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趣味实验的应用

2021-01-31

数理化解题研究 2021年9期
关键词:趣味高中化学思维能力

于 斌

(江苏省南京市秦淮中学 211100)

趣味实验是化学实验的一个特殊的组成部分,因为具有简单、原理浅显、现象有趣等特点,能够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于学生求知欲的培养有着促进作用.因此,教师很愿意在化学课堂教学中灵活应用趣味实验,这不仅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的一些化学现象和原理,也能更好地实现对化学知识点的掌握.

一、高中化学教学中应用趣味实验的意义

在传统的高中化学课堂中,教师往往都是“灌输式”的教学,枯燥地传授着化学原理和化学实验,这种教学方法逐渐让学生对化学失去兴趣,影响其教学效果.而趣味实验的教学方法的应用,不仅能有效消除“灌输式”教学的弊端,而且让教师的在化学教学中通过趣味实验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全身心投入到化学之中,让学生更快地掌握化学知识点,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因此,对于趣味实验教学,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来看,远比“灌输式”教学模式显得更加有效.同时,趣味实验对于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具有积极作用,让学生在学习中更加得心应手,从而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二、高中化学教学中应用趣味实验存在的问题

1.过于强调趣味性,忽略教学目标

虽然趣味实验的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也需要掌握一个“度”.现如今,依然有一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味地强调激发学生兴趣,却没有明确化学教学目的,盲目的加入一些与教学内容无关的有趣实验,这样虽然能做到吸引学生注意力,但是对于教学目标的完成是及其不利的.比如在高中化学中有一节内容是讲解“钠的重要化合物”,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但是有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演示了与碳酸氢钠有关的泡沫灭火器原理的趣味实验,实验现象虽然缺失吸引学生注意,但是这个趣味实验并不能让学生感觉认知到碳酸氢钠和碳酸钠性质的异同,偏离教学目标,使课堂效率不增反减.

2.趣味实验的应用时机和方法过于单一

许多教师都知道趣味实验对于化学教学的意义大有好处,但是具体应用却没有深入挖掘,还只是停留初级阶段,还只是在应用“教学结束后把传统的化学实验改进地更具趣味性”的方法,虽然可以取得一定效果,但是过于单一,缺乏丰富性,长久下去,效果只会越来越差.

学生接触的趣味实验,几乎是教师在课堂的后半节出现的,比如在“镁的化学性质”教学中,大部分教师都是先给学生们讲解镁的化学性质和一些镁有关的化学方程式,讲解到最后才借用“镁条燃烧”和“镁与醋反应”这两个趣味小实验帮助学生加深印象,这样的课程乍一看是没有问题的,是一个趣味实验的很好的应用,但是如果每次的化学课堂都是以这种形式呈现会出现什么结果呢?结果可能会是随着趣味实验的不断应用,学生都知道了在后半节课会有趣味实验,然后因为前半节课依然是传统的口头讲解,略微枯燥,使得学生都无心上课听讲,就为等待最后的趣味实验,很容易让学生养成不良的学习习惯,对学生以后的学习也是极其不利的.

3.忽略了对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培养

因为高中阶段的学习直接对接的就是学生高考,所以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还是相当繁重,一些教师在这样的教学任务下为了能迅速完成,就以完成任务的心态去应用趣味实验的教学模式,忽略了对学生创新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教师没有认识到,虽然看起来教学任务的完成速度提高了,但是对于学生的一生来说却是损失极大的,真正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要知道一个学生在学习生涯中最重要不是学了多少知识点,最重要是获得了多少能力.如果学生能获得创新思维能力,那么实际上对于整个高中阶段的所有科学性学科的教学任务的完成都是有好处的,学生们在其他课程中的学习效率也会有效提高,从而实现学校升学率的大大提高.相应的,如果教师只是单纯地去做趣味化学实验只为讲解当节课程内容,学生们的创新思维能力得不到培养,那么他们最终也只是化学这一门学科成绩得到提高,而不能发挥趣味实验应用的最大效果.

三、高中化学教学中应用趣味实验的建议

1.在趣味实验的设计方面要紧密联系教学目标

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趣味实验应用的效果好坏都在于教师如何设计趣味实验,是否紧扣教学目标.教师在设计化学课堂应用的趣味实验需要时,不能一味强调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应该明确教学目标,否则就会影响教学质量.比如还是“钠的重要化合物”这一节内容,既然教学目标已经是“要求学生掌握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那么教师设计的趣味实验就不应该是泡沫灭火器原理的演示,而应该换成围绕让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分别和稀盐酸反应进行设计的趣味实验,在其中加入趣味性的元素去完成这节课的教学,这样一来不仅能让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激发出来,还能够使学生深刻地掌握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区别,使教学目标有效完成,提升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

2.丰富趣味实验在高中化学课堂的应用方法和时机

作为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能简单的认为趣味实验的应用,就是把传统教学过程中的化学实验变得有趣就行了,这样的观念是不科学的,不能有效发挥趣味实验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作用.如果传统高中化学课堂是在枯燥讲解之后给学生做化学实验,就一直选择在知识点讲解后做趣味实验,那么本质上也只是比传统教学好了一点点,长久下去就会和传统教学一样了,甚至对学生造成的不利影响更大.教师们应该在充分了解趣味实验种种教学模式之后,充分结合课程内容和学生的个人知识点掌握情况去创新趣味实验,在更多的时机去使用趣味实验教学.教师可以在化学教学过程中选择在课前导入时应用趣味实验,也会产生不错的效果.

例如,当在讲解“氨的化学性质”时,可以先设计一个趣味实验作为导入,用两个提前装有氨和氯化氢气体的玻璃杯用玻璃片隔开,在正式讲解知识点之前给学生展示这两个玻璃杯,抽走中间的玻璃片,杯子就会立刻出现烟雾缭绕的现象,学生们一定会被这个趣味实验现象吸引眼球,这时教师可以适时地把学生带到“氨的化学性质”这一节新课程中,问大家想不想知道为什么出现这样的现象,玻璃杯中是什么气体之类的问题,学生因为刚刚已经被那个趣味实验激发了兴趣和注意力,一定会认真去听课,是教学效果提升.同样的趣味实验的方法和时机还可以在其他地方,需要化学教师不断研究,结合学生们的个性和知识点的难易程度,去进行设计应用,让趣味实验在高中化学课堂的应用更丰富化,让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质量不断提升.

3.注重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除了要让学生掌握运用化学知识点,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教师在课堂应用趣味实验时,应该充分发挥其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作用,当学生有了创新思维能力,那么他在其他学科的学习过程中也会有很好的表现,学习成绩全面提升.教师需要学会如何去引导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比如在进行趣味实验的过程中,化学教师应该多提出一些关于这个实验的发散性问题,让学生在直观感受完趣味实验后创新思维及时得到开发和锻炼,也可以在趣味实验结束后提出问题让学生们分组讨论,思考实验有没有其他优化方案,激发出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综上所述,高中化学教学课堂中应用趣味实验对于整个化学教学领域来说,意义非凡,教师应该探究思考,发挥趣味实验的最大作用,帮助学生们更好的学习化学知识,从而扎扎实实的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效率.

猜你喜欢

趣味高中化学思维能力
对比实验控制变量法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
培养思维能力
高中化学微型实验教学策略探讨
守恒法在高中化学解题中的应用探析
分类法在高中化学中的应用
培养思维能力
午睡的趣味
妙趣横生的趣味创意
趣味型男
让你HOLD不住的趣味创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