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中的“牛”
2021-01-29李湘涛杨红珍
李湘涛 杨红珍
十二年弹指一挥间。大家还记得吗?己丑牛年来临之际,我们细说了“牛的过去、现在和将来”。辛丑牛年就要到了,我们再介绍一些动物中的“牛”。不过,此“牛”非彼“牛”。它们有的是牛类的“旁系”亲属,有的则有形似牛角、牛蹄、牛鼻子的身体部件,还有的与牛形影不离,故被冠以“牛名”。
无脊椎动物中的“牛”
提到名字带“牛”的无脊椎动物,大家都会不假思索地说出“蜗牛”的名字。背上略显沉重的螺壳是它的标志。壳是与生俱来的,并且随着身体的成长而长大。有趣的是,不同种类,甚至不同个体,壳的螺旋方向也有所不同,因此有右旋蜗牛,也有左旋蜗牛。无论左旋、右旋,在人们的心目中,这个殼就是蜗牛的“家”。据说,最早使用“蜗居”一词的人是汉朝末年一位名叫焦先的隐士。直到现在,“蜗居”仍被用来形容狭小的居所。
缓慢地“蜗行”是蜗牛的另一个典型特征。蜗牛的腹面有扁平而宽大的腹足,由肌肉纤维构成。腹足不断地做波浪式的收缩,在爬行时向后方伸展成舌状。在足的腹面前端中央有一个腺体,叫作足腺,能分泌黏液,使足保持湿润,以免在爬行时受到损伤,同时也在蜗牛爬过的地方留下一条清晰的痕迹。
在北京有一首脍炙人口的儿歌:“水妞儿,水妞儿,你先出那犄角后出头啊—你爹你妈,给你买了烧羊骨头烧羊肉啊—”其实,蜗牛多半是吃素的。蜗牛的嘴生在头部腹面,嘴上有两对灵敏的触唇,嘴里还有颚片和齿舌。颚片只有一个,是咀嚼食物用的。齿舌是一个长形的几丁质的带子,很像高等动物的舌头,不过在这个带子上还生长着很多排排列整齐的小齿,其前端可以从嘴里伸出来刮取食物,如同人们所用的擦菜板一样,能将食物磨碎。
若论个头,我国所产的蜗牛都比不上外来的非洲大蜗牛。它硕大的长卵圆形的壳可以长到一个鸡蛋大小,而且壳质显得十分厚实,还具有光泽。它的螺旋部呈圆锥形,螺壳的顶很尖,有很深的缝合线,螺层可以达到6.5~8个。螺壳的表面为黄或深黄底色,带有焦褐色雾状花纹和褐色与白色相杂的条纹,因此它也被称为褐云玛瑙螺。另外,它还被叫作东风螺、菜螺、花螺、法国螺、玛瑙蜗牛等,又因为它常在下雨或早晨、傍晚有露水的时候出现而被称为露螺。
你能想到沙漠里也有蜗牛吗?而且其体内富含水分。例如在非洲北部的撒哈拉大沙漠里有一种白蜗牛,它的体内就含有大量液体。白蜗牛栖居在矮小的灌木丛上,以地衣和露水为生。当烈日当空、气温很高的时候,它就进入休眠状态,因此能在大沙漠中生存。
另一类软体动物—海牛则生活在海洋中。它们的螺壳退化得很小,呈杯状或耳状,或者完全无壳。背部前端两侧有一对指状嗅角,柄部明显,上部有褶叶,状如牛角,但能缩入其基部的袋状囊中。海牛隶属于后鳃亚纲、裸鳃目、海牛科、海牛属,广布于世界各海域,尤以暖海海域的种类最多,如小拟海牛、枝叶海牛以及在我国渤海、黄海沿海潮间带常见的石磺海牛等。它们的身体呈椭圆形,体长约2、3厘米,生活在从沿岸到海底的岩礁、石头下,善于匍匐爬行。口在腹面前方的一个吻突上,以强大的齿舌刮食底栖藻类、苔藓虫和珊瑚虫等。
还有一些软体动物的俗名带有“牛”字,如布氏蚶两壳合在一起形似牛蹄,俗称为“牛蹄蛤”;青蛤则俗称为“牛眼蛤”;等等。
在环节动物中也有一些名字带“牛”的,如牛蛭。遗憾的是,它是因常在牛身上吸血而得名的。牛蛭共有8种,分布于印度和亚洲的东南部。其中中国有6种,主要分布于广东、广西、云南和台湾,如菲牛蛭、湖北牛蛭等。牛蛭体色鲜艳,颚有1列锐齿,数目多达100个以上。颚上有许多大的唾腺乳突。吸饱血液后,有的后吸盘松开,就像葫芦一样悬挂在牛的肚皮下面。
昆虫中的“牛”
名字中带“牛”的昆虫中最有名的是牛虻,这个名字其实是虻科昆虫的通称,它们还有牛蚊子、牛苍蝇、牛马蜂等俗称。牛虻几乎遍及全世界,是个头较大的吸血昆虫,也是家畜的头号大敌。据报道,我国甘肃牧区每年夏季因牛虻叮咬使家畜的总失血量高达近120万升!南美洲的牛虻个头更大,其中雌性牛虻不仅危害家畜,也会吸人的血,成为与蚊虫一样的“吸血鬼”。而且,南美洲的牛虻十分擅长飞行,是世界上飞行最快的昆虫,有“快速飞行家”之称。
犀牛甲虫是鞘翅目、犀金龟科昆虫的俗称,因雄虫的头部和前胸背板具有像犀角一样明显突出的角而得名。犀牛甲虫属于雌雄异形昆虫,不同种类的雄性犀牛甲虫具有长短和形状都各不相同的角,鞘翅的色彩也各有不同,可谓“争奇斗艳”,而所有种类的雌性都没有角,且体色较为暗淡。雄性犀牛甲虫不但体形大,而且举力惊人,这对它们争夺交配权十分重要。在交配季节,雄性之间激烈的“夺妻大战”随时都会上演,直到用角将对方掀翻在地为止。
天牛因力大如牛,并善于在天空中飞翔得名。我国南方有些地区称之为“水牯牛”,北方有些地区则称之为“春牛儿”。它们隶属于鞘翅目、天牛科,全世界有近3万种,我国有近3000种。毫无疑问,它们是以“牛”为名的动物中最大的一个类群。
天牛因种类不同,体形的大小差别极大,体形较大的如生活在巴西的大齿天牛,体长达15厘米,而较小的种类体长仅有0.4~0.5厘米。天牛以色彩美丽著称,身体上大多具有金属般的光泽,但也有一些种类仅呈棕褐色,或带有一些花斑,与树干的颜色相似,从而形成保护色。
天牛最明显的特征是其触角极长,一般长度都在10厘米左右,比自己的身体还要长,有的种类几乎达到体长的5倍。它们还有一双很大的肾形复眼,发达的口器强而有力,可以有效地咬啮植物。在它们的胸部两边长有尖尖的刺,能够保护自己。它们还有3对很长的足,能攀援树干。
不过,雌雄天牛在体形大小、触角长度、行动的灵活性、活动能力及飞翔能力等方面都有所不同。一般雄性体形较小,触角长而美观,行动灵活,飞翔能力较强且持久。而雌性体形较大,腹大身宽,触角短,行动笨拙迟钝,飞翔能力也远不如雄性。
天牛活动的时间在不同种类之间也有所不同,有的在白天活动,有的则在晨昏活动,或者完全在夜晚活动,一般常见于林区、园林、果园等处。天牛飞行时鞘翅张开不动,由内翅扇动,发出“嘤嘤”之声。天牛的幼虫还能利用身体的硬化部位—前胸背板和臀板摩擦或敲击树干里的“隧道”壁而发出声响,用来警告其他幼虫躲避敌害。
虎天牛的样子与人们熟悉的天牛差別很大,无论从大小、形状、色彩还是其他方面来看,它都很像胡蜂,这是为什么呢?原来,这是虎天牛的一种拟态本领。因为胡蜂有尖利的毒针,各种动物对其都是怯而远之。而虎天牛在自然界中并不是什么厉害角色,于是就“拉大旗作虎皮”,目的是为保护自己。
此外,名字中带“牛”的昆虫还有牛头巨蜣螂、牛头曦粪金龟以及善于寄生在天牛幼虫身上的天牛茧蜂等。
鱼类中的“牛”
牛鼻鲼是为数不多的名字中带“牛”的鱼类之一,因其头部两边有像牛鼻子的构造而得名,隶属于鲼形目、牛鼻鲼科、牛鼻鲼属,共有10种,我国有2种:海南牛鼻鲼和爪哇牛鼻鲼。牛鼻鲼属于软骨鱼类,均分布于热带及暖温带沿岸浅海区。它们的身体庞大,两个长长的、突出的胸鳍前缘与巨大的半球形头部连成菱形的体盘,体宽可达2米左右,接近其长度的2倍。圆形的眼睛位于头两侧;鼻孔距口很近,具鼻口沟;口宽大;还有一个背鳍和一个细长如鞭的尾,没有尾鳍。它们的背面为灰褐色带蓝色,腹面白色,头部及胸鳍前腹面散布有不规则的蓝色斑块。有的种类以其大规模群体长途迁徙而著名,最多时可聚集1万多头。在大西洋,它们通常是在春末向北迁徙,于秋后再返回向南迁徙;在墨西哥湾地区则按照顺时针方向从佛罗里达西部向尤卡坦半岛附近游动。
长角牛鱼、牛角是角箱鲀的俗称。它们隶属于鲀形目、箱鲀科、角箱鲀属,共有3种,包括角箱鲀、棘背角箱鲀和福氏角箱鲀,在我国沿海均有分布。它们的体长一般为10~25厘米,最长可达50厘米,身体被硬骨板包裹,大致呈五棱的箱形,在背鳍和臀鳍后方闭合,有发达的尾鳍。眼上方有一牛角状前向的长棘是其俗称的由来。在尾柄下缘也有极度延伸的棘状突起。它们的体色多变,但多为草黄色,腹部白色,体甲和尾柄上散布有褐色圆斑。它们属于太平洋、印度洋海域的近海底栖鱼类,通常用背鳍、臀鳍慢慢地游动,主要以多毛类等底栖无脊椎动物以及甲壳类、贝类等为食。当受到惊吓时,它们的体表皮膜上就会释放出毒素。
在我国古籍中也提到过 “牛鱼”。例如,晋代张华《博物志》卷十称:“东海有牛鱼,其形如牛,引其皮悬之,潮水至则毛起,潮退则毛伏。”其实,这些古籍中所说的“牛鱼”指的都是分布于黑龙江流域一带的鳇鱼,而非海鱼。
两栖动物中的“牛”
牛蛙是最著名的“牛名”两栖动物,也叫非洲牛箱头蛙,因其体形硕大,而且雄性的鸣声嘹亮,很像牛叫,因而得名。它是最大的蛙类,体长可达20厘米。它的身体主要为褐色,有绿白色斑纹,外形大体上与其他蛙类相似,但十分粗壮。牛蛙的眼距比较大,不能形成双目视觉,所以对静止的物体似乎总是“视而不见”,在自然状况下很少吃静止的食物,但对于活动的猎物却十分敏感。它多在夜间摄食,通常隐伏不动,待猎物接近时才突然跃起,用翻卷伸出的长舌将其捕获。它的后腿肌肉发达,能跳到1米多高,因此经常可以捕捉到飞行的昆虫。
牛蛙食量大,食性广,而且贪食,堪称蛙类家族中的“暴龙”,其猎物包括昆虫和其他节肢动物、蚯蚓等环节动物、螺类等软体动物,以及小型的鱼类、龟类、鳄类、蛇类、鸟类,甚至小型兽类等多种脊椎动物。牛蛙的原产地在非洲东南部一带,由于其捕食、繁衍等方面的特点,牛蛙作为外来入侵物种,是极其危险的,故被列为全球100种最具危害的入侵物种之一。
两栖动物中还有牛眼蛙、牛舌响蟾、牛顿石蛙和金牛卵齿蟾等“牛名”物种。其中,分布于马达加斯加的牛眼蛙和分布于中美洲的金牛卵齿蟾等都是因为眼大如牛而得名。牛眼蛙除了头部上方正常的两只眼睛之外,在它的背部两侧,也有着两个与眼睛一模一样的花纹。这是一种非常聪明的防御办法,因为捕食者对眼睛最为敏感,它们一看到眼睛,第一反应就是被对方发现了,从而造成短暂的惊吓,这样牛眼蛙就有机会逃跑了。
蛇类中的牛蛇,如黑唇牛蛇等,是产于北美洲的游蛇科动物,栖息于平原、草原、沙土地、半沙漠和农田等地带。它们躯体粗壮,头小体长,典型体色为棕黄色或奶油色,也有褐色、红褐色的斑块。它们用自身大的鼻鳞来挖洞,或是利用哺乳动物的洞穴、树洞等处栖居。由于遇到危险时常发出与牛的鼻息声类似的声音,并将其尾猛烈地颤动,故它们常被误认为响尾蛇。
鸟类中的“牛”
在鸟类中,牛背鹭特别喜欢伴随牛群活动,有时还飞到牛背上,因此得名。灰褐色水牛的背上站着雪白的牛背鹭也常常成为田园风光中的典型图画。笨重的水牛身上散发出的气味,能够招来嗅觉灵敏并以牛血液为食的牛虻等昆虫,而且牛在移动时把草丛内的蝗虫等也赶了出来,这些昆虫几乎都是牛背鹭的猎物。因此,牛与牛背鹭之间形成了互利互惠的共生关系,给双方的生存都带来了好处。
与牛背鹭的行为类似的还有很多鸣禽,如分布于中美洲的牛雀(包括小安德牛雀、大安德牛雀和波多黎各牛雀3种),分布于南美洲的牛鹂(包括铜色牛鹂、褐头牛鹂、栗翅牛鹂、紫辉牛鹂、啸声牛鹂和巨牛鹂6种)、牛霸鹟和分布于非洲的牛文鸟(包括白头牛文鸟、白嘴牛文鸟、红嘴牛文鸟3种)、牛椋鸟(包括红嘴牛椋鸟、黄嘴牛椋鸟2种)等。它们或喜欢尾随牛群,或能够攀附在牛的身上,都与牛有一定的关联。当然,它们也有各自的特点。例如,牛雀的喙为圆锥形,上下喙边缘不紧密切合而微向内弯;牛鹂具有巢寄生的习性,会监视自己卵所寄生的巢,并有可能袭击拒绝抚育其幼鸟的鸟巢。牛文鸟营巢于树上,巢是由一堆多刺的枝条构成,分几部分,可供2对以上的鸟合用,而且同一棵树上可有几个巢。牛椋鸟的趾长而锐利,能够攀附在牛的毛皮上面。它的喙特化后如同一把剪刀,专门从大型野生动物或家畜的毛皮中捕捉扁虱等寄生虫,而这些哺乳动物不仅欢迎它们在自己身上“捉虫子”,而且也能容忍它们从伤口处吸食血液。
此外,在我国黄河流域以南广泛分布的丝光椋鸟,在海南被叫作“牛屎八哥”。至于为什么会有这样一个俗称,至今还没有一个确切的解释,或许是因为它们老是围绕着牛屎捕捉昆虫的缘故吧。
分布于我国东部一带的牛头伯劳的行为则与上述种类不同,被称作是“雀类中的猛禽”。它的体长为18~22厘米,前额、头顶至上背为栗色,有黑色的贯眼纹。它有一种奇异的特性,喜欢将昆虫、蛙、蛇、蜥蜴等猎物钉在棘上,因此又有“屠夫鸟”之称。它非常贪食,有时刚刚挂好猎物,或吃了几口,就会再去捕食,这些挂在钩上的猎物就慢慢地变成了树枝上的干尸。
分布于非洲罗德里格斯岛森林中的牛顿鹦鹉体长为40厘米,体羽主要为灰蓝绿色,脸部从蜡膜到眼睛有一条黑色纹,颏与喉为黑色,上嘴为暗红褐色,下嘴为黑色。不幸的是,它已经于1875年前后灭绝。
哺乳动物中的“牛”
在哺乳动物中,无齿海牛也是已经灭绝的物种。它曾分布于白令海峡一带,因此也叫白令海牛。1741年6月,俄国探险队的船只遇险,幸存者则漂流到了科曼多尔群岛,并发现了沿海生活的无齿海牛。不幸的是,由于人类的捕杀,无齿海牛于1776年灭绝,从发现到灭绝只用了短短的26年时间。
不过,无齿海牛在分类学上隶属于海牛目、儒艮科,只是海牛的近亲。而隶属于海牛目、海牛科的有美洲海牛、非洲海牛和亚马孙海牛3种。海牛身体肥胖,耳朵、眼睛极小,嘴向下张开,上唇特厚,呈半月形的圆盘状,具有伸缩性,且从中分成两瓣,每瓣都能分别活动和取食。它们在温暖的热带海洋中到处游荡,一天要花费8个小时细嚼慢咽掉相当于6大捆麦秆的水生植物,这些食物需要一周或更长的时间来消化。当不进食也不睡觉的时候,海牛通常聚集到一起“嬉戏”,彼此用鼻子触摸、身体碰撞、亲吻。在嬉戏过程中,通常默不作声的海牛会发出一连串独具特色的“鼻息声”。这种充满“快乐”的生活,再加上雌性海牛巨大而悬垂的“乳房”,使得“美人鱼”的传说更加美轮美奂。
牛鼠也叫硬毛鼠,是分布于西印度群岛的10多种鼠类的通称。它们体形较大,身体粗壮,多为树栖性,有些种类有可以缠绕的尾,也有一些则为短尾,其中最大的种类体重达7千克。
犀牛虽然叫“牛”,但并非属于偶蹄类,而是一种奇蹄类动物,包括北白犀、南白犀、黑犀、大独角犀、小独角犀和双角犀,前3种产于非洲,后3种生活在亚洲。其中数量最稀少的是北白犀,这个物种的最后一只雄性—“苏丹”已于2018年3月20日在肯尼亚去世,时年45岁。目前世界上仅存活的2只分别是“苏丹”的女儿“纳金”和孙女“法图”。因此,北白犀这一物种已经处于功能性灭绝的状态。
犬类中有斗牛犬、牧牛犬和斗牛獒等名称,这是由于犬的腭力量很强,古时候在欧洲曾有用大型犬与公牛竞斗的娱乐场,但它们更多的是作为畜牧犬,保护畜群不受其他野兽侵袭。另外,在牛、羊等家畜转移途中,也需要用犬驱赶着它们走路,以防家畜群体的队列混乱。因此,这些犬都有较快的奔跑速度,有持久的行动力以及适应气候和环境的耐力。而产于英国的牛头(犭更)则是因为它的頭特别像牛头而得名。
此“牛”非彼“牛”
最后,让我们来看一下与牛类亲缘关系最近的几种“牛”。不过,它们也都不是真正的牛类,而是牛类的“旁系”亲属,分别属于牛科中的羚羊类和牛羊类。
属于羚羊类的物种有很多,如鄂氏牛羚、克氏牛羚、乌干达牛羚、罗哈牛羚、塞伦盖蒂牛羚、沿海牛羚、白脸牛羚、白尾牛羚、黑尾牛羚、转角牛羚等。它们都生活在非洲,大多栖息于草原等环境中,性情温和,结群活动,善于奔跑,以草类等植物为食。其中,转角牛羚不论雌雄都有长而弯曲的角,非常漂亮。白脸牛羚最明显的特征是天生一张“大白脸”,由于它的吻鼻部很长,所以这个“白色块”显得非常夸张而有趣,堪比京剧中曹操的脸谱,它也由此而得名。
黑尾牛羚则以每年都要进行一次例行的长途“行军”而著称。成千上万只黑尾牛羚集合在一起,形成长达十几千米的长龙一样的队伍,看上去就像一支浩浩荡荡、纪律严明的“大军”,跟随着它们的“首领”去寻找青翠茂盛的牧草和清洌甘甜的水源。虽然路途艰险,但黑尾牛羚异常的勇敢和坚毅,任何困难和强敌都不能吓倒它们,总是在历经千难万险之后,成功地到达自己的目的地。
属于牛羊类的是麝牛和羚牛。麝牛又叫麝香牛,但并没有麝香腺,只是在发情季节,雄性的生殖器会发出一种芳香的气味。它们在外形上很像牛,角也似牛,同时,四肢没有臭腺和雌兽有4个乳头等方面都与牛类相似,但它的尾特别短,耳朵很小,眼睛前面具有臭腺,四肢也非常短,吻边除了鼻孔间的一小部分外,都被毛所覆盖,这些又与牛类不同。牛的角是从头顶侧面长出,而麝牛和其他羊类一样,是从头顶上长出角。它的臼齿与山羊类似。麝牛学名的意思就是“牛羊”,说明它是牛与羊之间的过渡类型动物。麝牛有一种十分有趣的自卫方法,当它们遇到敌害时,成年个体便头朝外排成半圆形阵,将幼仔置于圈中,以角向敌,即使有一两头被击倒,也不四散逃命。
羚牛生活在亚高山森林中,体毛厚、长并具有光泽,体形如牛,粗壮敦实。它们的四肢粗壮有力,蹄子也较宽大,在颌下和颈下长着长20~25厘米的胡须状长垂毛。最奇特的是,雌雄都有粗大的角,基部至2/3处具宽厚的横棱,角尖光滑,从顶骨后边先弯向两侧,然后向后上方扭转,曲如弯弓,角尖向内,因此也叫“扭角羚”。在行进时,它们就像一支纪律严明的部队,前面有雄壮的“首领”率领,后面有其他雄性紧随,护卫着老年个体、亚成体和贴在雌性身边的幼仔。它们在山地林中行进的速度很快,还具有很强的攀履岩壁的本领,甚至在坡度为70°~80°的险峻裸岩上都能见到它们的足迹。羚牛群体上下山坡时也很有特点,被人们称之为“上山一条线,下山一盘散”,这样可以避免因踏绊岩石翻滚而受伤。
羚牛從前的四个亚种现在都已经提升为种,即秦岭羚牛、四川羚牛、高黎贡羚牛和不丹羚牛。从它们由北向南的分布情况,可以发现如下的趋势:栖息地的海拔高度从北向南逐渐升高;毛的颜色从白到黑逐渐变深—分别为淡金黄色、灰褐色、棕褐色和黑褐色;体形逐渐变小;角从比较平直,逐渐趋向弯曲而且变小。这些规律都是它们对山地森林环境栖息地不断适应的结果,其中秦岭羚牛是较为古老和原始的类型,而四川羚牛、高黎贡羚牛和不丹羚牛依次更加趋于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