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开展大学生“四史”教育的实践与思考
2021-01-31古云惠
古云惠
(重庆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重庆 401331)
2020 年1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总结大会上,在原有“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的基础上增加了“社会主义发展史”的学习教育内容,强调要把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同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结合起来(简称“四史”)[1]。2020年4 月,教育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提出要把加强“四史”教育作为“加强政治引领”的重要内容。此后,全国各地高校因地制宜通过各类形式开展“四史”教育,逐步掀起了一股大学生“四史”学习热潮。但是由于高校大学生“四史”教育涵盖的内容十分复杂,涉及的工作也相对较多,在开展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足。因此,在大力推进“四史”教育的今天,从高校开展大学生“四史”教育的实践做法出发,在肯定成效的基础上,客观分析高校开展大学生“四史”教育的存在的问题,并立足实际,结合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探讨提升大学生“四史”教育效果的可行建议,对推进高校大学生“四史”教育不断走向深入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高校开展大学生“四史”教育的主要实践
当前,大学生“四史”教育在全国各地如火如荼推进,不同的高校采取的具体形式虽然有所区别,但是总的来看,各个高校在开展“四史”教育的过程中,都遵循了因地制宜、理论联系实际的基本原则,兼顾了课堂内外和线上线下,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盘活本土资源,丰富教育形式
“四史”教育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客观的,在推进大学生“四史”教育的过程中,不同区域的高校因地制宜,将“四史”教育同地方本土红色文化资源和校史相结合,既充实了教育资源,又丰富了教育形式。具体来看,一是开展“行走课堂”。由党委书记、辅导员、思政课教师等组成宣讲团在当地的红色革命地讲述革命故事,并录制“四史”微课堂,把“四史”课堂从校内搬到校外,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可感性。二是以研学实践强化学习体验,通过寻访红色足迹、再走长征路等活动,进一步增强大学生“四史”学习的参与感和获得感。三是依托校史资源,建立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校史凝聚了时代发展缩影和学校发展轨迹”[2],以校史的发展演变为切入点,由近到远,由小到大,由简单到复杂,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进行艰苦奋斗的艰辛历程。
(二)激发内在动力,强化自主参与
除了教师引导学生学习之外,高校在开展“四史”教育的过程中,还十分重视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一是以赛促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一方面,开展线上知识竞答,如推进教育部举办的“网上重走长征路”暨推动“四史”教育竞答活动、举办“红色人文诗词造化”百科知识竞赛、上线“四史学习·伟大成就翻翻乐”“四史”产品专项计划等;另一方面,在线下,通过开展演讲比赛、诗歌朗诵、专场故事会等活动增强学生的参与度。二是通过精心策划文艺节目、主题晚会,鼓励学生创作与“四史”相关的书画摄影类、网络新媒体类、艺术设计类等艺术作品。三是通过组织学生成立志愿服务队在红色革命基地服务、参与脱贫攻坚和抗疫主题创作、直播带货助力乡村振兴等。
(三)用好媒体技术,提升宣传效果
在理论学习和实践体验的基础上,高校还与时俱进,主动适应媒体融合发展浪潮,利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全方位、立体式宣传四史教育的实践做法和成效。一方面,通过横幅悬挂相关标语,更新学校展板、宣传栏等方式提高学习效果;另一方面,通过校园广播之声讲述革命故事,以LED 大屏、校园电视为载体,播放活动专题图片、爱国主义影视作品等方式进一步提升工作成效。在做好线下宣传的同时,高校还十分注重守好网络阵地,做好“四史”教育对外宣传,如依托校园网、微博、抖音等平台,建立“四史”教育专题网,定期、定量发布有关学校开展四史教育的信息,使其成为宣传“四史”教育、促进校际之间信息共通,经验共享的媒体窗口。
二、高校开展大学生“四史”教育存在的问题
大学生“四史”教育正在有条不紊地推进,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关注,形成了良好氛围,但是也还存在教育内容较零散、活动开展形式化和实施效果难评估等问题。
(一)教育内容较零散
“四史”是一个内在关联、密不可分的有机整体,高校对大学生开展“四史”教育,除了具备科学权威的教材之外,还需要具备较高理论水平的教育主体对大学生实施有步骤、连续性的教育。但是,就目前看,虽然教育部已经开始启动编写“四史”大学生读本,但是距离正式出版还有一段时间,另外,许多高校在开展大学生“四史”教育的过程中,教育主体综合素质参差不齐,教育活动既不定期,也不连续,往往是开展一阵,停歇一阵,这就不可避免地导致学生接触的“四史”知识呈现为零碎片面的状态。历史、现实和未来三者不可分割,正如恩格斯“历史合力论”所阐述的那样,历史的最终结果总是从许多单个的意志的相互冲突中产生出来的,而其中每一个意志,又是由于许多特殊的生活条件,才成为它所成为的那样。学生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不甚了解,就无法理解当前的社会发展和未来社会的发展趋势。可见,提升大学生“四史”教育内容的系统性,避免出现认知片面化是当前大学生“四史”教育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之一。
(二)活动开展形式化
当前,虽然高校在开展大学生“四史”教育上做出了诸多探索,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纵观不同地区、不同类别高校开展的大学生“四史”教育活动,发现大多数高校主要都是采取理论讲授、实地参观、作品创作、以赛促学这几类形式。诸多高校实践做法存在相似这一现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说明,高校对大学生“四史”教育的认识还有待提升,开展相关活动的程度仍然不够深入,大多还停留在政策宣传,模仿照搬的阶段。另外,在开展教育的过程中,还存在没有真正考虑学生的需求,注重留痕迹的形式主义,比如在推行推进教育部举办的“网上重走长征路”暨推动“四史”教育竞答活动这项活动时,班级没有对“四史”该如何学习进行宣传,而仅仅要求每位同学上交答题积分截图,不免让学生产生只为完成班级任务的错误认知。
(三)实施效果难评估
高校开展大学生“四史”教育是一个从顶层设计到具体实施、再到考核评价的完整过程,从当前高校开展大学生“四史”教育的实践看,很多高校在顶层设计和具体实施上做出了具体行动,但是在实施效果考核评价的最后阶段却还存在诸多不足,具体表现为缺乏有效的活动考评机制,活动开展过程热热闹闹,但是活动结束后却无人问津。一方面,由于当前“四史”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还处在起步阶段,和高校的各项工作尤其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融合度还有待加强,在开展相关过程的过程中,大部分高校按照文件要求,把重心放在活动开展和形成总结上,很少去关注活动实施效果如何;另一方面,“四史”教育作为一项塑造人价值观的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这些客观存在的原因进一步加大了对这项工作的考核评估难度。
三、提升大学生“四史”教育效果的实践路径
从已有实践可以看出,高校大学生“四史”教育,成效与问题并存。因此,针对存在的不足,可以考虑从做好统筹安排,增强教育内容系统性;注重学生需求,提升教育活动针对性;完善考核机制,凸显教育过程完整性三个方面提升大学生“四史”教育效果。
(一)做好统筹安排,增强教育内容系统性
针对大学生“四史”教育内容的零散性的内在原因,应该做好教育读本、教育主体和教育环节三个方面的统筹安排,综合推进大学生“四史”教育内容的系统性。首先,国家层面需要不断推进“四史”学习读本的完善,并做好学习读本的推广使用问题,为全国各地高校开展大学生“四史”教育提供权威教材。其次,从高校层面看,一方面,高校应该坚持集中决策与调查实践相结合,在明确校情、院情、师情、生情等的情况下,经过充分讨论和协商,确定开展大学生“四史”教育的整体规划和具体计划,保证高校开展大学生“四史”教育能够有序稳定推进;另一方面,思政课教师队伍要不断加强“四史”内容的研究,在对“四史”本身形成清晰了解的基础上,按照国家开展“四史”教育的相关要求,发挥专业所长,备足、备好“四史”课程,对学生系统化、生动化的“四史”教育。
(二)注重学生需求,提升教育活动针对性
“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对处于不同发展阶段、不同生存空间的人给予精准化的有针对性的关注和引导,需要重细节、重实际、重差别。”[3]“四史”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构成,高校在开展相关活动的过程中,应该加快转变观念,提高思想认识,把学生的思想需求放在首位,在开展活动之前,采用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广泛征求同学们的意见,明确学生思想上的困惑及其对实施“四史”教育的想法。在此基础上,充分考虑不同类别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制定不同的教育计划,实施不同的具体活动,让“四史”教育真正能够为学生所接受和认可,让其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真正学有所成、学有所获。此外,在活动结束后,还应该积极采纳学生对于活动开展的评价,明确活动开展的不足之处,并不断加以改进。只有坚持教育为学生发展服务,重视学生对“四史”教育的认可度和获得感,才能够真正提升“四史”教育的效果。
(三)完善考核机制,凸显教育过程完整性
科学有效的考核机制对于提升高校开展大学生“四史”教育效果不可或缺。因此,首先要确定考核的内容。活动数量多少、开展形式如何、学生参与“四史”教育的响应度和接纳度等都可以从不同的侧面反映高校开展大学生“四史”教育的成效。因此,应该根据现实情况,不断调整考核内容。其次,要注意创新考核方式。主动适应“四史”教育方式多样性和动态化的特点,依托现代信息技术,不断改进和完善原有的考核手段。再次,考核的主体要尽可能多元化。辅导员、学生处、党团支部、班干部等和大学生群体接触最多,最清楚大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生活状况,将其纳入考核主体,有利于增强考核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最后,要注意考核的频率。考核的频率影响着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做到考核有度和监督有力,应该实行日常考核和阶段性考核相结合的考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