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斜圆刃针合和解汤加减对颈性眩晕患者的疗效分析

2021-01-30刘建梁景福权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2021年1期
关键词:椎动脉颈椎差异

刘建梁,景福权,韩 莹,周 钰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科,乌鲁木齐830054)

颈性眩晕属于颈椎退变、劳损、外伤等因素压迫或刺激交感神经、椎动脉或局部软组织张力失调,出现的以眩晕为主的一组症候群,临床主要表现为耳鸣、头痛、眩晕等[1]。目前对颈性眩晕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除,主要以本体感受器紊乱、挥鞭样损伤等学说为主,其中挥鞭样损伤后出现眩晕症状的发病率最高为80%~90%[2-3]。恢复患者颈椎生物力学平衡,是目前临床治疗颈性眩晕症重要原则之一,斜圆刃针为一种新型针刺技术,能有效改善患者眩晕状态,和解汤具有活血止眩及调理枢机的功效,本研究采用斜圆刃针联合解汤加减治疗颈性眩晕,探究其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以2017 年2 月-2019 年2 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科收治的94例颈性眩晕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47 例)和对照组(47例)。其中对照组男18 例,女29 例,年龄23~75 岁,平均年龄(46.96±2.11)岁;病程0.5~8.3 年,平均病程(3.31±1.32)年;基础疾病:高血压18 例,高血脂症17例,糖尿病12例。观察组男20例,女27例,年龄22~76 岁,平均年龄(47.95±3.22)岁;病程0.6~8.5 年,平均病程(3.45±1.51)年;基础疾病:高血压17 例,高血脂症16 例,糖尿病14 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通过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椎动脉型颈椎病诊断标准》[4]:(1)有颈部慢性劳损或、颈椎退行性病变、颈部外伤史等;(2)颈肩部压痛、屈颈试验以及旋颈试验等主要体征呈阳性;(3)有恶心、耳聋、耳鸣或眼球震颤等与头颈部体位改变有关症状;(4)CT、TCD 及MRI 检查结果显示颈椎生理弧度改变或钩椎关节骨质增生等异常。

1.2.2 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5]:(1)主症:头晕、目眩、颈项酸胀;(2)次症:口干口苦口黏、胸闷、烦躁、恶心呕吐;(3)舌脉:舌红、苔白腻或黄腻、脉弦。

1.3 纳入及排除排除标准

1.3.1 纳入标准(1)符合上述西医、中医诊断标准;(2)年龄≥20 周岁;(3)近2 周内未服用其他药物或接受其他治疗;(4)知情同意。

1.3.2 排除标准(1)脏器功能衰竭患者;(2)本研究药物有过敏史患者;(3)近15 d 内有其他治疗患者;(4)哺乳期或妊娠期女性;(5)合并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患者。

1.4 治疗方法

1.4.1 对照组 采用斜圆刃针治疗。取两侧天柱穴(突破深筋膜)、两侧风池穴(深度需至枕骨上项线)、哑门上穴(至枕骨上项线)、风府下穴(至第2 颈椎棘突)。采用斜圆刃针(苏州申隆医疗仪器有限公司,规格0.38 mm×40 mm)对针刺部位皮肤进行常规消毒,斜刺进针,刺入标记处2 cm,解结松筋。提斜圆刃针至皮下,反复对各位置点刺3~5针后拔针,每间隔1 d针刺1次,连续治疗1个月。

1.4.2 观察组 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和解汤治疗。和解汤药方组成:丹参15 g、葛根15 g、白蒺藜15 g、赤芍10 g、柴胡10 g、人参10 g、黄芩10 g、鸡血藤30 g、法半夏10 g、天麻10 g、防风10 g、甘草3 g。水煎2 次后滤液为300 mL,3 次/d,100 mL/次,连续治疗1 个月。

1.5 观察指标

1.5.1 疗效观察[6]显效:患者眩晕症状消失,恶心、咽干、口苦症状完全消失,改善率≥90%;有效:患者眩晕症状有明显缓解,口苦、恶心等临床症状有所改善,改善率<90%且≥30%;无效:患者眩晕症状无变化或加重,咽干、口苦等症状无变化,改善率<30%。按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计算改善率,改善率=[(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满分-治疗前积分)]×100%;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5.2 临床症状变化时间 观察记录患者眩晕症状减轻时间以及消失时间。

1.5.3 血浆神经肽Y( neuropeptide Y,NPY)、内皮素1(Endothelin 1 ,ET-1)、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 gene-related peptide,CGRP)水平的测定 分别在患者治疗前后,采集静脉血3 mL,放置于含有40 μL 抑肽酶(甘肃大得利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62020020)及30 mL10%依地酸二钠(杭州利人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3022048)的试管中,混匀后4℃下3 000 r/min 离心10 min,取血浆后于-40℃环境中保存。采用免疫计数仪(上海核福光电仪器有限公司),以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NPY、ET-1、CGRP 水平,试剂盒由北京普尔伟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

1.5.4 经颅多普勒(Transcranial doppler,TCD)检查指标 在治疗前后分别要求患者保持平卧位,采用超声经颅多普勒血流分析仪(南京澳思泰公司,KJ-2V4M 型),测定患者左侧椎动脉(Left vertebral artery ,LVA)、基底动脉(Basilar artery,BA)、右侧椎动脉(Right vertebral artery,RVA)变化。

1.5.5 复发情况 收集患者治疗6 个月后眩晕症状复发情况,随访方式包括电话随访、门诊复查,换号、空号及无门诊复查为失访。

1.6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9.0 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对比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对比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表示,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74%,高于对照组的80.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n(%)]

2.2 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变化时间比较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眩晕减轻时间、眩晕消失时间均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变化时间比较(± s)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变化时间比较(± s)

?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浆NPY、ET-1、CGRP 水平比较治疗前,两组血浆NPY、ET-1、CGRP 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NPY、ET-1水平较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GRP 水平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NPY 和ET-1 水平降低,CGRP 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浆NPY、ET-1、CGRP水平比较(±s)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浆NPY、ET-1、CGRP水平比较(±s)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

?

2.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TCD 指标变化比较治疗前,两组TCD 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LVA、BA、RVA 指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LVA、BA、RVA 指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TCD指标变化比较(±s)

表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TCD指标变化比较(±s)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

?

2.5 两组患者复发率的比较随访6个月后,共失访7例(7.45%),其中对照组3 例(3.19%),观察组4 例(4.26%)。治疗6 个月后,观察组复发率为4.26%(2/47),低于对照组17.02%(8/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29,P=0.045)。

3 讨论

颈性眩晕为常见的椎动脉颅外段颈部病变综合征,患者多表现出明显的眩晕、恶心等临床症状,若没有及时获得有效治疗,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有着极大的负面影响[7-8]。中医理论学认为颈性眩晕属于“眩冒”、“眩晕”范畴,且部分患者在发病前多有颈部受寒感冒病史[9]。本研究所用和解汤组方由小柴胡汤加减而来,去生姜、大枣温性,并留半夏降逆功效,同时加入天麻、防风与白蒺藜达到祛风止眩效果,最后通过鸡血藤、丹参、赤芍以及葛根起到活血止眩的作用。斜圆刃针为一种穴位针刺干预手段,通过点刺患者筋膜解除筋膜室内高压,可松解颈椎椎动脉痉挛及神经支配的筋膜、肌肉疼痛,有助于恢复患者颈椎生物力学平衡,起到改善颈性眩晕的作用[10]。将斜圆刃针与和解汤联合应用于颈性眩晕患者治疗中,既发挥和解汤通脉活血功效,又通过针刺穴位,起到通经活络作用,二者相兼,能提升临床治疗效果,要优于单一斜圆刃针治疗功效。

本研究中,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眩晕症状减轻时间及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证实斜圆刃针联合和解汤可提高颈性眩晕患者临床疗效,与符传庆等研究结果相似[11]。斜圆刃针针刺可改善患者颈部肌肉紧张状态,降低对神经根产生的刺激以及交感神经兴奋性,有助于患者血管痉挛缓解,起到改善眩晕症状的效果[12-13]。而和解汤中柴胡为君药,有疏达经气、透解少阳邪热的功效,黄芩为臣药,有清泻少阳郁热的作用,二者相兼可发挥清泻胆热及调理枢机的效果;甘草、人参等药为佐药,有着扶正益气的功效,法半夏、葛根等为使药,可以起到消痞散结、退热升阳的治疗效果,诸药共用,能够降逆气、活血止眩,对患者眩晕症状改善效果显著[14]。本研究发现采用斜圆刃针合和解汤可改善患者血浆NPY、ET-1、CGRP 水平,与郑雷刚等[15]研究结果相似。ET-1、CGRP、NPY 均为常见的血管内皮细胞因子,可作为颈性眩晕患者病情观察的参考指标[16-17]。斜圆刃针可增加CGRP 水平,扩张血管,提高患者脑血流量,有利于患者侧支循环开放,降低引起椎动脉扭曲风险,有效改善症状;和解汤中柴胡具有柴胡皂苷等成分,可抗炎解热,降低血小板聚集活性,使得NPY 释放被阻碍,黄芩可扩张患者外周及脑血管,改善患者血流速度,降低外周阻力,降低ET-1、NPY 水平,软化血管,有效改善患者眩晕症状。

猜你喜欢

椎动脉颈椎差异
对上颈椎后路手术并发椎动脉损伤防治策略的探讨
颈椎为什么易发病
养护颈椎,守住健康
JT/T 782的2020版与2010版的差异分析
相似与差异
中医针灸联合推拿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疗效观察
中医针灸联合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效果分析
双侧椎动脉走行异常及左椎动脉压迫星状神经节1例
找句子差异
男女生的思维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