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物理教学中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有效策略探讨

2021-01-31

数理化解题研究 2021年18期
关键词:高中物理教学活动深度

黄 军

(江苏省高邮中学 225600)

物理作为高中教学体系的重要构成部分,针对学生发展将会产生重要影响.因高中物理知识具备较强综合性,因此,要求教师在展开物理教学活动时,应对实验操作、理论知识二者间的结合加以重视.此外,借助高中物理学科的学习,可有效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促使学生对教学知识间所存在的内在联系加以了解.而将深度学习应用至物理教学活动中,可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升学生学习效率,推动高中物理教学活动的展开.

一、深度学习概念阐述

深度学习为教学领域的一项新概念,现已被我国各阶段教学所认同,此理论来源于人工神经网络理论,深度学习即指借助组合底层特征的应用构成更为抽象的高层,借此对属性的特征或类别加以表示,实现数据分布式特征的表示,以此研究为基础,深度学习被高中教学活动引进,由此产生具备高中教学特点的特定意义,为一种批判性自主教学方式.深度学习在高中教学活动中的应用主要即为学生借助对已有思想、知识的吸收、理解,以此为基础展开创新、深层次加工活动,实现新知识、新思想的获取.此教学模式下,学生所展开的深度学习活动,不会过度依赖教师所传授的知识及课本上的答案,而是针对所提供的知识均持有怀疑态度,借助自身针对所学知识的整合、联系,促使自身借助自主学习活动的展开,完成知识的验证,推动知识体系的形成.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用深度学习,可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兴趣的调动,还可推动学生终身学习习惯、终身学习观念的养成.此种观念一旦形成,将对学生发展产生重要的积极作用.

深度学习即指以学生的理解、学习作为立足点,促使学生可在学习活动中针对所掌握知识点展开批判性地运用理解,再融入原有知识体系,学生在学习时可借助知识迁移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由于高中物理学科逻辑性、抽象性较强,因此,学生为掌握知识点,具备自主探究学习意识为重要前提.此外,高中物理教学以学生理解为基础,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强调课外知识点的延伸及课内知识的拓展,推动学生将浅层认知转化为理解,完成知识的掌握.深度学习同传统教学方法相较而言,具备更高创新价值,除可帮助学生深层次了解知识点外,还可提高学生知识迁移能力、实际问题解决能力,同素质教育要求相符,实现学生个人能力的培养.

二、高中物理教学中深度学习的实施策略

1.创新实验方式

物理学科的实践、理论二者联系尤为密切,学生为提高物理学习质量,则需将理论、实践的有效结合作为重点.教学活动中,教师应重视实验形式的积极应用,借助实验形式的展开完成教学活动.教师将实验活动应用至教学活动中,除可实现学生注意力的吸引,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外,还可强化学生物理学习体验,帮助学生达成深入学习目的.实际上,传统高中物理教学模式中,实验普遍存在,但在深度学习教学思路下,教师需积极创新实验的形式、实验内容,实现学生实验体验的进一步强化,如以“平抛运动”教学内容为例,教师完成教学内容的讲解后,学生可对平抛运动形成基本了解,如平抛运动主要可分为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水平方向的匀速运动两种方式.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可以以教材所提供的实验案例为基础自主设计平抛运动在水平方向展开匀速直线运动的验证比对实验,促使学生可对物理理论的真实性形成更为深层次的理解、体会.物理教学中可以以此实验为基础,教师向学生提出教学要求,浅层学习要求即为学生需观察水平面上两个小球是否相撞,分析实验结果发现,水平面上的两个小球并未产生相撞现象,且分析实验设计发现,两个小球即便产生相撞现象,仅借助肉眼也难以发现.教师在深层学习视域下可将照相机应用至物理实验中,按照相应的时间间隔记录两小球运动位置,如可以每间隔0.04s对两个小球的位置图加以记录,随后引导学生深入分析实验现象,最终得出结论,在水平面上所展开的平抛运动即为匀速直线运动,此实验理论的展开可对物理理论的真实性加以验证,教师借助设计创新实验,可引导学生自主展开探究活动,促使学生展开深层次分析,提升学生学习深度.

2.培养学生质疑精神

教师在高中物理教学活动中,应将学生质疑精神的培养作为重点,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多将课本知识的传授作为主要教学内容,学生多将知识的接收作为主要学习任务,然而,此种教学方式的实施将会使得学生难以对知识内容良好掌握.高中物理教学活动中,为实现学生知识应用能力的提高,教师需培养学生质疑精神.为此,教师在实验过程中,应培养学生钻研能力,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展开更为深层次的探索,促使学生可融会贯通,将所掌握知识灵活应用至实际问题处理中.与此同时,教师还应鼓励学生针对教师所讲述的知识、课本中所提供的知识均持有怀疑态度.随后,引导学生结合自身观点,对所提供物理知识展开实际论证,对自己所存在的疑问加以解答.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实现学生质疑精神的培养,还可推动学生探索能力的提升,如以“电学实验”教学内容为例,教师可先将同本次实验相关的知识向学生介绍,随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实验活动,完成传感器的设置,检查实验所需设备,确定是否齐全,完成实验准备工作后,即可开始实验.最后,教师可借助实验操作要求学生完成电路图的绘制,同时引导学生自主对电学实验中的知识点展开探索.

3.锻炼学生归纳总结能力

因受传统教学模式影响,多数学生针对物理知识并未形成深层次了解,此种教学模式使得学生难以形成健全的物理知识体系,对学生展开深层次的物理学习活动形成阻碍,同时还会影响高中物理教学质量的提升,所以,教学课堂活动中,教师应将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物理知识的能力作为重点,借助比对、实践活动的展开,引导学生展开更为深层次的探讨、学习活动,推动学生健全物理知识体系的形成,如以“静电场”教学内容为例,教师实施的教学顺序为,首先,将静电场的规律向学生讲述,其次将电场力的性质、电势能的性质等向学生加以讲解,然而因学生并未形成较强的归纳总结能力,使得学生在此种分块教学模式下无法对静电场整体知识点形成理解,因此教师为帮助学生有效掌握静电场整体知识点.教师则应在完成分块教学活动后,引导学生对知识点及时展开总结归纳,推动学生健全知识体系的形成,还可有助于强化学生归纳总结能力,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4.强化学生关联及对比能力

教师在高中物理教学活动中,为大幅度提升学生物理学习能力,则应针对学生展开引导,促使学生可自主完成物理知识体系的构建.在此构建过程中,教师需引导学生对物理教材中各章节的内容加以比对,探索各章节关联,借此提高学生掌握新知识的能力,还可帮助学生实现新知及旧知的有效整理.分析现阶段高中物理教材可发现,教材中物理知识多以章节划分,且所划分章节中均具备相应的关联性.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可引导学生对前后章节的知识展开对比和关联活动,引导学生针对物理知识展开深度学习,推动自身知识体系的构建,提高学生关联能力及对比能力,提高学生物理综合素质,如以“高度差”教学内容为例,因“高度差”与“电势差”的理论概念二者间具备较高相似度.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可将两者放在一起共同讲解,且在此过程中,教师还可对二者的概念展开对比,借此除可帮助学生对两者的概念形成更为深层次的理解外,还可增强学生理解能力,有助于学生对两者间区别加以准确区分,提高学生物理知识掌握准确度.

综上所述,教师在高中物理教学活动中,为推动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应用深度学习概念具备重要意义,可帮助学生对物理知识中的深层次内容加以接触,切实提高学生物理知识应用能力.教学活动中,教师可借助创新实验方式、培养学生质疑精神等策略的采取,提高学生物理学习效率.

猜你喜欢

高中物理教学活动深度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关于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游戏化的思考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深度理解一元一次方程
学好高中物理必须做好的四件事
深度观察
深度观察
深度观察
高中物理传送带模型简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