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我形象奇观化与短视频审丑——以韩美娟为例

2021-01-30袁红艳邓桂英

视听 2021年5期
关键词:韩美异化网红

□ 袁红艳 邓桂英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审丑现象愈演愈烈,短视频的出现更是为这种现象走进大众视野提供了一个传播平台。从早年的芙蓉姐姐到前些年的刘梓晨,再到抖音短视频上爆火的“迷人的郭老师”、韩美娟等,这些网红的成名路数可谓是剑走偏锋。他们迎合大众的“审丑心理”,大肆消费丑陋、隐私和恶趣味。比如抖音ID名为韩美娟的一名网红,他以辣眼睛的装扮和奇特的语气迅速蹿红网络,他的行为成了网红们竞相模仿的风向标。他不仅有着数量庞大的粉丝群体,甚至吸引了钟丽缇、何炅、杨迪等一众明星的注意。蹿红之后的韩美娟开始直播带货、接广告代言。

在注意力经济时代,相比媒介传播的信息,公众的注意力更有价值。韩美娟的走红,是“审丑之风”弥漫的产物。这股审丑之风使得原有的审丑理念正在异化,大众对于丑陋现象不再是怀着批判的眼光去看待,而是学丑、秀丑并且以丑为荣。

一、短视频审丑之风与韩美娟的走红

自2013年以来,短视频内容的同质化、低俗化和泛娱乐化现象层出不穷,侵权问题也屡见不鲜。近些年各种审丑现象在短视频平台不断传播,在平台的默许下审丑风潮兴起并有愈演愈烈的趋势。韩美娟是快手、抖音和B站的知名网红,他凭借另类的装扮、引人发笑的语句以及说话时极具个人风格的腔调,迅速走红网络。韩美娟的“百因必有果,你的报应就是我”,以及视频结尾的“记得双击!么么哒”等语句,被网友在各大网络社交媒体平台上广泛传播。

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为了满足人们多样化的精神需求,审丑作为审美的目标,将传统意义上的审丑颠覆,登上了多元化的历史舞台。“丑”作为一种时尚和潮流,受到人们追捧,被人们所消费。短视频平台的出现给人们提供了一个满足“追捧”与“被追捧”的平台。而韩美娟的走红就是“审丑之风”弥漫的产物。

(一)审丑:异化了的审美

丑是一个美学范畴,也是一个历史的范畴,同美一样,肯定者有之,否定者亦有之。《说文解字》认为丑是“可恶”的,将丑与生命的消亡联系起来。审丑风潮在19世纪末期开始充斥西方的艺术趣味,登上了审美的大雅之堂。丑与美并没有明显的界限,德国学者罗森克兰兹将美与丑对照起来对丑进行解读。一方面,他将美与丑并列和对立起来,将丑和美放在同样地位;另一方面,他主张丑是对美的一种否定,丑与美相对照,二者不可分割。本文立足于后者,将审丑作为一种异化了的审美进行批判。

审丑是审美异化了的产物,审美异化是人异化发展中的一环,它指异己的、与自身相对的美的对象,随之而来的是人对于美感的异化,这种异化导致人正常的审美情感和能力受到影响。自媒体为百花齐放的审美活动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环境,但花儿并不总是符合审美期望的,审美异化正在影响着受众对于美的鉴赏和创造,在异化过程中,人对审美活动产生了非精神方面的浅层快感。

(二)韩美娟:自我形象的奇观化

“现实之于我们,有点像地面之于空中的杂耍演员,他们身下准备一张保护网进行表演,却不知在网的下面,地面已经消失,屏幕使现实得以消隐,同样,偶像使上帝悄悄溜走。”①媒介技术赋予人们展现自我的机会,自我展现作为实现自我身份认同的一种手段,被表演爱好者使用:表演者通过自我表演、改编日常生活来重新建构自我形象,通过观众点赞、评论来获得自我认同感。颜值秀曾经在短视频中爆火过一段时间,观众审美疲劳后,“美”渐渐失去了吸引力,扮丑反而能够迎来大批围观者。

韩美娟本名韩佩泉,自2019年进驻短视频平台以来,他起初发布一些日常和仿妆,真正走进大众视野的是他塑造的韩美娟形象。目前韩美娟在抖音上的粉丝数量已经达到1279.7万,快手上的粉丝数量为1240.8万。他浮夸的视频频频在朋友圈出现,他的口头禅“百因必有果,你的报应就是我”曾风靡全网,他的图片被做成表情包,他的怪异行为引来了人们的争相模仿……

镜头前的韩美娟展现自我的方式是反审美的、畸形的,他打着宣扬个性的旗号,通过“以丑为美”这种极端化的形式,将奇观化的自我形象呈现在观众眼前:他原本是一名容貌清秀的19岁男生,视频中的他有着烈焰般的红唇、蓝绿色的眼影和粗大的眉毛,常常戴着一头劣质的假发,用花里胡哨的衣着把自己打扮成妖艳的女性角色。此外,他的视频内容常常是使用诡异魔性的嗓音、怪异的手势,搭配简单的几句鸡汤台词或洗脑的社会语录,例如“健康是1,财富是0,没有了 1,0 再多都是0”。

二、短视频审丑盛行的多重成因

韩美娟的自我形象奇观化绝非个例,类似短视频中的审丑现象也并非少数人的狂欢。短视频传播中,各种“不怕丑、丑不怕”,以“丑、奇”为热点和卖点的网络红人使短视频审丑蔚然成风,而过度的审丑难免将大众文化引入歧路。若要破除这种盲目的审丑跟风和围观,以合理把握短视频传播的价值观走向,对短视频审丑盛行背后的原因进行探析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自我表达的需要,观众窥丑的欲望

表演者出于自我表达的需要扮丑,观众出于窥丑的欲望买丑,二者构成了买卖的双方。从买卖双方本身出发,究其原因有以下三点。

首先,戈夫曼的“拟剧理论”提到:“社会和人生是一个大舞台,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以不同的角色在不同的场次进行表演。”②戈夫曼关注的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在他人面前展现自我形象,如何利用符号进行表演。韩佩泉塑造的“韩美娟”有完整的角色设定:韩美娟38岁,是一位艺术家、知心阿姨,还是一名社会女青年。她从小家世悲惨,离异后带着两个孩子,同时也渴望着婚姻和幸福,她信奉因果报应。一块蓝色的窗帘,一块白板,搭建了韩美娟的秀场。在这个秀场中,演员出于自我表达的需要在镜头前展现自己,但观众乐于为此买单也是买卖链中不可忽视的关键一环。

其次,审丑也是一种心理保护机制。我们往往需要从与他人的比较中来获得自尊感,部分网友关注某个明星并不是因为喜爱,而是出于一种“嘲讽心理”。韩美娟每一条视频底下几乎都会出现一些嘲讽的评论,如“太丑了,令人不适”“真恶心,这妆容太恐怖了”“这种博眼球的人怎么还没被封杀”等,但这些观众唏嘘指责的同时还是少不了关注和捧场。网上曾发起过“你觉得短视频中哪个网红最让你恶心?”的投票,结果“韩美娟”这个名字以最高投票数夺得桂冠。沉默的螺旋理论提到,人具有感知外在氛围的能力,主流意见会转化为个人对于社会主要价值的认知。大多数人追逐和关注韩美娟,更像是人们为了避免被孤立,是一种不得已而为之。

最后,大众的趣味和审美,决定了市场的走向。审丑之风盛兴,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大量高颜值的网红迅速爆红,导致短视频内容千篇一律,毫无个人特色,人们因此产生了审美疲劳。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审丑的出现也是对审美疲劳的一种调和与制约,但当前的网络环境很容易让这种调和机制变得畸形。在“注意力经济”盛行的当下,真正有价值、有意义的不是媒介所传播的信息,而是公众的注意力。相比曲高和寡的精英文化,荒诞离奇的内容更具有吸睛效果,而短视频中大量丑的信息刚好能够满足受众这种猎奇、求异的窥丑和审丑的欲望。

短视频审丑在一定程度上是对受众多种心理需求的一种积极回应,但传播方式的不当等却使短视频艺术中的审美价值被剥离,短视频审丑逐渐演化为随意的心理宣泄,甚至是荒唐的嬉戏行为。

(二)平台的利益驱动,自媒体把关人的缺失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数据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12月,我国短视频用户数达到了8.73亿,占整体网民数的88.3%③。这是一个庞大的数字。目前,抖音和快手已经牢牢占据短视频的第一梯队,腾讯微视、火山小视频、B站以及Yoo视频等短视频应用都在不断开发和升级中,各个平台都想在千亿市场中抢占资源和先机。这种情形下,平台为了获取更多的浏览量和经济利益,不断对丑行进行开发、生产和传播,为制造一次又一次的网络狂欢而费尽心机。此外,短视频平台面对的群体大多是青年草根群体,短视频低成本、低门槛的特点更是导致大量靠商业炒作牟取经济利益的人纷纷涌入,宽松的网络环境使得用户可以自由生产和传播信息,而表达过于自主有时会存在破坏社会共同秩序的风险。在这种网络环境下,自媒体平台的把关人角色就显得尤为重要,但短视频平台把关人的缺失却是显而易见的。

库尔特·卢因提出了把关人理论,他认为信息的流动是在一些含有“门区”的渠道里进行的,在这些渠道中,存在着一些把关人,只有符合群体规范或把关人价值标准的信息才能进入传播渠道④。他将把关人理论描述成“食物是通过不同渠道来到饭桌上,而食物进入或不进入一个渠道,从渠道的这一环节到另一环节,都要受到把关人的影响”。传统作家的作品从生产到呈现在观众眼前要经过采、写、编、审、发等一系列严格的流程,但是受网络传播的迅速性和去中心化等特征的影响,自媒体中的把关人是缺席的,这必然会导致大量鱼龙混杂的审美文化涌入到自媒体平台。加上平台在监管上没有开发出与瞬息万变的新媒体相适用的监管技术,依附点击率生存的平台对这种标新立异能吸引眼球的丑行传播采取默许的态度,致使善于抓机制漏洞、打法律擦边球的人有机可乘。

短视频平台的自主性和交互性,打破了大众媒介的垄断,吸引了更多民众积极传播和生产大众文化,但取悦受众的非理性炒作和自我把关的低俗化传播很容易架空道德、放逐理想,这无疑是非常可怕的。

三、短视频审美异化对传统文化和价值观的消解

短视频审丑作为一种异化了的审美,是对传统美学意义上审丑的颠覆,这种审美异化带着明显的消费主义特征。在娱乐至上的环境中,过度的审丑现象不仅影响主体对美的创造力和鉴赏力,也在一定程度上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造成阻碍。

(一)经典传统文化被亵渎

韩美娟的视频内容由几句鸡汤台词组成,博人一乐,其低俗性和以丑为乐的特点不言而喻。为此,社交媒体上出现了两种声音,一种认为韩美娟其人身世悲惨,视频除博人一笑以外无伤大雅;另一种声音则批判他以卖丑为荣,通过博取关注来满足个人私欲。但不论是无原则的追捧,还是尖锐的批判,都会引发人们对于丑行的过度关注。审丑文化处于一种非正常的发展态势,会导致深厚先进的传统文化的内涵、作用和价值被亵渎。首先,网络审丑的现象在无形中传递着一个言论自由的信号:无论谁都没权利否定任何言论。在多元价值观不断碰撞的当下,非理性的、反人性的、颠覆审美文化的内容正在亵渎优秀的传统文化。

德弗勒提出的文化规范理论指出,大众传媒选择性地让受众了解什么是社会所认同的行为规范、信仰和准则。当人们不约而同都遵守同一种行为时,这种规范就会上升成为一种社会文化,过去的文化在这一过程中将会被人们所抛弃。这种异化的网络审丑文化本质上与传统文化截然相反:传统主流文化是在长期的积累中形成的,健康的、优秀的文化会对社会的发展有促进作用,而消极的、落后的文化会对社会的发展造成阻碍。短视频审丑文化简单化、低俗化,没有文化底蕴,具有速生速灭的特点,当审丑文化大肆发展,必然会对传统主流文化造成冲击。

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优秀传统文化造就了先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中国人民引以为傲的信仰和骄傲。一旦经典文化被亵渎必然会造成主体信仰的缺失、精神上的贫瘠和幸福感的降低,必然会对主流文化的建设和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二)主流价值观被扭曲

格伯纳的培养理论指出,大众传播媒介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培养的过程,大众传播媒介传递的价值观在潜移默化中影响我们的行为、态度和精神世界。在韩美娟抖音置顶的第一条视频中,有两位妈妈表示:“我闺女两岁多,现在天天寄的烧鸡(记得双击)么么哒”“小朋友天天在耳边说你的报应就是我,记得双击么么哒”。韩美娟的微博评论“我每天都在学你说话,别人说什么我不管”获赞无数。韩美娟的粉丝经常有此言论:“他的内容没有什么正能量,本质和其他没有营养的土味猎奇视频一样,看完哈哈哈就行了”。韩美娟个人也表示“我靠互联网挣钱养家,仅此而已”。人们对于丑行越来越包容,对毫无内涵的视频大肆追捧,人们的道德底线日益降低。价值失范常常是由批判失语导致的,极端化的走红方式被更多年轻人接受、理解和效仿。短视频丑行泛滥让公众对现实社会的道德水平产生误判,进而无意识降低对自身道德责任感的约束。

对于青少年网民来说,过多呈现丑陋、推崇雷人的言论和“以丑为美”的行为,会在潜移默化中起到示范和诱导作用,不利于青少年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不利于青少年分清美与丑、是与非、善与恶的边界。越来越多的人怀揣着“一夜暴富”的网红梦,这些不切实际的幻想正在扭曲孩子的三观。一名15岁的孩子曾在微博上公开表示“自打关注了xx姐姐,觉得在学校太浪费青春了,读书太没意思了,谢谢xx姐姐告诉我还能这样活”。

正如现代丑学开创者罗森格兰兹所说:“吸收丑是为了美而不是为了丑。”但过度的审丑否定和消解了经典审美文化,不仅影响了人们对美的创造和鉴赏能力,而且不利于青少年价值观的形成和经典传统主流文化的传承,亟需引起我们的警惕。

四、结语

追溯历史,美与丑并存,审丑一词本身就代表着丑同样具有美学价值。但新媒体时代,审丑之风在资本逐利和大众狂欢的趋势中盛行,成为一种网红文化,审丑趣味已经逐渐被扭曲。为此,我们每个人都不应置身事外做一个丑态的传播者和旁观者,要警惕网红文化对精英文化的消解和冲击,要防止审丑异化导致的审美能力下降。最有效的自治良方是受众应当拥有自己独立思辨力的审美,媒介平台更应发挥“瞭望塔”和“过滤器”的作用,拒绝突破道德和法律底线的作品出现在观众眼前。

注释:

①[法]让·鲍德里亚.冷记忆[M].张新木,李万文 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34.

②[美]欧文·戈夫曼.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M].冯钢 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③第4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中国网信网,2021-02-03.http://www.cac.gov.cn/2021-02/03/c_1613923423079314.htm.

④ [美]库尔特·卢因.群体生活的渠道[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2.

猜你喜欢

韩美异化网红
韩美联合军演遭民众抗议
农村聘礼的异化与治理——基于微治理的视角
商品交换中的所有权正义及其异化
从异化看马克思对人类解放的设想
不要上“网红”的当
网红滚滚
当前大众文化审丑异化的批判性解读
史上最大规模韩美演习
«ВаНхУ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