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药文化纪录片的有声语言传播探析
——以纪录片《秘境神草》配音创作为例

2021-01-30

视听 2021年8期
关键词:秘境纪录片话语

康 毅

视听媒介作为中医药文化普及的助推器,在中医药文化的传播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纵观目前中国国内与中医药文化相关的电视节目,占据主流的是养生类节目和以中医药为衬托背景的电视剧。在泛娱乐化的环境下,媒体中包含的中医药知识、技法和文化内涵的公信力天然不足,可信度不高,甚至还存在误导之嫌。因此,如何借助有声语言传播推动中医药文化内涵的普及和跨文化传播,需要不断进行探索和努力。

一、《秘境神草》系列纪录片与中医药文化传播

《秘境神草》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指导,广东广播电视台制作,广东卫视主持人康毅担任三季纪录片解说。纪录片从“中国题材,全球视野”的立意出发,带领观众深入人迹罕至的秘境中探寻“天然野生药材”,讲述最质朴的人与自然的故事。第一季于2017年2月3日起在广东卫视周五晚间“910”时间段播出,共6集。第一季首播便打破了“中医药题材不火”的定律,取得了豆瓣评分7.7、微博话题阅读量破8.3亿的成绩。第二季于2019年3月24日起在广东卫视周五晚间“910”时间段播出,“用生命拍摄的纪录片”“代表了中华五千年本草文化的诉求”成为该季纪录片的标签。在前两季取得良好反响后,摄制组再次深入冰峰雪岭、高岭陡壁、大漠深处和原始森林。第三季于2021年4月4日登陆广东卫视,作为活化《本草纲目》的荧屏版,通过采撷20多个故事,壮阔山河、细腻情感、朴实故事共同构筑起中华本草文化的独特人文气息,首播便创下豆瓣评分8.5的佳绩。

纵观三季纪录片,主题上皆以“中国题材,全球视野”为内核展开,在传播和普及中医药文化知识的同时,共同探讨了中国中医药蕴含的精神价值、人文情怀和文化智慧。相比于健康养生类节目和医药类电视剧,纪录片所具有的真实性、教育性的特点以及高品质和重细节的制作,有助于为观众呈现真实可信的中医药文化形象。

二、《秘境神草》系列纪录片话语建构分析

话语作为内涵丰富的跨学科概念,在不同语境中具有不同的属性。“按类型划分,话语主要分为叙述、描写、论证、说明等类型。其中,叙述区别于描写和论证的独特性在于它是时间性文本,无论是文本自身的呈现抑或组成情节的系列事件发生、发展,都必须在一定的时间跨度内完成。描写是对人或事物属性的一种表现。论证则是提出观点或主张,并提供论据。”①纪录片话语通过话语形式、话语结构、话语技巧的有机融合并互相服务,有效构建纪录片文本的意义。

(一)话语形式:叙述话语

叙述作为一种讲故事的行为,具有手法、策略和风格的含义。叙述话语“是一个个故事借由叙述行为进行加工,组成一个叙事文本即构成整体叙事。”②纪录片中事件、人物、地点与时间,都是不可篡改、不容更换的,摄制组通过选择与某一主体有关的事件,按照某种意义逻辑对与人生百味相关的素材进行统和,在遵循逆向因果逻辑关系的基础上组织叙述话语。以逆向因果逻辑关系为主线,叙述文本采用顺叙、倒叙、插叙、补叙、追叙可以突破时间的限制,起到设置悬念和延宕的作用,加强了观众的期待心理。

《秘境神草》以传承悠久的中医药文化为总纲,每集都围绕一个既定主题展开,寻找符合内涵的相关中药材,挖掘与之相关的故事,通过质朴的镜头语言、轻快的画面节奏呈现出来。故事讲述作为一种语言风格和能力,有别于主持人的惯用语言和话术状态,高于讲解员的背诵式语言表达,是充分理解故事内容后的娓娓道来。例如,悬念手法运用在60多岁的老人余日保为给老伴治病进山采药,翻山涉险不惜“以命换药”等镜头时,配音解说平实、接地气、自然、舒服,摆脱了格式化、形式化。

(二)话语结构:板块式结构

板块式结构相异于传统叙事结构,它的核心特征在于没有明确的因果联系,通过每一集的主题立意将各个板块组合起来,不同性别、不同民族的采药人与不同的人生故事串联起来。纪录片中最常使用的结构是并列式板块结构,各板块所讲述的人物与事件具有独立性,没有明晰的时间和顺序限制,几个板块组合起来共同指向一个明确的主旨,即各板块虽各自独立,但藕断丝连,具有精心提炼的内在统一性。

该话语结构体现在配音风格上则是呈现出温润、有力量的核心特征。“温润”即声音如水生万物、自然熨帖,有温度、有真情实感、不影响主题故事叙述的伴随感,具体表现为一种恰到火候的内在的同理心和换位思考;“有力量”体现为纪录片的声音创作看似淡实则浓,通过不露痕迹的声音强度去反映故事的内涵。“温润”和“有力量”作为声音形式两个完全不同的方向,二者的融合与准确拿捏,依靠的是醇熟技巧下日复一日的经验累积。发音吐字有韧性、有弹性,虚实、刚柔转换巧妙,解说上避免过刚则硬、过柔则靡,不垒块、不蹦字,结构过渡如“潺潺流水”迂回向前。

(三)话语技巧:原生再现

“话语将一系列素材以特殊模式组合起来,并揭示某种经验和意义。”③话语建构的重要技巧是“原生再现”,具体体现在《秘境神草》视像和声音创作中,表现为“旁观”为主、“介入”为辅的视像表达方式。“旁观”表现为摄制组与采药人在拍摄过程中保持一定距离,不干涉、不介入但亲历整个采药过程。“介入”表现为摄制组对纪录片部分情节具有牵引作用,以真实性为前提、以突出纪录片主题性为目标而进行的主观介入。另一方面,体现为创作者文本解码与声音编码的有效衔接。文本解码需要有效地理解信息与传递情感,将信息内化为创作者的声音的画面感,该画面感与镜头感相辅相成;声音编码则需要有变化的声音和不同的有声语言落点做支撑,需要从生活中汲取营养,从书本里累积拓宽视野,做到胸中有千壑。艺术的前提是共情的能力,功夫在录音室外、在生活里。编码和解码要与观众搭建一条心桥,这个桥要具备很多支撑,分别是故事讲述能力、声音创作能力、语言共情能力与信息传播能力。

三、《秘境神草》系列纪录片视听策略探索

视听策略是纪录片研究的重要课题。《秘境神草》在视听策略方面的可资借鉴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一)扎根中华医药文化

在《秘境神草》系列纪录片中,摄制组不局限于拍摄壮美的地理人文景观,而是以采药人的足迹和采药用药背后的故事为线索,展现中草药的生长、辨识和用药过程,处处体现着采药人对于自然和生命的尊重。他们对于仪式的重视,体现的便是对于自然的敬畏。这样的敬畏,体现在采摘野生人参时的拜山和禁言、在采挖虫草后把泥土归位、在发现山参后将种子埋下。良好的自然环境持续存在,才能持续孕育出集天地精华于一身的神奇本草。

敬畏是一种境界,那回馈则是另一种。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而让山水万物得以为继,则是人类千百年来生生不息,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法宝和规则。在《秘境神草》第三季中,采药人翻山越岭历经辛苦,时常会颗粒无收,但他们在采集中草药时,深知稀有的野生本草弥足珍贵,无不默契地秉承着“保护资源,合理取用”的自然法则,处处传递着中医药文化的最高境界——致中和。而在这样的敬畏和尊重背后,实则是中国传统文化“天人合一”思想的具象体现。

(二)深挖声音衔接转场价值

《秘境神草》系列纪录片始终用一种平稳的语调,娓娓道出人与自然、人与中草药的故事。纪录片解说工作由广东卫视主持人康毅担任,在涉及山川地理解说时他用耳语般的低沉声音营造出充满梦幻、神秘气氛的音声大背景,渲染出诗画般的意境。在处理中,通过语气的变化,将声音下沉降低,极少使用重音,可是在这样的场景下,却使得整段描述充满着画面感染力与张弛力。特别是对“巍峨城堡”等四字词的处理,将声音控制住,音高也压低,情境表达恰到好处。解说大量使用第一人称讲述,如“我本是山中一棵包治百病的板蓝根”,以及大量诙谐幽默的口语,如“肉苁蓉是一种动物的粪便”等。

解说在交待背景、讲述故事、点明主题、转换时空等方面发挥作用。例如在讲述独龙江峡谷中草药一集中,通过串联主人公“阿声”为母采药的故事,解说人康毅连续三次变换讲述的状态与音调。起初,在配合依山傍水的神草宝地的环境介绍时,压低声音,尽量使语言的起伏减少,体现出沧桑感,也增添了历史的厚重感。接着,纪录片情节推进到为让染上风寒的母亲早日康复,阿声与父亲李自才背上药篓进山采药,这个画面的配音多采用平实铺陈的语调,同时采用大量原声,如滴水声、虫鸣声、脚步声等。最后,当镜头切换到采药攀爬的艰难画面时,通过调整气息、调整咬字力度,不断增加实声的比重,音色逐步由黯淡转为明亮,最后配合镜头主人公“阿声”露出微笑的画面和“阿声”父亲的爽朗笑声,指明采药成功的喜悦——成功采到富含药用价值的珍稀本草——桑黄菌。精湛的解说与自然原声带给人直达心底的触动,时刻充溢着真诚的感情。

解说的衔接与转场还体现在系统全面地介绍中医药知识上——不仅借助采药人的原声以及解说词来传播,也会从医学名著中“引经据典”来增加解说的权威性。总的来说,从时间维度讲述中草药故事,需要声音具有历史感和厚重感。从空间上来说,大的场面,需要声音创作有立体感、有支撑力。从接受的角度来说,要以情动人。

四、结语

相较于以往说教、刻板的纪录片,《秘境神草》系列纪录片将“中国地理”与“东方本草”两大核心概念相结合,借助话语形式、话语结构、话语技巧讲述采药人与中医药的细腻故事来开启尘封已久的中医药世界,通过扎根中华医药文化与深挖声音衔接转场价值,实现了让中医药走出“秘境”、走进日常生活。纪录片有声语言的创作,要做好文本解码,避免成为见字出声的机械工,尽可能呈现较高的艺术价值。要做好声音编码,还要具备故事讲述能力、声音创作能力、情感再塑能力。越是大文本越要平实,避免夸大情感,保持真实感。

注释:

①[美]西摩·查特曼.术语评论——小说与电影的叙事修辞学[M].徐强 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13.

②马云征.历史文献纪录片的话语结构与意义构建[J].中国电视,2020(03):76-81.

③[澳]理查德·麦特白.好莱坞电影[M].吴菁 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416.

猜你喜欢

秘境纪录片话语
现代美术批评及其话语表达
水果秘境
纪录片之页
纪录片拍一部火一部,也就他了!
纪录片之页
秘境
秘境 心境
话语新闻
话语新闻
论纪录片中的“真实再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