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剂量孕酮治疗无排卵型月经失调的临床效果比较
2021-01-31任全珍陈勇
任全珍,陈勇
月经失调在临床上也称为月经不调,是患病人数较多的妇科疾病,以月经出血量或周期异常为主[1],部分患者可伴有腹痛,其中无排卵型月经失调属常见类型,主要是指因孕激素不足导致雌激素刺激子宫内膜,从而促使子宫内膜持续增生,进而导致撤退性出血[2]。孕酮属常用药物,但易导致患者出现头晕、腹痛等不良反应,用药安全性差。在保证疗效的前提下,选择何种剂量孕酮治疗无排卵型月经失调仍有争议。本研究比较不同剂量孕酮治疗无排卵型月经失调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7年5月-2019年8月华中科技大学协和京山医院/京山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无排卵型月经失调患者12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甲组、乙组、丙组,每组40例。甲组年龄21~47(29.68±3.52)岁;病程3~7(4.24±1.25)个月;孕酮(8.32±1.12)nmol/L。乙组年龄21~46(29.71±3.48)岁;病程3~8(4.30±1.28)个月;孕酮(8.35±1.18)nmol/L。丙组年龄21~48(29.64±3.58)岁;病程3~6(4.18±1.29)个月;孕酮(8.30±1.15)nmol/L。3组年龄、病程及血清孕酮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与家属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选择标准 纳入标准:(1)符合无排卵型月经失调的诊断标准,且经相关检查确诊者;(2)年龄≥18岁;(3)停经时间2个月以上者;(4)子宫内膜厚度>0.5 cm者;(5)临床资料不全者。排除标准:(1)存在孕酮使用禁忌证、药物过敏史者;(2)血液系统疾病、宫颈疾病者;(3)恶性肿瘤者;(4)精神障碍者。
1.3 治疗方法 3组均给予醋酸甲羟孕酮片(浙江仙琚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33020716)治疗,甲组、乙组、丙组的剂量分别为100、200、300 mg,每晚睡前口服。3组均连续治疗半个月。
1.4 观察指标与方法 比较3组患者临床疗效、撤药性出血情况(出血率、出血时间及出血量)、治疗前后子宫内膜厚度、用药依从性评分及不良反应。用药依从性评分选择Morisky量表[3](计分制为0~8分)评估用药依从性,评分越高用药依从性越好。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呕吐、头晕、腹痛。
1.5 疗效评定标准[4]显效:治疗后,患者有明显撤药性出血,子宫内膜厚度正常,且月经量恢复正常;有效:治疗后,患者有撤药性出血,月经量偏少;无效:治疗后,患者未达到有效标准。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2 结 果
2.1 临床疗效比较 3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3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例(%)]
2.2 撤药性出血情况比较 3组患者出血率、出血时间及出血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3组患者撤药性出血情况比较
2.3 治疗前后子宫内膜厚度比较 治疗前,3组患者子宫内膜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患者子宫内膜厚度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但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3组患者治疗前后子宫内膜厚度比较
2.4 用药依从性评分比较 甲组患者用药依从性评分为(7.56±0.21)分,乙组患者用药依从性评分为(6.89±0.20)分,丙组患者用药依从性评分为(6.83±0.26)分。甲组患者用药依从性评分高于乙组、丙组(t/P=14.612/0.000,13.814/0.000),但乙组和丙组用药依从性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57,P=0.251)。
2.5 不良反应比较 甲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均低于乙组、丙组(χ2/P=5.165/0.023,6.275/0.012),但乙组和丙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3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例(%)]
3 讨 论
随着人们饮食习惯及生活方式改变,无排卵型月经失调患病人数显著增加,以围绝经期、青春期女性群体较多见,主要是由于围绝经期女性随着年龄持续增加,黄体、卵巢功能不断下降,从而导致对垂体促性腺激素敏感性下降,进而导致孕激素水平降低,加上卵泡数量较少,最终引发月经失调;对于青春期女性群体而言,由于机体尚未完全发育,易出现孕激素紊乱等问题,从而导致月经周期紊乱,导致卵泡无法正常排卵,最终引发月经失调[5]。女性群体长期不排卵易对生活质量产生一定负面影响,严重者甚至出现贫血,因此,对无排卵型月经失调患者及时开展有效救治十分重要[6]。
研究证实[7-8],孕酮治疗无排卵型月经失调具有较显著的作用,主要是由于子宫内膜分为增生期、分泌期及月经期,孕酮属卵巢分泌的具有生物活性的孕激素,可有效将增生期子宫内膜向分泌期转化,并可促使分泌期子宫内膜出现蜕膜样变化,从而降低妊娠子宫兴奋性,进而达到止血和保护内膜的作用,对恢复月经周期具有积极的作用,但治疗期间患者易出现恶心、呕吐、腹痛及头晕等不良反应。
本研究结果显示,3组患者总有效率、出血率、出血时间及出血量对比均无显著差异,提示小剂量(100 mg/d)、中等剂量(200 mg/d)、大剂量(300 mg/d)孕酮治疗无排卵型月经失调均具有较好的效果,可有效改善患者病情。治疗后,3组患者子宫内膜厚度均较治疗前下降,但3组患者治疗后子宫内膜厚度对比均无显著差异,提示不同剂量孕酮治疗无排卵型月经失调可获得类似的效果,对病情恢复具有良好促进作用。甲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乙组、丙组,用药依从性评分高于乙组、丙组,而乙组和丙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用药依从性评分无显著差异,提示小剂量孕酮更有助于降低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对增加患者用药安全性及用药依从性具有积极意义。
李柳[9]通过对比中等剂量(200 mg/d)、大剂量(300 mg/d)孕酮治疗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发现对照组(大剂量)有效率和观察组(中等剂量)无显著差异,但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3%)低于对照组(10.5%),研究亦认为予以患者200 mg孕酮治疗可获得与300 mg类似的效果,且有助于减少不良反应。冬措等[10]亦详细分析不同剂量孕酮的治疗效果,其以7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比小剂量(100 mg/d)、中等剂量(200 mg/d)、大剂量(300 mg/d)孕酮效果,认为,3组患者应用不同剂量孕酮治疗均可取得较理想的效果,但与中等剂量和大剂量孕酮相比,小剂量孕酮治疗无排卵型月经失调的安全性更高。本研究与上述文献均证实小剂量的安全性较高,患者更易耐受,可行性更高。
综上所述,不同剂量孕酮治疗无排卵型月经失调均可获得较好的效果,有助于恢复正常月经量,但小剂量(100 mg/d)孕酮的用药安全性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