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华礼乐文化的内涵变迁与当代价值

2021-01-29张俊英宫长为范兆飞张伟军

四川民族学院学报 2021年2期
关键词:礼乐文化

张俊英 宫长为 范兆飞 张伟军

(①六盘水师范学院,贵州 六盘水 553001;②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 100732;③中国先秦史学会,北京 100732)

“礼”和“乐”最早源于中国原始社会的氏族人类祭祀天地鬼神的宗教祭祀仪式,从祭祀文化发展而来[1]。原始祭祀活动中所产生的行为规则与秩序意识就是“礼”的源起,原始祭祀中的盛大歌舞就是最早的乐舞,远古的乐舞与祭祀天地鬼神的仪式融合在一起,是礼乐文化的萌芽,为礼乐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礼”指各种礼节、礼仪规范,“乐”指音乐、舞蹈等。在夏商周时期,古代先贤们利用“礼”教和“乐”教进行道德伦理上的礼乐教化,以维护社会秩序上的人伦和谐,并形成了一套完善的礼乐制度。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礼乐文化在儒家伦理教化思想中得到了进一步发展成熟,成为中华民族的主流传统文化而千年传承。礼和乐相辅相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根基,构成了一个完整有序的社会政治文化制度和人民的行为准则,维护统治秩序。中华“礼乐文化”,在中华文明史上,创造了人类的辉煌,奠定了中国成为“礼乐之邦(礼仪之邦)”的基础。

一、礼乐文化的基本内涵

(一)“礼”的基本文化内涵

“礼”字的繁体为“禮”,许慎《说文解字》对“礼”的解释为:“礼者,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从示从豊,豊亦声。”[2]2“礼”的本意是指由祭祀中奉献鬼神的礼器引申为祭祀鬼神的仪式。事神仪式(礼)与事神歌舞(乐)的结合,也就是“礼乐”的最初含义。从西周开始,“礼”超越了宗教仪式的范围开始向“礼制”转化,由“奉鬼神之事”转向维护君主的等级伦理制度建构,形成周礼。周公制“礼”,使“礼”的本质和功用发生了变化,由原来的祭祀仪式延伸到了宗法等级制度和规范人们行为的典章,并涵盖了社会日常社会生活的各方面。据《仪礼》记载,周初的礼,内容有十七项,包括士冠礼、婚礼、相见礼、乡饮酒礼、乡射礼、聘礼、朝觐礼、丧礼、祭礼、凶礼、军礼(行军,出征)、宾礼等。在《乐记》中,共有86 处提到“礼”,含义各有不同,总的来说,“礼”是等级社会的深刻反映,既指宗教祭礼仪式,也指伦理道德和政治、法律制度,包含了古代人们的行为规范和上层建筑以及意识形态,起着辩异、达理、巩固和规范秩序的作用。

(二)“乐”的基本文化内涵

“乐”字的繁体为“樂”,许慎《说文解字》将“乐”解释为:“五声八音总名,象鼓鞞。木,虡也”[2]288。“乐”的产生发展也与我国古代的祭祀活动相关,最早是原始社会宗教、巫术等社会性仪式中的乐舞,是一种辅助性的原始宗教仪式,属于祭祀之礼的组成部分,乐舞一直被固定下来成了原始先民们生活中的一种礼仪习俗,在这里乐与舞其实是合二为一的[3]。西周时期,经过周公等人改造,将“乐”进行了严格的等级规定,“乐”便成了人们在社交场合沟通情感、化解矛盾的基本方式。中国古代的“乐”从属于“礼”,包含了音乐表现形式、情感心理特征以及道德伦理三方面的内容,其中“乐”所具道德性是古之“乐”最根本的内容,而“礼”“乐”的互动,正是为了实现“德”。“德者,性之端也;乐者,德之华也”[4]1006,“乐”作为德之华,就要使“德”在“乐”中得到表现,只有这样才能够将体现伦理关系的“德音”发挥触动人心的教化功能。“乐”文化,运用综合的艺术表现形态,与政治、伦理、德行相连通,起着和同的作用[5]。

二、礼乐文化的作用和意义

礼乐文化,体现了自然万物最基本的规律,是国家和谐的基础,在中华文明史上创造了人类的辉煌。周公“制礼作乐”,用“礼”来规范人的等级与行为,用“乐”来抚慰人心、凝聚力量,使礼乐脱离了原始单纯的礼序鬼神,扩展到礼序社会人伦,形成了独有文化体系—周礼,礼乐文明由此成为中华文明的主体。司马迁《史纪·周本纪》记载,周公“兴正礼乐,度制于是改,而民和睦,颂声兴。”[6]133礼乐相须为用、互为补充,共同约束、协调,开启以礼乐治国的政治制度,从而达到国泰民安,社会和谐有序,为中国奠定了传统文化的底蕴和文化发展的基础。

《礼记·乐记》:“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和,故百物皆化;序,故群物皆别。”[4]990“乐至则无怨,礼至则不争”[4]987。“礼”是天之经,地之义,是天地间最重要的秩序和仪则,有了秩序,万物才有所区别,各归其位;“乐”是天地间的美妙声音,代表着天地之间的和谐,是道德的彰显,因为和谐天地才能包纳万物化育生灵。礼序乾坤,乐和天地,气魄何等宏大!所以,礼乐教化通行天下,威仪有序,“大乐与天地同和,大礼与天地同节”[4]988,使人修身养性,谦和有礼,这是礼乐文化的内涵和意义所在。

春秋时期,天下纷乱,诸侯争霸,礼崩乐坏。孔子追随周公的治国思想开创了儒家思想,开始复兴礼乐,强调“不学礼,无以立。”[7]254孔子礼乐文化以礼序、乐和为思想基础,以仁爱为核心,以修德为途径,认为“礼”修外,可立德安民,教化言行;乐治内,可沟通情感,移风易俗。礼重理,离不开审美化的乐,乐重情,离不开仪式化的礼。认为仁是礼的基础,礼是贵浅有序,乐是对礼的调度,礼乐不僭越,中和互补,共同为统治阶级治理国家而服务。孔子追崇君子与圣人的道德品格,提倡通过礼乐教化天下,促进人在道德上内省与自律,进而达到仁者爱人、天下安乐、王道通畅,追求天人合一的完美境界,实现人与家、国、天下和谐统一的最终理想。

礼乐文化经过孔子、孟子等儒学大家及后人的锤炼整合,创建了以礼乐仁义为核心的儒学文化系统,赋予其更深邃丰富的内涵,成为儒家学说的核心,逐步形成了影响历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儒家礼乐文化传统。

三、礼乐文化的当代价值

礼乐文化千年以来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不断地吸收时代创新的合理因素,拓宽领域,与时俱进,在维持社会稳定、丰富人们精神世界、提升个人素质培养,和谐人际关系,强化道德标准等方面具有建设性的意义,逐渐发展成为整个社会的行为规范,使中华民族有了“文明古国,礼仪之邦”的美称,蕴涵着超越时代的永恒价值。

(一)修身养性、明达伦理,维护道德规范

礼乐文化的“礼”具有礼仪规范、道德修养,言行教化和立德安民的作用。所谓“文质彬彬,然后君子”[7]87,强调个人既要提升内在道德修养,又要注重外在行为的文明礼仪,行为举止要符合道德规范,内外修养密不可分,是知行统一的关系。《礼记·乐记》:“德辉动于内,而民莫不承听;理发诸外,而民莫不承顺”[4]1030。礼乐文化两千多年以来一直是古代中国文化主要的理论基础和价值标准,也是儒家思想的根本支撑。《大学》指出:“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8]。强调按照儒家传统伦理加强个人道德修养,通过内圣之学提高精神气质,进而兼济天下,安社稷济苍生,实现外王。内在修养是外王的基础,外王则是内圣的目的。“内圣外王”相统一最终达到圣人的境界,有助于维护当代社会基本的道德规范,促进家庭和睦,社会稳定,在为人、处事、治国方面有着重要意义。

(二)重视历史、立足当代,传承文化基因

中华民族历来就高度重视历史,礼乐文化决定着中华民族的文化特质和文化基因,承接过去、面向未来,立足当代、纵览古今、世代传承。清代龚自珍在《古史钩沈论二》中说:“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隳人之枋,败人之纲纪,必先去其史;绝人之材,湮塞人之教,必先去其史;夷人之祖宗,必先去其史。”[9]了解历史,就了解了世间大道;把握史学,才把握住社会规律。要一个民族灭亡,首要方法是让它的史观消亡,再践踏民族历史,解构民族文化,涤荡民族自信,破坏民族认同。历史的深刻教训告诉我们:殖民主义者在侵略扩张中的惯用伎俩就是毁灭其被占领地的历史和文化。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10],倡导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社会正能量、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特别指出“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11]“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12]。因此,要实现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就必须传承和弘扬中华礼乐文化及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基因。

(三)净化风俗、凝聚民心,推进政治教化

礼乐文化之中用正派文雅的乐舞与和谐优美旋律去感动人心,使民众向善,从而风俗移易,归于淳朴,天下民众皆得乐享安宁。《礼记·乐记》:“故乐行而伦清,耳目聪明,血气和平,移风易俗,天下皆宁。”[4]1005正乐一经流行,人伦之道从而清晰分明,“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风易俗”[13],使人“耳目聪明,血气和平”[4]1005,不为恶声恶色所乱。例如当人们听《义勇军进行曲》和低俗的流行歌曲时的感受和心境肯定是天壤之别。司马迁《史记·乐书》:“凡作乐者,所以节乐。君子以谦退为礼,以损减为乐,乐其如此也。以为州异国殊,情习不同,故博采风俗,协比声律,以补短移化,助流政教。”[6]1175认为作乐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节制欢乐,使君子以谦虚退让为礼,以自损自减为乐。由于各地地域不同,性情习俗的不同,所以要博采风俗,与声律相谐调,推行乐教,移易风化,以此补充治道的缺陷,帮助政治教化的推行。

当前,在我国经济建设快速发展,物质文明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却面临诸多问题,弊端日益凸显,一些社会矛盾以及不和谐因素也在日益增多,如物欲横流、功利盛行,诚信缺失、道德滑坡,假劣猖獗、唯利是图,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影响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面对存在的这些问题,大力传承和弘扬中华礼乐文化,用正派、文雅的乐舞影响民众,形成良好社会风气,对于移风易俗,净化社会风气、凝聚民心,对于纠正现代社会的某些偏差、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使人们形成敦亲和睦、相亲相敬、诚实守信、家庭和睦、礼谦宽恕、礼尚往来的人际关系具有借鉴和示范意义。

(四)礼乐相合、知行合一,加强公德实践

在礼乐文化中,礼是外在的理性规范体系,乐是内在情感熏陶,礼乐相合构成了儒家道德实践的两个方面。“大乐与天地同和,大礼与天地同节”[4]988。礼乐相合,相辅相成,“礼”修身养性,规范人的外在行为;“乐”调节人内心的道德修养,感化人心、陶冶性情。礼乐文化的深刻内涵,在于通过对人内在道德情感的培养和外在文明行为礼仪的规范,双管齐下,情理交融,构成了人们修身养性的理念,做到外在行为礼仪和内在道德规范的统一。也是实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重要的手段和方法,提供了人类不断进步提高的途径。

礼乐文化内容丰富,是作为一种礼仪规范存在的,既有理论知识、理论修养,又有具体实践规定,涉及人们的日常生活,规定了人们的行为规范,达到人与人之间尊重、和谐,做到了知行合一。为当代社会公德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实践方法,助于提升人的道德素养。

(五)礼法兼治、兼容并包,构建社会和谐

礼治以仁为核心,重视道德在维持社会和谐方面的作用,但并不排斥法的理性精神,主张礼法互补,提倡法律规范的强制性作用。通过道德他律与自律的双重手段,使公德建设具体化、制度化、法制化,具有可操作性。礼乐文化在培养人们高尚品德的同时,更能促进健康积极的人生态度、人生观的形成。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具有丰富的内涵和道德伦理价值,对于今天我国社会公德建设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

“和谐”礼乐文化的核心思想,即“礼之用,和为贵”,既体现了个人的身心和谐,也体现了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具有兼容性、包容性和宽容性。无论“礼”还是“乐”既有内在自觉的道德规范,又有外在约束性的行为规范,在“礼”和“乐”相互补充共同作用下,可以加强社会亲和力,调节人们的行为方式,形成人与人之间敦亲和睦,相亲相敬的人际关系,可以构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和谐,从而实现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合为一体的和谐状态。礼乐文化的秩序与和谐理念,在建设和谐社会的当代中国,对于净化社会风俗,塑造风清气正的社会环境,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保持社会和谐稳定,促进世界和平发展、繁荣稳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14]。

四、礼乐文化的现实意义

(一)关注现实

礼乐文化通过对人内在道德情感的培养和外在文明行为礼仪的规范,做到外在行为礼仪和内在道德规范的统一。礼乐文化的深刻内涵,为当代人们提供了一种科学务实的思维方法和精神动力,对于移风易俗,净化社会风气、凝聚民心具有重要作用,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和借鉴,具有普遍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二)传承文化

文化是一种力量,是一种情怀,是一种影响。我们今天来学习研究、继承发展礼乐文化的传统精神,在传承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弘扬礼乐文化的价值内涵,增强礼乐文化的发展活力,在礼序乐和中以德修身、善美相和,在礼乐教化中以人为本、仁者爱人,在天地人和中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是当代中国文化自信的基础,是增强民族凝聚力的内在要求,是中华文明绵延发展的价值所在,对于中国,对于世界,都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五、结语

中华礼乐文化经过历代沿革,从萌芽、发展到成型及完善,是人类生存智慧的历史积淀和无数古圣先贤提炼加工的结果,凝结着古代哲人的思想和智慧。自中国原始社会礼序鬼神、以悦神灵、先祖,祈福禳灾的乐舞,到周朝强化人伦、宗法等级的礼乐治国,由事神向事人的转变,再到儒家“礼序、乐和”的礼乐教化,直至清代近三千多年为中国形成了独特而系统的礼乐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是中国古代社会政治文明的根本制度和行为规则,是中国古代政治文明的本质,是最主流的社会意识形态。

在物质文化不断丰富发展的当今社会,礼乐文化已经超出了以往单纯的“礼乐”艺术范畴,融入当今人类社会构建价值体系,既能感知社会、反映社会,又能积极地干预社会、影响社会,在社会发展、国民教育、文明创建的引领方面,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依然发挥着重要作用。只有社会有礼、人心和乐,礼乐文明成为中国人的社会意识和文化精神,才能实现主体与外界的和谐,群体的和谐,社会的和谐。用礼乐文化的秩序与和谐理念,生发礼尚往来、诚实守信、睦邻友好,造就爱国爱民、敬业乐群,温良谦恭、平和中正的君子风范,成就新时代的“礼仪之邦”[15]。

猜你喜欢

礼乐文化
文化与人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儒家“礼乐教化”与新时代设计人才培养
礼乐之道中的传统器物设计规范
年味里的“虎文化”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周人传统与西周“礼乐”渊源
源远流长的礼乐文化——紫砂壶“德钟”创意谈
谁远谁近?
用庄严礼乐慰英灵励军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