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高校课堂的理性审视与现实出路
——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例
2021-01-31郝佳婧
◎郝佳婧
(东北林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哈尔滨150040)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同时提出了“思维要新”的要求。在2019年8月,由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中,也提到了“坚持守正和创新相统一”的原则,这就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善于运用互联网技术,培养互联网思维,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堂的实效性。思想政治理论课在互联网时代进行教育教学手段和途经的更新升级,是提升课堂亲和力与针对性的必由之路。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其他学科课程是个性与共性、特殊和一般的关系,笔者旨在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例,探赜互联网时代高校课堂的利弊与出路。
一、互联网时代高校课堂的利益凝视
互联网时代的高校课堂的话语方式平等化、生活化、亲民化,使教育形式具有灵活性、顺应性和个体性的特征,学习方式符合学生的接受习惯,为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堂强化了思想感染力与情感震撼力。
(一)话语方式更具感召力
互联网时代的高校课堂更能彰显话语方式的感召力。一是话语地位平等化。互联网时代的高校思想政治课的重要优势之一是将话语地位平等化。学生能在民主化、平等化的气氛中学习,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互联网的纽带中,地位相互对等,思想相互接纳,情感相互沟通,是一种和谐融洽对话关系,让高校课堂具有强大的思想感染力和情感亲和力。二是话语表达生活化。照本宣科的理论话语具有较强的严谨性、学术性和严肃性,但是思想政治理论课要体现渗透力,让学生领会得更加透彻,学习更加高效,符合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心理习惯是最优方案,使用互联网式教育形式和运用互联网式话语表达,使理论话语回归生活本色,使高校课堂具有强大感召力。三是话语体系亲民化。互联网时代的高校课堂教学,为话语体系的构建与优化提供了良性平台。尤其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更要有感染力和思想性。互联网信息的即时性、多元性满足了包括高校学生在内的多样化受众。课堂教学的话语体系和课下教育的话语方式在互联网的改善下体现了亲民性的特点,为互联网优化高校课堂提供借鉴蓝本,使教育者与教育对象良性互动沟通。
(二)教育形式更具感染力
互联网时代的高校课堂的教育形式更具感染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网络教育形式具有灵活性。互联网的灵活性教育体现了时代的进步精神,利用好互联网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势必会提升高校课堂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互联网在当今社会拥有独特地位,高校课堂教育将互联网融入到多方位各层面,可以很大程度上满足学生的需求多元化,灵活的教育形式改变了高校课堂的知识形态、活动形态与组织形态,这种变革必然提升课堂教育教学的感染力。第二,网络教育模式体现时代性。互联网是一种符合社会发展趋势的技术手段,为课堂教学提供了鲜明的时代导向,也是一种符合社会标准、凝聚社会认同的教育形式。“互联网+”是大势所趋,究其背后的原因是互联网符合受众的“最大公约数”需求。互联网时代的课堂教育也要实行互联网+,提升教育形式的冲击力和震撼力。第三,网络教育推动教育个性化。课堂教育要体现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注重矛盾的特殊性,必然要注重个性化教育。互联网的多样化信息为个性化教育提供了资源和技术支持。这种技术性支持既体现在课上、课下,也表现在科学文化的提升和道德品行的强化中。个性化教育在教育中具有先导性地位,体现了教育的发展性战略和综合性要求。
(三)学习方式更具吸引力
互联网时代高校课堂的学习方式更具吸引力,主要表现以下几点。其一,互联网为学生表达和传递信息提供教育新渠道。学习方式的变化对于凸显学生的教育主体地位,拓展教育教学的广度和深度提供有效确证。学习是一种自发性的行动,只有内发性的力量才能使课堂的效果得到固化和持续。无论是思想政治理论课还是其他高等教育课程都需要倾听学生的表达和需求,都需要在学生之间进行交流互动,而互联网可以让学生自由灵活地表达和传递思想。其二,互联网是更符合学生的接受习惯的教育新形式。互联网的受众多元化,高校学生是最庞大的群体之一,是由于互联网符合学生的接受特点和生活习惯。互联网对于高校大学生来说,已经习惯化、生活化,具有凝聚学生共识的独特功能。学生乐于接受,课堂的渗透力就自然而然地得以凸显。其三,互联网为线上和线下结合学习打造教育新平台。课堂上将学习内容和互联网的学习资源有机整合,搭建良好的学习平台,是互联网时代下课堂中的亮点。在课下利用互联网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思想动态,更有助于教育者及时跟进教育教学。让大学生的日常行为可观察、思想轨迹可感知,必然能够提升互联网时代学习方式的独特渗透力。
二、互联网时代高校课堂的弊端审视
互联网时代的高校课堂也存在一些弊端。多元性的价值博弈令学生的信仰迷茫、道德伦理缺失、理想信念模糊,多样性的资源共享在一定层度上撼动了教育者的传统优势地位,使教育的难度逐渐扩大化。
(一)多元性价值博弈导致学生信仰迷茫
多元性价值博弈导致的学生信仰迷茫的因素较多。在基础教育阶段的思政课堂上,学生“形式上的认同”现象突出,发自内心的认同感则相对薄弱;大学教育与基础教育的管理特点有差别;大学生自身的自制力有待提升等。而由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带来了多元性的价值博弈导致学生的信仰迷茫,还有一些原因。一是网络技术地位的被动性。由于某些西方国家别有用心的企图和我国技术的相对不成熟,网络技术的制高点处于被动地位。学生的信仰是重大的德育课题,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内容,也是智育的重要基础。学生信仰的坚定还是迷茫、理想信念的确定还是缺失,教育工作者应当给予高度重视。二是网络信息功能的政治性。信息具有很多功能,其中政治导向功能是牵扯到学生的道德素质和政治素养的重要功能。文字是一种载体,重要的是文字所传递的思想与信息。这种政治导向功能应该一分为二地辩证看待。互联网中充斥着大量良莠不齐的信息,“良”的信息可能会树立大学生的主流价值观,但是“莠”的信息则会撼动大学生政治信仰、理想信念和道德品行。三是网络意识形态的多元性。互联网是教育信息的载体,也是意识形态斗争的媒介。意识形态对大学生存在着连续性、扩散性影响,而互联网中交织叠加着多样化的意识形态,大学生不能完全分清互联网中的是非对错,不得不说是互联网为高校的教育教学带来的弊端之一。
(二)多样性资源共享引起教师地位撼动
虽然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高校教师在主动适应时代发展的新形势,但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依然在一定程度上撼动了教师的主导地位,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信息优先获取的优势。多样性资源共享引起教师地位撼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传统教育者话语权逐渐弱化。互联网使教育者在大学生课堂教育中的传统优势地位受到撼动。在传统的教育过程中,教育者由于掌握着信息的优先权和知识的主导权,容易得到令学生信赖的话语权。但在互联网时代,信息获取已经变得零障碍、无门槛,受教育者和教育者在网络环境中地位对等,受教育者获取的信息量和信息速度甚至会高于教育者,教育者原有话语权受到一定程度上的削弱,撼动教育者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优势地位。二是传统教育内容信服力淡化。在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中,书本知识具有权威性和官方性,是课堂教学的主要依据。但是在互联网时代,书籍的出版有着较长的周期性,缺乏快速准确地把握时代脉搏的信息优势,而互联网的教学资源可以更加生动形象地体现教学内容,具备书本所不具备的视觉冲击力和情感渗透力。由此,教育内容的信服力也有淡化的倾向。三是传统教育形式吸引力削弱。“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吸引力不强、说服力不够、引导力不彰的问题依然存在,课堂教学效果与党和国家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高度重视和殷切期望还不匹配、与其高校公共基础课的课程定位还不符合、与青年学生思想成长发展的受教需求还不合拍。”[1]以“95后”“00后”为主要群体的高校大学生更倾向于接受具有吸引力、亲和力、感染力的教育形式。教育要培养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但是传统的教学模式相对固化,缺乏感召力去吸引学生。互联网的诞生和在教育中的充分应用使教育形式的吸引力大大加强,也更加凸显了传统教育形式吸引力减弱的问题。
(三)多方性主体隐匿致使教育难度扩大
多方性主体隐匿致使教育难度扩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信息发布的隐匿性。这种隐匿性涉及网络信息的发布者的隐匿性、信息接收者的隐匿性,致使某些用户可以在网络中肆意发表不负责任的言论,直接导致网络信息内容的真实性有待考查和证实,可能会误导大学生的思想动向。而现实环境中,人的一言一行都会受到舆论的监督,因此在现实生活中会更注重自身的行为。而由于网络信息的主体隐匿性,缺乏法律法规和社会舆论的监督,大学生很容易在网络上做出某些道德缺失的行为,由此扩大高校教育教学的难度。二是信息环境的复杂性。从国内范围看,一些反动、非法组织也会借助快捷便利的网络环境煽动民众、蛊惑人心,这无疑使高校教育教学任务变得复杂。从国际范围看,由于某些西方国家经济发达、技术成熟,他们更有机会利用网络技术去向可塑性强、好奇心重的大学生渗透资本主义价值观,散布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动摇大学生的理想信念,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更加复杂化、严峻化。三是信息内容的多样性。互联网是一个充斥着鱼龙混杂的信息的开放综合体,其中存在着有些迷信、低俗、黄色、反动的网络内容。这些内容由于网络传播和处理信息极为快速的特点而传播的速度更快、传播的范围更广,可能被影响到的大学生数量就会更多,致使大学生产生道德理念失范、价值取向扭曲、社会责任感缺失等问题。
三、互联网时代高校课堂的出路透视
互联网时代的高校课堂既要抓起主渠道作用的课堂建设,又要抓线上的教育教学,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让具有媒体素养和应用能力的教师队伍将互联网教育与传统课堂教育有机结合、无缝对接,多方教育力量协同互助,是互联网时代高校课堂的现实出路。
(一)着力提升教师队伍的网络素养
教师的素质与能力是学科进步的建设者和推动者,直接关乎学科能否顺应时代潮流,有效进行互联网时代的教育教学范式改革。教师的素质和能力塑造主要包括媒介素质、话语转换能力和网络应用能力。一是强化网络媒介素质是教师队伍素质塑造的聚焦点。各学科应该在互联网时代强化自身专业教育队伍的媒介素质,树立新的教育理念。加强和改进教育工作者的网络素质和应用能力是网络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更是各学科建设适应时代发展的重要环节之一。很多拥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育工作者缺乏网络应用能力,不能做到与时俱进、适应网络环境,不能完全应用好网络这一教学新手段。而一些可以熟练掌握网络技术、网络素养高、易于与大学生沟通的青年教师则缺乏教学经验。这一矛盾在目前网络环境下的大学生课堂教育亟待解决。因此,完善教师队伍结构,提升教育工作者的网络素质和应用能力是非常必要的。二是深化网络话语转换度是教师队伍素质塑造的着力点。“教育者用受教育者更喜欢听、更容易懂,从而更能够接受的话语,来表达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以提高受教育者的兴趣和积极性,从而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2]教育者应该转变传统教育模式中权威的角色,营造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掌握网络技能,拓宽信息优势,更好地和学生进行交流。无论是思想政治理论课还是其他课程,做网络时代的课堂话语的艺术性转换都是重要的任务。要使学生更易接受教育教学的内容和思想,将专业化语生活化、书本话语“学生化”,掌握互联网时代的话语转换的艺术技巧,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及其他课程的重要的着力点。三是提升网络媒体运用力是教师队伍素质塑造落脚点。提升网络媒体运用力就是要提升网络的实际可操性,要处理好传统教育媒介和互联网的关系,网络相对于传统媒介是与时俱进的,教育者既要有效利用传统媒介又要充分利用新的教育手段,以更有效地做好大学生课堂教育工作。要根据网络发展特点,提升大学生课堂的时效性和教学效率。在大学课堂教育中,应充分利用网络开展工作。例如,教育工作者可开通博客、微信公众平台、微博主页、QQ账号等创新性质的沟通方式,营造更加平等、和谐、轻松的气氛,以便更及时地了解大学生的心理动态,及时捕捉和解决问题。
(二)促进线上线下教育的有机结合
实现线上线下教育的有机结合,首先要发挥传统课堂的主导性作用。马克思指出:“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3]课堂的进行主要依赖于理论说服,课堂是教育的主渠道,是教育的深厚根基,要充分利用好线上教育,强化教育者队伍专业知识能力,着力引导高校大学生树立主导价值观念,对专业基础知识深入解读、理性思考,以课堂教育为统领,让大学生自觉了解、接受、认同、践行,充分发挥课堂的统领作用。其次要注重网络教育的独特性作用。网络环境是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在新时期的开拓与发展,是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学科面临互联网时代的新形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想发展就要做到随时而制,因时而变。网络环境中的信息性质鱼龙混杂,网络环境下信息传播速度的快捷性、主体的虚拟性和隐匿性都对大学生思想政治课堂产生正面、负面双重影响。因此,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延伸到网络环境中符合教育教学规律,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在教师授课过程中,要注意将网络教育与具体课程的特点相结合。如原理课程,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思考和总结日常生活中的事件以及通过网络寻找相关案例,以哲学思维对其进行分析并在课堂上与其他同学分享,深化学生对于社会事件的认知,正确利用网络的优势,提升学生的参与感和获得感。最后,要实现课堂与网络的有机融合。互联网的应用和各学科的课堂过程有机结合,使互联网时代的高校课堂步入更加便捷的轨道。大学生也要积极将网上咨询与课堂教学有机融合,进行思考。教师可以正确引导学生在课下多关注时政新闻,在课堂上进行新闻播报点评,借助这种形式提高学生信息甄别和筛选能力,突出学生的主体性,提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进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借助互联网的优势统筹教育教学资源,丰富高校课堂中的时代意蕴,兼收互联网和传统课堂的两家之长,兼顾理论与现实两个维度,使线上线下密切统一、有机配合。
(三)推动多方教育力量协同发力
促进教育力量协同发力,首先要树立协同发展的整体思维。在高校内部,实现互联网时代的高校课堂的正确演进,要进行各学科专业课教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辅导员老师等各方面教育力量的协调统一,首先要树立协同发展的整体性思维,正确利用互联网进行教育教学,将互动互利、协同努力的教育教学理念作为高校教育教学的行动指南,为合作、共享的教育模式打下思想基础。其次,要打造多方共建的教育模式。多方共建的教育模式是一种整体性协同模式,校领导、辅导员和各学科教师互相密切配合,打造互联网时代下教育的有效运行机制,理顺各方力量,使互联网在高校课堂和课下的应用协调化、制度化、规范化,建立互联网教学质量评估体系,使多方教育力量相向而行,使理想状态的多方共建的教育模式变成各方面教育力量的普遍自觉的思想行为。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国家安全教育。网络有意识形态上的安全阀,应当主动形成安全防范意识,提升自身的政治定力。最后,要建构高位对接的育人机制。高位对接的育人机制应该注重教育的一致性和连贯性。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因此更需要各方教育力量注重高校学生教育的一致性,在教育的观点和立场上应该保持基本统一。而教育的连贯性则要求高校内部、社会力量和家庭教育能够将互联网的教育和应用做到高效衔接和无缝对接,保证互联网时代下的高校课堂和课下教育高效对接,实现多向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