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文化产业融合发展探讨
2021-01-31陈利
◇ 陈利 ◇
2020年10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正式审议通过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①《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 审议〈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https://www.ndrc.gov.cn/xwdt/ztzl/xhyshj/ldjh/202012/t20201223_1260082.html?code=&state=123.2020-12-23.,明确指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有利于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有利于拓展市场空间、优化和稳定产业链供应链,是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一项重大举措。”2021年3月,《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②《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https://xxgk.mot.gov.cn/2020/jigou/zhghs/202102/t20210225_3527909.html.2021-02-25.提出:“建设面向世界的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4大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集群。”由此,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正式被定位为支撑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第四极”。但不可否认的是,较之于其他三个区域增长极,作为“第四极”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无论在经济总量,还是在科技创新等方面,都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因此,探寻新的经济发展增长点,助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就成为学界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之一。
众所周知,经济发展,文化是魂。文化产业历来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几千年的历史进程中,成渝两地地理相邻,水陆相通,形成了底蕴深厚的巴蜀文化,建构了共同的文化心理和文化资源。但是,自1997年四川、重庆分治之后,成渝两地的文化产业发展就各自为政,宏观上存在着产业规划同构、资源配置低效、技术合作缺乏、人才流动不畅等问题,造成了一定程度的资源浪费。据统计,成渝经济圈内,各城市之间的产业相似系数为0.69~0.99。各城市之间的产业结构趋同,发展模式具有较大的相似性,没有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各城市之间的优势互补①李斌:《成渝经济区协调发展战略思考》,《宏观经济管理》2012年第7期。。因此,本文试图通过分析成渝两地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文化资源基础、基本条件和制约因素,从建设“双城”巴蜀文化资源数据库、打造“双城”文化产业知名品牌、建立“双城”文化产业合作创新中心等方面,提出成渝两地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诸多建议,以期为促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提供学术和实践意义上的参考。
一、深厚独特的巴蜀文化资源
文化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从纵向上看,在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会呈现出不同的形态和特质;从横向上看,在同一历史发展阶段,由于区域间的自然地理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差异,会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域文化。
巴文化主要以盆地东部地区为主,以重庆为中心;蜀文化以川西地区为主,以成都为中心。在长期的演化过程中,巴文化和蜀文化形成了各自的特点,由于人类的迁徙定居、交流融合,两者又产生了紧密的联系,相互融合发展,最终形成了以四川盆地为主要范围的“巴蜀文化”。巴山蜀水,雨量充沛,河川纵横,沃野千里,很早就孕育出了丰富神秘的人类文明。迄今发现的国家级重点保护遗址有代表巴文化的城坝遗址、罗家坝遗址,以及代表蜀文化的三星堆遗址、金沙遗址等。在巴蜀文化区,有将成都平原变为天府粮仓的都江堰,展现巴蜀人勇于冒险、坚忍不拔精神的巴蜀栈道,体现悠闲舒适、阶层平等追求的盖碗茶,诠释巴蜀人追求美食享乐的各种小吃和火锅,展现巴蜀人崇尚自然力量和奇诡浪漫的《山海经》,体现巴蜀人独特审美文化的川剧,展现巴蜀各民族交流融合的蜀绣,等等。在巴蜀地区,司马相如、李白、杜甫等文人辈出。巴蜀文化在汉赋、唐诗、宋词、易学、道教等方面都得以体现。巴蜀文化在历史长河中既开放包容,又保证了自身文化系统的独立性。
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巴蜀儿女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参加了历次重大的抵抗外国侵略、拯救民族危亡、推动社会发展的伟大斗争,作出了杰出的贡献,由此沉淀了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如红军长征川渝段的相关历史遗迹,邓小平、朱德、陈毅、罗瑞卿、聂荣臻、刘伯承、杨尚昆等伟人故里,赵一曼、江姐、丁佑君、邱少云等革命英烈故居,歌乐山革命纪念馆,“红色三岩”革命圣地等。
总之,巴蜀文化有3000多年的深厚历史积淀,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多样化的表现形式。巴蜀文化的同构性,造就了四川人与重庆人思维方式、风俗习惯、文化偏好的相似性,这为成渝双城经济圈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提供了天然的文化纽带和共同的文化基础,也为两地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提供了独具魅力的特色文化资源。
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基本条件
“文化产业”作为后工业时代的一个学术概念,由于涉及文化、经济以及管理等诸多领域,目前学界尚未达成共识。国家统计局《关于印发〈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2018)〉的通知》立足于统计学范畴给予的界定“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产品和文化相关产品的生产活动的集合”可以区分为“文化核心领域”和“文化相关领域”两大部分,具体包括新闻信息服务、内容创作生产、创意设计服务、文化传播渠道、文化投资运营、文化娱乐休闲服务、文化辅助生产和中介服务、文化装备生产、文化消费终端生产9个大类。①《关于印发〈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2018)〉的通知》,国家统计局,http://www.stats.gov.cn/tjgz/tzgb/201804/t20180423_1595390.html.2018-04-23.这一定义,内涵丰富而具体。因此,据此分析成渝两地的文化产业发展相关问题具有较强的实践意义。
当前,我国文化产业已经进入高速发展的阶段。体现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的“数字创意产业”被确定为国家五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②《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2018)》(国家统计局令第23号),国家统计局,http://www.stats.gov.cn/tjgz/tzgb/201811/t20181126_1635848.html.2018-11-26.,对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成渝地区文化产业的发展也得到了政府的高度重视,具备良好的发展潜力。
(一)政策规划与支持
作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主体区域,四川、重庆两地政府高度重视文化产业在整体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在各自的“十四五”规划中对文化产业的发展均做出了明确的安排部署。
2020年12月,中共四川省委第八次全体会议通过的《四川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建议》③《四川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和改革委员会,https://www.ndrc.gov.cn/fggz/fzzlgh/dffzgh/202106/t20210617_1283437.html?code=&state=123.2021-06-17.,提出了“十四五”期间四川省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规划:一是以建设文化强省为目标,深度挖掘、开发和保护巴蜀文化遗产,如红色文化资源、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打造红色文化品牌,建设长征文化公园(四川段),建立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点研究机构和传习基地。二是推进媒体的深度融合,建设全媒体传播工程。三是全面繁荣文学艺术、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等文化事业,振兴川剧、曲艺等传统文化,培育一批数字创意文化企业。四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规划产业园区,培育龙头企业,打造知名品牌。五是建设四川国际传播中心,加强文化对外交流,提升巴蜀文化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
2020年11月,中共重庆市委第九次全体会议通过的《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建议》④《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通知》,重庆市人民政府,http://www.cq.gov.cn/zwgk/zfxxgkml/szfwj/qtgw/202103/t20210301_8953012.html?from=timeline.2021-03-01.,提出了“十四五”期间,以建设文化强市为目标,重庆市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规划:一是全面繁荣文学艺术、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等文化事业,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城乡一体化建设,建设公共文化数字化工程,构建“书香重庆”全民阅读服务体系。二是建设一批重大文化设施和文化项目,用好“红色三岩”等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建设长征国家文化公园(重庆段),保护、研究、利用重要自然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建设重庆非物质文化产业园。三是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兼顾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文化产业市场体系,提升文化产品质量,打造“成渝地· 巴蜀情”等知名文化品牌。四是实施文化产业的数字化战略,构建数字文化新型业态。五是规划文化产业园区,建设基地集聚工程,建设全国重点影视基地。六是建设重庆国际传播中心,推进巴蜀文化的国际传播交流。七是推进文化旅游的深度融合,实施“文化+”和“旅游+”战略,促进文化、旅游、生态、康养等产业融合,将重庆建设成文旅融合的示范区。八是建设巴蜀文化走廊,将其打造成“国际范、中国味、巴蜀韵”的世界级文化旅游胜地。
(二)文化产业发展的良好基础
四川具有丰富的巴蜀文化资源,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重要条件。四川文化产业的发展得益于科学合理的政府推进型发展模式,通过宏观经济发展政策和产业政策实现管理职能的转变,推进融资渠道、宣传渠道的多元化有机融合,在城市转型升级的过程中夯实文化产业与城市整体发展的有机融合①苏宁,王永波,李昊:《把成都整体文化资源优势变为产业优势的研究》,《中华文化论坛》2012年第2期。。科技创新驱动已经成为成都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抓手②罗小华:《夯实文化产业基础,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以成都为例》,《中华文化论坛》2016年第5期。。在成都天府新区,科技创新对文化产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成都文化产业的发展主要以文化创意、制度创新和科技创融为动力,打造特色文化产业的竞争优势③李蓉,周波,贺兆轩:《基于科技创新驱动的四川文化产业发展战略思考——以成都天府新区为例》,《中华文化论坛》2014年第2期。。成都已经成为带动四川全省文化产业发展的核心增长极。
目前,重庆文化产业发展已经进入转型升级、提速发展的关键时期,重点打造文化产业品牌④赵君辉,刘琳:《重庆文化产业品牌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新闻研究导刊》2018年第2期。。推动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已经成为一条重要的发展路径⑤谌可佼:《重庆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研究》,重庆工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年,第24页。。近年来,重庆文化产业与科技产业的融合发展程度逐年提高。但是,还存在文化、科技产业作用力不均衡,细分产业融合度差异等问题,需要在产业结构调整、文化产业供给侧改革、产学研结合、产业政策等方面引导与支持文化产业和科技产业实现融合发展⑥郑洋洋:《重庆文化产业与科技产业融合的实证分析——基于投入产出表》,《城市》2018年第10期。。
2019年中国西部文化产业指数显示,四川居西部省市文化产业发展综合指数第一,重庆居西部文化消费综合指数第一。“安逸的四川”和“网红的重庆”占据了西部文化产业供给和需求的两极⑦郭静雯:《西部各省市文化产业哪家强?四川、重庆包揽两个第一》,新华网,http://m.xinhuanet.com/sc/2020-05/09/c_1125960894.htm.2020-05-09.。四川文化产业发展综合指数西部第一,说明四川文化产业的生产力、影响力和驱动力提升明显。2019年的驱动力指数值,主要来自作为四川名片的“三九大”等世界级文化资源(三星堆、九寨沟、大熊猫)以及网络游戏《王者荣耀》、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等现象级文化产品。重庆文化消费综合指数居西部第一,说明重庆在文化消费环境、文化消费意愿、文化消费能力、文化消费水平等方面具有良好条件。作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主体区域,四川和重庆实现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具有天然的互补性。
长期以来,四川、重庆两地的文化产业主要是在局部的政策规划下相对独立发展,在文化政策和文化市场上主要考虑自身的竞争能力提升,文化项目和品牌倾向于各自独立打造。文化资本、文化人才的稀缺性和巴蜀文化的同源性,造成了两地文化产业结构和内容的同构性,导致资源重复配置,没有真正发挥出成渝两地文化产业协同发展所能带来的整体优势。
三、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建议
2021年3月,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落实重大区域战略,优化文旅产业整体空间布局”,要求“进一步促进区域间文化产业统筹协调和联动发展”。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建设过程中,针对上述存在的主要制约因素,笔者建议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协同开发巴蜀文化资源,实现经济、社会、文化价值的协同创造,促进产业链、价值链、创新链的对接,实现良性互动和优势互补,促进产生“1+1>2”的产业发展协同效应。
(一)建设“双城”巴蜀文化资源数据库
巴蜀文化资源是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基础。巴蜀文化资源可以区分为红色文化、文学遗产、历史名人、历史遗存、非物质文化遗产、风俗饮食等几方面。建议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范围内的各类文化资源进行整体性的系统调研,进行数字化编码和入库,实现文化资源的数字化、体系化保存,为后续开发提供坚实的文化资源基础。如古代巴蜀文明的杰出代表——三星堆文化,具备独特的文化风格和视觉元素。通过系统的数字化建模,可以为当代文化产品开发提供大量可借鉴和使用的素材和创意灵感,进一步转化为设计、动漫、影视等文化产品。
(二)打造“双城”文化产业知名品牌
巴蜀文化中的众多历史名人、历史遗存、文化艺术作品、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巴蜀地区传承已有千年之久。成渝两地应整合资源、优势互补,联合开拓市场空间,打造一批基于巴蜀文化资源的文化产品品牌(IP),通过精良的制作质量和有效的市场运营,提升其知名度和美誉度,同时积极开发巴蜀文化IP的衍生文化产品,积极推进巴蜀文化品牌走向全国,继而进入海外市场。如依托巴蜀历史文化资源,开发和打造网络文学、动漫、游戏等多种形态的文化产品。依托巴蜀非物质文化遗产,联合举办大型文化活动,如川剧节、蜀绣节、美食节、火锅节等。通过交流、宣传、竞赛等方式提高巴蜀非物质文化的市场参与性和影响力。将巴蜀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旅游项目,促进旅游业转型升级,同时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IP知名度。
(三)建立“双城”文化产业合作创新中心
在成渝两地联合打造巴蜀文化知名品牌的过程中,建议以重大项目为抓手,建设“双城”文化产业合作创新中心,为相关企业、高校、研究机构搭建共同的协同合作平台,提供重大技术装备、基础软件、人才、投融资等基础性服务。通过“双城”文化产业合作创新中心的设立,促进和形成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文化产业发展的“产学研”合作网络,促进整体合作网络形成规模化发展、合作关系增强、凝聚力增长的趋势。成都和重庆具有丰富的高等教育资源,可考虑以特定的文化产业合作项目为依托,以成渝两地高校为载体,建设一批成渝文化产业创新项目合作中心。促进成渝两地在文化科技和内容创作上的深度合作,实现产品、品牌的联合开发,构建“融合发展”的实体承载平台。
(四)构建“双城”文化市场信息共享平台
在建设文化产业合作创新中心的过程中,同步推进“双城”文化市场信息共享平台的建设,避免文化产业生产要素资源的重复配置和产业内部的同质化竞争。运用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建设市场信息共享数据库。对产业数据进行动态化的适时采集和深度挖掘,通过商业智能技术(BI)对数据进行分析,增强文化企业的市场预判能力,发掘成渝两地文化企业的共同合作机会。通过文化市场信息共享平台的建设,促进成渝两地文化企业的资源共享,引导相关文化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实现产业链、价值链和创新链的对接、重构和升级,提升产业发展的整体效率,发挥更大的规模效应和协同效应。
(五)创新“双城”文化产业投融资机制
文化产业具有无形资产占比高、资产价值难以评估、市场风险高等特殊性质。这些特性使得文化企业难以及时融通所需资金。建议依托“双城”文化产业合作创新中心,进一步创新文化产业投融资机制,为企业发展、项目运作提供有效的资金保障和风险分担机制。首先,建议出台促进成渝双城经济圈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金融优惠政策,构建多层次的文化产业投融资体系,完善区域内文化产业投融资机制,促进多方资本参与区域内文化产业的投资与运营。其次,建议成渝两地根据文化资源协同开发的战略目标,实施整体项目规划,有针对性地进行招商引资。最后,引进民间资本,以直接投资、间接投资、项目融资等多元化的方式进入巴蜀文化开发的产业活动,使巴蜀文化在市场化运营中焕发新的活力,创造更大的经济与社会价值。
(六)培育“双城”文化产业大型企业集团
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文化产业融合发展,迫切需要培育一批立足“双城”经济圈,具备雄厚实力,有能力参与国内和国际市场竞争,能起到引领带头作用的文化产业大型企业集团。通过培育大型文化企业集团,进一步聚集和整合区域内相对分散的人才、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加速文化资源从“资源”向“资本”的转化,促进区域内整体产业的规模化和集群化发展。建议从成渝两地的优势文化产业入手,重点促进新闻信息服务、内容创作生产、创意设计服务、文化投资运营、文化消费终端生产领域的相关企业进一步密切合作关系,实现强强联合,进而在政府的引导和推动下,实现相关企业的重组和整合。同时,积极引入区域外优势文化企业,促进实现资本联合、人才引进、技术合作。推动区域内大型文化企业积极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在竞争中锻造和提升企业的创意转化、开发制作、市场运营能力,打造一批在国内外有重大影响力的数字文化精品。
结 语
综上所述,在加速推进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大背景下,得益于丰富的巴蜀文化资源、川渝两地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政策支持以及川渝两地文化产业发展的良好基础,川渝两地文化产业的发展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因此,依托“山水相依”的巴蜀文化,紧密围绕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总体战略,建设巴蜀文化资源数据库,打造文化产业知名品牌,建立文化产业合作创新中心,构建文化市场信息共享平台,创新文化产业投融资机制,培育文化产业大型企业集团,引导和促进川渝两地文化产业逐步实现融合发展,使之产生“1+1>2”的协同效应,发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文化产业的总体优势,可以推动经济圈内文化产业的总体规模和市场竞争能力迈上一个新的台阶,从而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提供新动能和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