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大语文”课程体系建设路径探索
2021-01-30刘育红
刘育红
(山西省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山西 太原 030024)
2006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高等学校要创造条件,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2015年,教育部发布的《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5〕6号)指出,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文化基础教育”,“规范公共基础课课程设置与教学实施”。这一系列规划、意见的出台为大学语文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政策依据和发展动力。大学语文作为高职院校一门重要的文化类公共基础课程,要结合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教育核心,将人文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效结合,为高职院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提供更多的养分和重要支撑。因此,高职院校应构建“大语文”课程体系,突出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语言应用技能与可持续发展能力,与专业实践教育形成合力,为学生的高质量就业和职业生涯规划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建设现状
大学语文课程对于全面提高人才综合素质具有重要作用,教育部也指出要重视并加强大学语文课程建设与改革。但是,目前大学语文课程建设现状不容乐观,仍然存在重视程度不够、课程定位不明确、课程设置不合理等问题。
(一)重视程度不够
高校大学语文课程的开设可谓历经曲折。1978年,在南京大学校长匡亚明的倡议下,南京大学、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多所高校纷纷响应并陆续重新开设大学语文课程。但到20世纪80年代后期,一些高校先后削减甚至取消了大学语文课程,课程建设近乎停滞。到20世纪90年代末,随着人文素质教育的提出和人才培养目标的转变,有些高校开始逐步恢复开设大学语文课程。直至2006年,国家将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纳入了《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才最终确立了大学语文课程的地位,体现了大学语文对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作用。
但是,许多高职院校仍未能真正认识到开设大学语文课程的重要性,大学语文在高职院校课程体系中仍处于边缘化的尴尬境地。受高职教育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影响,高职院校主要关注职业技能培养而漠视人文教育与人格完善,普遍重视专业课程建设与实践,而忽略了大学语文等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建设。随着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向培养综合职业能力的转变,大学语文作为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开始逐渐受到重视,但其重要性与受重视程度仍不匹配,多重因素制约着大学语文教学实现人文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效果。
(二)课程定位不明确
教育部曾经多次发文明确,普通高等院校要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大学语文课程,这是高等教育课程体系中一门重要的公共必修课。但是关于大学语文课程定位与教学目标的争议颇多,见解不一,主要包括以下三种观点:一是人文论;二是文学论;三是工具论。人文论认为大学语文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就必须以大学语文的人文性为核心,通过学习、传承传统文化,提高学生的品格修养与人文精神。文学论认为要坚持大学语文的文学性,通过精选优秀的文学作品或梳理文学发展脉络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工具论则认为要重视语文的实用功能,通过听、说、读、写等技能训练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以上观点均有所偏倚,仅从某一角度强调了大学语文的定位与功能,而忽略了其应承担的其他功能,尤其是高职院校普遍未能将大学语文自身性质与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相结合,未达到大学语文人文性与工具性的有机融合。
(三)课程设置不合理
目前,大学语文已经被许多高校纳入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是一门必修的公共基础课。但是,大学语文在高职教育课程体系中仍处于基础课的边缘地位,课时有限,课程设置不合理且随意性较大。加之课程定位模糊,教学目标不明确,因此各高校的大学语文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各有千秋,却多有偏失。例如,有些院校的大学语文采用“文学作品+实用写作”模式,但是在一门课程中完成双重教学任务,难以实现教学目标,无法保证教学效果;有的院校则采取串讲文学史并穿插讲解相关文学作品的方式,目的在于使学生对文学史有比较清晰的认识和把握,但是受课时限制,只能蜻蜓点水般一带而过,无法实现提升学生语文能力的教学目标;有的院校则直接以实用写作或演讲与口才等课程代替大学语文课程,忽视了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因此,许多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设置没有体现高职教育特点,未能适应高职教育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的需求。
二、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定位
大学语文课程开设历经波折,使其课程建设时断时续,尤其是课程性质与定位、教材建设等几经反复,经历了较漫长的完善过程。一直以来,关于大学语文课程的定位问题就见解不同,众说纷纭。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以下简称高教司)在组编并不断修订完善《大学语文》教材的过程中逐渐明确了大学语文课程定位。20世纪90年代,教育部高教司组编《大学语文》教材并在前言中指出,大学语文是普通高校针对非中文专业学生而开设的文化素质教育的核心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在汉语语言文学方面的阅读、欣赏、理解和表达能力。之后,教育部组织编写的《大学语文教学大纲(征求意见稿)》提出,设置大学语文课程的根本目的在于: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基础性特点,适应当代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日益交叉渗透的发展趋势,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高质量人才。2001年,教育部高教司进行《大学语文》教材修订时开始采用“人文主题”进行单元设置,突出体现了以人文性为主的课程定位。2007年,《大学语文》第九版修订前言明确指出,在专科及大学阶段,大学语文应在重视语文工具性、知识性的同时,着重体现人文性与审美性。因此教材在沿用“人文主题”体例设置的基础上,增设了文体阅读与写作、文言句法和常用修辞等内容。2013年,《大学语文》第十版再次提出大学语文课程的功能定位,认为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经过长期的探索与实践,大学语文课程定位已逐渐明朗并趋于统一:大学语文课程要实现人文性、工具性与审美性,其中要突出人文性和工具性,且重点在人文性,而审美性则要融于人文性中体现与实现。因此,大学语文是一门以人文素质教育为核心,融语文教育的人文性、工具性与审美性为一体,旨在提高学生人文素养与语言应用能力、进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提升的公共基础性课程。
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定位应与自身人才培养目标和学生实际学情相适应。一方面,要突出人文性,发挥人文学科独特的以文化育人的优势,引导学生感受博大精深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完善知识结构,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良好的品德和较高的人文修养,在潜移默化中塑造学生的人文情怀,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另一方面,要体现工具性,通过学习相关课程提升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实用写作能力与沟通交流能力等语言应用能力,为促进学生的专业课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体系建设路径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成为当前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重点。在此背景下,高职院校大学语文应突破传统的单一、孤立的课程设置,根据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结合语文学科自身特点,针对高职语文课程定位,以人文性与工具性为核心,以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和语言应用能力为目标,构建“大语文”视域下全方位、立体化、特色鲜明的高职语文课程体系。高职语文课程体系建设要涵盖人文素质教育模块、语言应用能力模块和课外拓展实践模块。其中,以人文素质教育模块和语言应用能力模块为主,二者既独立存在,又相互依存,相辅相成。人文素质教育模块是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内化与积淀,是语言应用能力模块的前提与基础;语言应用能力模块则是人文素质教育模块的深化与拓展,是学生人文素养的外在体现,是实现语言应用能力提升的有效路径。在此基础上,将课程体系延伸拓展到课堂外、校园中,依托校园文化建设开展多元、丰富的文化与实践活动,课外拓展实践模块是学生实践课程内容、检验课堂学习效果的途径与手段,可以切实有效地提升学生人文素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一)人文素质教育模块
高职语文课程体系中的人文素质教育模块主要体现课程定位的人文性特征,以大学语文为核心课程,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等为系列辅修课程,旨在通过阅读、鉴赏经典作品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语言感知力,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民族自信心与文化认同感,全面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1.加强核心课程建设,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大学语文教育具有提高文学素养、培养审美情趣、涵养人文情怀、弘扬传统文化等多重功能,是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核心与基础。大学语文可以在大一新生入学时开设,通过精选古今中外优秀的名篇佳作,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水平与人文素养。因此,要完善教学理念与课程标准,全方位推进大学语文课程建设,包括教材建设、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资源、考核评价、师资建设等一系列改革。以教材建设为例,要以体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精神为主旨,以相关文化核心主题为单元进行编排,可涵盖爱国情怀、乡愁情结、美好爱情、高洁品行、聪慧人生等主题,每个单元前以主题综述引起,后以经典文学作品贯之,并辅以赏析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教材要选取蕴含思想性与文学性、具有审美性和感染力的经典文本,文质兼美,古今结合,体现深刻文化内涵与现代人文理念,并符合高职人才培养要求,适应高职学生特点,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确立民族自尊和文化自信,培养进取精神和健全人格,提高文化品位与审美情操。
2.开设相关辅修课程,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人文素质教育模块中的系列辅修课程包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经典诵读、文学鉴赏、地域文化等,属于文化素质类课程,与大学语文相辅相成,可以进一步丰富、拓展大学语文教学内容,全面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全面发展的高职人才。辅修课程应在核心课程结束后开设,学生根据兴趣选择学习。因辅修课程课时有限,可以采取专题讲座形式结合社会生活实际开展教学,便于拓宽学生的文学与文化视野,激发学生兴趣,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与综合素质。
(二)语言应用能力模块
高职语文课程体系中的语言应用能力模块主要体现课程定位的工具性特征,以实用文书写作与实用口才训练为核心课程,以普通话语音训练等为辅修课程,旨在加强学生写与说的语言实践训练,提升学生的实用写作水平与口语表达能力。语言应用能力模块的核心课程要在完成人文素质教育模块课程的基础上开展,它既是学生人文素养的外化与体现,也是学生进行专业技能学习的基石与保障,有助于促进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形成,为学生的职业生涯和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1.加强核心课程建设,提高语言应用水平。语言应用能力模块的核心课程实用文书写作与实用口才训练分别从写作与口语表达两个维度提升学生的综合语言应用水平。
实用文书写作作为高职院校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在教学中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和讲练结合等原则,通过写作理论阐述、例文分析与写作训练使学生掌握实用文书写作的基本规律与写作技巧以及常用实用文书的写法,锻炼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实用文书写作能力,使学生具备良好的文字功底和写作基础。实用文书写作可以在大学二年级开设,在学生已具备一定阅读、欣赏和基础写作能力的基础上培养学生撰写各类实用文书的能力,这样更符合写作思维规律。为实现教学目标,在课程内容选择与教学要求上要注重与学生专业相结合,注重将专业知识与写作基本技巧相融合;在写作实训上要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与拓展相结合,突出实用与实践的核心目标,重在培养学生实用文书写作能力,满足学生未来就业和可持续发展的需求。
实用口才训练是推行素质教育的重要课程之一,因为口才是一个人思维能力、语言能力以及知识储备等综合素质的体现。实用口才训练是为了使学生掌握口语表达技巧,在学习、工作与生活中有效地传递信息、表达观点、沟通交流,建立良好的社交关系,促进学生职业发展。在教学中,可以采用情景模拟等方式,通过系统规范的口语表达训练,使学生掌握实用口才的规律与表达技巧,培养勇气和自信,具备较强的口语表达与沟通能力、演讲与论辩能力,提高语言驾驭水平,从而使学生获得更多的职业发展空间,提高职业竞争力。
2.开设相关辅修课程,助力专业技能提升。语言应用能力模块中的系列辅修课程包括普通话语音训练、专业文书写作、专业口才训练等,属于语言技能训练课程,是实用文书写作、实用口才训练的补充与细化。普通话语音训练旨在通过规范的普通话语音训练提高学生的普通话水平,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进行人际交往,促进职业发展。因此,普通话语音训练建议在大学一年级开设,使新生强化普通话意识,营造学习氛围,在学习、生活中能用标准规范的普通话进行沟通交流。专业文书写作与专业口才训练等辅修课程应在相关核心课程结束后开设,学生根据自己所学专业与兴趣选择学习,为提升专业技能奠定语言应用基础。专业文书写作与专业口才训练要适应专业特色与人才培养要求,将写作技能和口才技能训练与职业道德规范相结合,提升学生的写作技巧、口语表达与职业素养,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育人目标的深度融合,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三)课程实践拓展模块
在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体系中,人文素质教育模块和语言应用能力模块的相关课程要打破单一的课堂教学环境,将课堂教学辐射到课堂外,延伸到校园中,通过多种途径与形式将教学内容融入到丰富、多元的文化实践活动中,与校园文化相衔接,从而丰富、深化对课程内容的理解与运用,切实提高教学效果,实现提高学生人文素养与语言应用能力的教学目标。例如,鼓励学生策划、组织、参与诗文朗诵、戏剧表演、文艺表演、演讲比赛、辩论赛、征文竞赛等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汲取文学智慧,丰富人生体验,感受语言与文学的魅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与沟通交际能力等,培养学生开阔的学习视野,继而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
四、结语
高职语文课程体系是在“大语文”视域下构建的以提高高职学生人文素质和语言应用能力为目标的系列课程,旨在改变此前相关课程各自独立为营,教学内容割裂、庞杂的状况。根据课程定位,高职语文课程体系的两大模块、三门核心课程在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上各有侧重,又有机联系,形成了系统、完整、多元的课程体系,基本覆盖了高职学生职业发展的语文能力需求,充分体现了高等职业人才培养目标。高职语文课程体系构建合理,内涵丰富,在教学上要贯通勾连,相互依托,形成良好的语文综合能力培养的教学系统,提高语文教育功效。一方面,要做到必修课与选修课相结合、课内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语文基础与专业能力相结合,而且课程开设的先后顺序要符合思维认知规律,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另一方面,该课程体系既要有相对的稳定性,又要有一定的灵活性与开放性,在教学安排中可根据学生专业等灵活调整、整合或强化某些课程或教学内容,有效实现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