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生态思想及其当代实现路径探析
2021-01-31曲奕诺
◎曲奕诺
(青岛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青岛266071)
马克思生活的时代,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有了巨大发展,资本家为生产剩余价值无限掠夺自然资源。这种不可持续性的发展理念,造成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马克思以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作为切入点,力求弥合人类与自然之间物质变换的裂缝,阐释了系统科学的生态思想,这一思想为当代中国解决生态问题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与实践依据。
一、马克思生态思想的理论渊源
马克思生态思想是在资本主义大生产迅速发展的特定历史条件下,批判地吸收了古希腊朴素唯物主义、近代机械唯物主义以及德国古典哲学自然观的思想,创造性地发展成为科学的生态观。
(一)古希腊朴素的自然观
古希腊时期,自然哲学开始萌芽并逐步发展,古希腊哲学家开始探索万物的本原,对自然的认识由现象开始走向本质。古代朴素自然观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某种物质,这一思想冲破了神学的束缚。泰勒斯通过观察尼罗河的潮涨潮落,提出了“水是万物的本原”。在这之前人类总是力图用一些超自然的现象来解释自然本身,泰勒斯这一思想的提出,说明了人类已经在用理性思维来认识自然。赫拉克里特提出了“火本原说”,并且认为这团活火“按一定尺度燃烧,一定尺度熄灭”,火与世界万物之间可以相互转化,体现了朴素辩证法的思想。毕达哥拉斯提出“万物皆数”,企图用数来解释世界万物。德谟克里特认为原子和虚空是万物的本原,原子在虚空中运动,这也体现了原始物理学的萌芽。伊壁鸠鲁对德谟克利特原子论学说进一步发展,否定和批判先验论思想,指出物质是能够被感知的客观存在。马克思在博士论文中比较了德漠克利特和伊壁鸠鲁自然哲学的一般差别,肯定了他们的成就。马克思博士论文继承了伊壁鸠鲁自然观的态度,肯定世界的物质性,这是马克思哲学的基础。
在古希腊时期,人类拒绝再用玄学来解释世界,开始用理性与哲学的思想来解释未知。虽然马克思承认这一时期的自然观具有猜测性与直观性的局限,但同时也认识到,古希腊朴素自然观肯定自然的统一性,并把这种统一性归结于某种特定的事物的联系中去,这是人类对自然认识上的一大进步。
(二)近代机械唯物主义的自然观
近代欧洲,自然科学飞速发展,人类开始用科学来探索世界,近代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应运而生。力学发展的丰硕成果促使人们打开了新的思路,企图用力学的一些观点来解释客观世界。笛卡尔认为宇宙就是一个机器,运动只有机械运动这一种形式,不论是植物、动物都可以做机械的研究,他得出了“动物是机器”这一结论。牛顿认为一切自然现象都符合机械运动的因果公式,把一切化学、热、电等现象都看作“吸引或排斥力有关的事物”,并把物质和运动割裂开来。牛顿的自然观显然具有机械性和形而上学性。拉美特利则把机械论贯彻到底,提出“人是机器”,人的一切活动都是机械运动,人与动物没有本质区别。
近代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从进步意义上来说,是在科学推动下哲学领域的一大进步,不再用猜测性和直观性来解释世界。同时马克思也深刻认识到了其中存在的局限性,这一时期的自然观企图用力学原理来解释一切,孤立、静止、片面地观察客观事物,将人类社会和自然相割裂,存在着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不彻底性的局限性,因而不能解释生态问题的实质。马克思对近代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进行了批判与思考,进而逐步形成马克思科学的生态观。
(三)德国古典哲学的自然观
马克思在批判地吸收黑格尔辩证法思想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思想的同时,也批判地吸收了他们的自然观思想,使其成为马克思生态思想的重要来源。
黑格尔把万物存在共同本质及其相对应作为基础的精神实体称为“绝对精神”,“绝对精神”是自然之源。黑格尔认为“在自然界里所认识的也无非是理念”,自然并非真实存在的,而是自我意识的产物,人类通过“绝对精神”主宰自然。马克思批判了黑格尔唯心主义自然观,他指出自然是先于人的真实存在,只有在实践中去考察自然,才能转化为人化自然。同时,马克思也肯定了黑格尔哲学中的辩证法。黑格尔认为,自然界自我进化的过程是一个内含矛盾的过程,并且正是这些矛盾推动着自然界的演变。
费尔巴哈则用感性的人取代了“绝对精神”,从“人本主义”角度剖析了黑格尔的自然观,创立了人本学唯物主义生态观。费尔巴哈从思维和存在的角度,去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自然界是客观存在的,人和自然分别是与存在有无区别的实体,自然界是人的根据,是人类进行任何活动的前提。同时,自然也是哲学的基础和对象。但是费尔巴哈的自然观带有直观性,没有从实践的角度去理解人与自然,忽视了实践的作用和人类的主观能动性。马克思吸收了费尔巴哈自然观的合理观点,批判了其中的不合理的因素。从实践的角度,用辩证的方法来阐释人与自然的关系,开创了生态思想的变革。
二、马克思生态思想的主要内容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只追求利润不顾环境的现实进行了深刻地批判,提出人与自然、社会是有机统一的整体、倡导循环和可持续的生态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
想要理解马克思生态思想,首先需要搞清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马克思脱离了把人的存在归于神创的思想,提出“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人类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劳动从自然中获得生产原料,投入生产变成可以满足需要的物质资料,使用完成后的废料又被抛弃重新回到自然界。人与自然间物质变换的一取一还,实际上包含着人类获取自然提供的原料维持生产活动的过程和人化自然反过来影响人类的过程。
(二)循环经济的思想
人与自然界的物质变换,是有人类劳动参与的有意识地利用自然的过程。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生产活动对自然资源的破坏和大量的污染物的排放使得人与自然间的物质变换出现了严重的裂缝,想要尽可能地弥补这个裂缝,把有限的自然资源长久地利用下去,以达到一种平衡与和谐的理想状态,就要重视自然资源的循环利用,为此,马克思提出了循环经济的思想。
循环经济的思想贯穿于资本主义生产的全过程。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区分了两种节约,一种是废料再利用的节约,另一种废料减少的节约,它的实质可以理解为减量化和再利用,生产资料及其产生的废料在生产过程中的减量化,生产废物通过加工再利用,成为新的资源,重新进入生产以达到资源循环的目的。
从生产条件的节约来说,固定资本作为一种不变资本,在生产过程中可反复使用。资本家为了通过对不变资本的节约而提高利润率,从而提高了对机器、厂房等固定资本的再利用频率,在以劳动的社会结合为前提下,对生产资料进行集中及对其大规模应用来达到节约的目的。同时,随着实践经验的累积和科技的发展,对于生产资料的改良也对节约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例如对机器的不断改良,改变了制作材料,减少了损耗,更为坚固耐用,机器产生的废料也减少了,实现了减量化。
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对生产及消费排泄物的利用在不断加大。马克思对着两种排泄物进行了区分。生产排泄物指的是工业和农业的废料。马克思认为,在一个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物并非纯粹的毫无用处的丢弃品,而是可以通过一些加工和特殊的联系,再回到生产中,这就是废物的再循环。例如约克郡再生呢绒业对废毛和毛织物的再加工。对于人、自然的新陈代谢所产生的消费排泄物,马克思指出了其对农业的重要性,例如废料在伦巴第、中国南部及日本的小规模园艺式的农业中发挥了节约作用。
“所谓的废料,几乎在每一个产业中都起着重要作用”[5]。废料的利用自然离不开科学技术的支持。化学工业可是使本工业和其他工业的废料得到利用,例如,把煤焦油变为苯胺染料等,甚至是药品。生产机器的改良,可以把看起来没有价值的材料制成丝织品。科技成为了一种手段,使废料得到循环利用,是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助推力量。
(三)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批判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导致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异化。人与自然间的关系,建立在人对待自然的方式上,人类无限地开拓和破坏自然资源,势必违背自然界运行规律,破坏人与自然的和谐。马克思生活的时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使资本家贪婪的本性发挥到了极致。资本无限追求剩余价值的本质,决定了资本主义获得利益的欲望无限扩张与自然资源有限性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资本主义的发展不满足止步于简单再生产上,扩大再生产需要更多的原材料。资本家不惜把目光投向了不需额外花费的自然资源,进而降低生产成本。丧失理性的生态压榨,中断了人与自然间的物质变换,造成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异化。虽然科学技术对生态环境起到了一定的改善作用,但是这种作用不足以弥补生态危机。资本主义的扩张,更使生态危机蔓延到了全球。人与自然关系走向异化,这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不断发展的必然结果。
资本主义制度导致了人的异化。社会制度所存在的问题往往是各种社会问题产生的根源。资本主义私有制下,资本家通过购买劳动力来创造剩余价值。为了在降低成本的同时,剥削更多剩余价值,资本家对工人进行疯狂地压榨,让工人进行无偿劳动。劳动本该是让人感到幸福与满足的,然而在资本主义制度的驱使下,工人成为了毫无自由与尊严的附属品。资本家把劳动产品转化为资本,使工人与自己的劳动产品成为了异己的关系,反过来剥削工人,这就体现了劳动的异化。“工人生产的财富越多,他的产品的力量和数量越大,他就越贫穷。工人创造的商品越多,他就越变成廉价的商品”[5]。在恶劣的生产条件下,资本家不顾工人的健康,剥夺工人的基本生存权利,使工人受到精神与身体的双重摧残。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劳动所创造的不再是幸福与光明,反而带来的是人的本性的丧失。
(四)对共产主义的追求
马克思在他生活的时代里,看到了资本主义制度背后的丑恶,看到了利益驱使下对环境的无限索取。资本家狂热地追求剩余价值,无视自然规律,导致生态的脆弱性与资本的扩张截然对立,生态的平衡一旦被打破,便变得一发不可收拾,使得人与自然间的裂缝越来越大。再加上资本主义生产的自由性,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使得资本集团间的竞争愈演愈烈,用尽各种手段争夺自然资源,对生产力的破坏越来越大,产生这一切的根源就是资本主义制度。想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解,马克思以制度作为切入点,认为只有以共产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才能从根本上消除生态危机。
空想社会主义虽然缺乏对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正确认识,但它与科学社会主义都以共产社会为共同理想而奋斗,对人类未来社会有着一些优秀的构想,空想社会主义者的一些生态思想给马克思生态思想以启发。莫尔在《乌托邦》中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了深入地思考,他对亚麻乌罗提城的描述渗透着构建生态城市的思想。他认为,人们要赞美自然,敬畏自然,顺从自然的指示而生活。康帕内拉在描述太阳城时,将城市分为七个同心圆的城区,他的描述体现着城区功能划分的设想,这种先进的理念促进城市生态系统结构的和谐。安德里亚在《基督城》中,表达了城乡界限消除、促使城市走向绿色、回归自然的理念,在基督城中人与自然和谐发展。马克思对空想社会主义者的生态思想加以扬弃与利用,表达了自己对人与自然最终和解的共产主义社会的追求。
在共产主义社会,生产资料公有,按需分配,社会生产在有序平衡的状态下进行,不存在资本家之间的利益追逐,自然界也就不再是获取原料的免费市场,从而也就没有了对生态的侵占。人们可以理性地思考人与自然间的关系,以及采取一种合理的方式来保护自然。劳动不再是被压抑的痛苦,而成为了人的第一需求,“对异化的扬弃只有通过付诸实行的共产主义才能完成”,人从异化中得到了彻底的解脱,获得了崭新的自由。在共产主义社会中,人得到了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而人与自然是共生的,因而这种发展只有在遵循自然规律的条件下才能长久。同时,人自身的解放也会反作用于自然,所有人作为一个联合体共同利用自然、保护自然,使得自然回归和谐。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解,终将在共产主义社会建立。
三、马克思生态思想的当代实现路径
随着生态问题的加剧,马克思生态思想的价值日益凸显。中国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不断发展的,探索马克思生态思想在当代实现的路径,在当代中国如何以马克思生态思想为指导,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经济与生态之间的关系对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反对生态霸权,构建人类生态命运共同体
如今,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不仅加强了各国经济领域的紧密联系,随之而来的生态问题也在全球范围内日益加剧,生态危机不仅仅关系某国利益,更关系到人类可持续发展问题。想要缓解生态危机,世界各国必须目标一致,齐心协力。“我们敦促发达国家承担历史性责任,兑现减排承诺,并帮助发展中国家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7]。然而,一些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凭借在经济领域上别国无法企及的地位,想要推卸掉由于长期不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方式对全球生态造成危害所应该承担的责任。对世界霸主地位的渴望使其早已把生态责任抛之脑后,妄图把霸权主义扩散到生态领域,这严重危害了人类生态的可持续性。生态环境的绿色和谐是全人类的共同梦想,解决生态问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各国开展生态国际合作,构建人类生态命运共同体。
建立“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之路”的全球共赢观。生态文明关乎中国梦的实现,关乎人类的未来。马克思生态思想具有前瞻性,他所追求的是全人类的幸福。习近平立足于全球视野,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在生态上要建设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人类不仅是经济发展的共同体,更是生态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把各国作为休戚与共的整体,是中国反对发达国家生态霸权、主动捍卫生态主权、寻求生态平等话语权的重要选择。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一直在为全球生态问题做出积极的努力,不论是推动达成《哥本哈根协议》,参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会议,还是签署《巴黎协定》等,不断向世界贡献着中国智慧。“中国将承担起应尽的国际义务,与其他国家不断开展各种生态现代化交流与合作,共享生态现代化技术成果,同世界各国一道共同创建美好的地球家园”[7]。习近平指出“中国方案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共享”[6]。倡导加强生态国际合作,“国际社会应该携手同行,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之路”[6]。习近平从大局出发,以博爱的全球视野,提出全球生态治理思想,强调各国应加强国际生态合作,并主动承担保护地球的责任,充分彰显了我国追求全球共同发展的大国风度。
(二)坚持生态惠民,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良好的生态环境从根本上来说是为人民造福的。马克思所描述的资本主义工业发展对环境的污染,给人造成的严重身心伤害,给人们以重要的警醒。人与自然之间是一个作用与反作用的双向互动,人类对自然悉心保护的同时,自然也会回馈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使得人类能够健康愉悦地生活。进入新时代,人民对自身生活和发展的需求更为丰富多样,不仅仅是要求温饱与基本的生存,更是对生态环境及身体健康状况,向党和国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建立“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的民生观。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在民生工作中的生态问题,维护人民的生态权益,坚持生态惠民。不论是“绿色发展”理念,“美丽中国”建设,还是“污染防治攻坚战”“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蓝天保卫战”等一系列的生态保护举措,都是在生动诠释着“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习近平指出:“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8]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不仅要求物质富足,更是离不开生态文明的保驾护航,在生态文明建设中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党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五位一体”总布局的重要组成,是在补齐我国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生态短板。“环境就是民生”“环境治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作为重大民生实事紧紧抓在手上”“绿水青山不仅是金山银山,也是人民群众健康的重要保障”,习近平的一系列论述深刻地体现了生态惠民的思想,彰显了民生是生态的本质。
(三)推动绿色循环产业升级,促进经济与生态共同发展
自然条件是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习近平借鉴了马克思自然生产力的观点,强调“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生产实践活动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努力维护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否则就会伤害人类自身。我国在经济发展中产生了一些生态问题,这一制约国家可持续发展的短板,不容忽视。
建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发展观。基于生态与经济之间的关系,习近平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论断。“两山论”把生态保护比作绿水青山,把经济发展比作金山银山,生动地诠释了经济与生态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那种以牺牲环境来换取经济发展的观念应该坚决抵制,“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习近平把握住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这一范畴,揭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本质,并做出了更深层的提炼。两山永远相伴而行,人们应该意识到,自然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中并非处于被动地位,生态环境有着不容小视的价值功能,良好的生态环境可以为人类创造更多的财富。
“坚持绿色发展是发展观的一场深刻革命”[9]。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努力从粗放型向集约型发展,摒弃唯GDP的发展模式,努力实现经济与生态双赢。习近平将“绿色发展”作为新发展理念之一,倡导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推进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加强绿色消费。加快科技创新,充分运用高科技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加大生态化绿色产业市场占有率。推动淘汰落后产能,取缔高污染高能耗企业,大力发展清洁能源,扶持新能源企业,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污染物排放量,为推动美丽中国建设提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