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脱贫题材纪录片的创新路径探究
——以《摆脱贫困》为例

2021-01-30周瑞锋

视听 2021年11期
关键词:航拍纪录片节奏

周瑞锋

《摆脱贫困》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制作的大型政论专题片,一经推出便引发了国内外社会的热烈反响,成为我国脱贫题材纪录片的典型代表作之一。该片紧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讲述了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决胜脱贫攻坚战的现实故事。《摆脱贫困》积极创新脱贫题材纪录片的形态品格,在叙事章法、影像美学和价值传递三方面都有创新独到之处,值得细致探究。

一、巧具匠心的叙事章法

在文学领域,叙述章法的构成涉及叙述在时空中的运动变化①。运用至纪录片创作中,叙事的趣味性和有效性需要考虑叙事的节奏、线索和视角。

(一)绵延起伏的叙事节奏

所谓叙事节奏指的就是影像画面的连续与情节逻辑联系的叙述进程,一般体现在不同影像时间衔接上的快与慢,情感的浓烈与平缓,不着痕迹的剪切与刻意的转场中②。在纪录片《摆脱贫困》中,各式各样的影像素材穿插糅合在一起,虽然风格不一,但内容都围绕故事的主线进行呈现。片中既有党和国家领导人下乡调研的手机影像,也有充满年代感的黑白纪实影像;既有高清庄重的各级政府官员发言及访谈的画面,也有贫困地区群众艰苦生活环境的真实写照……这些影像素材风格迥异、画质参差,但在创作者的编排下却又自然舒畅地衔接在了一起。节奏是万事万物都讲究的律动规则,井然有序的节奏让人舒坦安心,给人心理上的预见感,有一步推三步之效。《摆脱贫困》整体节奏张弛有度,有生动的呼吸感。该片的叙事节奏不像传统政论片那样一路高歌猛进,而是连绵起伏地讲述了脱贫攻坚过程中涌现的一个个感人至深的小故事。所采用的通常是从发现问题到克服困难,再到解决矛盾的叙述逻辑,这种一波三折、起承转合的叙事节奏赋予了片子更佳的吸引力和更强的可观性。

(二)明暗交错的叙事线索

常规的叙事大都基于一定的叙事线索,犹如写作讲究正叙、倒叙和插叙一样,电视纪录片的线索也可以有多条。明线和暗线、主线和支线同时穿插进行,能够增强影片的层次感和丰满度。纪录片《摆脱贫困》的主线、支线互相牵引,交叉行进。作为政论片,其主线是我国脱贫攻坚政策的出台历程,支线则是各级党员干部、群众为摆脱贫困所做出的努力和牺牲。明线是对党和国家大政方针的呈现解读,暗线则重在讲述习近平同志从政之路的筚路蓝缕。例如,片中通过讲述上世纪70年代知青习近平插队陕西农村的经历,描画出施政者的心路历程——“和贫困打交道的日子让青年习近平明白,贫困是一直以来压在中国人民头顶上的一座大山……”这条暗线穿插于片中,时隐时现,成功塑造出习近平同志崇高的个人形象,同时也将我国脱贫攻坚政策出台的思想积淀和前因后果和盘托出。

(三)收放自如的叙事视角

泰勒将叙述者本人视为“调节视角的中介”,认为对不同叙述者的选择也就是对视角的选择。选择的可能性仅有两种,一种为“直接叙述”,即全知叙述;另一种为“间接叙述”,即个性化的视角③。《摆脱贫困》结合“直接叙述”和“间接叙述”两种视角,利用解说词和同期声共同推进叙事,二者或述或评,避免了一味宣教的空洞乏味。通常解说词引出某贫困地区扶贫工作的进展情况后,其后便会补充相应的同期声,力求从多方面印证上述情况。例如,在讲述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导致我国扶贫工作难度加大,但各地依旧积极响应时,就创新性地将各地扶贫工作者的同期声剪切在一起,用实践者的话语来勾勒故事的全貌。

【解说词】

疫情之下,两支队伍逆流而上,一支是从全国各地汇集湖北的抗击疫情的医疗队伍,一支是奔向全国各地贫困村的扶贫大军。

【同期】

广西田东县扶贫干部:我现在在长途汽车站,今天早上我们发车发了9班。

山西省临汾市科技企业办公室负责人冯晓玲:现在就是招工比较困难,然后人社局帮我们在网上线上招聘。

湖北省宣恩县万寨乡乡长张艳丽:虽然说受疫情影响,但是收购茶农的鲜叶不低于去年的平均价格。

(片中解说词和同期声节选)

纵观全片,解说词娓娓道来,基于一种全知全能的“上帝视角”主导着叙事。解说者虽不参与到故事中,却早已知晓一切,是话语权的掌控者。而对某个人物的采访同期声则属于个性化视角,被采访者只讲述自己所知道的内容。纪录片所选取的访谈对象大都是扶贫工作的参与者、当事人,其陈述正是佐证解说词的有力材料。

二、意涵丰富的影像美学

在纪录片《摆脱贫困》中,既出现了大篇幅的纪实性画面,也有着大量意涵丰富的象征性画面,呈现出多样且深刻的影像之美。

(一)隐喻深刻的意象画面

一般而言,政论片带有强烈的政治理论色彩,具有结构严谨、语言庄重的特点。这类纪录片以纪实影像为主,画面真实有力,却缺少编导演绎的艺术美感。而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是人类的基本认知方式,是人们谈论和思维抽象概念的认知工具④。《摆脱贫困》充分运用纪实画面,深入实地考察,在真实还原扶贫工作一线艰苦环境的基础上,还拍摄了大量富含意蕴的空镜和景物特写,丰富了纪录片的人文底蕴。片中反复出现具有很强指代性和关联性的意象画面,如日出东方、云海翻滚、国旗飘扬、幼苗生长等。这些象征性画面预示着扶贫工作的顺利开展,加上解说词的配合讲述,能在不经意间给受众以启发。

(二)富有新意的航拍美学

航拍、延时摄影现已成为纪录片的常用拍摄手法。《摆脱贫困》中也大量使用了航拍镜头和延时摄影,但却独富新意。片中在介绍贫困地区人民艰苦的生活环境时,常用航拍画面将贫困地区的现实环境呈现于荧屏之上,以此直观地表现脱贫攻坚工作之艰辛。例如,第三集介绍贵州山区贫困生杨光福上学不易时,就用了航拍镜头来表现奶奶送杨光福上学所走山路的崎岖漫长。画面中,祖孙两人的身影随着航拍画面的拉远越来越渺小,在绵延不尽的大山背景下显得孤苦无依。这带给受众强烈的心灵震撼,仿佛隔着屏幕也能感受到贫困地区人民的心酸与无奈。

(三)精心设计的包装呈现

电影理论家马塞尔·马尔丹指出:“画面是电影语言的基本要素,而运动真实是电影画面最独特和最重要的特性。”⑤运用到纪录片创作中,精心设计的画面包装对强化叙事也有着重要作用。《摆脱贫困》重视雕琢细节,通过字幕嫁接的方式优化呈现效果。以往的纪录片在展示数据信息时,惯用的手法是将画面切换成纯色背景,再将数据一一罗列其上。这种生硬的呈现形式极为机械,很容易打断受众对画面的接收,造成顿挫的收看体验。《摆脱贫困》则匠心独运地将字幕植入嫁接到画面中,形式新颖且毫无违和感。受众在观看过程中能轻松自然地抓取最核心的数据信息。例如,第八集在讲述某贫困地区家庭辍学人数由20万变为0时,数据字幕从操场跑道上浮现出来,仿佛成为现场环境的一部分;又如,在展现历史资料时,文献上的某一段语句会被金色字体重点描摹出来。这种细节处的包装设计创新往往能使人眼前一亮,同时也大大提升了纪录片的画面质感。

三、正向有力的价值传递

《摆脱贫困》克服了传统政论片啰嗦冗余、强行灌输的价值传导方式,通过讲述中国共产党党员个体的小故事来描摹先进党员的人物群像;通过展现全方位、多层次的扶贫举措来传递中国的大国担当,树立良好的国际形象。

(一)塑造先进党员群像

政论片首先服务于政治,是对党和国家政策方针的真实记录。《摆脱贫困》在介绍扶贫政策的同时,串联式地讲述了许多扶贫干部的先进事迹。这其中有逢山开路,带领村民走出大山的人大代表邓迎香;有帮助村民勤劳致富、移风易俗,最后却病倒在扶贫一线的退伍军人王新法;有放弃优越条件,扎根贫困山区治病救人的管医生;还有在扶贫途中不幸遇险的脱贫攻坚楷模黄文秀……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不论多么宏大的创作,多么高的立意追求,都必须从最真实的生活出发,从平凡中发现伟大,从质朴中发现崇高。”⑥纪录片《摆脱贫困》没有刻意标榜,而是将中国共产党党员奋斗于扶贫一线的事迹串联在一起,真实有力地勾勒出全体中国共产党党员扎根群众、心系群众的先进形象。

(二)展示多维扶贫政策

尽管《摆脱贫困》中展示的扶贫工作范围极广,但整体节奏依旧和谐有序。从政策层面上看,该片展示了中国在医疗、就业、住房、教育、交通、饮食等众多领域推出的系列扶贫举措;从地域层面上看,片中不仅展现了中国众多省市地区的扶贫工作,还创新性地将视野拓展至国际,介绍了中国对巴布亚新几内亚、缅甸、老挝等国家的扶贫对口援助措施,凸显了中国整体脱贫难度之大、扶贫力度之强和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责任与担当。

四、结语

《摆脱贫困》聚焦中国扶贫工作,在处理海量繁杂的信息方面有着独到的技巧。该片通过主线和支线、明线和暗线的交织牵引,搭配收放自如的视角转换,深入诠释了中国脱贫攻坚政策。纪录片的整体节奏绵延起伏,加上影像呈现方式的考究和创新,让人沉浸其中、沉思其中,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优秀之作。

注释:

①傅修延.试论叙述章法[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1991(03):67-72+77.

②肖平.纪录片历史影像的制作基础以及实践理论[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5:11.

③R.Taylor.文学的组成成分[M].伦敦:麦克米伦出版社,1981:74.

④Lakoff,G.&Johnson,M.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

⑤[法]马塞尔·马尔丹.电影语言[M].何振滏 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2:1.

⑥习近平.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12-02.

猜你喜欢

航拍纪录片节奏
吃饭有个最佳节奏
节奏学习也可以变得很有趣
航拍巴彦呼硕
纪录片之页
纪录片拍一部火一部,也就他了!
纪录片之页
航拍,苍穹下的醉美视角
难忘的航拍
YOUNG·节奏
陕西画报航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