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主题文化 巧构学习活动

2021-01-29吴薇

小学教学研究·教研版 2021年12期
关键词:主题意义

吴薇

【摘 要】国际理解教育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要课题,在小学阶段积极渗透国际理解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小学英语教学应基于主题,发掘内涵,巧用差异,聚焦意义,促进学生国际理解能力的提升和跨文化意识的养成,成为有“中国心”“世界眼”和社会责任感的人。

【关键词】主题内涵 主题差异 主题意义

英语课程应该促使学生在获得文化知识的同时,进一步认同本民族主体文化,尊重、了解其他国家、地区的风俗习惯和文化,探讨全人类的共同价值观念,增进不同宗教信仰和文化背景的民族、国家、地区的人民之间的相互理解与宽容,促进整个人类及地球上各种生物与自然和睦相处,共同繁荣与发展。

小学生认知发展水平较低,对国际理解教育的认识还不能达到理想的深度和广度。因此,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渗透国际理解教育是有必要的。笔者认为,应基于主题文化,从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提升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和树立环保意识、与自然和谐共处三个方面尝试教学。本文结合译林版小学高年级英语探讨渗透国际理解教育的课堂教学实践。

一、依托主题内涵,培养有“中国心”的小公民

国际理解教育强调:要能真正理解和接受他国文化,理解差异,必须有深厚的民族传统作为基础。笔者从“文化自信”的视角出发,以中国文化和民族自豪感为依托,将文化意识的培养融入丰富多样的语言实践活动中,培养有中国情怀的小公民。

(一)发掘内涵,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文本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载体,利用传统故事进行英语教学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文化意识。新修订的译林版小学英语教材中融入了更多的中国元素。如六年级上册Unit 1中的Read and Write板块改成了中国经典故事《愚公移山》,学生对这个故事内容和寓意都已经非常熟悉,因此,英文版的阅读相对来说障碍就比较小。在引导学生通过读图、猜测词义等方式理解单词grandchildren和短语move...away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对话,小组合作表演等方式进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并认识到愚公移山的真正内涵:要克服困难,就必须坚持不懈(Where theres a will, theres a way.)。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进一步了解了中华民族深厚的历史和文化,用英语表达传统故事,既传播了中华文化,又树立了民族信心。

(二)补白话题,感受“中国精神”

五年级下册Unit 8 卡通板块以风趣幽默的对话讲述了英雄Bobby闯过了层层关卡救出城堡中的公主Sam的故事。笔者抓住hero这个单词展开新一轮的话题:What does “hero” mean?Who is the hero in your life?

2020年年初的新冠疫情让所有的中国人对英雄都不陌生,很多学生脱口而出:“Zhong Nanshan!He is a doctor, he saved many peoples lives.”“Yuan Longping! He is a scientist and educator, he developed the first hybird rice varieties in the 1970s.”因此,笔者在肯定学生答案的同时呈现他们的英文小故事,让学生更全面地认识他们,了解他们为中国乃至整个世界做出的贡献,他们是当之无愧的英雄。

六年级下册Unit 8 Our dreams,以“梦想”为话题,谈论未来的梦想,掌握职业类单词,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心怀梦想并能为实现自己的梦想而努力奋斗。笔者对全班44个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What do you want to be in the future?调查结果见下图:

从调查中可以发现:大部分学生都想成为警察、医生、科学家、教师,选择工人和外卖员的学生数量为零。面对这种情况,笔者以生活中外卖小哥的图片和简单的句子告诉学生:疫情期间,大多数人“宅”在家里,外卖小哥却忙着送菜、送药,为老百姓贡献自己的力量。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每一种职业都有它的可贵之处,都是不可或缺的。

(三)拓展延伸,增强民族自豪感

六年级上册Unit 4 Then and now中的Culture time板块介绍了指南针和火车的发明( The Chinese invented the compass. The British invented the train. )。筆者通过呈现自己过去和现在的照片,让学生发现:Miss Wu went to Beijing by train then. Now she goes to Beijing by high-speed rail. 通过图片、视频、文本等引导学生关注古今交通方式的发展,如聚焦中国创造“复兴号动车组列车”:Japanese invented the high speed rail? But now, Fuxing high speed rail is the fastest one of the world. The speed of it is about 670 km/h. It is ahead of the rest of the world.在感受中国文化底蕴的同时,学生体验了当代中国速度、了解了中国科技发展,增强了民族自豪感。

二、巧用主题差异,培养有“世界眼”的未来人

国际理解的关键是文化理解和认同。巧用主题差异,进行文本的拓展与对比、情景的创设,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对文化差异的理解和认同,帮助学生拓宽视野,提高他们对中外文化异同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进而促进其跨文化意识的养成,为培养具有“世界眼”的未来小公民打下基础。

(一)拓展对比,感知文化差异

五年级下册Unit 8 Birthdays中的Story time板块谈论了苏海和麦克的生日。教师引导学生在学习日期表达以及生日相关活动的基础上,将苏海和麦克的生日活动以表格的形式呈现(见下表)。

学生在对比中很快就能发现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中国人更重视家庭观念,喜欢和家人、亲戚一起过生日,寓意团团圆圆,在生日当天要吃面条,寓意健康长寿;而西方人总是和朋友们开派对,在派对上吃蛋糕、玩游戏。由此,学生对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

笔者借机询问学生更喜欢谁的生日:Whose birthday do you like better? Why? 在學生的对话交流中,笔者发现中国的学生现在过生日,也开派对、吃蛋糕,还吃面条……中西方文化融合的现象越来越明显,当今世界俨然是一个共同体。与此同时,笔者引导学生讨论:When you go to a Western party, what will you take? 笔者通过呈现文本告诉学生去参加西方派对,应该要带一个礼物,不要到达得太早,可以晚几分钟,西方人通常在收到礼物之后立刻打开,并表示喜欢。笔者对生日派对的适度拓展,让学生又一次在中西文化比较中拓宽了视野,增强了理解,为开展跨文化交际做好准备。

(二)创设情境,理解文化差异

在对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以及对文化差异的理解方面,教师并不要一味地把背景知识灌输给学生,而应该引领学生通过各种语言实践去了解不同的文化差异,逐步理解和认同。

五年级上册Unit 6围绕 My e-friend 展开话题学习,引导学生使用英文提问并获得他人的信息如年龄、外貌、能力、爱好等,并最终能运用所学知识介绍网友,进行语段输出,同时,从中感受交友的乐趣,尝试通过不同的平台广交朋友。

为此,笔者微信视频连线自己的美国网友,并依据课文内容展开对话,在真实的情境中谈论国家、兴趣爱好等话题。在对话中,笔者故意询问网友的年龄,但网友并没有回答,而是委婉地告诉大家:这是一个秘密。让学生明白:在西方国家询问他人年龄是非常不礼貌的,西方人特别注重个人隐私,不喜欢他人询问年龄,而我们国家对于年龄并没有特别忌讳。

在写话教学环节,笔者通过播放部分韩国、日本学生的自我介绍(学校每年的“中韩交流”“中日交流”活动中给学生提供了很好的语言实践平台),让学生完成相关任务。

Task1:完成思维导图中的相关信息。

Task2:根据自己的性别、年龄、兴趣爱好等选择自己的网友并尝试介绍。

Task3:写一写,评一评。

学生在获取信息的过程中会了解到更多韩国和日本孩子的生活、兴趣爱好等。学生在真实的语境中感受并理解了他国文化,增强了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避免了文化冲突。

三、聚焦主题意义,培养有社会责任感的小卫士

译林版英语六年级上册第六和第七单元从人与环境、人与自然的角度展开话题。教师应根据教材编排特点,把具体内容融入学生生活实际,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在真实的语境中帮助学生认识到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要树立“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意识。

六年级上册Unit 6 Keep our city clean围绕保护城市环境展开话题。在教学前,笔者设置了调查性的作业:寻访周边小区,拍一拍周边环境及家乡城市变化,明确本单元的主题,并共享在班级群相册中。

在教学中,笔者分享了学生拍的图片,如街道、小区、公园、动物园等,有的干净整洁,有的又乱又脏。接着,笔者引发学生思考: What places are dirty? What makes our city dirty?在交谈中,学生发现脏乱差的现象大多来自居民小区及城郊的河流。笔者又提问:作为城市的一员,你又应该怎么样来保护我们的家园呢?使学生意识到每个人都应该行动起来,保护环境不是一句空口号。

六年级上册Unit 7 Protect the Earth保护地球的教学活动中,笔者从让学生观看视频,了解地球面临的危机;到引导学生自主总结方法,如从“节约用水”“节约能源”“节约树木”“不要使用太多的塑料”入手,保护环境;再到引导学生讨论交流——保护地球,我们还应该做什么?人与自然应怎样和谐相处?

笔者在学生充分理解文本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对保护城市、保护地球的主题意义进行思考,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树立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英语教材中隐藏着许多文化元素,教师应该认真研读教材,以教材为依托,在扎根本土文化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民族情怀和国际意识;有意识地通过丰富的活动引导学生感知、理解并尊重多元文化;积极渗透环保教育理念,引导学生树立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教师要积极践行国际理解教育理念,为培养未来小公民打下扎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主题意义
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利用教材提示高中生英语读后续写的能力
A Study on Tragic Theme of Desire under the Elms
围绕主题意义探究聚焦核心素养发展
汉译英中释译策略应用试探
《天路历程》中象征意象探析
跳出经验看经验,探寻小学英语教学的几点改变(下)
跳出经验看经验,探寻小学英语教学的几点改变(上)
帕尔默文化语言学视角下的劳娜古迪荪诗歌主题研究
小学品德课堂主动参与策略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