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达人秀》节目的标准化和本土化策略探析

2021-01-30吴谢巍

视听 2021年11期
关键词:才艺真人秀策略

吴谢巍

近年来,媒体融合下中国综艺节目蓬勃发展,在类型多元、形式多样的综艺节目中,版权引进节目凭借原版节目的知名度和成熟的制作理念,迅速引起了行业的关注。版权引进节目率先采用季播模式,在国内获得了众多观众的青睐。2011年,东方卫视和灿星公司携手推出《中国达人秀》,节目版权引进自《英国达人秀》。节目一经推出,很快就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中国达人秀》不仅获得了较高的收视率,还有口皆碑,成为当时颇具影响力的节目。本文以《中国达人秀》为文本进行解读,研究其节目策略,以期为版权引进综艺节目的发展提供借鉴。

一、标准化策略

《中国达人秀》作为版权引进节目,复制《英国达人秀》的核心——多元化、悬念化和平民化的节目体系,基于相对成熟的制播模式形成区别于其他真人秀的节目特色,让观众耳目一新。

(一)多元化

2004年《超级女声》横空出世,真人秀节目从众多综艺节目中脱颖而出,成为经久不衰的节目类型。湖南卫视的《超级女声》和《快乐男声》、东方卫视的《莱卡我型我秀》、浙江卫视的《中国好声音》等节目,以“歌唱才艺”作为核心要素吸引受众,成为真人秀节目的代表。在经历了多年“歌唱才艺”节目的轰炸之后,观众逐渐产生了审美疲劳,迫切需要一档节目打破传统的节目形态,焕发真人秀节目的活力。《中国达人秀》通过复制《英国达人秀》的节目内容、形式与风格,让迟滞呆板的综艺舞台重燃激情。

《中国达人秀》将选手的才艺竞技和综艺舞台化进行结合,打破了传统意义上舞台的“表演”边界,还通过选手的身份、才艺进行更大程度的融合,形成了自由开放的节目模式。节目融合了嘻哈、魔术、肚皮舞、霹雳舞等各类艺术形式,让看惯了“歌唱才艺”套路的观众眼前一亮。丰富多样的才艺展示,具有综艺晚会节目多元化的特点,打破了彼时真人秀节目“歌唱才艺”模式的桎梏,呈现给观众新颖的艺术风格。

(二)悬念化

《中国达人秀》延续原版的模式设置,能够很好地满足观众的好奇心。一方面,通过形式独特的艺术表现吸引受众;另一方面,通过剪辑叙事赋予受众想象的空间。

1.新奇的艺术表现形式

开放的舞台、包罗万象的艺术形式吸引了大众的眼球。节目中展现的小众艺术给观众带来了极大的震撼。例如,第二季中汤康敏的口弦表演就让观众感受到了传统乐器口弦的魅力。当表演者将口弦展示给观众时,引起一片惊呼,成为节目播出当天的热门话题。第六季中的黄凤龙在创意绘画的过程中曾遭到现场观众劝退,但当作品完成以后,观众无不为之震撼。新奇的艺术表现形式一次又一次的出现让观众不断产生惊喜,对下一个节目充满期待,满足了观众对节目的审美需求。

2.审美想象的营造

节目通过剪辑完成叙事。藉由选手后台形象的展示让观众产生好奇,再由主持人进行引导,让观众对选手及其表演展开想象,最终通过选手演出的内容与观众想象所产生的反差,制造惊喜,保持了节目的悬念。例如,第一季选手“女童”朱洁,在自述里告诉观众自己23岁,这种形象上的差异让观众对朱洁产生了兴趣,也对她的表演内容产生了好奇并展开想象。而身患“侏儒症”的她在舞台上借助歌曲唱出了自己的成熟、乐观,与其形象所产生的反差给观众带来了极大的感动。观众对节目的想象是一种再度创造,这不仅是客观的参与,而且是全身心的投入,极大调动了观看欲望。

(三)平民化

《中国达人秀》沿用了达人秀的平民化叙事机制,将节目目标聚焦在普通大众身上,把节目打造为一个梦想舞台。节目的开放性和“低门槛”,让节目涌现出家庭妇女于蓉平、平均年龄46岁的老皮匠乐队、4岁钢琴男孩宋新宇等诸多后来被大众熟知的平民选手。节目通过对社会群像的刻画,展现出大众在时代变迁中坚持对梦想的追求,从而使观众对节目产生共鸣。“相信梦想,相信奇迹”的节目宗旨贯穿在节目内容设置和题材选择上,在平民叙事角度下,一个人人平等的梦剧场被建立,节目获得了观众的肯定,进而提升了收视率,扩大了影响力。

二、本土化策略

除了延续原版节目的标准,《中国达人秀》也积极尝试对节目进行改造。本土化策略就是对节目内容和形式进行革新与重构,用“加减法”的策略将动人的内容和成熟的形式相结合,扩大真人秀的外延。这使得节目更加符合中国观众的审美,打造出本土化的节目品牌。

(一)节目策略的“加法”

《中国达人秀》用讲故事的手法建构节目,赋予节目更多的内涵,观众在精彩的表演中感受到了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1.节目故事化

《中国达人秀》在故事呈现上赋予了观众情感元素的释放,在短时间内展现了选手特征及其经历,挖掘选手身上的故事,用情感打动观众。首先,通过选手特征刻画人物,以此让观众产生好奇。其次,通过选手的独白,展示人物经历。第一季冠军刘伟介绍自己幼年时因触电而双臂截肢的经历,让观众对选手的困难有了更深的认识。再次,通过评委与选手的问答来深挖故事,讲述选手为坚持梦想而遭受的磨难,触动观众的内心,产生代入感。最后,节目还通过主持人在后台与选手的互动,展现选手在舞台下的另一面,使选手的形象更加鲜活立体。通过对选手全方位的塑造,借助情感元素的释放,让观众了解选手所处的困境,观察其在节目中的努力,体验他们自我突破的过程,从而沉浸在节目营造的故事氛围之中。

2.寓教于乐

同极富个人主义的《英国达人秀》相比,《中国达人秀》在节目价值导向上有所不同。一方面,《中国达人秀》运用温馨元素,积极地向观众传递“尊老爱幼”“患难与共”等传统的价值观念。例如,第一季选手周彦峰,和妻子患难与共的真情不仅打动了观众,更打动了三位评委,最终三位评委破例,全部将“NO”改成了“YES”,让他晋级。另一方面,节目还通过融入中国元素表达爱国情怀。在《中国达人秀》第六季节目中,通过石哲元的无人机表演,将中国两千多年的发展历程浓缩到节目之中,让观众直观感受到祖国的高速发展,产生了强烈的民族自豪感,进而迸发出爱国情感。在节目播出后,通过新浪微博上的议程设置,强化了这一主题表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融入赋予了节目更多的内涵,也传递了节目的价值导向。

(二)节目策略的“减法”

《中国达人秀》在节目策略上不仅做了“加法”,还做了适当的“减法”。温暖人心的评委点评,紧凑的节奏符合观众的接受心理,最终在节目效果、观众认可和节目策略上达成了平衡。

1.减少批评

由于社会文化背景的差异,观众的接受心理也有所不同。《英国达人秀》中评委的评价就很直接,激烈的词语层出不穷。西蒙·考威尔在评价霍兰德·萨里纳斯的秘鲁音乐表演时直接说道:“现实来说,我开着我的车的时候,听到这种音乐我肯定会换台的,听着和吸尘器的声音没什么区别。”之后,选手黯然离场。国内观众基于不同的情感理解,不愿接受这样尖锐的批评。考虑到观众的心理,《中国达人秀》采用了“减法”策略,节目中评委们减少了尖锐的批评,评价选手时更加温和、委婉。点评大多以鼓励为主,主动挖掘选手的闪光点,并且在专业上和生活上给予选手更多的切实可行的建议。

2.剪辑内容:加快节目节奏

一方面,考虑到媒体融合背景下受众的碎片化阅读习惯,受众很难长时间保持高度注意力,为了达成节目的预期效果,使观众接受节目,需要加快节目的节奏。另一方面,由于选手在故事可挖掘性上的差异,部分选手的表演内容有所删减。最终节目里各个选手的表演时长不尽相同。既可以将部分表演内容精剪在一起,加快节目节奏,也可以将表演从后台到前台完整地呈现给观众。而张弛有度的节奏,通过前后内容的对比可以让节目更富有戏剧性。

三、结语

《中国达人秀》在节目策略上积极吸纳原版权节目的优势,以此为基础改进节目。通过对原版节目的复制,将多元化、悬念化、平民化的内容呈现给观众,满足了观众对节目的期待。与此同时,节目并不是单纯地“搬运”,《中国达人秀》针对国内观众的文化背景,对节目进行了本土化改造。节目通过故事化的叙述、正确的价值观导向、评委与选手的温情互动、出色的剪辑节奏,在竞争激烈的真人秀市场中突出重围,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但是,节目在发展过程中也遇到了同质化、过度煽情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节目应不断强化内容的真实性,提升核心竞争力来满足受众的需求心理。此外,节目还应当顺应媒体融合的发展趋势,对内容和形式进行创新,通过互动增强观众黏性。由此可见,节目标准化与本土化的策略对其他的版权引进综艺节目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能够推动其良性发展。

猜你喜欢

才艺真人秀策略
才艺咖
才艺咖
才艺大展示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一场史无前例的乐队真人秀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才艺展示
真人秀节目基本元素的呈现
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