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背景下的农村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讨论
2021-02-01孙乃龙
杨 晓,孙乃龙
(德州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 德州 253023)
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当前阶段党和政府工作的重心所在。“三农”问题的提出为我国经济建设提出了新任务和新要求,而推动农村发展的关键在于优质人才,这就要求高校提高对农村学生的教育力度,为农村建设提供更多可用人才。为此,高校需要加强对农村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把握农村学生的思想脉搏,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为其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1 思想政治教育结合“三农”背景的现实意义
1.1 契合农村人才培养的根本诉求
在“三农”问题受到社会广泛关注的背景下,农村人才培养成为高校育人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为推动农村学生就业创业,鼓励学生返乡打拼,高校需要紧密结合农村学生的特色开展具有针对性的教育工作。为此,高校应积极培养学生爱农、学农精神,增强其农业专业能力和服务能力,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源源不断的提供高素质人才。而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人才培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与专业知识和技能教育具有同等地位。农村学生所处的生活环境和享用的社会资源与城市学生有着较大区别,对城市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并不完全适用于农村学生。因此,结合“三农”问题对高等教育提出的要求和农村学生的群体性特征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契合当前社会对农村人才培养的根本诉求。
1.2 满足当代大学生的群体性特点
当前,高校生源绝大多数由“00后”组成。受互联网与全球化等因素的影响,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学生都已经与过去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占学生群体大多数的城市学生几乎没有农业生产实践经验,而农村学生大部分跟随在城市打工的父母生活,成长环境介于城市和农村之间。这种对农村生活和农业产业的不了解,加上人们对农业的固有认知和社会整体风气的影响,很多学生对于“三农”问题并没有形成正确的认知。在“三农”问题的背景下,高校人才培养工作中需要格外注意思想政治教育问题,深入了解农村学生的思想动态,深化学生对“三农”问题的认知,并做到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课程的有机结合,从而构建与农村、农业、农民相关人才培养目标相契合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1.3 满足农村学生择业就业需求
高校需要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才能增强学生毕业后的择业就业能力。但在大学生实际就业中,通常存在着专业对口率不高等问题,导致高校培养能够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人才的能力没有达到预期。为增强高校人才培养水平,需要深入分析“三农”问题下市场的人才需求,调整自身专业与课程设置,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就择业就业观,使其能够以良好的心态不断提升自身素养,进而提高择业就业的核心竞争力。而面向“三农”问题的思想政治教育,会通过农业通识教育和农业行业发展的教育,帮助农村学生形成对农村、农业、农民的正确认知,对提升农村学生择业就业能力具有重要现实意义[1]。
2 农村学生的思想政治现状
2.1 对党的政策路线方针充满信心
农村大学生往往高度关注“三农”等与自身生活直接相关的社会问题,特殊的社会背景使得农村大学生往往能够根据自身的经验与阅历来审视农村建设中出现的问题,且自身生活环境的变化使得农村学生意识到了“三农”相关工作的实际效果,对于党的政策路线方针往往充满信心。这种信心使得农村学生拥护并认同党的执政理念,对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往往具有较强的信心。据相关调查显示,农村学生投递入党申请书的比例高达85%以上,远超过全体学生的平均水平,体现出了农村学生不仅对于中国共产党充满信心,且做好了跟着党走的心理准备。为农村学生提供理论学习和实践锻炼的机会,能够使其形成对“三农”问题的清醒认知,明确阻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发展的客观因素。与此同时,农村学生能够通过“三农”问题的相关政策,受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鼓舞,从而为农村未来的建设和发展充满信心。
2.2 具有务实精神,但综合素质有较大提升空间
生活在农村环境的学生大多朴素务实,具有较为端正的学习态度,寄希望于通过学习改善生活环境,实现成才的目标。因此,很多农村学生从初高中开始就有很优秀的学习成绩,能够以理想的分数考入大学,且近半农村学生都获取过各种形式的奖助学金,能够降低家庭的经济压力。这种通过学习改变命运的渴望,使得成绩成为农村学生自我激励的重要方式。为此,学习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了农村学生的精神寄托。与此同时,由于很多农村学生的家庭状况较差,大部分学生都以家庭供给为绝对的经济来源,少部分会通过打工等方式赚取生活费,也有部分学生会通过贷款等方式获得生活费。因此,农村学生大多具备艰苦朴素的精神,一般只购买生活必需品,足见其勤俭节约的精神。然而,很多农村学生存在着综合素质偏低的问题。以高考为绝对目标的农村地区初高中教育,对于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视程度不足,加上农村学校基础设施建设要落后于城市学校,导致农村学生缺乏课外知识,知识结构相对单一。加上农村学校校园文体活动较少,很少有农村学生在初高中阶段参与过篮球或足球等运动竞赛,更遑论演讲、辩论等校园活动,这就导致很多农村学生的思维不够活跃,人际沟通能力较差,缺乏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同时,也有部分学生存在着法律意识淡薄、自我期待值过高等问题,在综合素质方面具有较大的提升空间[2]。
2.3 整体心态良好,但需要关注心理问题
由于农村地区已经建设了相对完善的初高中教育体系,大部分农村学生拥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且受网络环境和现实环境的耳濡目染,越来越多农村学生意识到了知识改变命运的重要性,只有坚持不懈的进行学习才能改变现状、实现人生价值。为此,农村学生往往很关注自身人格与能力的提升,尤其是浸润在网络环境中的“00后”大学生,往往拥有很强的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使其能够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出力。然而,农村与城市客观上的经济差距,导致很多农村学生在来到城市时会出现不适应心理。城市的全新环境和城市学生优渥的生活条件,再加上父母带来的殷切期望,容易因心理冲击而导致农村学生承担巨大的心理负担,使其从自信变为自卑。为此,高校思想政治教师需要高度关注农村学生的心理问题,避免因压力的积累而引发焦虑、抑郁等消极的心理问题[3]。
3 农村学生思想政治问题的缘由
3.1 环境变化对思想的冲击
从学习环境的角度来看,中小学阶段往往拥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尤其是对于农村学生,考取高分、考上心仪的高校就是最核心的学习目标。但大学的学习环境与中小学截然不同,综合素质教育理念使得成绩不再是评价学生的绝对标准,各类社团活动、校园活动和社会实践项目逐渐承担起培养大学生思想、思维、理想和兴趣的职责,即便是思想政治教育也不再单纯的依赖课堂理论教育开展。这种学习环境的骤然变化,使得很多习惯了中小学被动学习方式的农村学生,难以及时的调整学习方法开展主动学习,缺少了教师和家长的监督和约束,使得农村学生更容易出现心理失衡、目标迷失等问题,进而因难以使用环境而出现成绩下滑的问题。
从生活环境的角度来看,虽然自改革开放和“三农”问题饱受关注以来,农村经济水平与社会环境有了显著提升,但相比城市而言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农村学生无论是生活习惯还是思想观念上,都与城市学生存在着明显差异。加上农村社会环境相对落后、封闭,而城市社会环境更加发达、开放,在进入大学校园后,面对着与过去截然不同的生活环境,农村学生的思想观念很容易受到冲击。加上个别城市学生对于农村学生衣着打扮落后、不善言谈、不懂流行文化、思想死板等刻板印象,容易加大农村学生融入城市的难度,甚至对新环境产生抗拒心理。
3.2 文化差异对思想的冲击
我国社会经济长期存在着城乡二元分化的问题,城市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相差甚远。虽然自改革开放以来,户籍制度的改革使得农村居民的束缚减弱,但城乡社会结构仍然深受行政主体的影响。与此同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使得具有更多资源禀赋的城市经济发展水平远远拉开农村,进一步加深了二元分化的格局,这种经济上的差异反馈在文化领域内,形成了截然不同的城乡文化特征。高度繁荣的市场环境和网络环境,使得城市居民的生活始终被各种新名词所笼罩,这种文化的解放和创新影响了城市学生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而农村环境相比城市更加平稳,单纯的社会关系使得农村文化更加传统守旧。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特质,造成了城市文化与农村文化之间的巨大差异,同时也影响了城市和农村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怀揣梦想来到城市的农村学生,面临着生活方式、生活态度等方面的巨大差异,容易使其思想观念受到巨大冲击,进而或多或少的影响农村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文化差异所带来的影响,是个体来到新环境中因文化和环境的改变而出现的不可避免的现象。很多农村学生将城市学生作为参照物,模仿城市学生的言行举止并将其作为自己的行为规范,这种既不准确又不客观的规范,容易使农村学生出现自我评价和定位失范的问题,进而出现自卑的消极心理。与此同时,激烈的社会环境使得大学生就业压力显著上升,农村学生面临着更大的就业压力,会加剧其焦虑、烦躁的消极情绪,甚至出现恐惧的负面心理[4]。
3.3 社会环境对思想的冲击
首先,网络的普及和发展改变了我国的社会环境。在信息技术高度普及和发展的进程中,网络成为了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大部分大学生在休息时间都会通过上网打发时间,能够通过网络获取大量重要信息。然而,虽然网络为学生提供了获取生活资讯、党的政策路线方针等信息的重要渠道,但其开放性和虚拟性的特点,极易使学生沉迷其中。尤其是对于思想相对压抑的农村学生而言,网络很有可能成为他们放纵思想、实现自由的平台。在虚拟环境下,学生们不必担心自己行为所产生的后果,容易出现道德意识淡漠、网络行为失范等问题,对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诸多挑战。其次,严峻的就业形式为学生带来了较大的思想负担。自高校扩招以来,高等教育逐渐从精英教育转变为大众教育。虽然越来越学生,尤其是农村学生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但社会所提供的就业岗位难以容纳每年数百万的毕业生数量。尤其是在应届毕业生和往届毕业生不断累加后,大学生所面临的就业形势愈发严峻。对于家庭环境较差且社会资源不足的农村学生来说,他们面临的就业竞争往往更加激烈,农村学生就业率持续下降等问题困扰着农村学生,容易对其思想造成负面冲击。
4 农村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策略
4.1 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培养正确三观
在全球化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网络的普及和发展显著影响着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此,教育工作者需要通过正确引导,帮助农村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中,使其成为农村学生的自觉追求,加强农村学生精神文明建设。农村学生成长于农村环境中,能够更切实的体会到自“三农”问题受到重视以来农村所发生的的巨大变化,而这种变化是农村学生对党和政府充满信心的动力来源。对农村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往往能够更有效的提升学生的认同感与使命感,进而使其成为具有正确实践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的优秀人才。
4.2 加大对农村基础教育的投入
城乡之间经济发展的巨大差异是不可回避的客观现实,而教育水平会受地方经济的影响,这种经济差距也会不断加大教育之间的差距。城市往往拥有更优质的教育资源和更优越的教育条件,这就导致城乡学生在知识结构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进而影响其未来的经济水平和社会地位。事实上,很多城市学校可以凭借自身的力量提升办学质量,吸引优质生源和赞助款。但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尤其是偏远地区很难得到充足的资金投入。为此,国家需要进一步提升对农村地区,尤其是偏远贫困地区的教育经费投入,并逐步将东南沿海等经济发达地区的优质教育资源向中西部等地区倾斜。同时通过教育对口等方式,加强农村地区学校、师资队伍、基础设施等教学资源的建设,为农村学生提供接近于城市学生的教育机会,从而提升农村学生整体的综合素质水平。
4.3 加强农村学生管理体制建设
首先,高校应建立完善的奖助学金体系,为贫困农村学生拓宽自主渠道,优化贫困生认定的审查指标,确保助学金能够切实服务于贫困大学生,打消贫困农村学生的后顾之忧。在这一过程中,农村学生会更加努力学习以获取奖学金,同时也会通过勤工俭学等方式赚取生活费用。这种资助与自助相结合的扶持模式,能够在提升其学习成绩的同时加深社会锻炼,有效增强农村学生的综合素养。其次,需要加强对农村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高校可以建立心理健康协会,通过心理档案等方式构建农村学生心理健康服务平台。加强对心理健康问题的宣传教育,建立师生全员参与机制,使学生意识到自己的言行举止可能对他人产生的影响,从而有意识地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于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使学生感受到集体生活的温暖。最后,农村学生需要积极提升自身素养,通过网络、图书馆等渠道获取的学习资源,加强自身思想道德与人文知识的学习,树立自尊、自爱、自立、自强的精神品格,正视自己生活中所遇到的困难,并坚持积极健康的心态应对种种挫折,从而是自己成为能够应对困难和时代考验的优秀青年[5]。
4.4 加强农村学生就业机制建设
农村大学生就业是“三农”问题的重要环节,需要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首先,社会各界应消除对农村学生的就业歧视,为农村学生提供平等的就业环境。其次,高校需要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和就业指导教育,总结农村学生就业难题的关键诱因,并同归专业教师针对指导的方式建立就业平台,有效提升学生的就业核心竞争力。
结语:
在“三农”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契合农村人才培养的根本诉求,符合当代农村学生的整体特点,且能够服务于农村学生的择业就业需求。一般而言,农村学生对党的政策往往充满信心,且具有务实精神,整体心态良好,但存在着综合素质和心理健康的隐患。其原因在于农村学生会面临着环境、文化和社会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为此,高校需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农村学生的三观,加大对农村教育资源的投入,加强管理体制和就业机制的建设,从而有效提升对农村学生的教育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