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州市生态农业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模式研究
2021-01-31朱琼琳王金婷
朱琼琳,王金婷
1.宿州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系,安徽宿州,234000;2.宿州学院管理学院,安徽宿州,234000
生态农业,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经济学原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现代管理手段,因地制宜地设计、组装、调整和管理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系统工程体系[1]。乡村旅游是当下城镇居民“5+2”生活模式主要的休闲消费渠道,与乡村振兴密切相关;是众多农业生产业态如循环农业、生态农业、休闲农业等较易发生融合带动的复合型业态。发展生态农业、增加旅游元素,可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保护生态环境,是新常态下必走的提质升级之路。为此,开展生态农业与乡村旅游的融合模式研究,有利于更好地实现农旅融合发展,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
宿州市地处淮海平原东北部,土壤肥沃,交通便利,是传统农业的种植大市,是小麦、山芋、酥梨、葡萄等的主产区。近年来,宿州市旅游业发展态势良好,各县区纷纷立足生态农业,寻求乡村旅游发展突破。在此背景下,笔者通过资料收集、实地调研、访谈访问等方式,了解当前宿州市生态农业、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挖掘典型经验,找出发展瓶颈,研判“十四五”期间宿州市生态农业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的有效路径。
1 宿州市当前生态农业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模式及成效
1.1 融合发展的主要模式
1.1.1 观光模式
生态农业的观光模式,在宿州市多体现为围绕梨树、桃树、杏树、芍药牡丹,薰衣草等有花作物,打造的大面积种植区。如泗县慧佳农业生态园,栽种有近800亩的薰衣草和格桑花,既可以在花期接待游人观光赏玩,又可以在收获后制作成精油、香水、枕头等乡村旅游特色商品进行销售。砀山葛集镇、周寨镇发展特色温室大棚油桃,利用差异化思维,让游客在每年的1到2月份的传统乡村旅游淡季欣赏到盛开的桃花,游人如织,效果显著,还带动了水果罐头等加工产品的销售。在观光模式下,游客可充分领略乡村优美的风光以及农事活动,体验心情的开阔和愉悦[2]。
1.1.2 休闲模式
以休闲模式为主的融合模式是让游客在旅游活动的过程中能够返璞归真、亲近自然。由于宿州市的乡村旅游起步较晚,休闲模式主要以农家乐为主。宿州市埇桥区龙顶山生态谷,依山而建,配套了大型绿地草坪,粮仓,科技大棚,拓展设施,打造成休闲性较强的乡村旅游点。每逢周末,城区游客多前往骑行、爬山、团建,品尝美食放松身心。萧县西湖公园生态园依托塌陷区水面打造西湖公园、水上乐园、采摘园、垂钓中心,提供休闲旅游服务。
1.1.3 体验模式
这种模式注重游客在游览过程中的亲身参与,主要可以划分为过程体验和收获体验。游客到具有农业生产活动的地方,根据当地的生态环境特色加入自己的情感化服务,种植一些果树、花卉等,这种体验可以称之为过程体验。如“印象泗州”家庭农场和“市外桃园”生态园,游客可以自己认领果树并选择种植,这种体验既可以参与种植的过程还可以感受当地的乡村旅游文化。另外,在特定季节,游客可以亲手采摘蔬菜和瓜果等,边游览边享受自己的劳动成果,还可以购买园内加工好的农产品和副食品,同时也可以促进当地旅游产品的销售,如到宿州市萧县大庄葡萄园,游客不仅可以进果园观赏葡萄,还能进行葡萄采摘来丰富旅游体验,这种体验过程称之为收获体验。
1.1.4 节令模式
节令模式是指在特定的季节、节气里,把乡村旅游融入当地生产活动和特色民俗文化中,对外策划宣传吸引游客前来观赏。这种模式具有季节性、短暂性和特定性的特点。如砀山梨花节,在每年的三四月份都会举行一场观看梨花的活动,同时每年的九月份也会吸引各地游客前来采摘砀山酥梨并享受农家乐活动,并且形成了砀山标准果业示范园,成为砀山的一个旅游品牌。
1.1.5 研学模式
目前,生态农业和乡村旅游经营主体,开始关注家庭游客和学生游客,投身“旅游+教育”等研学业态的发展,结合农业生产资源、农业科普资源、乡村文化资源等,设计教育性强的旅游活动,打造提供文化休闲教育等服务的乡村旅游点。灵璧现代农业博览园、萧县饮马泉已创建为安徽省研学旅行实践教育基地,开发了生态农业的特色课程,识别热带植物、沙漠植物,感受现代农业科技化种植。埇桥区现代农业产业园争创为市级研学基地,与安徽农业大学开展合作,开发了无人机农业应用、香稻米育种培育等课程。
1.2 融合发展的主要成效
1.2.1 生态效果逐步显现
随着宿州市乡村旅游的发展,农业资源得到了充分利用,带动了农产品的对外销售,也促进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发展。近年来,砀山县梨树王景区(砀山县园艺场)大力倡导农业科技的进步作用,利用科学技术激发梨农的生产积极性,组织别开生面的梨王大奖赛,不断优化良梨品种,进一步提升了砀山酥梨果大、质优、色纯汁多的品质;为了顺应旅游市场需求,改变单纯追求酥梨的产量和数量依靠传统的化肥农药为果树除病害的做法,尽可能提倡天然无公害绿色生产,进行人工化捉虫处理,发展绿色生态乡村旅游农产品,提高了当地生态经济的发展;随着砀山梨花节的连年举办,当地居民越来越关注生活环境、景区环境,生态环保、服务设施,积极主动参与农业资源的多元化应用,实现一二三产的综合效益提升。
1.2.2 乡村旅游蓬勃发展
近年来,宿州市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已拥有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1个(灵璧县)、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县1个(砀山县);安徽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1个;安徽省优秀旅游乡镇11个、乡村旅游示范村29个、休闲旅游示范点11个;省级以上重点旅游扶贫村44个,其中24个创建为A级旅游村庄;省三星级以上农家乐51家,直接从事乡村旅游的从业人员0.7万人左右,间接带动参与乡村旅游实现增收的人员在9万人以上。比如砀山依托酥梨、黄桃的种植,涌现出梨树王庄园、黄河故道园艺场、天鹅洲等经营主体;萧县依托葡萄、杏的种植,涌现出西湖生态园、金生绿源、饮马泉山庄等经营主体;灵璧、泗县依托黑五类、山芋、薰衣草的种植,涌现出灵南“黑五类”、浩园果蔬、碧云天、慧佳农业等经营主体;埇桥区依托打造现代农业产业园,涌现出淮河产业联合体、丰沃生态园、市外桃园、龙顶山生态谷等经营主体。这些都为生态农业与乡村旅游进一步融合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 宿州市生态农业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过程中的主要问题
2.1 各县区资源开发不均衡,没有打造特色鲜明的乡村旅游品牌
从资源分析和文化挖掘来看,宿州市四县一区各具特色,都拥有省级以上地理标志产品(农业类),比如埇桥区的夹沟香稻米、泗县的山芋粉丝、砀山的酥梨、萧县的葡萄、灵璧的黑花生等。但农业资源的旅游元素开发极不均衡,砀山、萧县开发较好,结合节庆、采摘培育经营主体较多;泗县、灵璧,相对一般;埇桥区开发最弱。总体来看,除砀山外,其他县区没有打造出特色鲜明的乡村旅游品牌。
2.2 乡村旅游的引导扶持力度不足,规划引领需要加强
受到农村大棚房整治的影响,宿州市乡村旅游发展进入缓慢期,用地政策、投融资机制、税收政策等均未实现突破性进展。相关资源的规划不够合理,导致了地区发展的不充分。资源丰富的区域旅游发展优势明显;资源匮乏的地方规划不够合理,发展相对滞后。由于管理的权限划分,旅游部门和农业部门之间共同融合的协调性不高,相关资源得不到优势互补。市政府虽然配套了引导扶持政策,但各县区跟进力度不够,财政资金投入收益不明显。
2.3 生态农业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挖掘不够,主题定位不鲜明、开发特色不突出
目前,宿州大多数乡村旅游点,在产品建设、设施配套和服务项目上,没有统筹考虑农业主题、旅游活动和文化内涵的协调统一,仅停留在吃农家饭、采摘、游览、垂钓、棋牌等基础服务项目,未能充分挖掘生态农业与乡村旅游的融合特点。乡村旅游点脱离了农民生活,未能结合生态农业的农事生产活动,去设计服务体验项目,可以围绕研学、科普,加强育苗、种植、授粉、结果、加工等环节的旅游接待项目设计,未能跳出季节性乡村旅游接待的限制,去探索打造一些全季节可展示、可参与的产品。应该持续加强营销宣传,提高产品知名度,逐步形成自己的特色品牌[3]。
2.4 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需要完善,开发模式亟待丰富,资金投入相对较少
宿州市生态农业与乡村旅游,在发展过程,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改善进度较慢,财政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的投入还不够;许多有资源价值的地区,如旅游厕所、停车场、WiFi覆盖、游客中心等设施,还不能满足游客接待的需求。各地在开发时,模式简单、僵化,一味依靠社会资本自发投入,缺少高层次规划论证和资金引导,使得乡村旅游产品,停留在重复度高的初级层面。
宿州市目前市级旅游发展专项资金仍不充裕,部分县区的旅游发展专项资金较为缺乏;已与当下宿州市三线城市的定位有差距,与省委省政府打造旅游强省的目标有差距,应结合发展乡村旅游、助力乡村振兴的大形势,统筹加强资金投入力度。
2.5 融合发展创新意识较弱,专业人才相当紧缺,运营人才几乎没有
在调查中发现,宿州市生态农业与乡村旅游经营主体,严重缺乏专业人才、运营人才;在生态农业方面,对优质品种的选择,前瞻性和目的性不够,普遍跟风,农产品易滞销;在乡村旅游方面,不善于使用新媒体工具,缺乏自我营销宣传意识,不懂得规划设计,导致资金收入回报率低。因此,加强人才培训,帮助经营主体营造创新意识、明确融合发展方向,是当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3 宿州市生态农业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的有效路径
3.1 加强政府统一规划引导,提升融合发展优势
宿州市需要结合“十四五”相关规划,细致分析各县区资源特色,重新对生态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客源市场进行定位。要深入挖掘资源优势,将生态农业与乡村旅游的融合应用做好,形成农业、旅游、文化融合发展,打造有吸引力的特色产品,推动乡村旅游纵深发展。对于乡村旅游知名度高的资源点,进一步加强管理,做好营销与接待,打造地方特色品牌。对于资源匮乏或者发展不充分的地区,当地政府要积极谋划,分步实施、重点突破,各相关部门分工协作、实现优势互补,形成联动效应。
3.2 着力提升融合力度,健全融合发展共识
“好酒也怕巷子深”,乡村旅游发展时,必须做好文化传播与旅游营销,使得发展动力更持久、经济效益更稳定。首先,健全融合的相关机制,政府重视生态农业与乡村旅游融合景区的对外推广,坚持政策支持与景区治理相结合,提高旅游与生态农业融合景区发展形象;通过发展生态农业,增加乡村旅游的吸引力[4]。其次,在对旅游资源进行宣传时,要坚持对当地品牌的集中打造,加大塑造重点乡村旅游点的旅游形象,提高优质资源的知名度,加强融合发展优势,如打造对萧县葡萄酒的包装与当地书法艺术相结合的联系。还可以,培训各经营主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走访的乡村振兴典范,如宁夏贺兰县稻渔空间,发展综合型生态种养,创新打造农业生产模式,“稻+蟹、虾、鱼、贝”等生态产品广受欢迎,形成生态农业与美食餐饮、特色民宿、渔事体验、休闲垂钓和科普教育等旅游业态充分融合。最后,要利用新技术手段,整合游客消费特点进行大数据分析,改进提升自身服务、开发符合消费者需求的新产品。要大力发展电商产业,政府部门主动参与直播互动,借助“BAT”的优势资源,让本地农特产品走出去,刷新消费者购买体验。
3.3 拓宽融资渠道,完善相关融合发展机制
融资难、土地难,是各地发展乡村旅游过程普遍面临的问题。目前宿州市生态农业与乡村旅游的融合发展,仅仅依靠县区乡镇和相关景区的投资拉动很难促进发展,要为乡村旅游、生态农业等项目提供可执行的土地政策,就要引导各级财政资金、金融贷款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资金要素保障[5]。宿州市可以鼓励各地设立乡村旅游产业发展专项基金,用于投资、融资,发挥杠杆撬动作用,同时委派团队参与指导相关项目经营。以“旅游+”为平台,盘活镇村闲置资源,实现多元资金投入,为基层政府、村集体、村民、投资商提供发展动力,调动各个方面的投资者的积极性,积极引导社会投资,鼓励与投资者共同经营。
3.4 做好乡村文明建设,完善基础服务设施
乡村文明建设有助于乡村旅游的发展,要注意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挖掘展示乡村文明故事,既服务于游客心理,也提升村民居住感官[6]。政府可根据各乡村旅游点相应的配套设施情况,提供更多资金投入用于建设更高规格的配套设施,如提高公厕的卫生环境、垃圾的处理、停车场的占地面积,各乡村旅游点之间的可达性以及完善路面情况,同时也要规范各乡村旅游点的管理,禁止游客随意破坏。各县区要因地制宜,积极与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在不变更土地属性的背景下,探索打造大地田园景观,营造网红打卡摄影点,配套必要的观景设施和商服点位。
3.5 完善人才创新培养体系,增强创新融合发展后劲
由于历史或自然的原因,一些以生态保护和生态产业为主的农业区,甚至具有旅游吸引力的以非基本农产品生产为主的农业区,缺乏旅游开发意识和助推力量,发展旅游产业在人、财、物、时间和信息方面基础薄弱[7]。首先可以利用宿州市的地理优势,与周围高等院校进行合作,特别是相关旅游院校,加强与教师科研人员的用人机制以及旅游人才的培养方案,利用高校输出旅游管理专业的人才对生态旅游的发展提供人才力量;其次,政府可不断完善用人机制,加强对创新人才和优秀管理人才的招收与引进,提高旅游从业者的职业素质和技能;再次,应该在相关旅游区域鼓励创新理念的改进,提高服务管理水平,定期组织在职人员培训与创新理念的学习,积极营造待遇留人,地方留人的氛围,为促进创新融合局面提供长足的发展动力。同时,要唤醒村民从事服务业活动的积极性,要引进专业团队实现精细化管理。积极组织对镇长、村主任、致富带头人等强化培训,培养“懂农业生产、懂经营管理”的复合型人才,为农旅融合发展乡村旅游提供活水源泉。
4 结 语
生态农业是乡村旅游发展的物质基础,没有优秀的生态农业资源,就无法打造乡村旅游特色吸引力[8]。要结合生态农业资源的特点,融入乡村文化特色、开发乡村旅游产品,通过产业融合发展满足各群体利益,创新创意紧跟消费转型升级,完善政策支持产业稳定发展,为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总要求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