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院校主导型职业教育集团运行困境及创新路径研究

2021-01-31魏会超王晓琼

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学报 2021年4期
关键词:运行机制职业院校利益

◇ 魏会超,王晓琼 ◇

院校主导型职业教育集团是以具备相当实力的职业院校为牵头单位,以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为纽带,中、高职院校和企业广泛参与的职业教育集团式发展模式。院校主导型职业教育集团一般在牵头院校设置管理协调组织,成员基于共同关注的问题,围绕资源共享机制来实现优势互补、谋求多赢,以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以及自身规模质量的发展。院校主导型职业教育集团是目前职业教育集团组建的主要类型,已经成为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持续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内涵建设的重要力量。但是对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关于深入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意见》(教职成〔2015〕4号)的要求,院校主导型职业教育集团组建初衷尚未凸显,运行机制不够完善,成员利益诉求实现有限,进而影响职业教育集团整体效益、集约效应的有效发挥。因此,从院校主导型职业教育集团的创设初衷出发来探究其运行机制存在的问题,构建科学、完善、高效的创新性运行机制路径显得尤为重要。

一、院校主导型职业教育集团的创设价值

(一)有利于发挥院校主动性,增强服务产业经济的适应性

职业教育是与经济社会发展联系紧密的教育类型,它通过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形式为企业培养各类技术技能型人才和提供技术问题解决方案。职业教育的天然属性预示着其发展受到经济社会环境尤其是行企业发展需求的影响。因此,不断适应产业发展,切实服务经济建设是职业教育发展最基本的要求①潘海生,林晓雯:《新发展格局下职业教育的适应性发展》,《职业技术教育》2021年第15期。。职业教育集团办学模式是“深化职业教育办学体制机制改革,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深入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意见》(教职成〔2015〕4号),http://www.moe.gov.cn/srcsite/A07/zcs_zhgg/201507/t20150714_193833.html.2015-07-02.的重要举措,它通过校企合作和产教融合等方式,依据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和创新链的有机衔接,将院校育人与企业用工紧密结合,实现技能习得过程与技能操作过程相统一,促进了校企之间的有机融合,以提高学生就业水平和服务经济发展的能力。院校主导型职业教育集团鲜明的主动性特征是职业院校“在区域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更重要作用的重要‘标识’”③熊惠平:《主动性:高等职业教育发挥更重要作用的重要“标识”》,《职教论坛》2014年第24期。,体现了职业院校源自自身发展需求并驱动自己去行动的内在动力,是院校主动要求变革的积极表现。院校主导型职业教育集团有助于职业院校发挥主动性,依照职业教育发展规律和人才培养规律,深化产学研一体化合作,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和提供技术问题解决方案的能力,以服务经济产业发展。

(二)有利于促进院校经验共享,推动区域职业教育协调发展

“集团化”是经济学领域术语,将“集团化”引入职业教育“就是要吸收其中的合理成份,实现职业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最大限度地提高职业教育的运行质量和办学效益”④唐先军,高岩:《职教集团化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指教通讯》1998年第2期。。随着近年来经济社会的发展,职业教育集团发展机制也取得了长足进步,“在全社会各系统构筑起一座上下贯通、左右联系的‘立交桥’,形成政府、学校、企业及相关社会团体之间紧密的新型社会合作伙伴关系和新的相互协调机制”⑤乔刚:《职教集团是促进各级各类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职业技术教育》2009年第27期。,并促进各级各类职业教育协调发展。院校主导型职业教育集团从主导院校优势专业建设出发,围绕所在区域产业经济发展实际,以“专业对接产业”为纽带,有效集聚职业教育资源,为区域内各级各类职业院校的协调发展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平台。一方面,通过整合资源,有效促进了资源优势互补,提高了资源利用的匹配度和利用效率;另一方面,院校特别是主导院校通过主动分享自身建设的经验和优势,有利于区域内各级各类职业院校明确发展方向,做到合理定位,帮扶带动区域内各级各类职业院校协调发展,共同探索适合区域产业发展的人才培养途径,提升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三)有利于完善现代职教体系,促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职业教育需求,形成由不同层次职业教育有机衔接,不同类型教育相互沟通的现代职业教育系统,其目的是面向一线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职业教育集团的创设初衷就是整合资源,发挥资源的集聚效应,探索职业教育育人新模式、新途径,这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目标是一致的,因此成为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举措。院校主导型职业教育集团在促进区域职业教育规模化发展的基础上,“以区域产业发展的需求为导向,科学制定重点专业集群建设规划,突出产教协同和跨界整合,强化专业特色,提升人才的竞争力和专业的服务力”①柏昌利:《大众化背景下的高等教育质量问题研究》,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166页。。一方面,可以依照院校自身特色和发展水平,打通区域内中高职衔接的渠道,有效提升集团的凝聚力,为拓宽更多层次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提供经验探索。另一方面,集团成员院校还可以在区域内探索实施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满足学生个体对学习和职业发展的多样化需求,促进区域内各级各类职业教育的纵向衔接和横向沟通,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改革提供案例样本。再者,从企业角度而言,院校主导型职业教育集团围绕“专业对接产业”的建设思路,可以为企业提供人员培训服务,减少企业培养员工负担,进一步扩宽技术技能人才成长渠道,同时,还可以吸纳企业优秀人员作为兼职教师,促进校企合作的人员流动,提高职业院校教师队伍的实践教学能力水平。

二、院校主导型职业教育集团的运行困境

职业教育集团创设初衷是整合优势资源,发挥集聚效应,探索育人改革模式,推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促进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的提升。但是从院校主导型职业教育集团的运行实际来看,在运行机制、合作支点、企业参与等方面存在诸多困境,制约了集团效应的有效发挥。

(一)缺乏实质性的运行机制

运行机制是一定系统内各构成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从而发挥其功能的运行规则①。社会学将其分为“动力、整合、激励、控制、保障” 等五个功能机制②张培,刘娅茜:《社会学新编》,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18年,第31页。。良好的运行机制在结构上应该是协调的,在功能上应该是耦合的、互相补充的。院校主导型职业教育集团的运行机制属于松散型,围绕院校自身发展、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服务产业经济发展等目标来展开运行。但是由于目标不够集中,造成集团各成员的利益诉求不一致,从而削弱了运行动力,其必然也会影响资源整合的力度。同时,集团的协调管理组织对其成员没有实质性的控制力和约束力,无法协调成员之间的利益诉求,成员缺乏有效的激励,势必会降低参与的积极性,进而使整个集团的运行处于松散无序的状态,难以保障长远的发展规划。所以,实质性运行机制的缺失必然会导致职业教育集团有名无实,流于形式。

(二)缺乏有效的合作支点支撑

职业教育集团的组建是源于资源共享、互利共赢,这其中不可避免地涉及诸多利益相关者。就院校主导型职业教育集团而言,存在着主导院校、参与院校和企业等多元化利益主体。资源共享是建立在集团成员共同关注的问题之上的,任何利益相关者不可能只提供资源而忽视利益的获得。因此,院校主导型职业教育集团应该围绕共同问题,即有效的支点来展开运行。以中高职衔接为例,多数院校主导型职业教育集团开展了中高职衔接的探索,其核心内容是中职学生毕业后可以升入对应的高职院校学习。这样一贯制的举措实质上是中高职院校围绕生源来展开合作的:高职院校可以获得稳定的生源,中职学校可以打通毕业生升学渠道,吸引学生报考,以获得稳定生源。因此,生源就是职业教育集团运行的有效支点。但是除此以外,对于高职院校而言,中职学校并没有其他获益资源,其主导或参与职业教育集团运行的意愿自然会降低。这是导致院校主导型职业教育集团运行困境的根本性原因。

(三)缺乏企业深度有效的参与

职业教育的类型属性特征决定了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过程中企业参与的重要性,这也是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开展的重要依据。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程度直接影响职业教育集团的办学质量。企业加入职业教育集团一般有以下愿景目标:为企业培训员工;能得到一批满足企业需求的毕业生;将企业的富余资源用于教育,转化为企业生产力等①刘佳:《辽宁省职业教育集团运行机制研究》,沈阳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年,第21页。。当职业教育集团运行的整体效应未能达到企业的利益要求时,企业出于成本、效益等方面的考虑,就会面向集团内的多元利益相关者选择合作,这势必会造成职业教育集团运行过程中企业参与性的缺失。从院校主导型职业教育集团运行现状来看,组织机构的管理职位均由职业院校人员担任,进一步弱化了企业在职业教育集团中的地位和作用。职业教育集团运行过程中企业参与的缺失使得集团内部资源并没有得到有效的整合、开发、利用,进一步降低了职业教育集团的整体效能。

三、院校主导型职业教育集团运行的创新路径

(一)建立理事会制度形成实体化运行机制

院校主导型职业教育集团横跨教育领域和经济领域,因其以院校主导成分为主,所以应该是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服务的教育团体,具有“使社会及其成员普遍受益的责任和功效”②余雅风:《教育立法必须以教育的公共性为价值基础》,《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也因此体现了现代教育的公共性。新公共管理思想融合了公共选择理论中的“委托—代理”理论和新制度经济学中的交易成本理论,提出“所有权与管理权相分离,采用市场竞争机制提高公共管理水平与公共服务质量”③李进,齐淑珍:《新公共管理思想下的公共图书馆理事会制度建设》,《图书馆建设》2014年第5期。。由此可见,以倡导效益为价值取向的新公共管理理论比较符合院校主导型职业教育集团的运行管理需求,而理事会制度作为团体内部治理结构的重要内容,自然就成为院校主导型职业教育集团建立良性运行机制的必然选择。在理事会制度框架下,理事会是院校主导型职业教育集团的最高决策机构,负责制定集团章程、确定发展目标方向和日常管理等事务。理事长由集团成员单位选举产生,负责主持日常工作和召开理事大会、常务理事会议,各成员单位按时参加集团会议,执行集团工作计划等,实行议事民主集中制。由此形成的运行机制可以有效地确定集团的发展目标,明确成员单位的责任义务,以章程来提升约束力,在教育链、产业链、人才链、创新链等方面统筹衔接安排,发挥集团的整体优势效应,提高职业教育育人质量和服务经济社会能力水平。

(二)开发有效支点推动合作持久发展

院校主导型职业教育集团成员单位参与集团的初衷是希望通过平台获取更好的自身发展。虽然每个成员单位通过集团都能共享资源,但是成员单位由于性质、体制、机制等各不相同,很难找到一个共同兴趣点,或者说是共同利益支撑点。由此一来,找到各成员之间的利益共同点,进而开发更多有效合作支点,就成为提高资源、整合效能、推动集团持久发展的关键。因此,院校主导型职业教育集团在运行过程中一方面要持续深入推进已有合作,产出更多优秀成果。成员单位要秉持“精益求精”的合作精神,把合作项目做深、做精、做牢,并且要“由点向面”,形成多样化的合作内容,产出系统化的合作成果,扩大集团的影响力和吸引力。另一方面要深入研究解读政策内涵,挖掘新的合作支点。集团要充分发挥理事会制度优势,把职业院校的研究机构纳入集团运行机制,开展职业教育政策、国家产业政策等方面的研究,寻找职业教育服务产业经济发展的新支点、新渠道,不断拓宽集团成员的合作面,实现从“线型”合作向“网型”合作的转变,有效提升集团成员之间的黏附力,增强集团的凝聚力。

(三)优化利益协调机制提高企业参与度

利益协调机制是在社会系统变化中协调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相互关系的组织、制度和发挥其功能的作用方式①贺新元,邵晓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的路径思考》,《新视野》2007年第5期。,其目的是“使各利益主体在保持各自特性的前提下,形成一种各有所得、各得其所的合理的利益格局”②郝朝晖,董泽芳:《疏离与回归:社会转型期高校师生冲突及调适》,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年,第259页。。职业教育集团是在动力机制的促进下产生的,动力则源于利益需求。利益是导致冲突的根源,也是推动进步的动力,科学的利益协调机制也由此成为保证集团可持续运行的关键。与其他类型的职业教育集团类似的是,院校主导型职业教育集团的建立同样是源于成员的各自需求,而不同之处则是在院校主导的机制框架下,企业认为自身处于从属地位,参与意愿不高,这自然会影响集团的良性运行。因此,满足企业追求利益的本质将其作为优化利益协调机制的突破口。第一,建立全局观,处理各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从辩证视角来看,利益既产生矛盾又产生动力,这就要求职业院校从全局角度换位思考各自的利益诉求,特别是企业的利益诉求。理事会应当建立科学的利益导向机制,引导各成员单位树立合作共赢的利益观,合理选择利益目标,自觉调整利益诉求,把利益矛盾转化为利益动力,实现寻求更多的合作面。第二,重视企业在集团发展中的主导地位。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决定了其适应性特点,即职业教育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区域产业经济结构的调整会进一步引发包括专业设置在内的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改革,因此,院校主导型职业教育集团虽然由职业院校主导发起,但并不能否认参与企业的主导地位,要重视企业对院校专业建设的指导作用。第三,保障企业根本利益,激励企业参与积极性。职业院校要重视对参与企业的反哺,精准对接企业需求,优先设置相关专业,为企业提供免费的员工培训,联合攻关技术解决方案,调动和保护企业的参与积极性,激发集团运行活力,促进院校主导型职业教育集团的可持续发展。

结 语

院校主导型职业教育集团是职业院校为实现自身的高质量发展,遵循职业教育发展规律,在办学机制、课程教学、人才培养等领域进行的主动探索,有助于校企、校校之间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进而促进共同发展。科学的运行机制、广泛的合作支点及有效的企业参与是集团得以良性运行的关键。职业院校作为主导单位,应该倡导建立符合集团运行的管理架构,形成具有约束性和激励性的管理机制,通过深入研读政策文件,从教育链、产业链、人才链、创新链等视角寻找更为广泛的合作支点,“换位”思考,充分考虑企业的发展需求和利益诉求,构建校企发展“命运共同体”,从而实现职业教育集团的创设初衷,推动职业教育与产业经济的共同发展。

猜你喜欢

运行机制职业院校利益
基于职业院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数学建模实践活动探索
职业院校财务会计网络化建设
基于知识的智能指挥决策运行机制及其支撑技术研究
网上公共服务平台运行机制评析
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
农村医养结合运行机制构建研究
互联网支付时代完善收银审核运行机制的措施
浅谈职业院校中的美术教育
利益与西瓜
绝不能让“利益绑架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