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我国图书馆学研究热点评述
2021-01-30李丹
李 丹
(国家图书馆,北京 100081)
2020年是“十三五”收官之年,也是中国图书馆学专业教育100周年,各级各类图书馆及相关教育科研机构在系统回顾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对图书馆事业发展和图书馆学科建设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和讨论。期间,新冠肺炎病毒不期而至,东莞图书馆读者留言引爆跨界舆论,各种突发事件也给图书馆界带来新的挑战和思考。年内,全国图书馆学科27份省级以上期刊①分别是:《中国图书馆学报》《大学图书馆学报》《国家图书馆学刊》《图书情报工作》《图书馆》《图书馆建设》《图书馆杂志》《图书馆论坛》《图书情报知识》《图书与情报》《数字图书馆论坛》《图书馆工作与研究》《图书馆理论与实践》《图书馆学研究》《新世纪图书馆》《高校图书馆工作》《图书馆研究与工作》《山东图书馆学刊》《四川图书馆学报》《大学图书情报学刊》《农业图书情报学报》《图书馆界》《图书馆学刊》《图书馆研究》《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福建图书馆学刊》《河南图书馆学刊》(调研范围未包括情报学和档案学单一学科刊物)。发表研究文章近5000篇,图情档领域出版学术著作318种,立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99项②数据来源: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网站通知公告,http://www.nopss.gov.cn/GB/219469/index.html.(含年度项目115项、青年项目36项、西部项目8项、重大项目15项、后期资助项目23项、优秀博士论文出版项目2项)。本文以上述各方面研究成果为基础,对2020年我国图书馆学研究热点进行概要梳理。
1 面向“十四五”时期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前瞻思考
在两个五年规划承上启下的时间节点上,各地区、各系统争相围绕“十四五”时期图书馆事业的创新和转型发展举办专题研讨会或学术论坛。包括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组织召开的“面向‘十四五’图书馆资源建设工作发展研讨会”;教育部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指导委员会、中国图书馆学会高等学校图书馆分会、CALIS 管理中心与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以“数据、服务、管理:规划与突破——畅想Lib2035”为主题联合举办的第十三届图书馆管理与服务创新论坛;中国图书馆学会公共图书馆分会和广州图书馆、广州市图书馆学会等机构联合举办的公共图书馆“十四五”规划学术研讨会;以及教育部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指导委员会本届第三次工作会议围绕高校图书馆“十四五”发展规划进行的专题研讨;等等。与此同时,《中国图书馆学报》(第1期)、《图书馆杂志》(第10期)、《数字图书馆论坛》(第4期)、《高校图书馆工作》(第5期)、《大学图书情报学刊》(第6期)等各大期刊纷纷围绕转型时期图书馆事业发展设立专栏,组织各方面专家研讨。除此外,国家图书馆和中国图书馆学会联合全国15家副省级以上图书馆共同组织实施“全国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战略研究”,也于2020年底前陆续完成有关专题研究报告。在这些报告、论文中,研究者们分别从不同视角对我国图书馆事业发展成就进行回顾总结,对当前事业发展环境进行扫描,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图书馆事业在“十四五”时期及至更加长远未来的发展目标愿景与实现路径进行勾画描绘。
从2020年发表期刊论文所用“在……环境/背景/形势下”的语词分析可以看到,这时期大家普遍关心的时代背景主要包括:(1)国家政策环境,如经济领域的“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供给侧改革”,文化领域的“全民阅读”“文旅融合”“乡村振兴”,教育领域的“双一流”“新文科”“职业教育改革”等;(2)信息技术环境,如“新基建”“互联网+”“5G”“大数据”“区块链”“物联网”“云计算”等;(3)媒体信息环境,如“媒体融合”“新媒体”“泛媒体”“多媒体”“微媒体”“融媒体”以及“数字出版”“泛在知识内容”等;(4)经济社会环境,如“移动社交”“新冠肺炎疫情”“公共突发事件”等;(5)科学研究环境,如“开放科学”“数字学术/E-Science”“数字人文”等。
研究者们一致认为新时期图书馆事业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但侧重在对当前面临压力和挑战的论述。例如,程焕文[1]在多个场合强调高校图书馆事业目前仍然面临“缺血”(缺经费)、“缺钙”(缺人才)和“缺氧”(缺读者)的困境;饶权[2]论述了图书馆面对跨界融合的主动谋划和作为不足、适应新技术发展的业态创新迫在眉睫、缺乏营销意识导致影响力受限、传统空间理念不能适应公众多元文化体验需求等问题;刘宇田[3]认为,当前公共图书馆事业既面临体制障碍(缺乏管理自主权)、动力不足(馆员职业认同感、归属感、荣誉感不强,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发挥不够)等内部压力,又面临事业单位改革、技术革新、多元主体竞争、社会评价等外部压力;王勇[4]分析了全球经济紧张局势下,国家执行“六保”“六稳”任务对图书馆提出的“过紧日子”要求,以及国际外部冲突给图书馆外文资源建设带来的风险挑战。在各级各类图书馆及相关研究机构的“十四五”规划研制过程中,各方面环境变化及其给图书馆行业带来的复杂影响得到高度重视。例如,肖珑[5]呼吁高校图书馆坚持“升维思考”,认真考量国家宏观政策对高校教学科研环境和图书馆行业发展的影响,在大学的层面上制定规划;张靖①根据张靖教授在2020年中国信息资源管理论坛上的主题报告:《行业“十四五”规划视角下的图书馆学发展战略》记录整理。强调要按照“小逻辑服从大逻辑”的原则,将图书馆学科教育的未来发展方向置于国家发展、学校发展和图书馆行业发展的“大逻辑”中进行谋划;等等。
大家分别从不同侧面提出了未来图书馆事业发展和图书馆学科建设的规划建议,这些建议全面涵盖了图书馆资源、服务、空间、管理等领域的创新发展,以及各类型图书馆功能定位的转型和重构。除此外,一些专家还从理论层面对图书馆事业的未来发展进行了极具前瞻战略眼光的研究与分析。例如,吴建中[6]将新发展环境下各国图书馆发展模式和创新方式归纳为图书馆转型发展的三个全球共识,即:“全媒体服务”“全素养服务”和“全周期服务”;柯平[7]从实践、环境、场景三个维度,研究未来图书馆发展,提出图书馆技术与服务一体化、空间要素与资源要素一体化、团队要素与文化要素一体化等组合战略;王世伟[8]针对公共图书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以及以高效能治理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需求,提出由“全景智能”“全域智能”和“全数智能”等三重境界组成的公共图书馆“全程智能”战略;陈建龙[9]提出从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八大理念出发,建设“扎根中国大地、迈向世界顶级、创造独特价值、超越自身格局的”创新型、智能型和引领性大学图书馆的战略目标。
与此同时,也有一些研究者聚焦于图书馆与图书馆学科之间的联系与互动。例如,肖鹏等人[10]在“实践主导-学术主导”框架下,对“十四五”时期我国图书馆学研究应当着重关注的热点议题进行了梳理分析;薛霏和叶鹰[11]借鉴肖珑的“升维思考、降维实施”理念,强调图书馆和图书馆学在“十四五”规划中应当充分配合,相互支持,达成“升维”共识,深化“降维”效果,以推动事业和学术共同发展;涂志芳[12]从学者研究、组织倡导和业界实践三个维度构建图书馆转型的话语环境,期待“能够对图书馆转型发展起到宣传、表态和‘造势’的作用”,为新时期的图书馆转型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等等。
2 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引发图书馆危机管理与服务的大讨论
2019年底,一场蔓延全球的新冠肺炎病毒疫情突如其来并长期延续,对人们生产生活方式产生了长期持续的重大影响。在这场突发公共危机事件中,各级各类图书馆在努力创造条件满足不同用户群体在此非常时期信息需求的基础上,围绕图书馆的应急管理和服务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和思考。2020年,图书情报领域一半以上期刊组织了疫情相关的专题或专栏,其中,《图书情报工作》(第15期)和《高校图书馆工作》(第3期)还为此策划了整期专辑。在本文所搜集的期刊论文中,与疫情相关的达240篇,占比近5%。除此外,2020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资助项目也对相关课题研究给予了大力支持,本年度图情档领域获准立项的各类课题中,直接涉及突发事件信息管理与服务的至少有13项①分别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网络舆情引导机制及应急决策优化研究、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中弱势群体的应急信息获取研究、焦虑情绪下在线健康社区用户信息精细加工和健康行为研究、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社交媒体用户信息行为及利用研究、重大突发事件中社交媒体用户的情感体验及引导机制研究、公共卫生事件网络舆情的传播机制与演化模式研究、传播特征视角的重大突发事件网络谣言识别系统构建研究、大数据环境下突发事件中多模态危机情报智能挖掘与推荐研究、大数据视角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协同体系研究、国家重大突发事件信息公开质量研究(2项)、总体国家安全观下重大突发事件的智能决策情报体系研究、总体国家安全观下的国家情报工作制度创新研究。除此外,本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还立项支持了多项有关健康信息服务的课题。,占立项总数的6.53%。全国图书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管理的文化行业标准《图书馆公共安全应急管理规范》研制工作也于本年度立项启动。
年内发表的相关论文中,近三成是对图书馆疫情应对措施的梳理和总结。疫情初起时,这类论文大多聚焦于单馆工作的个案分析,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实践的深入,研究者们逐渐应用调查统计方法,对各类型图书馆的工作内容、方法、经验等进行了更广泛的综合评述,如龚花萍[13]、王丽艳[14]等对全国省级公共图书馆线上线下服务情况的全面调查,袁青[15]、谭欢[16]等对“双一流”高校图书馆疫情期间管理和服务情况的系统分析等。一些研究者还对国外同行经验作了引介,如傅平[17]、罗丽丽[18]对美国图书馆抗疫举措的介绍,牛晓菲[19]对日本图书馆界疫情应对特点的分析,刘敬仪[20]关于国外图书馆行业组织相关工作情况的调查,石婉雯等[21]对美英日三国高校图书馆应急服务与线上服务能力的比较,以及吴保成[22]对全球图书馆抗击疫情有关行动的观察等。
疫情期间各级各类图书馆的及时快速响应,充分凸显了图书馆的社会价值和专业精神,研究者们从不同角度给予充分肯定,并据此对图书馆在公共突发事件中的定位和作用作了全面系统的理论阐释。例如,李静霞等[23]对武汉地区图书馆基于全球图书馆行业在响应速度、资源供给、长远布局和应变思维等方面表现出的专业性,呼吁图书馆从“重大社会事件的积极响应者”“图书馆生态系统的方向引领者”“培育阅读习惯的专业推广者”“弥合信息鸿沟的技术赋能者”和“服务创新与终身学习的坚定实践者”等角色定位出发,“全面发展图书馆员配套的能力和素养,打破‘去职业化’的沉闷格局”;许建业[24]认为图书馆在应对突发事件方面扮演着“权威信息的传播者”“应急服务的指导者”“心理疏导的咨询者”等重要角色;谢紫悦等[25]勾画公共图书馆应急协作职能价值图,强调公共图书馆应充分发挥其独有的“应急信息分析价值”“社会参与和个性化互动价值”以及“文化凝聚与社会缓解价值”。
在总结经验、肯定成绩的同时,研究者们也敏锐地指出我国各类型图书馆在应对疫情等突发事件方面的客观不足,比较有代表性的如高峰[26]从服务资源、服务能力、服务机制和服务人员等四个方面所做总结归纳,杨思洛[27]从危机管理四个阶段(缩减、准备、应对、恢复)对我国省级图书馆面临困难和挑战所做调查分析等。在此基础上,一些研究者还进一步对后疫情时代图书馆转型发展面临的问题和挑战进行了深刻反思。例如,王波[28]基于各地高校图工委的调研,指出高校在线教学系统生态圈、全国图书馆教学教参系统和共享合作平台建设方面存在的不足,并对图书馆在其中应当承担的责任进行了分析思考;刘炜[29]基于疫情带来图书馆事业发展环境的变化,对图书馆学科和人才建设面临的危机,以及未来领导者的必备能力和图书馆员必须掌握的核心技能作了研究评述。
面对疫情带来的变革和挑战,研究者们从不同维度研究提出加强图书馆应急管理和服务的意见建议,主要包括:
(1)建立健全图书馆应急管理和服务机制,这方面研究主要呈现两条路径,一是从理论层面,引入危机管理理论进行图书馆应急管理方法模型构建,例如,吕长红[30]、吴秀明[31]等基于4R理论,分别构建高校图书馆和公共图书馆的应急管理/服务机制框架;蔡甜恬[32]对公共图书馆“一案三制”应急管理体系的相关概念及其内部联系进行理论分析;柯平[33]从理论指导、政策标准、制度规范三个方面,提出图书馆应急服务机制的初步架构及十项建议。二是从实践层面,借鉴国内外图书馆应急管理的成功经验,如査璐[34]对法国国家图书馆《应急预案》的核心理念进行详细解读;钟德强等[35]借鉴北美图书馆经验,提出培训、保护馆员,建立国家灾害信息管理研究中心,开展本行业和跨行业协作、动员社会力量参与等建议;郭晓[36]基于对国外图书馆应急管理战略联盟的调查分析,提出构建我国图书馆应急管理战略联盟的构想;郑聪等[37]对美、英、澳三国图书馆相关立法、行业指南和典型事件进行调查,提出加强应急预案建设、培养灾害应对意识、形成长效协作机制等建议;等等。
(2)完善应急服务体系。对此,柯平等[38]从公共突发事件的生命周期出发,提出图书馆应急服务十个工作领域,比较全面概括了图书馆应急服务体系的主要内容。与此同时,研究者们分别对各类应急服务的价值、作用及其技术方法、制度保障等进行了深入研究。其中特别突出的,一是关于健康信息服务及用户健康信息素养的研究,如《图书馆》第3、5、7、9、11期都安排了“健康信息研究”专题,《图书馆杂志》第7期刊发吴丹团队关于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中公众健康信息素养的5篇专栏文章,此外还有刘靓靓等[39]关于医学图书馆提供健康信息素养教育的满意度调查研究,周雅琦[40]等对疫情环境下图书馆参与虚假信息治理的研究,李爱明[41]等对后疫情时期图书馆健康信息服务的研究,等等。二是关于疫情环境下各类用户信息行为的研究,如王琳等[42]对疫情期间大学生社交媒体行为及其情绪特征的研究,李月琳等[43]对公共危机事件中大学生信息需求及其满足程度的调查,张大伟等[44]对农村中老年人信息寻求实践中的代际反哺现象的观察,以及王馨悦[45]、杨倩[46]等对疫情期间公众信息搜寻态度、行为的研究等。与此同时,研究者们对突发事件下社会公共信息治理的研究也给予了高度关注,如《图书与情报》从2020年第1期开始不定期开设的“公共危机信息管理”专栏,匡征凌[47]等对公共危机状态下谣言形成和传播机制的研究,李长荣[48]、牟冬梅[49]等对疫情期间舆情监测分析的研究,李晓静[50]、徐向龙[51]等对突发公共事件中公众对媒介和政府信息信任机制的研究等。
(3)加强应急资源的建设与保障。非常时期催生非常需求,如高校师生在线教学对电子教参资源的需求,研究人员对科研数据信息开放共享的需求,社会公众对权威疫情信息的需求,等等,这也使得面向突发事件信息需求的应急资源建设和保障成为2020年度图书情报领域热点研究话题。除了图书馆基于既有馆藏开展的防疫抗疫专题资源建设以外,研究者们更多关注到一些新兴资源、数据的采集、保存和创新利用,如李旭光等[52]提出科研人员、图书馆、出版商等多元主体参与构建应急开放获取协同机制模型的构想,蔡妙芝等[53]建议图书馆加强电子预印本资源采集利用,陈宇[54]建议高校图书馆在公共突发事件中采集利用网络资源,周文泓等[55]认为应从国家层面构建重大公用卫生事件网络信息存档架构,张琳[56]建议加强科学数据和科学成果的开放共享、构建高质量科技信息综合集成平台等。疫情期间,王小琼[57]、李梓奇[58]、熊拥军[59]等还对图书馆远程服务需求大幅增长和经费有限甚至削减之间的矛盾,对图书馆与馆配商和数据库商的授权博弈进行了分析研究。另外,受到疫情期间政府决策和学术科研领域特殊信息需求的刺激,2020年度图书情报领域关于政府数据开放共享、开放科学资源获取利用等的研究也比较活跃。
3 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背景下关于图书馆价值理念的新思考
2020年,中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2015年确立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目标也到了答卷验收的一年。上一年度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热潮未退,各级各类图书馆对习近平总书记给国家图书馆老专家回信精神的学习和交流继续深入,国家领导人对图书馆“在传承中华文明、提高国民素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在“滋养民族精神、培育文化自信”方面重要价值作用的高度肯定,充分激发了图书馆人的职业自信。研究者们在进一步探寻推动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的创新思路的同时,并在新的历史节点上,掀起了又一轮关于图书馆社会价值和功能定位的热烈讨论。其中最为引人瞩目的研究主题主要包括:
(1)关于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向城乡基层延伸拓展的总结与展望。例如,《图书馆论坛》第11期围绕广东流动图书馆16年建设发展历程组织专题研讨,李昭醇[60]、谭祥金[61]、刘洪辉[62]、陈卫东[63]、潘燕桃[64]、王蕾[65]、张靖[66]等分别从项目策划立项背景、实施过程、社会影响、服务效能以及未来发展路径等不同维度,对流动图书馆建设在发挥省馆、中心馆龙头作用,盘活图书馆存量资源、破解事业发展不均衡难题的创新价值进行分析。同期,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还编辑出版了专题著作——《广东流动图书馆16年》,在邀请专家撰稿的同时,系统收录全省76家县市图书馆参与项目建设的成效及经验。又如,《图书馆建设》第1期和《图书馆杂志》第3期开辟“主题图书馆”专题,柯平[67]、周德明[68]、刘洪辉[69]、李超平[70]等以杭州图书馆主题分馆为例,分别围绕我国主题图书馆建设的模式特点、功能价值、发展趋向,以及建设中存在的误区等问题等展开讨论;等等。此外,陆和建团队对公共图书馆社会化发展的各种路径如PPP模式[71]、志愿服务[72]、馆店融合[73]、文旅融合[74]等的研究,段宇峰[75]、谢作力[76]等关于温州城市书房建设发展的思考等,也为新时代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进一步健全完善提供了新思路。
(2)关于图书馆助力文化扶贫和乡村振兴价值作用及方法路径的研究。例如,《图书馆杂志》围绕“脱贫攻坚与图书馆作为”主题组织专家笔谈[77](第4期),对我国各级各类图书馆助力文化扶贫、信息扶贫的积极作用,及其在“后扶贫时代”进一步以高质量信息内容和服务为脱贫人口开创美好生活赋能的社会责任进行交流讨论。专家们分别从完善政府主导的文化扶贫长效机制、建立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社会扶贫体系、推动公共数字文化服务转型升级、促进数字文化服务的模式与方法创新、推进跨界融合发展、提升扶贫工作精细化水平等方面,对提升图书馆文化扶贫效能提出建议。《图书馆》开辟“乡村文化振兴”专栏(第2、3、4、5、8、9、11期),集中探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民获取公共文化资源和服务的需求和困难,以及图书馆、农家书屋等公共文化设施在其中发挥作用的方式、路径。其中,萧子杨等[78]从助推乡村振兴研究、缩小城乡“数字鸿沟”、加大农村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和“促进农村文化教育发展”等维度,提出公共图书馆参与乡村文化振兴的可行路径;陈庚等[79]通过对农家书屋知晓和利用及农民需求满足情况的调查,认为乡村振兴战略下推动农家书屋可持续发展,一方面应建立更有效的供需对接机制,推动农家书屋模式创新,另一方面也要通过教育宣传,不断激发农民的阅读兴趣,培育其阅读能力。
(3)围绕“东莞图书馆读者留言”展开的大讨论。2020年6月24日,东莞图书馆一位因疫情回乡的读者在办理退证手续时写下一则留言,称对图书馆“万般不舍”“余生永不相忘”。这一事件折射出图书馆服务的社会价值和人文关怀,以及东莞图书馆对这一突发事件及时有效的组织响应和营销推广,引起全国图书馆界的广泛关注。例如,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广东图书馆学会联合举办“‘读者留言东莞图书馆’一席谈”报告会,邀请全国图书馆研究和实践领域专家学者,围绕“滋养心灵、彰显价值”“服务大众、平等均等”等主题开展深入交流;《图书馆论坛》于2020年第7期开始,连续组织6期“信·念——‘读者留言东莞图书馆’”专家笔谈;《图书情报工作》第16期以“公共图书馆价值与使命”为主题,刊发系列专家评论文章;等等。在这场空前聚焦的学术大讨论中,既有对图书馆作为点亮读者阅读之光的“天堂[80]”“全民终身学习的重要基础设施[81]”“城市文化温度和高度的重要标志[82]”和“社会发展的引擎[83]”等重要价值的自信宣扬,也有关于图书馆平等包容服务理念及其制度实现的深入思考。研究者们从读者对东莞图书馆和东莞这座城市的眷恋不舍,反思我国图书馆事业发展仍不平衡不充分、人格平等的社会价值观培育仍然任重道远[84]的现状,提出要切实将人文关怀转变为制度保障,让“回乡的吴桂春”依然有书可读[85],要从更高的站位认识包容性发展,通过提供包容性的阅读服务促进每一个人的全面发展,从而促进全社会的包容性发展[86],并从拓展图书馆社会教育功能[87]、重视图书馆社会价值和影响力评估[88][89]、提升图书馆应急公关能力[90]、强化图书馆传播推广意识[91][92]、加强图书馆组织文化建设[93]等维度,对东莞图书馆在这一事件中的专业表现和样例价值进行深入剖析,对东莞图书馆及全国图书馆行业进一步实现高质量发展提出专业建议。
4 新技术条件下的智慧图书馆理论与实践探索
近年来,随着5G网络、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等支撑人工智能发展的数字关键技术快速进步,智慧城市和智慧社会建设日益成为各国共同关注的全球议题,各行业都深刻感受到智慧化转型的机遇与挑战,图书馆行业也围绕资源、服务、设施、管理等领域的智慧化转型开展深入研究。一些图书馆率先在文献自动分拣传输、知识内容语义挖掘、场馆空间机器人导览、参考咨询智能问答等领域取得创新突破。在此基础上,2020年初,国家图书馆正式提出建设“全国智慧图书馆体系”的发展思路;与此同时,上海市中心图书馆智慧服务平台项目经过近两年的技术调研和组织筹备,正式进入开发测试阶段。各类智慧图书馆建设项目的落地实施,反过来也助推国内有关图书馆智慧化建设、管理和服务的研究持续走向深入、系统和实用,并进一步呈现出开放合作的研究发展趋势。年内重点议题主要包括:
(1)关于智慧图书馆概念体系和理论框架的研究。例如,李玉海等[94]综合以往国内外研究者不同维度的定义描述,应用系统论原理,对智慧图书馆概念进行了整合重构;翟羽佳[95]强调“智慧图书馆是一个超越技术、服务、管理范畴的哲学概念”,认为应当在哲学视角下重新审视“智慧图书馆”概念,从存在论层面揭示其存在形态,以过程思维、关系思维和机体思维探寻其实现路径,从价值论视角探寻其激发人的主体性的价值意蕴;廖嘉琦[96]以“智慧城市-智慧图书馆-智慧服务-用户”为主线,构建了包含宏观背景、相关因素、技术设备、服务创设和服务落地等五个层次的智慧图书馆核心要素理论框架;许正兴[97]构建智慧图书馆多维要素系统模型,并分析了其中智慧技术、智慧管理、智慧馆员和智慧服务等要素的逻辑关系。在智慧图书馆概念体系的分析和阐释中,智慧馆员作为关键要素之一受到普遍重视。研究者们分别围绕智慧馆员的能力要求、成长模式、培养策略等问题进行了理论分析。如丁鑫[98][99]对智慧图书馆环境中馆员和用户的互动关系进行研究,指出智慧馆员应能为用户提供知识性、工具性、社交性和情感性支持;孟海红[100]对馆员认知延展的四个层次和馆员与人工智能协同发展的四个阶段进行分析;杨文建等[101]从明确发展定位、给予发展空间、建立管理制度、参与院系教学、加快科研协作环境建设等角度提出智慧馆员能力培养策略;等等。
(2)关于智慧图书馆建设的技术伦理与法律风险问题的研究。例如,邓李君等[102]指出,“智慧图书馆不仅是图书馆在技术层面上的提升,而且也是对图书馆精神与服务理念的继承和发展”,应当研究智慧图书馆非技术建设策略,以有效构建智慧图书馆的人文服务体系,避免重技术、轻人文的问题;郑卫光[103]强调,智慧图书馆的核心是满足“人”的要求,其价值在于“通过对人工智能、物联网技术、大数据等智慧性技术的融合,实现图书馆面向用户智能分析、图书信息深层挖掘、多元途径提供等功能的重构,构建出‘人的智慧 +物的智能’的新形态”;陆康等[104][105]认为,图书馆智慧服务带来空间、业务、资源等领域巨大变化,亟需通过相应的制度变革,对各类相关技术应用加以规范,对图书馆与其他利益相关主体间的权利义务关系进行重塑,对图书馆立足新的运营模式形成的因果关系和社会地位进行重构;陆康、王维秋、谢珍等都对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环境下用户隐私、数据安全、信息公平等技术伦理问题进行了讨论,分别提出应从制度、技术、主体等层面探索构建适应智慧图书馆建设与发展的数据伦理体系[106],从国家、公民和图书馆层面加快法律建设[107],从图书馆自身作为方面加强数据收集、存储、利用、转移、清理等各阶段用户数据应用于隐私保护的平衡[108]等建议。
(3)关于智慧图书馆技术架构及系统平台建设的研究。在图书馆行业强烈的智慧化转型发展需求的牵引下,国内外市场陆续推出系列相关产品和服务,并逐步在国内部分大中型图书馆投入使用,其中影响较大的如Ex Libris的Alma、EBSCO 的FOLIO、超星的LibStar、汇文的Meta,以及南大图书馆与超星公司联合开发的NLSP、CALIS基于FOLIO推出的CLSP等。王文清[109]、窦天芳[110]、周纲[111]、林伟明[112]、郭利敏[113]、许磊等[114]分别基于各自所在机构的选择和立场,分析阐述了各类系统平台的开发思路、技术架构、功能特点、开发方式、部署要求及发展前景;高斌[115]、李峰[116]、王晓翠[117]等还对其中部分系统平台进行了横向比较。总体而言,关于FOLIO平台的研究热度较高,在同主题研究成果中占比超过60%,这与其主推力量上海图书馆、CALIS等机构强大的行业影响力和团队研究能力密切相关。但是,在目前FOLIO全球应用尚未形成规模、相关标准规范还不成熟的情况下,研究领域这种过于明显的选择倾向可能存在一定风险。在上述面向全流程的图书馆管理服务平台的研究之外,本年度围绕图书馆自动盘点机器人[118]、智能借还书系统[119]、阅读书目智慧推荐系统[120]、智能文献采访系统[121]、智慧环境监测系统[122]等专门应用的开发也分别有相应的研究成果发表。邵波等[123]还以下一代图书馆服务平台建设为背景,对我国图书馆的业务流程重组、数据管理职能拓展,以及图书馆联盟的智慧化转型升级等问题作了分析展望。
5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的图情档学科发展与人才培养
2019年4月,教育部、科技部等13个部门联合启动“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全面推进新文科建设,随后成立教育部新文科建设工作组,组织召开新文科建设工作会议,发布《新文科建设宣言》,明确“打破学科专业壁垒,推动文科专业之间深度融通、文科与理工农医交叉融合,融入现代信息技术赋能文科教育”的新文科建设总体要求。在此背景下,图情档学科围绕跨学科交叉融合、数智技术赋能、人才培养服务社会发展等重要命题展开了热烈讨论。与此同时,图情档39青年学者沙龙微信公众号于2020年初转载闫慧等的《图书馆学、情报学与档案学2029年发展前景研究》一文(原载《图书与情报》2019年第6期),也引发了来自全国图情档学科研究者、特别是青年学者关于图情档学科未来的大讨论[124]。而研究者们关于国内外iSchools院校发展的持续跟踪研究,则进一步打开了国内研究者推动图情档学科创新变革的国际视野。
年内围绕这一主题讨论比较集中的内容主要包括:
(1)关于学科研究范式转型。例如,周文杰[125]、赵星[126]等基于系统的文献调研,分析了图情档学科研究的数据化趋向,认为“图情档的学科转型趋向可归结为‘基于数据科学和数字人文的学科转型’”;初景利[127]指出,“科学技术的发展正在推动科学研究走向数据密集型的第四科研范式”,呼唤图情档学科强化“从‘软学科’到‘硬学科’的再造”;张久珍[128]强调新文科背景下,图情档研究活动要从实践问题出发,“从以个人为单位向以实验室(团队)为单位的方向发展”;樊博[129]认为图情档应将学科基础理论应用于社会治理实践,赋能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李树青等[130]认为情报学学科发展定位应以决策需求为驱动,以国家战略服务为导向;等等。
(2)关于跨学科交叉融合发展。例如,马里兰大学信息学院院长Keith Marzullo教授与张鹏翼[131]探讨了信息科学与计算机科学在iSchools院校中的交叉融合问题;金波[132]基于图情档学科与生俱来的“文献传统”和“计算传统”,对新文科背景下应用新技术、新理论、新方法重塑学科体系,驱动图情档学科在固本正源的前提下实现转型发展进行了分析;刘越男[133]对图情档学科的内在融合发展进行了探讨,认为应当“建立更全面的信息资源观”“建立更系统的信息资源管理方法体系”“更加注重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基础性学科的结合”“切实开展图情档一级学科内的深度融合”“探索跨学科的交叉合作”“努力扩大图情档学科的输出”;王思茗等[134]通过知识图谱分析,对图书情报领域内学科交叉现象进行分析描述,为国家层面制定图书情报学科发展规划提供参考;等等。在积极推进学科融合创新的同时,研究者们也对由此带来的“学科矮化”“学科离心化”“学科萎缩化”“学科边缘化[135]”等问题给予了充分关注,强调要在守正的基础上创新[136]。
(3)关于学科教育与专业人才培养。研究者们一方面从图书情报工作实践需求的视角探讨了新时代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方向,如宋琳琳[137]、孙丽娟[138]从编目和元数据专业馆员核心能力视角对高校元数据课程的调查分析,李芙蓉等[139]对高校儿童图书馆学课程设置的研究,王琳[140]、黄如花[141]关于加强图书馆员数据素养培育的建议,张靖[142]、周旑[143]、刘菡[144]等关于古籍保护学科建设的思考等;另一方面对适应时代变革要求的图情档专业设置和课程体系进行了探讨,如孙建军[145]、洪秋兰[146]关于“信息资源管理”课程改革方向与路径的分析,王子舟[147]、陈志新[148]、傅荣贤[149]对新技术环境下目录学专业的衰微及其突围路径的研究;赵星[150]、付希善[151]对国内外相关院系数据科学专业培养目标、课程设置等内容的调查;曹文振[152]对美国顶尖iSchools院系本科学位培养项目演变发展特点的分析等。与此同时,程焕文[153]、初景利[154]、范并思[155]、王新才[156]等还从专业使命和职业精神的视角,观照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要坚守图书馆初心使命,加强面向图书馆实践需求的专业教育,注重对学生社会责任心和使命感的培育。
(4)关于学科理论方法创新。日益开放多元的新文科建设理念,在推动图情档学科不断拓宽学科视野、丰富学科内涵、重塑学科体系的同时,也迫使研究者们直面学科融合带来的挑战,对本学科的理论基础和逻辑起点进行重新审视。例如,于良芝等[157]对“图书馆学=关于图书馆的学问”的传统认知进行批判,认为这种认识固化已经“成为一些学者在 iSchool 运动中否认 LIS 合法性的观念基础之一”,呼吁我国图书馆学结合古代学科萌芽的历史轨迹,面向当代信息环境,对图书馆学的内涵进行重新阐释;索传军等[158]指出应以“知识元”作为图书馆学研究对象,以哲学知识论为背景构建图书馆学基础理论体系;丛全滋[159]则认为,以信息、文献或知识作为图书馆学研究的逻辑起点,都“不适应网络环境下图书馆学发展要求”,主张以阅读作为图书馆学逻辑起点,丰富图书馆学理论基础。与此同时,也有研究者以新文科建设的开放视野,探索将跨学科理论方法引入图情档学科,如周文博[160]尝试论证活动理论“作为一种整体性理论,对LIS相关问题的解决具有显著的应用合理性和实用性”;或在经典图书馆学理论基础上进行创新,如周文杰[161]以谢拉创立的社会认识论为基础,结合图书馆职业实践中用户与文献不同层次的匹配关系,构建社会认识层次论框架,期待将其作为图书情报学的基础理论框架;等等。
6 结语
除上述因时应势而推进的“热点”领域研究以外,作为一门以“书”“人”“法”为核心研究对象的学科,本年度图书馆学领域关于馆藏、读者和服务等的研究持续深入,并呈现一些新的特点。例如,在馆藏发展方面,研究者们更加积极探索推动科研数据、政府开放数据、口述历史资料、社交媒体文件等新型资源入藏图书馆的方法路径;在知识组织方面,除了积极探索对《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汉语主题词表》等传统工具的创新应用外,研究者们在命名实体规范、知识图谱建设、数据众包开发、数字人文和数字学术服务等领域都有新的创获;在阅读服务方面,在继续关注创新实践的基础上开始系统推进阅读制度研究,阅读的疗愈价值及其国内外实践因为疫情兴起而再度引起重视;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