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经济时代背景下构建规范完善的“互联网+校园捐资助学”体系
2021-01-30卢晓东
卢晓东
一、引言
十八大以来,随着我国脱贫攻坚任务持续不断地深入开展,一大批惠民举措落地实施,人民生活质量不断改善,获得感显著增强。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决定性胜利,全国人民生活迈入小康水平,继而下一步转入全面实现乡村振兴的伟大工程新发展阶段。但民生领域仍然存在不少短板,巩固和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任务依然艰巨。因此,利用“互联网+”时代下的“共享经济”理念和“大数据”监管,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当前校园的资助捐赠建设,以“共享经济”助力扶贫。
“共享经济”是“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重要体现,尤其是与传统产业等实体经济融合发展之后所形成的新动能,是我国未来经济增长、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校园资助捐赠作为共享经济的体现之一,在资源配置和创新协调方面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但是,在校园资助捐赠方面仍然面临着认识各异、制度滞后、保障不健全等诸多问题和挑战。首先,以“共享经济”助力资助扶贫计划的宏观统筹不够,辐射范围相对较小,政策宣传和扶持力度有待加强。其次,各高校对“互联网+大数据”下的校园助学活动的运用效果不佳,信息共享途径狭窄且滞后,线上监管体制不够完善。此外,校园各个公益组织和个人不能真正领会“共享经济”的深刻内涵,资源共享、统筹优化理念薄弱,因而缺少对校园资助扶贫活动建设的真实性反馈和互动交流。
二、现状与问题剖析
1.资质认证体系不健全,学生维权意识弱
随着我国人民素质的普遍提高和社会文化的健康发展,“互联网+资助扶贫”的热潮迅速兴起,同时促使社会公益团体、校园捐赠组织不断涌现。目前,我国各地高校纷纷建立起校园扶贫捐助站,但其资质认证体系并不健全,盲目捐助维权意识薄弱等诸多问题亟待解决,很多学校的爱心团体组织或个人由于不了解正确的捐赠方法,在没有任何税务凭证和单位组织证明的情况下,随意捐赠且缺乏维权意识,导致了校园扶贫捐助活动开展过程中的诸多乱象,如校园募捐诈骗、志愿活动安全事故等。
2.实时监管系统不到位,分散处理效率低
目前,校园捐赠助贫活动的组织管理不善,落实效果不佳。部分学校助贫单位不了解捐赠物品的合格标准及分类方法,在二手物品的消毒、处理及运送过程中由于缺乏健全的体制规范,使得捐赠物品的质量参差不齐,增加了线下物品分类和处理的难度。直接捐赠的衣物、用品有可能残留细菌或病毒,可能导致受助者的身体健康受到威胁,反倒是“好心办了坏事”。
3.奖励反馈机制不完善,缺乏互动交流链
近年来,我国共享经济发展迅速,大部分在校学生只注重单向捐助而缺乏“分享经济”理念下的双向互动。一方面,受助者接受多次捐赠后缺乏合理的反馈交流渠道,可能不利于保护受助者的自尊心;另一方面,也不利于充分调动校园爱心团队组织和个人的积极性。
小资助也有大温暖,但目前大部分校园未给合互联网在社会资源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没有深入了解和匹配受助者的需求和民俗文化,因此没有真正实现“分享经济”的资源分享,把爱心和温暖落实到受助者的心坎里。
三、解决措施与建议
1.提高个人维权意识,避免盲目随意性
近年来,发展共享经济作为“十三五”“十四五”规划确定的目标,连续多年被写进政府工作报告,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国家通过颁布诸多纲领性文件(如《关于促进分享经济发展的指导性意见》),让“共享理念”以政策为载体,在“扶贫攻坚”中实现了更多的应用和创新。
为实现社会资源最优配置的核心价值目标,改善不平衡、不充分的社会发展现状,我们希望从“共享经济”的理念出发,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信息采集、资源整合和实时监管等功能建立线上、线下互动交流的校园资助安全保障平台,提高个人和校园爱心团体的维权意识,理性捐赠,以达到有效提高社会资源的利用率,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及实现经济、社会、自然三大系统的整体协调发展的目的。
在校园公益组织资质认证体系尚未完善的大环境下,校园爱心团体和个人应增强维权意识,主动索要募捐发起单位的税务凭证、单位组织证明等正式文件,认真完成线上实名制登记注册并签署自愿捐赠书,增强人身财产安全防范意识,提高辨别非法慈善机构的能力,仔细排查不利因素和潜在隐患,防止以公益为名的恶性诈骗,依照国家规定的捐赠流程进行有秩序、有保障的公益活动。
2.利用高校“互联网+大数据”,实现高标准监管
各高校应以线上大数据采集监管为主要阵地,发挥“线上—线下”两股力量,开发和建设爱心捐赠校园App,并通过设立对应的线下捐赠流动站及运用二维码信息扫描等多种大数据手段,实现专门化的物资捐赠监管体系,对捐赠物品及物品信息进行整合、归类和筛选。
在接受捐赠物资时,捐赠票据上应注明捐赠人的捐赠意愿,必要时,可以签署捐赠协议,约定捐赠物资的种类、数量、质量、用途以及协议履行方式、履行期限等。符合线上标准的捐赠物资应由校园线下捐赠流动站及时做好清点登记,妥善保管。捐赠物资发放前,制订发放计划并经过“一对一”二维码信息扫描登记。分发时,签发手续必须完备,接收物资单位在上报单据的同时,留存领取物资明细清单,所有的物资接收及发放情况通过校园App进行透明化物流实时报站。
3.完善奖励反馈机制,加强“物资—精神”双向互动
学校应打破“共享经济”中沟通的隔阂,加强双向交流活动。一是做好“物资—精神”的双向互动,打破传统意义上的“送出即终极”的捐赠模式,延长捐赠行为的活动链,提升校园爱心捐赠活动的精神层次,运用互联网技术促进捐赠者与受助者的无障碍沟通,加强情感交流;二是采取一定的奖励机制,给予校园爱心团体和个人以精神或物质上的鼓励,特别提倡由受助者发出的相应回馈,如感谢信、音频视频、手工艺制品等,改变以往单向捐赠的固化模式,加强物质与精神、捐赠者与受助者的双向互动。
未来,我们希望在捐物扶贫的同时,更多地结合“互联网+大数据”在资源配置中的优化集成作用,深入调查受助者的需求和现状,从而真正实现资源共享。通过精神和物资的双向交流,确保“校园扶贫捐赠”的有效性,激发更多校园捐赠群体的奉献热情,促成社会发展的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