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成渝文化旅游发展的新方向
——解读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文化和旅游

2021-01-31谢元鲁

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学报 2021年4期
关键词:双城经济圈成渝

◇ 谢元鲁 ◇

2020年1月3日,中央财经委员会召开第六次会议,明确提出“在西部形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打造内陆开放战略高地”,宣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启动。从2011年的“成渝经济区”到2016年的“成渝城市群”,再到今天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成渝地区在全国区域发展中的战略地位不断上升。

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发展需要文化支撑

(一)国家级的城市经济圈都有历史悠久的文化内涵,形成紧密的文化圈

相对于GDP、城市基础设施等硬实力,文化不仅是一座城市的灵魂与魅力所在,也是城市群建设中不可缺少的一环。例如长三角和珠三角区域实力的持续提升,很大程度来源于江南文化和岭南文化的强劲凝聚力。没有文化圈内涵支撑的经济圈,是脆弱的和缺乏可持续性的。文化圈是经济圈之魂,是维系经济圈发展的共同精神纽带。兹以其他几个国家级经济圈为例:

长三角,以江南文化和海派文化为支撑。传统的江南文化的内涵,就是水德文化和诗意文化。《老子》说:“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江南文化还是中国梦最优雅、诗情的文化。长三角经济区作为一个经济行政概念,它的文化根脉正是江南文化。有了江南文化的底蕴,长三角经济区才有了灵魂。从唐代开始,江南文化逐渐兴盛,文人众多,教育发达,人才辈出,成为中国文化最发达的区域。江南文化进一步发展为海派文化,以近现代以来上海的开放、包容、时尚文化为特色。

珠三角,以岭南文化和港澳文化、特区文化为支撑。岭南文化的特质,是开放风气、进取精神、实利重商。在开放风气方面,从唐宋开始,广州就是海上丝路的起点与重要的海外通商口岸。以广州为中心的岭南,是明清以来中国接触世界最早,近现代改革开放最早的地区。在进取精神方面,在近现代时期,岭南涌现了一批努力超越传统导向的文化名人,如孙中山、梁启超等,岭南文化形成独有的多元、务实、开放、兼容等特点。岭南文化的进一步发展,是港澳文化和特区文化。港澳文化面向世界、兼容并包,特区文化以改革创新、引领全国为特色。

京津冀,以首善文化为支撑。北京和天津有中国独一无二的首善文化现象,北京从元代以来就是国都所在,是首善之区,吸纳全国的物质资源和文化资源,尤其是第一流的人才,形成历史沉淀丰厚、关心时政、参政意识强、文化素质高、精英云集、广纳百川、融合外来文化等特色,形成独特的京津首善之区文化,支撑这一区域的发展。

(二)国家级经济圈不仅是发达的文化圈,也是发达的旅游圈

京津冀、长三角、大湾区、成渝双城中,不仅中心城市的旅游收入在全国名列前茅,其区域旅游收入也位居全国前列。经济中心与文化中心、旅游中心基本吻合,文化旅游发达区域基本也是全国或地区经济中心,这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与文化发展的重要特色。

京津冀:2019年北京市实现旅游总收入6225亿元,河北省9313亿元。2018年天津市旅游总收入3915亿元。北京旅游收入全国排名第一,天津亦居全国前十名之列。

长三角:2019年上海旅游总收入5733亿元,南京2785亿元,杭州4236亿元。上海全国排名第三,杭州排名第七,南京排名第十。

珠三角:2019年广州旅游总收入4454亿元,其中深圳1715亿元,香港327亿美元,约折合人民币2290亿元。广州全国排名第五,深圳排名第十二。

成渝双城:2019年成都旅游业总收入4650亿元,全国排名第四。重庆旅游业总收入5734亿元,全国排名第二。均位居全国前列。

(三)成渝双城的文化与旅游融合历史悠久

成都和重庆的文化和旅游在历史上就互相交融,与它们的地理位置有密切关系。早在先秦时代,巴蜀文化就已经并称。四川盆地中形成了长达千年的两个中心城市,即经济中心成都和交通中心重庆。古蜀开明王朝的创始人鳖灵,就是从楚地沿江而上到达蜀国。历史上成渝两地是长江流域上游地区相互交融的文化旅游区域。

这种情况持续到明代,自明代起陆路交通开始重要起来,出现了东大路的称呼,即从成都起,翻越龙泉山往东直到重庆的重要交通线。从20世纪二三十年代起,四川盆地现代交通开始发展,20世纪20年代修筑的成渝公路,20世纪50年代通车的成渝铁路,20世纪90年代至今修建的高铁和高速公路,为成都和重庆的文化与旅游互相融合创造了更有利的条件。

成渝历史文化传统丰厚,包括从熊猫文化、古蜀文化、三国文化、道教文化、佛教文化、民族文化、红色文化到创意文化、演艺文化等。成渝文化对于外来文化的传统态度是欢迎和吸纳,具有融合外来文化的成功经验。在传承自身文化特质的前提下,选择文化开放和创新,欢迎多元文化的输入和融合,是构建成渝双城文化圈的最佳途径。而成渝双城旅游圈的形成,则是支撑文化圈和经济圈的重要动力与支柱。

由此可以说,从历史时期到今天,成渝两地的文化与旅游都是互相融合、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的。

(四)文旅的多元化与现代化,是城市经济圈持续发展的推动力

城市的土地、环境、水文等有形资源不可能无限制获得,未来有形资源的约束强度必然逐渐增加。但无形的文化旅游与创意资源不可能枯竭,是城市经济圈持续发展的资源和推动力。在这方面、珠三角和长三角经济区的文化变迁,为成渝地区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和范例。

在珠三角地区,从19世纪以来,加以西方文化和港澳文化的影响与融合,多元的现代文化导致强大的文化创新力,是珠三角地区形成外向型的经济发展模式的内在文化因素。深圳依靠海纳百川和创新文化,在短短四十年间崛起为全国一线城市,正是岭南文化与港澳文化、海洋文化融合的结果。

在长三角地区,由于传统的江南文化内涵深厚,特别是近现代时期出现了上海这样一个中外文化汇聚交融,尤具有开放性与国际性的特大城市,海派文化与江南文化的结合为长三角地区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推动力。上海在近现代时期成为远东大都会,杭州在当代成为全国互联网创新城市,都是江南文化具有开放、吸纳、融合、创新特点的结果。

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文旅资源特点

(一)成渝地区双城文化圈与旅游圈的同构性与特色性

1.同构性

成渝双城同属巴蜀文化区,既分离又重合并渗透。历史上巴蜀文化互相交融,川东地区的巴中、阆中、达州等地都曾是巴文化的中心区域。到今天巴蜀文化仍然互相渗透,互相影响,如语言、川菜、火锅、佛教石窟等,并不会因为行政区划的分隔而消失。例如历史上秦岭和大巴山之间的汉中长期属于巴蜀文化区,即使从元代起划归陕西管辖,迄今已有七百多年,但汉中的语言和风俗文化仍然与四川相似。

2.特色性

川渝地区具有独特文化与风貌,有若干享誉全国的独特文化风貌与自然景观,包括神秘文化,如三星堆、金沙遗址、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香格里拉。享受文化,如川菜餐饮、火锅、麻将、茶馆等。激情文化,如川西高原探险、重庆网红城市等。独有文化,如大熊猫、长征经过地、抗战陪都、川陕蜀道等。山水文化,如九寨沟、黄龙、贡嘎山、长江三峡等。

3.高质性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地区文旅资源数量多、质量高、集聚性强,易于开展文化和旅游活动。仅四川就有A级景区700多家、不可移动文物数量6万余处,其中优质资源超过5000个。重庆的文旅资源同样数量众多,质量很高。

(二)成渝地区双城文化圈与旅游圈的文旅特色

成渝地区双城文化圈与旅游圈的文旅特色主要是多元文化与多彩景观。在多元文化方面,川渝的文化丰富多彩,特色鲜明。

1.文学文化:诗人与小说家

汉魏六朝是成都奠定浪漫文化内涵的时期,汉代著名的四大文学家:司马相如、王褒、扬雄和严遵都生活在成都。其中司马相如是汉赋标准化的创始者和卓越代表,扬雄则以文章名世。

唐、宋是我国古典文学达到鼎盛的时期,自初唐开始,蜀地的文学家脱颖而出。如唐代诗歌的创造者和先驱陈子昂,开创一代诗风。唐宋时期成都是文化名人的聚集地,李白、杜甫、岑参、范镇、苏轼、陆游、范成大等纷纷前来成都,吟咏不绝。如此不胜枚举。

元明清时期,是四川城市文化又一富有特色的发展阶段,明有杨廷和、杨慎父子,清代有李调元(1734—1803,四川罗江人)。反对传统与倜傥不羁,成为成都明清文化名人的特色。

近现代成渝的文学艺术巨匠,代不乏人,如郭沫若、巴金、李劼人等。巴金的“激流三部曲”,奠定了他中国现代文坛巨匠的地位。李劼人被称为“中国的左拉”,是现代乡土文学的代表性作家,其代表作《死水微澜》《暴风雨前》《大波》等小说,全景式地描写了清代末年至民国初年这一历史转折时期的社会变迁,被誉为“现代成都的《清明上河图》”。

上述文学名家近年来大都被评选为四川历史名人,他们在成渝两地留下的遗迹成为重要的旅游资源。

2.宗教文化: 道教、佛教

世界七大宗教之一的道教,是我国固有的土生土长的宗教。成都是道教发源地。东汉顺帝(125—144)时,张陵在成都大邑的鹤鸣山创立正一道,后又称五斗米道。成都青羊宫为著名古观,与老子传说有关。青城山,传说为黄帝访道求仙的福地,至今仍保存了许多古观及大量的珍贵文物,是世界文化遗产。

佛教文化在巴蜀地区十分发达,不仅有众多的著名寺庙,而且佛教石窟群如大足石刻、广元石刻、安岳石刻、乐山大佛也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其中大足石刻和乐山大佛是世界文化遗产。

3.水利文化:都江堰

秦代李冰主持修建的都江堰,包括成都平原灌区渠道系统,是中国古代最大的水利工程之一。都江堰水利工程巧妙利用了天然地势和水流,构成了一套完整的水利系统,科学地解决了江水的自动分流、自动排沙、自动排水和引水的难题,它已成为世界上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是世界文化遗产。

4.工艺文化: 蜀锦、蜀绣、漆器

成都丝织业发达,名冠中华,远销国外,成都的蜀锦从汉至宋享有盛名,远销丝绸之路沿线国家。从古至今,漆器都是成都一朵绚丽的工艺美术之花,汉代的成都是当时世界漆器艺术的中心,其精美漆器行销国内外。唐宋时期成都造纸技术冠于全国,麻纸、楮纸质量高超。更有薛涛彩笺发明。唐代的成都是世界最早大规模印刷手抄书及使用雕版印刷术的地区。现存有剑南西川成都府樊赏农历残页,成都府成都县龙池坊卞家印刷的陀罗尼经咒,这是世界现存最早的一批印刷品。至今还有德格印经院雕版印刷作为活的雕版印刷传承于世。这些传承千年的手工艺,现在都是成渝双城极重要的代表性旅游产品。

5.建筑文化: 川西民居、藏羌碉楼、多维城市交通

川西民居具有独特的地域风格。川西民居讲究“天人合一”的自然观与环境观。用材因地制宜。川西民居讲究公共空间,在居住方式上有一种亲情味,表现在大小院落中的天井与宽屋檐,以及沿街住宅或店铺外的檐廊,使家人邻里间得以充分交流对话。川西园林风格与川西民居相似,追求天人合一式的原生态型自然景观。历史上代表作有唐代的摩诃池、五代时期的宣华苑、宋代的西园,今天有杜甫草堂、罨画池、三苏祠等,均是重要的旅游景区。

重庆8D城市交通则是当代城市建筑的奇迹,由此构建的多维城市,成为网红旅游的重要吸引物。川西高原的藏羌碉楼与村寨建筑,如丹巴、小金、茂县、汶川的碉楼与村寨,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6.艺术文化: 川剧、藏彝羌族歌舞

成都在唐宋时期以音乐之都、绘画之都、戏曲之都著称于世,有 “蜀戏冠天下” 之美誉,当时在戏剧方面有“天下所无蜀中有,天下所有蜀中精”之称。而近现代的成都艺术则以川剧为代表。川剧也是我国地方戏曲中最大的剧种之一,是一种集歌、舞、剧、杂于一体的综合艺术。

藏族、彝族、羌族的许多民间歌舞,如藏族民歌、卡斯达温舞、弦子舞、羊皮鼓舞等,都已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7.饮食文化:川菜、川酒、川茶、火锅

川渝的饮食闻名天下。作为中国四大菜系之一的川菜广集民间风味,麻辣兼备,形成了“一菜一格,百菜百味”的特色。重庆火锅特色鲜明,享誉全国。

饮茶习俗是成都城市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成都是中国饮茶风俗最早兴起的城巿,而茶作为饮料,则始于秦汉时代的成都。汉代成都文人王褒,就已命僮仆去郊外的武阳买茶。晋张载的诗“芳茶冠六清,滋味播九区”,即是对成都饮食文化的写照。

西汉时就已有司马相如和卓文君在成都当垆卖酒的佳话,川酒在唐代即以“剑南烧春”和“郫筒酒”闻名全国。李商隐诗说:“美酒成都堪送老,当垆仍是卓文君。”明清则有川酒“五朵金花”兴起。

8.民俗文化:游乐休闲

氛围优越的地理、自然条件造就“天府之国”,使成都人善于享受生活,潇洒度日,品味人生。成都的休闲文化古今闻名,早在唐宋时期,成都的游乐之风就十分盛行。《隋书·地理志》说,成都人“多溺于逸乐……而士多自闲,聚会宴饮,尤足意钱之戏”,成都休闲民俗氛围可见一斑。宋代成都游乐风气更盛,苏轼《和子由蚕市》诗说:“蜀人衣食常苦艰,蜀人游乐不知还。千人耕种万人食,一年辛苦一春闲。” 宋人刘锡也说,唐宋时的成都,“俗尚嬉游,家多宴乐”。

9.红色文化:长征经过地与川陕苏区

川西高原是长征经过地,长征中著名的历史事件如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一四方面军会师等都发生在这里。川陕苏区横跨川渝两省市。重庆则有许多抗战期间及抗战胜利后的红色文物和遗迹。

10.其他文化:重庆陪都文化、三国文化与交通文化

重庆是抗战时期国民政府所在地,大后方中心城市,以抗战陪都闻名于世,存在很多抗战文物与遗迹。成都武侯祠以蜀汉三国文化享誉全国,川西北的蜀道上与重庆的三峡之中,三国遗迹众多,对日本和东南亚游客有很大的吸引力。四川的三条古代对外交通道路,包括川陕蜀道、南方丝路和茶马古道以及重庆的川江航道,都有许多古代交通遗迹和文化古迹,是重要的文旅资源。

在自然与人文景观方面,成渝地区地形和气候复杂多样,可以形成多样的山水景观和生物景观,主要有名山类、胜水类、生物类和田园类。名山主要分布于四川盆地周边山地,以及川西北高原地区,包括横断山、岷山、巫山等著名山脉,以及峨眉山、青城山、贡嘎山、四姑娘山、仙女山等旅游名山。胜水主要是长江和其干支流,包括金沙江、嘉陵江、岷江、沱江、乌江等江河构成的水景,以及以水为主要景观的九寨沟、黄龙、三峡等著名景区。生物主要是川渝地区的独特并具有观赏价值的动植物,如大熊猫、珙桐、桫椤等。田园类主要由农耕文化造就的田园景观构成,如川西平原的林盘与古镇、重庆的巴渝乡情等。这些名山胜水、生物田园,构成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中的多彩景观。

(三)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文旅经济特色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在目前的四个国家级经济圈中,整体经济规模偏小,居于末位。但成渝两个中心城市文化旅游的投入产出效益大于其他国家级经济圈。

2019年成都的GDP为17012亿元,全国排名第七。重庆GDP为23605亿元,全国排名第五。成渝两市GDP共为40617亿元,比广州、深圳两市的总和少近一万亿元,比上海、杭州两市的总和少近一万三千亿元,是四大经济圈中最低的。但在旅游收入方面,2019年重庆为5739亿元,成都为4664亿元。重庆排名第二,综合实力又超过上海的5357亿。成都排名第四,超过杭州的4005亿和广州的4455亿。可见成渝双城文旅投入产出效益比是相当高的。

三、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文旅发展目标

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指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有利于在西部形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打造内陆开放战略高地,对于推动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要尊重客观规律,发挥比较优势,推进成渝地区统筹发展,促进产业、人口及各类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和高效集聚,强化重庆和成都的中心城市带动作用。

这一指导方针,不仅仅是针对成渝地区经济发展,也同样可以指导成渝文化旅游的发展方向。培育发展成渝地区双城文化旅游圈,有利于引领中国西部地区文化和旅游发展,拓展全国文化旅游产业增长新空间;有利于发挥沟通西南西北、连接国内国外的独特区位优势,推动长江经济带和丝绸之路经济带文化旅游战略互动。

(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不仅是经济的重要增长极,也应当成为文旅的重要增长极

当城市的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核心动力和竞争力就是城市内在的文化创造力和生命力。文化实力已成为决定城市经济圈竞争力的核心要素,“文化立城”已成为众多新兴世界城市的战略选择,也必然会成为成渝双城经济圈的发展方向。

作为文化的重要增长极,城市文旅的发展模式应当不断创新。文化增长极的建设与发展,包括文化创新力和文化产业链两个方面。文化与旅游是城市重要的创新要素、经济要素、精神要素和品牌要素。如成都,提出以天府文化为内涵,打造世界文创名城、旅游名城、赛事名城和国际美食之都、音乐之都、会展之都“三城三都”,这些都与文旅紧密相连,而并未提到经济项目。对比若干年前提出的要建“国际大都会”的笼统目标,以GDP决定城市排位,城市定位和创新目标已经明显趋向于文化与旅游领域。

(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应当成为内陆文旅的开放高地和辐射中心

要成为内陆文化的开放高地,就要坚持全球视野和创新思维,培育一批国际型文化企业和文创品牌,与世界各城市在文化科技、时尚设计、艺术音乐、旅游会展、运动体育、美食等多领域开展深度的合作,共同构建文化的良性互动格局,成为引领西部的时尚中心城市。

(三)继续保持成都和重庆的高品质生活宜居地特色,成为城市吸引力与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的基础条件

成都和重庆在多次全国宜居城市评选中都位居前列。成都和重庆拥有一线城市的素质,城市的文化特色和宜居性很强,尤其是成都现在大力弘扬和发展天府文化,继续建设 “公园城市”,为高品质生活宜居地增加更鲜明的特色,如全国最大规模城市绿道、最大规模城市中心公园龙泉山森林公园等。

目前文化旅游业的竞争,已不是传统意义的资源竞争,而是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水平之间的竞争,也是不同地区宜居高品质生活的竞争。能否提供高品质的宜居生活环境、生活氛围与高水平、全方位的生活服务,是未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与加大城市吸引力的基础条件。

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文旅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文化与旅游产业尚需整合

成渝双城在制造业如汽车、电子产业等方面,还未形成明确的产业分工,产业竞争大于合作。成都与重庆产业都存在内外双重同质化、创新能力不足的短板。高端发展平台的谋划和建设竞争大于合作,产业分工协作不够充分。在文旅业中也存在同样的问题。成渝文化的互补,是双方合作最重要的基础。但成都重庆两城主体竞争意识很强,巴蜀文化仍呈分离态势,在过去较长时间内成渝旅游合作程度还不够。

成渝两城文化产业集聚效应不强。这与成渝两城的文化旅游资源大体上还处于分割状态,流动性不强,市场机制发育不充分密切相关。目前成都和重庆的文化与旅游产业要素,要形成一个统一的文化圈与旅游圈,还需要双方共同努力。

成渝双城可以把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发展成新兴支柱产业,在文化与旅游产业要素合理流动和高效集聚的前提下,实现文化旅游资源和市场的相互流动和融合。建立跨川渝两省市的旅游线路和景区营销。借助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投入产出效益较制造业更高的城市经济特点,构建现代文创旅游产业体系。

(二)中间地带发展失衡局面尚需纠正

成渝两地之间的城市群,目前来看发展速度还是相对较慢,主要以三四线城市为主。如2019年仅次于成都的绵阳市GDP为2856亿元,全国城市排名93位,旅游收入721亿元;乐山市GDP为1863亿元,旅游收入1041亿元;宜宾市GDP为2601亿元,旅游收入826亿元;泸州市GDP为2081亿元,旅游收入596亿元;南充市GDP为2322亿元,旅游收入742亿元;遂宁市GDP为1345亿元,旅游收入563亿元。上述城市旅游收入均在全国城市的前五十名之外,与成渝两城差距巨大,更与自身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不相称。高品质生活宜居地的特色目前仅限于成渝两城较为突出,许多区域中间城市具有成为高品质生活宜居地的条件,但尚未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还需进一步提高建设水平。

(三)文旅产业与产品创新水平尚待进一步提升

成都曾经以率先发展乡村旅游引领全国旅游风向,但现在已落后于江浙等地区,文旅创新力有待提升,尤其在文旅产品方面缺乏原创产品。成渝两市近几年来虽然在文化旅游项目上投入很大,但大都是在既有领域内的扩展,或者填补区域旅游项目的空白,如都江堰融创文旅城的室内滑雪场雪乐园、室内秀场青城秀,是综合科技、场景、体验、时尚等方面的创新,但多数项目并非原创式创新。

浙江在这方面做得比较好,在文旅产品方面,如宁波象山影视城推出的《长安十二诀》沉浸式实景体验秀,“穿汉服,游西塘”第七届西塘汉服文化周等活动,衢州文旅动漫IP南孔爷爷城市品牌,都是近几年较引人注目的文旅原创产品。

浙江近十年来依托率先发展民宿和特色小镇,开辟了新领域,引领全国文化旅游发展潮流。重庆以都市建设多维空间为导向,发展网红城市也是一种领域原创式创新,同样引领都市旅游方向。

科技文旅、数字文旅、时尚文旅、体验文旅、场景文旅等方面,均有可能是文旅产业的创新领域。想象力、创意力与执行力应是成渝文旅创新的关键要素。

五、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文化旅游业发展方向

(一)打破行政区划界线,变同质竞争为合作分工,相互依存,差异发展

成渝双城的产业分工与融合,在制造业方面,由于是重资产,涉及产业布局的重大调整,需要两地打破行政区划界线,密切合作,时间较长,困难较多。但在文化和旅游产业布局方面,由于对重资产的依赖程度较低,调整的难度较小,可以做到率先突破。

目前在成渝双城跨界文化旅游方面,巴蜀文化旅游走廊的提出是最重要的破冰行动。建设巴蜀文化旅游走廊的主要目的,一是使成渝地区的其他中小城市文化旅游业兴起,二是强化成渝两个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此外建设成渝文化旅游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的呼声也很高。

成渝双城在文化和旅游融合的具体合作包括政策、机构、项目、投资等方面,2020年6月成渝双方已达成协议,共同打造三大文化旅游品牌:一是“成渝地·巴蜀情”区域文化活动品牌;二是中国西部公共文化和旅游产品服务品牌;三是成渝地区文化旅游公共服务数字化品牌,打通川渝两地数字图书馆、数字文化馆网络。

(二)加强顶层设计,统一规划,大力推动文化与旅游产业的深度融合

将文化创意产业与文化服务作为城市核心产业经营,与旅游业深度融合在共同打造文化旅游品牌方面,成渝许多地区和景区已有强烈的合作意愿和具体的行动。如眉山与大足、青白江与沙坪坝、宽窄巷子与洪崖洞签订合作协议,以及成渝商会的“双城文创旅游直通车”等。但目前缺乏统揽全局的文旅融合一体化顶层设计,总体上还处于部门对接、区域对接的状态,缺乏深度和广度。规划成渝双城文旅融合一体化的顶层设计,是未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重要任务。

(三)突出各自文旅特色与核心竞争力

成渝两地的文旅产业链已有相当特色。休闲和网红已成为成渝两城各自文旅的突出特征,但也有许多薄弱环节。产业创新有待加强,只有先把两个中心城市做好,才能起带动作用。

这方面杭州做得很好,杭州被称为民营经济天堂、互联网经济高地,互联网文化已成为杭州的城市品牌和核心竞争力。但成渝两城的旅游业排名都超过杭州,成渝双城地区文旅产业的特色应该可以走在全国前列,把自己的文旅品牌作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例如向郊区型、生态型、精品型、艺术型、科技型、文创型发展,目前在成渝两城已成为文旅创新的重要方向。

(四)双方密切合作,深度挖掘和整合巴蜀传统文化

历史上成渝两地巴蜀文化互相交融,成都和重庆分别是四川盆地西东两侧的政治经济和交通中心。这是两地重要的合作基础。

巴蜀传统文化内容丰富,有许多是成渝共有的,如江河文化、石窟文化、餐饮文化、名人文化等,双方合作完全可以共同整合和提升,在此基础上形成世界级的巴蜀文化旅游区,打造巴蜀文化旅游走廊,振兴中部区域旅游。例如四川安岳和重庆大足紧邻,山水相连,都有艺术水平很高、内容极其丰富的唐宋佛教石刻,已在政府层面探讨如何合作。

(五)成渝双方在文创产业、旅游产业和旅游商品制造业方面,共同招商引资,变竞争为竞合,变分散为共享,形成世界级的现代旅游目的地

成渝可以共同规划和引进具有独特性的现代旅游产品,发展成西部文化旅游双核增长极。如成都方面,目前已有的做法是:打造“三城三都”城市品牌,努力建设成独具人文魅力的世界文化名城;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创意产业中心,包括动漫、音乐、影视等领域。重庆在这方面也有很好的设想。

将文化创意产业与文化服务作为城市核心产业经营,与旅游业深度融合,如同韩国首尔经济圈一样,才有打造成渝新经济联合品牌的可能。每一个文化圈都有其特殊的性质和传统,也影响了经济圈未来的发展方向。例如韩国首尔的韩剧和日本东京的动漫,都受日韩这两个城市文化的影响。

在文化创意方面,成渝双城可以就文博、三国文化、中医药、传统手工艺等文化资源深度合作,与旅游跨界融合,创造新的文旅增长点。

(六)成渝经济区作为西部文化与旅游高地,辐射和带动西部地区文化旅游和发展

培育发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有利于引领中国西部地区发展,并且面向东南亚和南亚,是国家战略的需要。成渝双城经济圈最主要的任务,是引领广大的西部地区发展。这里的西部有两个含义:一个是西南云贵川藏这四个省(自治区),另一个是西北。南方丝绸之路是古代历史上就存在的重要交通路线。未来从成都到昆明到曼谷乃至到新加坡这样的泛亚铁路和高速公路,以及正在建设的川藏铁路,将对东南亚和南亚地区的经贸交往起到更大的影响。而其沿线的自然与人文景观,都将是世界顶级的自然与人文旅游线路。

此外红色文化也是成渝双城的优势资源,如红军长征路线、川陕苏区,均覆盖西部若干省区,可以成为文旅的西部辐射的依托。最近中央提出建设长征国家文化公园,更可能成为成渝双城面向西部的文旅抓手。

(七)双方共同营销宣传,推出世界级成渝文化旅游圈整体形象和共享型旅游线路

由于巴蜀文化的同构性与融合性,以及四川盆地的独特地理环境,成渝双城地区有许多可以共享的文旅资源。例如在文化方面,佛教石窟文化有大足石刻和安岳石刻、乐山大佛。李白、杜甫、陆游、范成大等古代诗人在巴蜀的足迹也遍及成渝地区。川菜与火锅更是成渝双城地区的共同美食。在景观方面,长江、嘉陵江贯穿川渝,是著名的旅游黄金水道。盆地周边山地,如重庆巫山、仙女山、金佛山,四川峨眉山、贡嘎山、四姑娘山等均为著名山地旅游区。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应进行文化旅游资源的统一营销,建立巴蜀文旅营销共同体,达到双赢的效果。

成渝双城共同营销宣传,推出世界级成渝文化旅游圈整体形象和旅游线路,可以大大加强巴蜀文化旅游圈的营销宣传力度,从而取得更好的效益。

成渝可以推出双方资源共享型旅游线路,例如巴山蜀水旅游线路、巴蜀宗教文化旅游线路、巴蜀名人旅游线路、巴蜀美食旅游线路等。上述这些旅游线路,都具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可为游客提供全方位的旅游体验。

(八)中间区域城市利用文旅资源优势形成反向吸聚

目前成渝两市均处于人口、资源、资本的吸聚阶段。吸聚周边人口显著,中心城市与周边城市发展差距加大。但在文化和旅游领域,由于成渝双城地区资源的空间分布并未集聚在中心城市,加上地方文化的独特性,成渝中间区域城市具有较大的资源优势与文化优势,如乐山大佛、眉山三苏、大足石刻、合江钓鱼城、武隆天生三桥等。文旅产业发展速度可以超过制造业,对成渝双核中心城市形成反向吸聚力,成为中间区域城市崛起的重要支撑。

例如2020年12月重庆永川全域旅游发展规划(2020—2030)出炉,永川的总体定位为中国西部休闲度假旅游名城,仅2021年准备投资66亿元,远期目标(至2030年)为建成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实现接待旅游人次40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突破500亿元。

在四川方面的中间区域城市,2019年乐山旅游收入占GDP的55%,宜宾占31%,泸州占38%,南充占31%,遂宁占41%。由此可见优先发展文化旅游业对于中间地带城市经济发展的巨大作用。

中间区域城市利用文旅资源优势的另一个重要领域,是大力建设高品质的生活宜居地,尤其是在成渝一小时通勤圈的建设逐渐实现的前提下,中间区域城市与成渝双城的通勤时间更短,如成都周边的广汉、德阳、眉山、资阳,重庆周边的大足、合江、泸州、广安等中小城市,均具备高品质生活宜居地的生态资源、生活环境、文化资源和城市建设基础,同时有距离中心城市较近的区位优势。如果充分利用这些区位优势资源和文旅优势资源,可以吸纳成渝两城的人口与产业,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助力。

猜你喜欢

双城经济圈成渝
三大增长极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经济溢出影响研究
基于东北亚经济圈的中国数字贸易出口促进效应研究
“双城剧汇”共促戏剧发展
青年共建“双城圈” 摄影同话“巴蜀情”
曲韵巴蜀话发展 艺荟双城谱新篇
2020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大事记
中国双城发展模式
成渝双城到同城
基于Shift-share的成渝产业结构效益与竞争力研究
成渝两大经济新区区域规划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