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融合背景下探究开封博物馆群研学旅行的协同发展
2021-01-29开封市博物馆孙晨
开封市博物馆 孙晨
开封历史厚重,文化深厚。宋瓷、汴绣、花灯、美食……如点点繁星,串联起古城灿烂多彩的城市文明。走进博物馆,了解一座城。从最初的寥寥数家,到如今门类丰富,公办、民办、行业、高校各显风采的30余家,博物馆与城市共成长、同发展[1]。在当前文旅融合的大形势下,博物馆如插上腾飞的翅膀,办展览、开讲座、兴文创,以全新的面貌、开放的姿态,积极探索研学之旅。开封通过核心场馆的带动,挖掘博物馆集群协同发展的路径,实现区域内馆际间的资源整合和优势互补,在发挥强大社会影响力的同时,为游客提供更加多元化的公共服务,带来更为丰富的研学旅行体验。
1 开封博物馆群研学旅行的发展状况
首先,研学概念模糊。研学概念模糊表现在概念认知方面。《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中对“研学”与“游学”进行了区分,研学表现为带着问题旅行,并通过研学这种方式,有目的地、有针对性地学习;而游学更多表现为放松身心、培养兴趣、增长见识的游玩[2]。因此,博物馆研学旅行不能像游学一样走马观花,让学生走一走、看一看就满足了,如此难以让学生得到真正的收获。
其次,研学资源建设滞后。博物馆工作人员具有专业的文博背景,熟知藏品和历史知识,但在有限的时间内,面临几十名甚至上百名的学生,且学生年龄不一、停留时间短,使得博物馆讲解教育在人员配备、活动体验、研学课程开发等方面均面临重重困难和挑战。有效地开展并解决好研学活动所面临的各种问题,做好研学课程设计、研学基地建设、研学老师配备、加大研学经费投入等依然是开展博物馆研学旅行亟待攻克的难关。
最后,未形成博物馆研学旅行的发展合力。开封历史底蕴厚重,文化资源丰富,市域内各式各样的博物馆日益形成一个纵横交错的网络,但是众多博物馆一直以各自独立运行为主,并未形成发展合力。搭平台、聚合力、促发展,通过学生结成团体开展研究性学习这种新方式,引导学生走进博物馆,激发他们参观博物馆的兴趣,发现不同博物馆间千差万别的美,保障学生获得系统性的知识。此外,博物馆研学活动集群式发展也能促进馆际间沟通交流,提升业务水平,让综合性博物馆全方位地展示开封的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彰显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书法、饮食、汴绣、彩灯、城摞城等专业博物馆特色鲜明,百花齐放,为公众提供更多、更优质的服务。
2 文旅融合背景下博物馆研学旅行的机遇与挑战
一方面,在文旅融合的大环境下,研学旅行活动的开展提升了博物馆的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为博物馆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另一方面,研学旅行井喷式的增长,也给博物馆自身带来了不小的运行和管理压力,成为博物馆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2.1 研学旅行是顺势而为、大势所趋
作为一项新生事物,研学旅行是践行知行合一的典型代表,也是一种有益的教学实践方式[3]。博物馆要抓住研学政策的机遇,充分发挥好“校外大课堂”的作用,打造符合教育认知规律的博物馆课程体系,让真实的展品更加鲜活,让广大学生的校外学习更加生动,让博物馆成为具有真实性、互动性的课堂载体,使研学之旅真正成为博物馆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提升的重要引擎和有力抓手,奏出文旅融合的和谐旋律[4]。
2.2 博物馆研学旅行应坚持的原则
一是特色化原则。博物馆是一个城市,乃至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展示文明成就的重要窗口。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博物馆文化的传播和弘扬离不开其所属的地域,尊重、传承、创新地方传统文化,是保持博物馆文化特色化的必要原则。
二是教育性原则。博物馆不同于旅游景点,是感悟历史、感受文化、提升个人文化修养、实现终身学习的场所。因此,在研学课程开发时,有必要向学生灌输尊重历史、尊重文化、尊重知识的认知。
三是实践性原则。多样的研学活动,规范的研学课程,有针对性的研学产品,富有探索实践性的博物馆研学旅行,才能真正把书本上死的知识变成活的实践内容,学有所获,学以致用。
2.3 三方协作,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博物馆馆藏资源丰富,有宽阔的场地、众多的展厅、齐全的设施、特色的活动和专业的资源解读;学校作为专业的教育机构,富有丰富的教育教学理论和不同年龄阶段学生心理、认知能力的发展研究;旅行社作为研学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是提供教育旅游服务的专业机构。可以看出,三方所具备的优势特色不同,研学活动效果也不尽相同。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特点,优化研学内容,协调三方需求,发挥各自的资源优势,方能使博物馆研学旅行活动朝着健康、快速、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2.4 开发不同年龄段的博物馆研学产品
首先,选择课程内容。依据博物馆的馆藏资源确定研学课程内容,是博物馆研学的首选资源,也是立足地域,使博物馆教育更加专业化、特色化的助推器。同时,结合学生需求,通过馆校联合开发、师生共同参与的方式确定课程主题,打造特色的研学课程。
其次,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年龄特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采取适宜的学习方式,如聆听式、观察式、探究式、体验式、趣味式、故事式,不仅有助于学生更好地了解博物馆,获取新知识,增强博物馆学习的趣味性和体验性,而且有助于提升研学质量。
最后,开发博物馆研学读物。对于带着任务、课题、项目或者一定目的进行参观的初高中学生和大学生来说,在研学之旅结束后,必要的读物、手册等有助于其继续探索博物馆的历史文化资源,增强研学之旅的学习效果。同时,必要的辅助材料也有利于创造性地开展下一次研学活动。
3 开封博物馆群研学旅行协同发展的路径
文旅融合推进中,探究博物馆间协同发展的路径是研学活动的关键和助推器,将极大地发挥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功能。
传统与当代之旅。传统与当代之旅由开封市博物馆领衔,包含聚协昌科举书院文化博物馆、古马道遗址博物馆、饮食博物馆、婚俗文证博物馆等。从文化元素看,开封市博物馆通过馆藏文物、环境布置和精品展览向公众展示悠久的历史与传统文化艺术。民办博物馆以某一领域专业性的收藏为特色,如:聚协昌科举书院文化博物馆的“明清学子课业” “考试章程” “殿试考卷”等展览,已渐成系列并极具特色。古马道遗址博物馆是展示开封城摞城奇特景观的窗口之一。登开封古城墙,看熙熙攘攘的人群和城墙下百姓的生活,忆往昔感受八朝古都的风姿绰约、繁花似锦,不失为传统与现代的一种强烈撞击。
传统与当代之旅体现了古往今来文化交融的特点,因此,该组博物馆群研学之旅以“传统与当代”为主题联通各博物馆。开封市博物馆、民办博物馆以馆藏文物和历史文化为核心;古马道遗址博物馆以开封城墙、城摞城为旅游重点,描绘出传统文化的“悠久、自豪”与当代文化的“民俗”风情。
城市记忆之旅。刘青霞故居纪念馆、宋绣艺术博物馆、汴京灯笼张民间艺术博物馆为城市记忆之旅的代表。三家展馆的展品虽有差异,但基本都是以开封的城市风貌、民俗风情为主题。刘青霞故居纪念馆建于清光绪年间,是了解辛亥革命志士刘青霞女士传奇一生的窗口,富有典型清末民居风格的两座并排三进四合院,特别有历史沧桑感。展示手工彩灯制作技艺和刺绣艺术的汴京灯笼张民间艺术博物馆和宋绣艺术博物馆,是开封城市记忆的两个重要坐标。“汴京灯笼张”是开封彩灯制作世家,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现已传承七代,是展示开封彩灯制作技艺的重要窗口;宋绣源于北宋,馆内收藏有大量民间宋绣作品及刺绣大师不同时期的宋绣作品,绣品或古朴美观、或色彩浓厚、或灵动鲜活、或惟妙惟肖,从中可以一窥历史发展的变迁。
刘青霞故居的有关展品、陈设、建筑,完整地呈现了老开封的沧桑故事和城市印记;牡丹、莲荷、曼陀罗,屏风灯、佛塔灯、琉璃灯……各种形状,各种款式,五彩斑斓,令游客印象深刻;宋绣艺术博物馆的精美绣品已成为该馆的鲜明标志。每个场馆都存在一种特殊的文化元素,充满了浓情的开封记忆,无愧于开封“城市记忆”之旅的代表。
精品珍宝之旅。精品珍宝之旅首先从开封市博物馆展开。从大厅正中宋徽宗的《瑞鹤图》,脚下象征黄河文明的水纹开始,到《源远流长》的壁画,缂丝的编织工艺,处处彰显了开封城数千年历史的繁杂变迁。穿越八朝古都,从文明的源头新石器时代开始,至隋唐五代,盛极一时显赫的北宋,徜徉于《清明上河图》中,看大河之殇、汴梁烟云。开封府题名记碑、尊崇道经寺记碑、嘉祐二体石经等文物弥足珍贵,承载并讲述着开封悠久厚重的历史。展示工艺精湛、风韵独特的官瓷制品的北宋官瓷艺术博物馆,以及散发着浓郁文化气息,藏有不同时期的书法、瓦当、古陶等文物的开封书法博物馆和汉铭瓦当古陶博物馆,因艺术品味相近,本组场馆可以打造为“精品珍宝”之旅。
有别于综合性的开封市博物馆,开封书法、北宋官瓷、汉铭瓦当古陶博物馆更受小众游客的欢迎。“人少、安静、清新、高雅”,是游客评论此类博物馆的词汇。打造精品珍宝之旅,就要满足公众欣赏珍品时对环境安静、氛围高雅的要求。
4 开封博物馆群研学旅行协同发展的保障机制
树立整体发展观,加强多部门协作。博物馆作为文化输出的主阵地,在社会发展、公众教育中承担着重要的角色,尤其是综合性博物馆在研学旅行活动协同发展中应起到示范引领作用,带动市域内其他博物馆共同发展。相信只要能够提供高品质的研学课程、项目,积极参与到博物馆系列研学旅行活动中来,就会有所裨益。此外,政府、教育、文旅等多部门的协作部署,对各博物馆在研学旅行活动中的定位和发展规划,也有利于保障博物馆群研学旅行活动的顺利进行。
优化软硬件设施,巩固合作共享基础。一是完善各馆基础配套设施的建设,助力场馆的优化发展。二是加强对接待讲解、安保人员专业技能、知识方面的培训提升,确保研学大军的参观、安全、知识等各方面的保障。三是明确研学路线。不仅包括各馆内部的研学参观线路,还包括馆际间的路线,合理的馆际路线设置是开展好研学旅行活动的关键因素[5]。四是增强经济效益的联动性。在考虑推出博物馆联票、通票外,适时推出场馆内相关配套设施的消费券。五是借助网站、微博、微信等平台,加强馆际间的交流合作、联合宣传和资源共享。
加强互动合作,推动多元交流发展。一是与开封其他旅游景点加强合作,将博物馆研学之旅纳入到文旅参观线路中。二是抓住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机遇,拓展与深化黄河沿线博物馆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展现黄河文化,讲好黄河故事。三是拓宽视野,放眼全国,与文化馆、美术馆、图书馆等文化场馆合作,丰富博物馆的展陈内容,提升展览品质,深化教育内涵。
5 结语
在当前文旅融合的背景下,研学旅行活动作为博物馆与公众教育的官方交流平台,大力发展博物馆研学旅行活动恰逢其时。开封博物馆群要坚持整体推进、集群式发展的方式,以“黄河文化、大运河文化、宋文化”为依托,突出各自博物馆的特色和优势,丰富研学旅行的课程、项目,深入挖掘戏曲文化、名人文化、民俗文化、饮食文化、宋文化等富有地方特色的历史文化,拓展博物馆社会教育的内容,提炼活化打造文化旅游产品,开展“传统与当代之旅”“城市记忆之旅”“精品珍宝之旅”,让开封博物馆行业走上一条集约前行、个性突出、共性彰显的协同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