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服装功能性设计在实践教学中的实例研究

2021-01-30军,王

山东纺织经济 2021年10期
关键词:款式服装设计功能性

尚 军,王 虹

(1.湖南工业大学 包装设计艺术学院,湖南 株洲 412008;2.天津飞天纺饰进出口有限公司,天津 300381)

服装设计是一门实用艺术,是艺术与技术相结合的产物,作为艺术品它具有艺术审美价值,作为技术产品它具有实用功能特征。当这两点完美结合时,我们就能得到既符合人类审美意识,又能与人类生活需求相匹配的服装设计产品。时尚大潮中出现了很多经典款,这些经典款的服装随着时间的流逝非但没有淡出时尚潮流,反而在日常生活中被广泛的穿着而成为固定的着装搭配品类,如堑壕外套、达夫尔外套、巴尔玛外套、军工夹克、棒球服等等。这些服装设计产品都具有一个显著的特征,就是实用功能性的设计。功能性的设计赋予服装产品更多的内涵,使设计不只单纯地追求外观的炫目,更体贴地为人类的生活、工作、特种环境需要做出更多的实质性的设想,提升了服装产品的功用价值,延伸了服装产品的生命周期,所以功能设计是服装设计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在服装设计教学中,不仅应注重对学生审美观念、审美眼界、审美评判能力的培养,还应适时有效地从多方面提高学生专业技术能力,帮助他们在未来的现实工作中快速把握商业动态,在市场竞争环境中获得一席之地。服装的功能性设计主要包含主体款式的功能化、主体结构的功能化、材料的功能化和配饰的功能化。我们应将功能性设计作为服装专业教学内容、教学环节、教学结果评价中的重点部分,以确保培养出的学生不仅限于纸上谈兵的设计技能,而是具有能将设计作品提升至一个可产出、可商品化、可实现以人类精神为创意诉求对象的设计产品的能力。

1 服装款式的功能性设计

服装款式的功能性设计是服装外观形象最直接表现出的功能特征,这些功能特征是服装经过长期演变进化而来的,具有明确的功能指向,并由特定的款式设计要素承载。观察某件服装的款式时,如其外观所表现出的设计要素包括插肩袖、双排扣、风衣领、前胸和后背的挡风遮雨片、可调节袖袢、肩袢、腰带、箱型后开叉等,那么依据这些元素可不加怀疑地看出这款服装的功能是为了在有风雨的室外环境中穿着,它可能的款式溯源来自于堑壕外套的经典款式设计元素。

相同的例子还有很多,但我们的注意点不应只局限于对某一服装的款式分析中,而应把相关的款式设计元素作统一的功能分类,并且在分类基础上把有细微区别的款式特征分解提炼出来,从而形成可追溯的设计元素链条。将这样一种款式设计溯源模式运用到服装设计教学中,通过比较款式特征要素的相同点,分析这些款式设计元素因何而来,因何而用,因何而留,因何而成为经典,来加深学生对款式设计延伸性的理解,并且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款式功能性设计的方法。设计是需要理性逻辑思维的,功能性的设计尤其需要以理性逻辑思维来支撑整个设计构想的实现,在当今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每一个外观精巧优美的设计都是多种科学技术相结合而雕琢出的艺术品,理性的思维和可靠的逻辑选择使设计师具有比以往任何感性都能更快实现功能目标的行动力,当然我们不是在说感性思维的无用,恰恰正是设计师的不受拘束的感性思维更需要这种理性逻辑的辅助与支持。实际上确实需要将这些特征元素进行科学的分析和对比,建立相应的设计数据库,以便于越来越快速的服装商业运营模式,而服装设计教学更需要顺应这种变革而采取更加科学的教学模式,从艺术美和实用技术能力双方面来培养学生适应现代商业化的设计能力。

2 服装结构的功能性设计

服装结构的功能性设计是服装内部结构与服装外观款式两者相匹配而产生的立体功能特征。二维的视角与三维的结构总是有差别的,外观看似相同的服装款式不一定具有相同的立体结构,比如某两件服装款式的领部设计都是有串口线分割的翻领结构,从款式外观上来看基本一致,但即便这样领部的结构设计却不一定相同,领部可以是单片结构也可以是分片结构,这两者产生的穿着效果是不同的,单片结构的领子在穿着时会产生与脖颈不够贴合的问题,而分片结构的领子在翻折线以下的位置进行领座和领面的分割处理,使领座上沿线变短更贴合人体颈部曲线,造型功能更美观。对服装结构功能性的认知和分析,能够使我们看清楚服装二维表象下隐藏的立体结构特征,从而掌握结构功能性设计的方法,将服装款式设计中的平面形态更好更完善地在人的立体结构之上得以实现,并拓展服装空间形态,这样的实现有很多的实例。

从服装部件结构的功能性设计来看,如巴尔玛风衣在前门襟的设计上是暗门襟结构,这种暗门襟结构的功能优点是防风防雨性强,雨水不容易由扣眼处灌入服装内部;又如褶裥口袋和风琴口袋的活褶设计,加大了口袋的容量,这种袋型多被用在狩猎、军工夹克以及类似的服装设计中;再如某些防风夹克的领部设计,立领拉链内部有暗藏的帽子结构,功能特征非常明显。从服装整体结构的功能性设计来看,在原有结构上想办法拓展更多的空间是结构功能创新常用的设计方式,如许多防寒服的设计都考虑了里外多层结构变化,服装的内里有可拆卸的保暖夹层,增加的夹层上又有各类口袋的功用设计,服装的表层与夹层通过纽扣、拉链或是急钮扣合、连接成为一体,在天气冷暖的变化下,穿着者可随时调整穿着层数,原有服装表层和内部夹层都可单独穿着,这不仅提高了服装的功能性也提高了服装的利用率。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在结构的变化中加入更多的功能元素,让原有的服装可以改变初始形态而产生新的造型和功用,如变成一个睡袋、一顶帐篷或在水中可充气漂浮,或是由其它物品形态变成可穿着的衣物,这种设计方式可使服装整体结构完全从原有的框架中脱离出来,重新建构出不同一般的新形态的功能变化,应该说设计师对整体结构变化在不断提高功能性方面的各种尝试,带给人们不同以往的穿着理念,引领了人们对新型功能服装的追求。

3 服装材料的功能性设计

服装材料的功能性设计使服装整体的功能性日趋完善,依托材料的专项功能设计可以达成看似不可实现的设计理想,就像在黑夜中漫步的群星能带给我们闪耀的希望一样,服装材料的功能性设计也毫不意外的成为实现服装卓越功能的亮点。

从服装面料方面来看,比如我们熟知的服装弹性面料,在面料的制造中加入2%-5%左右的弹性纤维就可极大地增强服装面料的拉伸性、回弹性、保型性,解决了过去面料在穿着过程中易变形、易松垮、不能非常贴合人体曲线的问题,使服装的穿着效果更合体美观,并且在某些同时要求超强活动性与贴体性的服装设计中给予了服装设计师在材料方面更好的选择。空气层面料由于其特殊的织物组织结构可以提高服装的保暖性,这种结构也使这种材料有一定的支撑性。使用空气层面料设计在外廓形上有特定支撑要求的服装款式,可形成相对膨大扩张的设计效果,所以不管是从面料保暖的功能性还是面料的造型性上来说,它都表现出较好的适配性。安全反光面料常用于交警服等需要光效应的特种安全服装设计中,在较暗的环境中能明确标示出穿着者的位置,便于他人目测确定目标以保证自身和他人安全,而这种光效应功能也被当成一种特别的炫目的设计元素被广泛地用于时尚户外服、运动服等服装产品设计中。从服装辅料方面来看,功能化的提升使辅料原有的基本功能得到增强,同时给予服装功能设计更多的可能。如双面旋转拉链头的设计使利用拉链开合的服装可正反两面穿着,服装的双面可穿性使服装的设计空间变化得到体量上的增加,又使服装可穿着利用的时间得以延长;双头拉链的设计使长款服装的运动性更好,下摆拉头拉开时给予人行走时的活动量,长款式的设计因辅料功能的改善而趋避了相关可能的动态局限性。带有测温功能的拉链头设计,拉链头端测温部件的颜色可以随周围环境温度变化,这种设计对有野外生存需要的人来说非常实用,户外野营服、探险登山服等都可以从这一创新的辅料功能性方面得到设计安全实用性能的加强。

4 服装配饰的功能性设计

服装配饰的功能性设计从三个方面来看都对服装主体功能的衍生起到了拓展与强化的作用。其一,配饰的功能性设计主要为适应服装的主体功能而存在,配饰的功能既可融入主体功能的设计中,又能在特有情况下独立发挥作用。如养蜂人的服装帽子与衣身主体一起形成隔离防护作用,可防止养蜂人面颈部被蜜蜂尾针刺伤,这种配饰的功能性设计从服装整体防护功能来看是有效和有针对性的。在与服装主体连接或可脱离的配饰功能设计中,遮蔽防护功能要素是被普遍重视的设计要素之一。在击剑服、摩托骑手服、医用防护服、特种工业制服中,我们都可看到这类融入服装主体功能的配饰设计,并且由这种非常实用的功能派生出了许多塑造特异人类形象的概念服装设计,如影视作品中的蝙蝠侠、蜘蛛侠的服装以及未来太空装等等。其二,配饰的功能主要以独立存在的方式进行设计,是特殊的功用性在服装主体外部的延伸。如便携式工具包的设计按照工具的功用和大小进行内部体积的分割,并考虑工具拿放状态下的稳固构件结构,包括扣夹、垂链、环袢、钉钮、系绳等的具体材质、强度、尺寸等的设计要求,便携式工具包可以利用具有伸缩调节功能的包带系于或扣合于服装主体需要的各部位上,从而实现特殊功能在服装外部的延伸。包的功能性通常依据所装物品的性质、大小、功能来设计,其与服装搭配使用的环境变化也是设计要重点考虑的问题,实现由一种配搭环境向另一种配搭环境的变化是配饰特殊功能性设计的又一方向。如当需要其轻巧易携带时,包的体积可瞬间变小系扣在服装上或隐蔽装于服装内部,而需要扩充容量装更多物品时它又可瞬间变大满足收纳要求,这种功能性的设计变换可通过折叠、压缩、展开、拼合、链接等方式实现。其三,配饰的功能性设计具有完全的独立性,其功能变化不一定非与服装主体相关,但可以与不同服装相搭配,产生奇妙的搭配效果。如可变帽式针织起褶围巾,在织造时通过针法针数的变化使围巾局部具有活褶结构,这种结构在常态下保持收缩的形状,被拉伸时会伸展开来形成更大的面积与凹陷量,与一般围巾的披裹状态不同,这种针织围巾在气温下降或风雨来临时,通过局部展开可变成帽式结构套于头上,遮蔽人的头脸部保持温暖,这种设计既增加了配饰对环境气候的应变性又使配饰的容积更符合功能变化所需的延展量。很多单体配饰的功能设计都冲破常规给予配饰产品让人意象不到的功用,如有照明功能的挂坠、夜间可视驾驶眼镜、具有指南针多时区防水功能的手表、保健手环等等,这些设计无一例外都在配饰原有功能与新功能方面取得了整合、协调,在独立的功能形态下带来更多的佩戴体验。

对服装功能性设计的实例分析可使我们清晰地看到在服装设计唯美表象下的有关人类着装更深层次的实用内涵,向我们展示了服装设计创意的沿革思索方向,功能化的设计不仅具有宽阔的设计界域,更能在现实的设计产品转化过程中被广泛的认知和接受。

在服装设计实践教学中可以通过分类递进和演化融合的教学方法将服装功能性设计教学植入服装专业课程教学的各环节和过程中。第一,服装功能性设计的分类递进教学法是通过把服装设计历史过程中出现的经典功能设计案例进行源头细分,在细分之后再分功能项目建立款式溯源资料库,使功能设计元素以延展链的形式存在于教学案例库中,这种分类递进教学方法的最大价值在于教师可随时清晰地向学生展示服装功能设计的递进过程和设计创意脉络,使学生通过了解功能设计元素的初始形态、提取方法、选用过程、进化结果,形成相应的功能设计思维概念,并能把握住这一概念进一步转化成预想的设计结果。第二,演化融合教学法是分类递进教学法的后续开拓,通过对服装功能设计元素延展链的学习,学生在脑海里初步构建了对于服装功能设计的思维模式,他们对于什么样的元素可达成什么样的设计功能效果有了相应的认知,在已有认知基础之上,就需要引导他们快速地进入自我设计的演化和融合阶段,演化融合教学法的作用就在于此。在进行演化融合教学时,教师可由学生自行设定现实服装产品功能性设计拟达到的目标,要求学生就目标提出具体的功能设计方案,设计方案必须包括目标功能分析、功能元素选择、功能元素重组、功能元素使用、功能造型实验、最终功能效果几个方面。教师针对学生的设计方案提出问题和建议,向学生表明自己对其方案的理解和认同点,引导学生做出相应的判断找出不足之处,通过实践结果确定方案的可行性。学生在这种设计过程中,不仅掌握了一般功能设计方法,还能进一步演化出限定条件下的功能设计创新思维,通过思维的不断碰撞和融合带动学生探究服装功能设计的各种可能性,从而实现由单纯外观设计向内涵功能设计的跳跃。

在服装专业教学中,教师通过自我的学习、理解和归纳来向学生解读服装功能性设计的概念,会不可避免的存在个体思维的局限性,因个人喜好和偏爱不同,有时会与年龄相关,对于服装功能的解读与学生的看法存在差异,这是一个很正常的问题,毕竟社会和科技是不断向前发展的,人的思维也是在不断进化着的,所以在经验和严格要求之上作为教师也要懂得个体的情感发展和需求才是设计得以不断螺旋上升的根本,不管学生的设想是否稚嫩,是否还在粗坯阶段,教师都应鼓励学生发现自身的优势,尽最大可能找寻自己的设计道路,只有在充分调动学生自我探索的同时,才能让他们产生良性的学习认知,在教师提供的经验基础上,开创属于他们自己的未来设计空间。

猜你喜欢

款式服装设计功能性
基于十二指肠异常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医研究进展
几何思维在服装设计上的应用
“沉淀”系列服装设计作品
局部加热服的款式设计及其舒适性评价
差异化功能性纤维研究进展
当代绿色生态服装设计的反思探索
一种功能性散热板的产品开发及注射模设计
Dream Bag
基于服装设计工作室的实践教学改革
最火的单品款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