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本图像识胡服
——《汉唐胡服研究》评介

2021-01-31杨浏依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1期
关键词:胡服汉唐鲜卑

◎杨浏依

(西北大学丝绸之路研究院,西安710069)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服饰已然成为中国古代文化当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它既是各民族不同性格的体现,亦是不同民族特殊文化的标志之一。中国自古以来便是多民族国家,各民族一同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其中之一便有胡服文化。

20世纪以来,在史学研究不断发展以及考古研究成果日渐增加的背景下,学界对少数民族服饰的研究得到相应补充,其中即包括对“胡服”文化的探索与研究。但由于时代背景、资料来源以及编写体例等原因的限制,其研究成果往往侧重于从胡汉文化交流以及中原服饰方面中探究胡服文化,缺少从胡服自身的特点方面进行研究,而其中涉及汉唐时期的研究则更是少之又少。

基于前人研究成果,赵斌、张睿丽、曾丽蓉以及雷小虎四人就学界关于汉唐时期胡服研究中的不足与部分疑惑之处,著《汉唐胡服研究》予以讨论。该书以汉唐胡服本身为研究对象,在广泛收集正史、类书、文集等各类图文资料前提下,采用历史文献与考古资料结合之法,辅以图像研究为切入点,尝试还原汉唐时期部分少数民族的服饰情态,分析并讨论了服饰文化下胡汉之间的相互作用。

《汉唐胡服研究》主要围绕匈奴、鲜卑、吐蕃、党项四个民族的服饰特点与其所反映的社会文化进行研究讨论。全书按照历史上的不同时期不同民族划分,共有四个章节。

第一章:秦汉匈奴服饰。内容主要涉及匈奴的社会生活、服饰原料的种类与来源、服饰形制、冠帽与发式、佩饰与妆饰五个方面。首先参照《史记》《汉书》等历史文献,简述匈奴社会发展状况,尤其是汉匈关系,并专门就匈奴族源演变、人口状况以及游牧经济做详尽描述。其次,将服饰原材料分为以动物为主的本地自产与种类庞杂的外来输入两大类型,分别进行研究。并将文献记录在内的匈奴服装按材料划分两类,再利用图像研究方法,以图片形式生动展现了服饰的形象特征与基本形制。展现了匈奴冠帽中极具民族气息与特征的金冠、貂蝉冠以及其他帽式,且针对学界中争议分歧较大的匈奴发式部分,将主要的四种发式一一列举之。佩饰部分则以头饰与耳饰为对象,对相关考古文物加以总结,以窥视匈奴社会现状。本章节的详细论述,丰富了匈奴服饰方面的知识,创新研究方式,为后人进行相关研究提供了借鉴意义。

第二章:魏晋十六国时期河西鲜卑服饰。本章共四节,首先概述了魏晋十六国时期河西自然环境,氐、羌、月氏、匈奴等民族分布情况,以畜牧业为主的社会经济形式,河西鲜卑的人文、历史沿革以及宗教习俗。其次分析认为,河西地区主要采用当地生产的动物皮毛、丝织品、棉、麻等材料,并详细列举了丝织物中的代表:锦、绢、纱、绮等,随后参考墓葬中的壁画以及随葬品,推测出当时河西地区掌握着较高的纺织技术。之后则以汉代鲜卑服饰为主,就考古资料与史籍所载鲜卑服饰,通过对墓葬中的文化遗址研究,总结出汉代鲜卑当以上衣下裤为主要服饰,男女通用,可窥其社会男女地位。同时对汉代时期鲜卑冠帽与发式进行详细研究,就部分例如金冠、乌桓帽、鲜卑帽、披发、剪发等极具特征之处予以专门讨论,展现了汉代鲜卑服饰中冠帽与发式的多样性。作者围绕河西地区鲜卑的服饰与饰物,在运用史料与考古文物基础上,参考敦煌、酒泉、嘉峪关、武威以及张掖地区遗址中所展现的服饰特点,基本还原了鲜卑服饰的多样性及其服饰中反映的社会文化生活。

第三章:唐代吐蕃服饰。本章先是对吐蕃地区的自然环境,吐谷浑、苏毗等民族分布情况、人口规模以及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状况进行简介。分动物皮毛、丝绸、棉麻以及金线四类以分析研究吐蕃服饰的原料种类与来源。按照时间顺序将吐蕃服饰演变分早期与王朝时期,以考古遗址为主展现了其早期服饰特征。同时结合史料叙述了吐蕃服饰逐渐制度化过程,即由建国之前的地域差异演变到建国后较为统一的告身制度、虎皮制度,进而提出吐蕃服饰具有继承性、多层次以及多等级特征。从图像学角度,对已知部分图像材料中典型图像与实物进行详细描述,参照考古实物,对其中最具特点的冠帽予以专门讨论。此外,还展现了其服饰中常见的联珠圆纹样以及部分特殊纹样所反映的中西文化交流的成果,尤其是波斯文化在吐蕃地区的传播。针对吐蕃服饰中的发式和其他饰物,也做了单独研究。本章占比全书最大,内容丰富,论证详实,图文并用,有较强的说服力,较为全面地展现了唐代时期吐蕃服饰文化特点。

第四章:党项西夏服饰。本章简单交代了西夏社会概况与背景,着重强调自然环境对社会产生的影响,列举了包括党项、汉人、回鹘以及吐蕃等主要民族及其分布情况。作者将原料分为本地与外来两种类型,且依据时间发展,相继论述了西夏服饰最初“衣皮毛”的初始时代,皮毛与锦绮的并用时期,以及元昊建国改制后服饰制度随之建立的时期。详述了元昊所定服饰制度中存在的严格等级界限与君臣百姓之别,探究出政治形势的改变乃是西夏服饰改革的根源。由于文献缺载,对西夏中后期服饰及其形制的论述,主要参看例如《西夏译经图》等传世人物形象图,总结了其种类繁缛、款式多样、等级分明的特点。本章相较于前三章内容虽简,但逻辑清晰,丰富了学界对西夏服饰的研究。

总体而言,全书近22万余字,涉及秦汉至隋唐时期各个时期胡服制度的诸多方面,研究视野广泛,涉及内容丰富,提出了新观点、新见解,对学界服饰研究有所贡献。综合上述,全书呈现如下特点。

其一,思路清晰,论证有力。研究该书的论述思路,可以从中领会汉至唐各时期不同民族的社会服饰文化特征。作者以汉唐胡族历史沿革为主线,分别阐述了汉朝匈奴、魏晋鲜卑、唐时吐蕃、西夏民族服饰文化。各章节先是交代了具体的社会背景,随后再对服饰的原料、形制等自身特点进行探讨,最后呈现出各个民族服饰背后所体现的社会文化生活。全文思路清晰,层次分明,结构框架具体明了,逻辑严谨,不仅为读者呈现出了胡族服饰的特征与其中所蕴含的文化因素,也引导读者更好理解文章内容,为研究者提供了严谨的逻辑与研究思路。此外,作者在利用并参考古今著作的基础上,广泛收集各种资料,为论证增强了说服力。例如作者在探究唐代吐蕃服饰中服饰种类时,不仅采用《旧唐书》《册府元龟》《王统世袭明鉴》等文献资料,而且列举大量墓葬出土实物予以证实,将历史文献与考古文物相结合进行论证。

其二,角度新颖,视野开阔。作者以敏锐的眼光对待学术问题,总结以往学术观点,探究其中不足或存疑之处,致力在胡服上尝试做进一步的补充研究。首先,多角度切入进行探究,与以往单一的历史角度研究不同,作者从历史学、图像学、文化学、社会学以及心理学等不同角度深入地进行分析与讨论汉唐时期胡服的文化特征以及其与其他民族的文化交流,进而上升至理论高度认识中国古代服饰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影响。例如,第一章节的第三小节当中,在图像学视野下对秦汉匈奴服饰予以研究,结合匈奴墓葬中出土的“二人角斗纹”饰牌、匈奴当户灯以及骑马武士绣像、胡汉战争图等图像资料,以表明匈奴服饰受外来服饰影响而呈现出的文化特点。又如第三章节的第四小节中,站在图像学视野下对吐蕃服饰探究讨论,分别总结整理出莫高窟壁画、榆林窟壁画、郭里木板画以及四川石渠县石刻群雕中与服饰相关的图像资料,冀以展现吐蕃服饰特点,图文并茂,生动详尽。全文采用130余张图片,涉及墓葬出土文物、传世画作以及手绘图像等内容,丰富了相关研究成果的同时亦拓展了学界研究视野,提供了新的研究角度。

其三,精于学术,贡献突出。该书主持者赵斌先生主要从事民族史研究、服饰史研究以及文化史研究等工作,在汉唐服饰史研究中颇有独到的见解,著有《秦汉时期北方游牧民族发式述论》等文章。其研究往往立足于民族,立足于服饰,立足于文化,并在《汉唐胡服研究》中展现无疑。张睿丽、曾丽蓉以及雷小虎皆为从事民族史与服饰史方面研究的学者,整个团队有很强的专业性。该著作为胡服领域的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尤其是对从事相关研究的学者有重大意义。

由于文献与相关考古资料较为缺乏,文章研究内容有限,就主要几个民族服饰予以研究。总体而言,研究内容没能全景式、整体性地再现汉唐胡服的全貌与发展轨迹,仍有相关问题研究需要补充。

服饰文化本就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不可分离,通过研究服饰文化,不但有利于了解各个民族的实际生活状况,也为了解社会发展轨迹,洞察包括文化在内的社会变迁提供了一条途径。赵斌等人所著《汉唐胡服研究》,不仅有助于了解汉唐时期西北地区少数民族的生存状态,也有助于寻找服饰中所反映的社会文化变迁规律,对于继承和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对学术界来讲,丰富了研究成果,亦为研究少数民族服饰文化提供了更加广阔的视野与思路。

猜你喜欢

胡服汉唐鲜卑
吐鲁番出土随葬衣物疏所见服饰信息辨析
上海汉唐传动系统有限公司
关于拓跋鲜卑迁徙过程中的文化转变
内蒙古东北部地区早期鲜卑生计方式探讨
汉唐书商研究述评
浅谈唐诗中的胡服
东汉末年至曹魏初年鲜卑兴起的原因分析
鲜卑神话考实
胡服东来①
再議胡服騎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