与书本知识结合起来,在营造劳动文化和教授劳动知识的同时,助力于对劳动工具的了解与掌握,从而实现机械化劳动工具的更新换代。
结语
劳动教育是集新时代经济上的社会生产要件、政治上的上层建筑构建、文化上的劳动精神传承以及科技上的人工智能召唤等诉求于一体,不容一丝懈怠。因此,针对当前学校劳动教育面临的实施途径、开展目的、认知引导以及面临取舍偏向异化等问题,需要立足社会生产需要来优化实践路径,坚持劳动教育的初衷巩固我国国家人才战略防线,并重塑劳动价值导向目标,不断强化学生情感认同,促进全社会劳动工具的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