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信息化虚拟情境”促进深度学习的实践研究
2021-01-30鹤山市沙坪街道第一小学唐锦标
文/鹤山市沙坪街道第一小学 唐锦标
随着社会科技的飞速发展,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日渐融入教育之中,《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教育部考试中心多次发布全国高考试卷命题新思路,突出素养导向,强调以真实情境为载体,贴近生活联系社会实际。因此,如何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更“真实”的虚拟情境促进学生深度学习,成为具有时代意义的议题。以下,将以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认识周长》一课为例,谈谈我校的一些实践经验。
一、始于情境,臻于至理
在小学六年级数学的教学实践中,有一道题目引起了我们的注意,该题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73 页第10 题,求运动场周长。本题对六年级的学生来说,知识点并不难。然而由于课本给出的操场图形是一个正方形+ 两个半圆的组合图形,学生对组合图形周长计算的错误率很高。其主因是学生对“周长”概念的心理表征不够清晰,学生对“周长”的概念“懂而不会”,看来简单的周长并没有那么简单,因此我校尝试以“信息化虚拟情境”促进深度学习的模式,对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认识周长》一课重新设计。小学教科书中对周长的定义是:“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它的周长”,然而如果仅依靠观察的静态图片,学生很难理解为什么要封闭、为什么只能取边缘,对概念本质的理解不清晰,导致到学生到六年级计算周长时仍出现混淆。因此,我校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教学小程序,契合关于发扬“工匠”精神的号召,运用信息技术的物理引擎模拟生活中“熔炼”的现象,创设信息化的虚拟情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周长的本质。
二、勇于试错,达于实践
结合我校自主研发的教学小程序,通过模拟生活中“熔炼”的现象,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丰富找边线的过程性经验。当学生勾勒的边线不封闭时,会发现粒子会从缺口逃逸,无法“熔炼”成型,不能形成图形,挑战失败,在失败中真正理解为何必须“封闭”;而如果不取边线,图形变小了,没有“熔炼”预设的图形,挑战也失败,从而帮助学生理解为何必须取边线。而只有沿着边线绕一圈,再回到起点,才能挑战成功。找组合图形的周长,是学习本课的难点,传统课堂依靠静态的图片,无法体现“边”与“形”的动态变化过程,学生只能死记硬背,实则并没有理解为什么“内线不算周长”。在信息化虚拟情境下轻松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如果取了内线,“熔炼”时粒子无法充满整个图形,实际上只能得到组合图形的一部分,所以内线不算周长;只有不取内线,粒子才能填满整个组合图形,“熔炼”出目标图形。
三、动之以情,倍之实效
课后,除了常规的纸质作业,还布置学生课后挑战《大国工匠》趣味网络作业,学生要根据提示正确地勾勒出图形的边缘并计算出周长,一共9 个关卡,根据完成时间竞争排名。新颖有趣的互动作业,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同时,通过挑战成功的学生获得“大国工匠”称号。让孩子对未来充满了好奇和期待,激昂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学习的情感。设置这样的趣味网络作业,我们希望不仅是简单地让学生完成作业,更是开启孩子们探索未知世界的大门。
四、合于无形,灵于贯通
信息技术融合学科教学的根本目的是提升教学质量,当前教育界的基本共识是:高品质课堂要从“教授知识点”转向“在真实情境下运用知识解决问题”。信息化环境下的课堂会产生过程性、评价性的数据,在实践过程中,我校注重对数据的收集与挖掘利用,通过数据分析反哺课堂的教学设计。相对于课堂教学过程中信息技术的显性运用,数据分析层面相对是“无形”的,但却能切实增加信息技术与教学目标的“契合”程度,使得信息技术能够恰到好处地满足课堂教学的需要。只有运用好“无形”的教学大数据,才能使信息技术不仅仅是营造表面的热闹,而是能切切实实地提升教学质量,与学科教学真正“融合贯通”发挥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