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为了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和全人类的解放
——基于《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文本解读

2021-01-30刘晓玮王亦彭

世纪桥 2021年7期
关键词:私有制手稿异化

刘晓玮 王亦彭

(北京师范大学,北京 100875;中共黑龙江省委史志研究室,哈尔滨 150001)

《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在青年时期初步探索政治、经济学时写下的一部手稿,由三部分组成,包含了异化劳动、私有财产和共产主义等著名思想理论成果。马克思在写作《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之时,正处于世界观转变时期,其思想透露出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色彩。因其较为晦涩的语言组织与表达方式,使得此手稿在理解上颇具难度,因此《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通常被中外学者视为青年马克思在创立新哲学历程中的一部带有过渡性质的著作。或许因其中思想还不成熟,马克思在世时此手稿从未发表。直到1927 年,马克思逝世44 年后,才由原苏联马列主义研究院梁赞诺夫院长主持将其中的部分译文以《〈神圣家族〉的预备著作》为题发表于《马克思恩格斯文库》第3 卷,但当时并没有引来广泛的注意。后在1932 年,手稿全文首次公开发表,才引起了西方人研究马克思主义转向,不断从政治学和经济学转向哲学,促使了西方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时至今日,《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依然是马克思思想发展史中最重要的著作之一。

虽然《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尚未达到成熟的著作的理论高度,但是其第一次从生产劳动实践的角度来阐释经济和经济学的起源,为经济学的研究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从这种意义上说,《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光辉起点。此外,此手稿考察了国民经济学,批判性吸收黑格尔辩证异化思想,还对费尔巴哈人本主义进行了批判性地继承,融合了众多思想元素,实现了对前人理论成果的重大超越,是马克思思想发展过程中一次巨大的综合和艰难的创造。因此,尽管《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还不完备、成熟,但它确实是一部较具有系统性的创造性著作。尤其是对此手稿的重要内容与核心观点的阐述,即对资本主义私有制下异化劳动的阐述,以及在此基础上,马克思指出的共产主义是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扬弃异化劳动、实现人的彻底解放的必然选择,这些观点与理论使得此手稿成为经久不衰的理论著作。因此,本文以《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为切入点,简要阐释资本主义私有制下的异化劳动、私有财产与共产主义这两大理论,由此揭示坚定马克思主义的必然性,以及其现实指导性,以期为丰富和发展21 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做出贡献。

一、浅析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

马克思在《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第一手稿中阐述了自己对资本主义私有制下的异化劳动的思考。马克思批判地继承了费尔巴哈人本主义哲学,把生产劳动作为人与动物相区别的根本标志,即劳动是人的类本质,正是在改造客观对象世界中,人才真正地证明自己是类存在物。但是,这种对人的本质的证明的生产劳动,在资本主义私有制下却成为奴役和统治工人的雇佣劳动,因此这种由工人从事的,但反过来奴役工人的劳动,就是异化劳动。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的基础在于四重基本规定:一是工人与劳动产品相异化。“劳动者同自己的劳动产品的关系就像同一个异己的对象的关系一样……劳动者消耗在劳动中的力量越多,他本身、他的内部世界便越贫乏,归他所有的东西便越少。”[1]工人通过劳动生产出的产品被资本家无偿占有,并且日益成为支配工人的异己力量。二是工人与劳动活动相异化。异化不仅仅表现在劳动结果,即劳动产品上,还贯穿于生产行为、生产活动的全过程。“在劳动过程中,工人不是在发挥和确证自己的本质,而是在劳动中否定、摧残自己,使自己的肉体和精神备受折磨。总之,异化劳动是工人非自愿的强制性劳动,是使工人自我牺牲、自我折磨的劳动。”[1]正如马克思所言:“劳动者的这个活动越大,劳动者便越空虚。他的劳动产品是什么,他就不再是什么。因此,这个产品越大,他本身便越小。”[1]三是工人与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劳动是人的类本质,人正是在改造客观对象世界的生产劳动中,人才真正地证明自己是类存在物。但异化劳动不仅使人与劳动活动、劳动产品相异化,还会使人同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按照国民经济学的规律,劳动者在他的对象中的异化表现如下:劳动者生产得越多,他越能够消费的就越少;他越是创造价值,他自己越是贬低价值、失去价值;他的产品越是完美,他自己越是畸形;他所创造的物品越是文明,他自己越是野蛮;劳动越是有力,劳动者越是无力;劳动越是机智,劳动者越是愚钝,并且越是成为自然界的奴隶。”[1]四是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相异化。人是群居性、社会性的存在,在现实生活中,人总是在与其他社会成员的关系中确认人与自身的关系。因此,当工人同自己的劳动产品、劳动过程以及类本质相分离时,必然会导致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冷淡与疏远。“劳动为富人生产了珍品,却为劳动者生产了赤贫。劳动创造了宫殿,却为劳动者创造了贫民窟。”[1]

在资本主义私有制下,从劳动产品的异化到劳动活动的异化,到人的类本质的异化,再到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异化,形成了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马克思认为:“国民经济学不考察劳动者(即劳动)同他所生产的产品的直接的关系,借以掩盖劳动本质的异化。”[1]因此,只有对资本主义私有制进行扬弃,才能彻底消灭异化劳动,实现人的彻底解放。

二、马克思论私有财产与共产主义

在资本主义私有制下,劳动不再是真正意义上的劳动,变为异化的劳动。而工人的异化劳动为资本家创造了私有财产,工人却越发贫困。马克思对此不断进行思考,最终发现了异化劳动和私有财产之间相辅相成的特殊关系,即异化劳动的出现导致了私有财产的出现,而私有财产的出现又反过来对异化劳动不断地发生作用。马克思指出,在资在本主义私有制下,私有财产和异化劳动是导致人民贫穷、不幸的最根本的原因。因此马克思提出要通过扬弃私有财产的方式去实现共产主义的观点。“共产主义的本质特征是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占有自己全面的本质。这种占有并不是在私有财产关系统治下带有功利性、目的性的据为己有、为我所用,这种占有从根本上讲,是一种通过人的对象性关系并且坚持人的本质的对象化的占有。”[2]

所谓扬弃,即有取有舍,在马克思看来,他并不完全否定私有财产,共产主义也不能脱离现实,并且它是以私有财产为现实基础的。真正的共产主义实行全民财产的公有化,即每个人并不存在什么东西是真正只属于自己的,如果有需求可以使用而已。而私有制之所以还在社会主义社会存在,是因为生产力还没有发展到足够发达的水平,所以暂时允许其存在。等到社会进入到一个物质高度发展的阶段,私有制才能在共产主义社会中会完全被消灭。

综上所述,马克思批判异化劳动的目的在于通过扬弃异化劳动而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和全人类的解放,其理论对我们更好地坚持和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具有重要现实指导意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犹如壮丽的日出,照亮了人类探索历史规律和寻求自身解放的道路。”[3]在文化、经济都迅速发展的当今社会,我们仍应该坚定马克思主义道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做到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这既是中国梦的根本内涵,也是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高度体现。

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时代变化之迅猛与深刻,也推动着马克思主义的不断翻新。为了给当今世界发展进程中面临的复杂矛盾和严峻问题提供解决方案,为了给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战略引领,我们必须不断赋予马克思主义以新的时代内涵,不断丰富和发展21 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从而把马克思主义推向新的历史高度。

猜你喜欢

私有制手稿异化
作家手稿
作家手稿
农村聘礼的异化与治理——基于微治理的视角
商品交换中的所有权正义及其异化
丢失的手稿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女性地位变迁的探究
从“消灭私有制”看私有财产的是与非
从异化看马克思对人类解放的设想
当前大众文化审丑异化的批判性解读
手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