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抗战时期高校内迁韶关对粤北社会发展的影响

2021-01-31陈文林

韶关学院学报 2021年7期
关键词:先师粤北韶关

陈文林

(韶关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广东 韶关 512005)

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1],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战略高度,充分彰显了教育的极端重要性。抗战时期,日本帝国主义对我国高等教育机构进行了极力破坏和残暴抢掠,许多高校被迫进行了一场规模空前、艰苦卓绝、历时长久的大迁移,史称高校内迁运动。一批高校辗转迁至韶关,韶关成为了抗战时期华南教育中心。审视抗战时期高校内迁韶关的这段历史,不仅有助于我们深刻把握抗战精神和我国教育现代化历程,也对韶关新时代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启发意义。

一、抗战时期高校内迁韶关的背景及原因

从1938年10月广州沦陷至1945年9月抗日战争胜利结束,国立中山大学、广东省立文理学院、私立岭南大学、东吴大学等11所高校几经周折先后迁至韶关各地。除此之外,国立中山大学附属中学、省立粤秀中学、培联中学等20余所中学也辗转搬迁至韶关。随着这些学校内迁韶关,粤北地区教育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韶关也成为抗战时期华南教育的中心。尽管抗战时期各高校内迁韶关的原因有所不同,但总体而言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广州局势和国民政府教育方针政策的加速推进

从1938年5月28日起,日军飞机大规模轰炸广州市区,造成市区人员伤亡惨重,商店、学校、医院遭到严重破坏。“中山大学部分校舍被炸毁,死伤近20人,图书设备也损失不少。”[2]150广州沦陷后,日寇实施文化侵略政策,不仅侵占华南高校、破坏和抢掠学校财产,还摧残和迫害文化教育机关工作人员,导致广州局势日趋严峻,加速了广州高校内迁工作的推进。另一方面,在“战时须作平时看”的教育方针指导下,国民政府制定和颁布了一系列具体的方针政策,就国立重点大学的迁置作出了具体指示和详细安排,为抗战时期高校内迁韶关提供了政策指引。

(二)韶关独特地理资源的广泛吸引

韶关素有广东北大门之称,位居粤赣湘桂四省交汇和粤汉铁路要冲,战略地位非常重要。以粤北为据点,进可攻、退可守的地理位置极具优越性。韶关雨水充足、气候宜人,拥有丰富的生态资源。韶关历史悠久,英雄辈出,具有丰富的人文资源。这些优势条件构成了高校内迁韶关的重要客观因素。特别是由于这些独特的地理资源,加上受战火袭扰较少,韶关临危受命成为广东省战时省会,广东的党政军机关、团体、科研机构等陆续而至,进一步增强了高校内迁韶关的吸引力。对于中山大学的搬迁,除了教育部拨款外,广东省也资助了搬迁费用,而且“驻扎韶关的第七战区司令官余汉谋也为中山大学派出军车解决运输问题”[2]178。这是战时省会的优势体现,给高校内迁工作带来了便利,成为穗港澳地区高校内迁集中于韶关的重要原因。

(三)中国共产党的积极作为

抗战爆发不久,毛泽东在《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报告提纲》中强调指出:“共产党员应该到军队中去,到军官学校中去,……成为政治觉悟、坚决勇敢、刻苦耐劳、遵守纪律的模范,并利用自己的地位以影响其他将士。”[3]在党的正确方针指引下,中共广东党组织非常重视学校这个阵地,并通过建立和领导中国青年同盟、突进社、广东青年抗日先锋队等组织积极发展壮大党员队伍,领导开展抗日活动。广东党组织贯彻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积极发展壮大抗日力量广泛参与抗日战争。在中国共产党影响下的一些进步人士,“积极支持把中山大学迁回坪石,希望中山大学在坪石与桂林呼应,开展进步文化工作,进而把中大办成文化运动的基地。”[4]这些举措不仅积极发展壮大了党的组织,也日益增强了党的领导力和凝聚力,成为抗战时期高校内迁韶关的又一个重要原因。

二、抗战时期高校内迁韶关对粤北社会发展的影响

抗战时期高校内迁韶关后,虽然各学院分布比较零散,物资缺乏、生活艰苦,但这并没有阻滞这些高校正常开展教学,广大师生仍能够因陋就简,努力从事教学与科学研究活动,给粤北社会发展带来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一)推动粤北教育文化事业进步

抗战时期的粤北是个贫困山区,民众生活艰苦,文化程度低,绝大多数是文盲和半文盲。地区教育比较落后,外出求学的不多,读大学的人就更少。在粤北各类教育中,高等教育尤为落后,可说是一片空白,没有一间大专学校。抗战前,粤北高中毕业生如果要升学,就要前往广州报考高等院校,所以那时粤北的大学生寥寥无几,且大多是富裕人家的子弟。抗战开始后,随着广州、香港的相继沦陷,许多高等院校纷纷搬迁至韶关,粤北城乡一时云集11所大专院校,一跃成为华南教育的中心,揭开了粤北高等教育的历史。这些高校教师经常应邀到校外单位讲学或从事科学研究活动,如“中文系主任岑麒祥教授1941年8月应广东省中等学校教员暑期讲习会邀请,到曲江向全省中等学校语文教师讲演《汉语语法问题》”[2]210,对提高粤北中小学教师的能力水平发挥了积极作用。在这些高校的毕业生中,特别是师范毕业生成为了粤北中小学教师,极大增强了粤北中小学的师资力量,促进了粤北中小学教育事业的发展。岭南大学的师生教村里小孩读书认字,送毛笔和书激励小孩学习,让小孩免费去岭南大学听老师讲课。这些行动不仅深化了粤北民众对教育重要性的认识,激发了粤北学子渴求高等文化的欲望,也使得广大青少年特别是贫穷人家的子弟有了就近求学深造的机会,培养了大量人才,有力推动了粤北教育文化事业的进步与发展。

(二)提高粤北民众思想认知水平

过去粤北教育的不足造成了粤北民众意识观念的落后。随着这些内迁韶关高校的到来,“这个落后的山城,随着大批文化人的到来和‘文化入伍、文化下乡’运动的展开,成为与昆明、成都齐名的文化据点和广东战时文化中心。”[5]中山大学文学院的岭风文艺社、中山大学师范学院的剧团和合唱团,成为中山大学抗日宣传的响亮号手。《雷雨》《日出》《法西斯细菌》等大型多幕话剧、《粤北大捷》《黄河大合唱》《抗日战歌》《杜鹃花》《良口烽烟曲》《思乡曲》等音乐作品,不仅吸引了广大粤北民众前来欣赏,也使粤北人民增长了见识、开阔了视野、陶冶了情操;不仅改变了过去粤北“这儿的民气特别闭塞,沉闷,老百姓简直不知什么叫抗战”[6]的状况,也使数以万计的学子免于日伪的奴化教育;不仅使粤北民众民族意识普遍增强、爱国热情高涨,也促使粤北人民踊跃参军和参加各种粤北抗日斗争运动,再加上粤北党组织的积极引导,“粤北地区的抗日斗争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使粤北地区继广州后成为广东国共统一战线的中心和全民抗战的基地。”[7]抗日救亡的热潮一浪接一浪,为粤北抗日战争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三)促进粤北经济发展

这些内迁韶关的高校,相对比较集中,对促进粤北地区经济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中山大学的校本部设在坪石,各学院分布在围绕坪石100公里的范围之内,坪石便成了中山大学学生的集中地。“大家买书、买文具、改善生活要来坪石,要领钱、要办手续也要来坪石。每周六下午,师生们从四面八方涌向坪石,大街上、商店里,摩肩接踵、万头攒动。懂生意经的老板,捏着指头算日子,每周日屋内屋外连同商品弄得格外鲜亮。牛奶店、咖啡店、面包摊、水果摊,都因为学生的需要而出现了。”[2]194茶楼、剧院、商店、书店等纷纷建立,带动了粤北地区商业贸易的发展。

(四)丰厚粤北生态人文资源

这些内迁韶关的高校,不但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而且还开展了广泛而深入的各种调查、实习和研究活动,取得了一系列丰富的研究成果,对厘清和发展粤北地区的经济、社会、少数民族人文资源以及生态资源作出了重大贡献。杨成志教授等撰写的《广东北江瑶人调查报告》,对理清粤北瑶族民情风俗、发展瑶族文化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中山大学农科研究所土壤学部研究土壤的发育形态性质及分类,研究土壤的物理、化学、生物学等性质及其与农作物生产的关系,将农学院试验所得的良法、良种推广给农民,并且编印各种报告、丛书、定期刊物,设立民众学校给农民灌输农业知识。”[8]这些举措对改良粤北土壤、改良农业、扩大农业生产等发挥了积极作用。中山大学两广地质调查所对粤汉铁路沿线地质矿产及粤北地层、乐昌九华钨与萤石等矿及火成岩、粤北铁矿和煤矿与铁工厂原料、粤北锡矿及金矿与矿床、曲江银铅矿及砒矿及钨矿等矿产资源进行广泛调查,取得了《南雄之氟石矿》《乳源梅花街锑矿》《乐昌九峰地质矿产》《广东曲江钨矿及银铅矿》等丰富的研究成果。这些矿产资源的调查发现,不仅为广东政府决策提供了重要参考,也对发展粤北实业、推动粤北经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五)助推粤北医疗卫生事业

中山大学医学研究所病理学部对日本血吸虫在粤北的传染、阑尾炎、胎儿软骨营养异常症、华南肝硬化、肺炎结核、华南人鼻咽黏膜慢性变化、多种肿瘤等22种疾病进行了大量研究,并将研究成果在国内外公开发表,对促进南方医疗进步、保障粤北人民健康发挥了积极作用。当时岭南大学附属医院受人尊敬的校医黄四姑,秉持医生救死扶伤的职业道德,对前来求诊的村民和驻军从不拒绝,就像对待校内师生一样,免费为他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不仅与村民和驻军建立了融洽良好的关系,也对粤北人民卫生健康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三、抗战时期高校内迁韶关的当代启示

抗日战争的历史硝烟虽已散去,抗战时期内迁韶关的高校也全都迁回,但这段烽火岁月不仅对粤北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也对推动韶关新时代发展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一)传承弘扬先师精神,凝聚粤北思想合力

在兵荒马乱、战火纷飞的岁月里,这些内迁韶关高校的一大批名师克服重重困难,承担起华南教育的重任,谱写出一段段可歌可泣的英雄传奇,磨砺铸就了一种感人至深的先师精神。王亚南从与郭大力合作完成第一个完整中译本《资本论》到讲授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从在坪石中山大学辛勤任教到潜心研究回答李约瑟之问,终其一生从事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研究、运用和宣传,充分展现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和赤诚的爱国情怀。冼玉清学识渊博,每堂课都让学生获益匪浅,对学生充满关爱,慷慨资助学生。她以学术为伴侣,敦品励学、热爱祖国、勤奋笔耕,把对国家的爱扎根于岭南大学教育的无私奉献之中,以毕生精力致力于勤耕不辍的学术事业。这些人和事折射出的忠诚爱国、敬业奉献、艰苦奋斗等崇高精神和高贵品质,铸就了彪炳千秋的先师精神,成为韶关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与韶关工矿精神、粤北红色精神一道形成思想合流,成为助推韶关新时代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他们的事迹和精神都是激励我们在新时代奋勇前行的强大力量。”[9]抗战时期高校内迁韶关而形成的先师精神,蕴含爱国、敬业、奉献、艰苦奋斗等一系列崇高精神和高尚品质,感人至深、令人崇敬。为此,我们必须着力弘扬先师精神,强化先师精神,传承教育。在传承教育的对象上,必须重点针对广大青年学生,着力提高青少年的思想觉悟与文明素养,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坚持立德树人、以文化人,让先师精神中的信仰之火熊熊不息,让先师精神中的爱国情怀融入血脉,让先师精神中的艰苦奋斗永放光芒;在传承教育的媒介上,必须充分运用全媒体技术与模式,构建全媒体融合新格局,形成“网上网下同心圆”,实现传承教育平台的高质高效协同;在传承教育方式上,必须强化先师精神的践行力度,使先师精神与实践紧密相连,通过仪式纪念、志愿服务、体验培训等一系列社会实践,让先师精神践行于传承教育全过程。畅通传承教育多元化路径,加深对先师精神的理解与领悟,确保先师精神的赓续传承。

(二)科学维保活化,助推粤北新时代发展

先师精神记录的是抗战时期高校内迁韶关的发展历史,“表现出来的是红色文化,实质是红色文化资源。”[10]为此,必须科学维保活化先师精神,助推粤北新时代发展。

一方面,红色文化资源具有鲜明的稀缺性,充分彰显出红色文化资源保护的极端紧迫性。为此,我们必须对先师精神所涉及的红色文化资源进行科学维保,既需要广泛搜集和整理先师精神所包括的人、物、事,也要调查和记录经历者、见证者的口述历史,更要高效抢救和修复先师精神的历史遗迹、照片、影像等资源。另一方面,红色文化资源的科学活化利用,不仅可以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更能带来良好的社会效应。为此,我们必须对先师精神进行科学活化利用,在广泛研究先师精神历史资料的基础上,既要凝练概括先师精神的核心内涵,更要充分挖掘先师精神的丰富蕴意,既要多形式传播先师精神,也要多渠道营造品牌效应。在此基础上所形成的科学活化利用,不仅可以提升粤北红色文化底蕴,促进粤北红色旅游经济增长,也可以助推粤北乡村振兴发展,实现先师精神的赓续传承与活化利用的有机统一。

猜你喜欢

先师粤北韶关
谢稚柳《粤北锦江山色》
粤北地区花岗岩型铀矿勘查模式分析
云南文庙介绍
——保山县学官先师殿
广东韶关曲江区总工会“夏送清凉”慰问13000余名职工
韶关札记
先师(外三首)
粤北文物考古工作站遗址调查培训班在梅州开班
福彩公益金 传递温暖情 韶关福彩:取之于民 用之于民
韶关有个青年创业培训班
粤北始兴烟区植烟土壤养分状况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