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饭制视频”的内容生产与传播路径

2021-01-30刘思彤

视听 2021年5期
关键词:社群媒介创作

□ 刘思彤

在媒介深度融合的环境下,粉丝不仅有精神接受上的狂热,而且有着生产行为上的狂热。粉丝群体的社会结构、文化行为构建了参与式文化。在这种文化中,粉丝将媒体消费变成新文本的生产,构造出新的意义。以视频为主的粉丝生产和文本流动,在粉丝文化备受关注的环境里生发出多样化的生产形态以及多层化的传播形式。

一、“盗猎”的文本再生产

(一)创造性的“盗猎”

媒介的融合推动了粉丝的文本参与及生产。在流量经济和自媒体时代,视频素材成为粉丝消费和再生产的主要介质。“饭制视频”,又称“同人视频”,是同人创作的一类。粉丝对其喜爱的电视剧、电影和节目等视频文本进行整合、拆解与重置,融入情感诉求和叙事逻辑,形成跨文本的叙事文本。饭制视频作为典型的粉丝二次创作产物,是粉丝的积极阅读对文本的“盗猎”。在“盗猎”模式下,粉丝在海量媒体文化中自主选择文本并挪用,构建新的文本。同时,粉丝又是不断向其他新文本挺进的“游牧民族”,制造新的意义。粉丝的“盗猎”是有选择性地融入叙事构思和情感诉求。“盗猎”更是“将读者与作者的关系概括为一种争夺文本所有权和意义控制的斗争”①,是媒介生产者与媒介消费者之间的博弈。

(二)饭制视频的主要文本生产形态

粉丝文化领域最有影响力的学者亨利·詹金斯描述粉丝视频是“共享的理解、共同的兴趣、集体的幻想”。在家庭录像机年代,粉丝通过录像机的剪辑功能,只对原节目进行简单的翻录、拼贴。数字时代的到来、视频网站的迭起、剪辑技术的丰富便捷,使饭制视频创作呈现出多元化的文本形态。饭制视频的创作注重画面与情绪的交替,体现了重构影像时空的剪辑美学,极致发挥剪辑的功能性与创造性,新的意义在粉丝情感中被无限衍生。

1.构建新叙事的跨文本式创作

通过重新剪辑电视剧或电影来讲述一个新故事的视频在粉丝圈又被称为“构建现实视频”。粉丝以亚文化群体的审美逻辑对影视文本故事线和角色进行拆解、提取,继而抽象出一种包含全新逻辑的故事情节的类型化叙事。这类的粉丝视频主要分为两种。

第一种是改编式的新叙事创作。粉丝依据原文本的设定和角色,凭自己喜好的配对关系和故事的发展来创造新叙事的同人作品。如B站UP主“逆转的桥”制作的视频《【现代版!庆余年】反穿越:回到现代(商战AU)》,创作者为满足自己的审美期待,将剧中的角色放在现代的背景下,只沿用了角色姓名和原剧设定,构造了一个全新的故事。

第二种是互文本的新叙事创作。小说、动漫、游戏的非官方真人化创作,将符合幻想和审美设定的明星形象融入到原文本中,创造出满足自我审美诉求的视频作品。如《恋与制作人》等游戏的真人版自制视频,粉丝将二次元的平面人物进行三次元的想象,表现出粉丝跨文本联想的热衷以及互文本的创造力。

2.具有视觉冲击力的“混剪”式创作

混剪是将多个视频文本以并不明显的关系组合成完整视频的类型。混剪的形式类似影视的预告片,呈现出视觉表达大于内容叙事的形式,偏重营造氛围,创作者的主题表达通过视听元素的高度糅合得以实现。将不同文本中具有相似动作和相近画面的镜头衔接在一起,根据音乐节奏安排素材顺序,通过台词和画面的交替积累情感,产生极富视觉冲击力的审美体验。

二、社群认同的集体智慧

社群是人们基于社会关系建立的群体集合,群体成员有着相近的文化背景,基于共同的特征,进行思想的交流,实现亲密的沟通、广泛的参与行为。对粉丝而言,在文本生产的创造、传播与共享的过程中,能获取独特的亚文化意义和审美愉悦,体现为自我呈现与社群认同。

(一)参与性的集体智慧

互联网成为各类粉丝社群的活跃地,形成以喜好产生情感共鸣的特殊关系网络。粉丝社群是有同好的亚文化群体,具有较强的协作能力和消费力的互动参与。粉丝圈形成了一种“参与性文化”,这种文化将媒介消费的经验转化为新文本乃至新文化和新社群的生产。

法国赛博空间理论家列维用“集体智慧”描述网络社群中出现的大规模信息采集和处理活动。粉丝将自制视频传播到网络,并通过超话社区、数据推送,不断聚成粉丝社群。在网络中称饭制视频的创作者为“剪刀手”,微博上出现了“剪刀手互助博”等交流平台,自愿地共享素材、教程,进行互利宣传的转发关注,形成交换知识与合作生产的新型社群。也有具有组织化的生产“饭制视频”的群体,让众多拥有技术和创意的创作者聚合,给予优质的资源分享与技术支持,注重作品的视听元素使用规范和艺术表达,是整合优秀的粉丝视频文本的展示平台。粉丝个体的创造力在社群中进行叠加,进而整合、放大,在合作中汇聚集体智慧。群体协作所产生的协同性和创造性,易使社群形成较强的聚合力,使生产内容容易实现突破圈层的裂变式传播。

(二)礼物经济的交换逻辑

饭制视频在互联网平台的传播,有别于可出版与贩卖的粉丝小说、粉丝漫画等,无法给粉丝创作者带来实际的商业价值。这种免费共享的交换逻辑被称作“礼物经济”,亦适用于粉丝社群的粉丝经济。“交易双方因共同的生活方式而彼此信任并履行各自承担的义务,从而认可和维系了社会关系。”②“饭制视频”被当作一种礼物在粉丝社群里免费共享与讨论。粉丝进行文本再创造的首要目的不是牟取商业利益,而是将自己的审美思维以视频的形式与同好分享。粉丝圈内优质的创作者在获得身份认可的同时在圈层内形成再生粉丝,积极地讨论解读,交流灵感创意,支持者贡献集体智慧,促成了粉丝视频的积极生产与传播。

同时,饭制视频的创作本身就涉嫌侵权,以此来牟利会遭到原作者的起诉,所以在网络上流通要遵循一定的准则,如严禁商用、侵权即删的免责声明。平台流量变现、打赏的收益也会以集资、应援等形式形成粉丝消费。粉丝视频的生产用“礼物经济”的交换逻辑来创造和巩固社群的结构和关系,也是为了化解潜在矛盾并扩大社群网络。

三、大众参与的媒介融合

网络拆卸了社群的围墙,搭建了青年文化广场,受众的参与程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互联网的文化实践不会拘泥于一种话语、一个圈层。亨利·詹金斯提出“融合文化”的概念,将媒介融合视为一种文化变迁,是新形式的参与合作,“融合发生在每个消费者的头脑中,通过与他人之间的社会互动来实现。”③“饭制视频”多元再创作的发展动力体现出媒介不断更迭与以受众为主体的文化融合。

(一)青年亚文化广场的狂欢

青年亚文化具备随意化和颠覆态度,追求摆脱束缚、平等交往、纵情欢乐。粉丝视频就是在网络生态下深谙媒介融合的文化形态,进行跨文本的融合、虚构叙事的融合、传播空间的融合以及受众的融合。由互联网搭建的“新狂欢广场”中,二次创作的视频以不拘形式的狂欢语言,营造了全民性、仪式性和颠覆性的狂欢氛围。全网对粉丝诠释的新文本进行解读和讨论,如热议的作品《性转版回家的诱惑》《哪吒之象牙山降世》,B站上贾玲岳云鹏万能CP热潮、淮秀帮的创意配音等,粉丝突破单一的文本选择,将网络热点融入适配的视频文本进行剪辑,引发了裂变性的传播效果和谈论热潮。

(二)流量经济下的策略性营销

互联网重构了流量的分配方式,进而重构了与此相关的商业模式与格局。消费者/粉丝被鼓励与媒介建立持久的联系,文化资本也在推动粉丝的再创造。粉丝生产的视频能够产生自下而上的产业驱动力量,与文化产业互动、对话,从而实现再循环的共生发展。粉丝视频文本对文化产业生产端具有反作用,如小说真人向的自制视频,为制作方的筹划与选角提供了受众的取向与诉求参考。粉丝作为文化产业链条终端的消费者和接收者,对文化产品意义衍生的文化实践,能动地反作用到产业链条发端的“内容创意”,构成了粉丝文本生产的再循环。

影视产品的宣发要实现“跨越式”的媒介传播,就必须依靠粉丝的积极参与。粉丝自主生产、传播的积极性成为有利可图的商业模式。本身带有合法性争议的视频二次创作为争取生存空间与运营绑定,版权方的授权也让创作走出灰色地带,让资本与粉丝达成了无声的协定,粉丝成为主动的营销者。视频平台与宣发方,通过举办征集“饭制视频”的比赛活动,让粉丝的创造力反作用于文化产业链中的“营销推广”环节。粉丝视频的分享传播必须按照指定的规则,让粉丝“爱”的付出成为内容营销链条的一环。“二次营销”展示出强大的传播力,唤醒了更多潜在的消费者,将游离的消费者变成主动的消费者。

(三)主流话语引导的参与

当下主流文化和青年文化正在进行深度融合,媒介生产者的权力和媒介消费者的权力以协商和理解的方式互动。伴随着媒介技术的融合,粉丝视频成为媒介粉丝参与公共议题的新的话语方式之一。粉丝的参与并非是对商业文化的摧毁,而是改写、补充、扩展,赋予其广泛的多样性的特点后,再进行传播,以隐性的方式表达意见,唤醒青年人的文化独立意识。主流媒体与优质的创作者合作,让更多的受众以亚文化的形式参与到公共议题中。如“共青团中央”在B站上发布的混剪作品《七尺之躯,已许国,再难许卿》以悲壮深沉的混剪视频表达清明祭英烈的主题,激发了青年群体的爱国热情。粉丝创作表现出媒介素养,让粉丝在主流文化层面获得身份认同,体现出进步和积极的力量。粉丝的视频创作以个人表达为基点,从“去中心化”向“再中性化”转变,也呈现出被主流收编的现象。

四、结语

互联网生态和新媒介技术让“饭制视频”摆脱了以往传播环境的闭塞和技术的局限,呈现出多元的文本生产形态。“饭制视频”也在突破社群圈层向更广的群体中传播。文化产业激发了粉丝的创造力,文化融合让视频文本成为粉丝参与公共议题的新形式。在不断探索粉丝与大众的新型共存生态的过程中,粉丝创作日益成为文化建设中的积极力量。

注释:

①陶东风.粉丝文化读本[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48.

②David J.Cheal.The Gift Economy[M].London,New York:Routledge,1988:19.

③[美]亨利·詹金斯.融合文化:新媒体和旧媒体的冲突地带[M].杜永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31.

猜你喜欢

社群媒介创作
媒介论争,孰是孰非
社群短命七宗罪
书,最优雅的媒介
《一墙之隔》创作谈
欢迎订阅创新的媒介
创作随笔
反思媒介呈现中的弱势群体排斥现象
母婴电商的社群玩法
VC靠边!社群股权众筹来了
天使进化——VC靠边!社群股权众筹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