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教育与高校思政课融合育人路径探赜
2021-01-30赵美荣
赵美荣 莫 迎
教育的根本目的和任务是立德树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铸魂课程,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一环。2019 年3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最根本的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劳动教育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直接决定了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尽管中国劳动教育的内涵和形式发生了深刻变化,但劳动教育的育人价值依然没有变化,甚至被放在更突出的位置。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根本上靠劳动、靠劳动者创造”就充分体现了劳动和劳动教育的作用。
2020 年3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简称《意见》)明确,要坚持立德树人,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贯通大中小各学段,贯穿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由此可见,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劳动教育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党中央和教育部门都把这两门课程摆在更高位置,赋予了更丰富的时代内涵和提出了更高的目标。立德树人强调的是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的全面发展,由此决定了单方面依靠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劳动教育不可能培养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是要把劳动教育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两者相互融合促进,创新劳动教育方式方法、拓宽劳动教育渠道。
一、劳动教育的内涵
劳动教育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通过理论与实践等相结合的方式实施的一种囊括劳动观、劳动态度、劳动技能和劳动维权教育的活动,本质是培养人、锻炼人。劳动教育内涵主要包括:其一,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是劳动教育的主体和客体,在劳动教育过程中紧密联系、互相促进。其二,劳动观、劳动态度、劳动技能和劳动维权教育是劳动教育的重点内容;按照不同学段、类型学生特点,劳动教育内容可以分为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劳动观决定劳动态度,劳动态度反映劳动观,正确的劳动观、良好的劳动态度,有利于激发受教育者从事劳动,提高劳动技能,懂得应用法律维护合法劳动权益。其三,劳动教育形式因不同学段、类型学生的特点而具有不同方式,小学劳动教育主要是学习日常生活自理、家务劳动、校内外公益劳动;初中主要是家政学习、社区服务、生产劳动;高中主要是开展服务性劳动和生产劳动;中等职业学校主要是培养他们的工匠精神和爱岗职业的劳动态度;高等学校主要是围绕创新创业,开展实习实训、专业服务、社会实践、勤工助学等。综合来看,劳动教育形式是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的结合,具有灵活性、针对性和融合性的特点。其四,劳动教育的最终落脚点和本质是培养人、锻炼人、塑造人、内化人,使受教育者能够尊重劳动、热爱劳动,愿意投身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建设中。
二、劳动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对劳动教育的内涵认识存在偏差且对劳动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重视不足
高校和有关部门对劳动教育内涵认识的偏差主要体现在没有正确认识劳动观的内涵,劳动教育的本质,劳动教育在教育人、塑造人和在社会主义建设接班中的重要作用,仍然存在“智育至上”、体力劳动至上和劳动教育泛化等问题。“智育至上”强调把智育等同于劳动教育,把“智育教育”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认为其他教育的开展都会影响智育教育,由此弱化包括劳动教育在内的其他教育。体力劳动至上认为劳动教育就是体力劳动,开展劳动教育主要是组织学生开展各种形式的体力活动,由此割裂了劳动与思想、身心发展等内在联系。劳动教育泛化就是把脑力劳动和脑力劳动都归为劳动教育的范畴,模糊了劳动教育的特有功能,没有正确认识到劳动教育更重要的育人价值,进而导致劳动教育内容空化、形式虚化、目标弱化。此外,在以往比较长的时期内,由于就业竞争压力大、教育体制弊端等因素的影响,思政课在高校一直处于被边缘化状态,专业课程教育挤占思政课的空间和时间在诸多高校普遍存在,思政课主要是通过思想品德教育等类似的课程以公共课或者选修课的方式进行比较“松散型”“被动性”地开展。
(二)劳动教育在高校思政课中存在不同程度缺位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要求把劳动教育作为抓好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和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进行推进实施。但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高校开展劳动教育的效果离劳动教育应有的作用的要求仍然存在较大差距,劳动教育在高校思政课中的融入设计存在缺位就是其中的突出问题之一。其一,高校思政课教材缺乏劳动教育内容。目前诸多高校思政课教材所包含和涉及劳动教育的内容极为有限,其主要内容是理想信念、优良传统、优秀文化精神、价值观、道德规范、法治思想等方面,虽然上述内容有些会涉及劳动观、劳动历史、劳动精神等,但这些都没有通过专题或者章节的方式介绍劳动教育,弱化了劳动教育的地位和作用,甚至造成部分教师和学生对劳动教育的误解。其二,高校劳动教育配套政策不完善。整体来看,高校分配给劳动教育的师资、教学等资源较少,在人才培养方案、专业设置、课程设置、教学设备、教育场地、经费等方面没有给予足够的政策和资源支持,没有开设专门的劳动教育课程或者所占比例较低,没有把劳动教育纳入整体教学计划,也没有配备专业的劳动教育教师,而是由其他课程教师兼任开展劳动教育的辅助性工作,这极大地限制了劳动教育的有效开展,动力不足、碎片化、简单化、形式化、随意化、效果不佳等成为诸多高校劳动教育的共性问题。
(三)高校思政课教师开展劳动教育融合联动性不强,对劳动教育内涵挖掘不足
不少高校开展劳动教育的范围主要局限在学校层面,劳动教育方式以理论宣讲为主兼以部分校园简单性劳动和社会实践,在完成思政课教材规定的内容讲解外,主要是通过清洁卫生、资料整理、勤工助学、志愿者服务活动和简单的社会实践等方式来完成劳动教育的教学任务,没有很好地加强学校与家庭、社会等多方面的融合互动。事实上,思政课不能局限于思政课程和思政教师,而是要形成“大思政”机制和构建“大思政”格局,而“大思政”强调的就是育人的全过程、全方位,由此决定了劳动教育也是全过程和全方位的,高校思政课应突破学校的范围,实现学校—家庭—社会的多重联动和协同推进。现实中,考虑到学生劳动安全、教师资源、教育时间、教育成本等因素,大多数高校的劳动教育与家庭和社会存在不同程度脱节,它们主要是为了完成劳动教育教学任务而开展劳动教育,并没有从劳动教育的本真意蕴出发创新劳动教育方式和拓宽劳动教育载体。此外,注重理论宣讲而对实践教育重视不足、流于“照本宣科”而对内涵挖掘不够等也是高校开展劳动教育存在的普遍性问题,这种教育模式限制了把劳动教育融入思政课的深度。现行思政课教材没有设置劳动教育的专题内容或者专门的章节,并不等于劳动教育在思政课教材中是完全缺失的,思政课教师要具有深度挖掘教材内容和创新教学方式的意识和能力。
(四)劳动教育融入思政课的效果评价机制缺失且检测难度大
《意见》提出要强化劳动教育评价,并把学生劳动素养作为衡量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注重评价结果在评优、升学就业中的使用。这就要求包括高校内在的各学校和部门制定学生劳动教育评价机制,但大部分高校并没有专门制定针对劳动教育效果的评价指标体系,而是通过传统的的教师评、学生互评的方式进行简单评价,以此结果作为评价劳动教育成效的主要依据。此外,劳动教育与其他专业课程不同,它具有抽象性强、见效时间长、影响因素多等特点,很难采用其他专业课的考核指标进行评价,特别是对于劳动教育融入思政课的效果的评价难度更大。
三、优化劳动教育与高校思政课融合育人的路径
(一)整体优化课程内容设计,强化思政课程劳动育人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要坚持创新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用科学理论培养人,重视思政课的实践性,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因此,思政课改革不能只是从理论层面进行改进,而是要增强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劳动教育具有很强的实践性,通过在实践中体验和磨炼,锤炼人的品行和能力,由此高校思政课和劳动教育在育人目标上趋于一致,高校思政课是开展劳动教育的载体之一,整体优化高校思政课程内容设计,将劳动教育纳入课程标准研制,强化二者有机融合,协同育人,应深入挖掘高校思政课教材中关于劳动教育的理论知识,拓深理论解读。注重从关联学科出发,以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揭开劳动科学总论的面纱,使高校学生对劳动形成更加全面、深刻和系统的认识,引导高校学生深入认识劳动的本质与价值;注重知识的融汇贯通与凸显价值引领,教育者不但要准确和全面理解教材中劳动的理论知识,而且要能够比较有效地整合教材中的劳动知识,构建起比较科学的劳动知识体系;要提高把劳动知识理论运用于实践的能力,根据劳动教育的要求、任务、目标,结合教学的规律、特点等,努力做到理论与实践相融合,通过转变教学理念、设计和优化实践教学课程内容、创新教育方式方法等,深度挖掘教学中的资源、内容,寻找和拓展思政课教学与劳动教育的契合点,把思政课教学目标与劳动教育巧妙衔接起来,把思政课教学目标、学生学习兴趣、劳动教育任务等高度统一,积极引导大学生精准定位学习方向和学习目标,培育学习兴趣、激发学习热情、增强学习动力、提高学习成效,进而达到深化理论认知、提高品德修养、端正劳动态度、树立正确劳动价值观、增强劳动技能、强化劳动维权意识与能力等多重目标。
(二)丰富思政课实践教学形式,拓展劳动教育实施路径
1.多渠道拓展实践场所,利用线上线下建立相对稳定的实习和劳动实践基地。将理论转化为实践的重要渠道之一是参加劳动实践,劳动实践对于大学生具有多重价值和作用,既有利于深化大学生理论认知、丰富理论知识,也是大学生掌握各种技能的有效途径,为此开展劳动实践,拓展劳动实践实施路径是加强劳动教育的关键一环。
2.要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劳动教育融合和互促机制。学校、家庭、社会都是加强大学生劳动教育紧密相关、不可或缺的载体,三者虽有分工、职能的差异,但对于加强大学生劳动教育都肩负着相同的责任和使命,三者既要发挥自身禀赋优势,又要相互协同、互促共进。学校要切实承担劳动教育主体责任,根据学生具体情况,科学合理设置校内外劳动实践,提高劳动教育在大学生教育和高校教学中的地位,使大学生树立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相适应的劳动态度、劳动观念,引导大学树立自觉自愿、认真负责、安全规范、吃苦耐劳的劳动精神,营造崇尚劳模、尊重工匠的浓厚氛围。如将劳动教育纳入高校第二课堂成绩单,思政教师参与全程指导,提高学生在劳动中发现新问题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条件的高校还要开展虚拟仿真实践。家庭要树立崇尚劳动、尊重劳动、勤于劳动、善于劳动的良好家风,家长要增强家庭劳动教育意识,把劳动教育与日常生活的内容结合起来,尽可能为大学生创造更多的劳动实践条件和机会;建立家庭与学校的常态化沟通机制,及时、客观了解和掌握大学生在校劳动教育情况,以此互促互补,提高大学生劳动教育成效;家长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通过自己的行动潜移默化引导大学生向爱劳动、会劳动、善劳动和提高劳动技能转变。社会方面,要充分挖掘社会资源、调动社会各方力量,共同、齐力开展和推进劳动教育。特别是要充分发挥好妇联、共青团、工会等群团组织、企业以及社会福利组织和各类公益基金会的社会职能,为组织大学生开展公益劳动、参加志愿服务、参与社区治理活动等创造有利条件、提供大力支持和坚实保障。最后,营造劳动文化氛围,扩大劳动教育的影响力。高校依据自身教育改革和发展需要,结合学校办学特色,积极打造劳动教育实践教学成果,如针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打造校园种植园劳动文化品牌,帮助学校提炼劳动教育特色,提升劳动教育成果质量;应将校园劳动文化品牌进行重点宣传和推广应用,并邀请优秀的校友、劳动模范等进行宣讲,开展各类以劳动教育为主题的文体节目等,激发学生劳动的内在需求和动力,营造校园劳动文化氛围。
(三)制定科学考核标准,提升融合育人的实效性
1.评价目的方面,把劳动教育与高校思政课融合育人评价纳为课程建设过程,把二者融合育人的评价结果看成是推进思政课建设的积极因素。
2.评价内容方面,将期末考试和学生参与劳动的社会实践纳入思政课课程考核,一方面,通过期末考试检验学生对劳动相关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及是否能够运用所掌握的理论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将劳动教育纳入高校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内容,把学生的劳动实践成绩作为思政课社会实践成绩的重要参考内容,评价学生劳动实践成绩的指标可以分为劳动态度、劳动次数、劳动质量、劳动收获等,并将这些指标按照不同权重进行考量,按照大学生在参与劳动实践的劳动态度、劳动次数、劳动质量、劳动收获作为成绩考核的重要内容。
3. 评价结果方面,要建立包括对学生理论知识和实践教育评价在内且占有较大比重的学生思政课成绩评价体系,强调实践教育评价在学生思政课成绩中的地位和权重,把劳动教育与高校思政课融合育人评价看成一个动态发展过程,从长远和发展角度看待课程建设,同时将评价结果纳入学校课程诊改的重要内容,在不断诊改中,提升课程教学质量。
4.评价主体方面,思政课程成绩评价主体要坚持教师和学生相统一的原则,包含教师评价、学生互评和自评;对于劳动教育与高校思政课融合育人评价,由同行专家、教学督导、教师自身组成。
(四)提高支撑保障能力,增强融合育人的持续性
1.加强教师自身建设。高校教师是高等教育实施的主力军,推动劳动教育与思政课教育融合育人必须提高教师的理论知识水平和综合素养,发挥教师自身的主体作用。在专业知识学习上,教师要不断学习马克思主义劳动理论,全面、准确把握该理论的内涵和核心观点,不断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和劳动教育知识理论结构,提高知识理论水平和运用理论指导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将知识教学转为智慧传授,促成思政教师智慧养成;要树立和强化劳动教育观念,从大思政课程体系建设,改变学生劳动精神面貌、树立学生正确劳动价值取向和提高学生劳动技能水平,甚至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的高度,认识学生劳动教育的重要价值和深远意义,将其紧密融入教学实践过程中,并有效发挥其作用。
2.配齐配强思政教师队伍。将具有劳动意识和劳动观念的思政教师吸纳到思政专职教师队伍,将劳动模范和各行各业优秀劳动者聘为兼职思政教师,从而建立起政治素质过硬、劳动教育理念较强、专业理论知识扎实、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实践转化能力强且有家国情怀、有干事激情、有责任担当的的思政教师队伍[14];通过线上与线下、校外与校内、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培训形式,将劳动教育相关政策解读、评价机制构建、实施路径等纳入到思政教师培训内容,建立健全全员化、常态化教师培训机制,提高思政教师劳动教育的水平和能力;坚持关于劳动教育的科学研究工作,并将理论成果支撑教学开展,在教学中针对困惑问题、重难点问题进行教学研究,把教学研究与科研紧密结合、相互促进,提高教学研究与科研成果转化能力,根据教学实际开展学术研究,多推出接地气、操作性强的科研成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供智力支持和服务,提高高校劳动教育的有效性,推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强起来。
3.多方面强化安全保障。形成大学生思政课社会实践制度体系和大学生安全出行规定,保障学生实践安全。利用大数据,建立衔接协同的劳动育人机制,教师应严密组织社会实践,完善实践活动风险防控预案和应急与事故处理机制,实践前做好大学生安全教育,实践过程中引导学生在劳动中注意使用劳动工具及自身人身安全,实践结束后学生撰写劳动实践总结、考察报告和体验日记,师生组织召开总结反思会,学生现场汇报社会实践过程中对劳动教育相关实践活动的收获,教师进行点评指导,引导大学生变得更有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