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太原旅游公路建设显成效

2021-01-29刘建军

山西财税 2021年9期
关键词:太原市赛道公路

■刘建军

近年来,太原市旅游公路家喻户晓,彩虹路、网红路、东西山旅游公路等已经成为广大市民节假日散心观光的首选之地,许多外地友人也纷纷慕名而来,赢得了社会各级的广泛赞誉,为省城再添靓丽新名片。为了全面系统的了解太原市旅游公路的规划建设、投用及现状等相关情况,笔者通过资料查阅、电话咨询和自驾游玩三种方式对此开展了调研。

一、旅游公路项目基本情况

(一)项目背景

随着山西省旅游产业规模不断壮大,旅游产品不断丰富,旅游基础设施不断改善,“晋善晋美”旅游形象日益凸显,全省旅游经济呈现强劲增长势头,成为山西省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太原市作为省会城市,是山西省政治、经济、文化、交通和国际交流中心。太原市旅游产业“十三五”规划提出,旅游产业将着力构筑“一环一带三区”,为游客提供生态旅游、府城文化、休闲度假等旅游主题,交通行业作为基础性、先导性产业,应为旅游业发展提供必要的支撑保障服务作用。

(二)建设情况

2018—2020年,省下达太原市三大板块旅游公路计划建设项目18项,计划建设里程493公里,投资40.5亿元。截止2020年底,完成项目14项,完成里程401公里,完成总投资30.83亿元。未完成4项,分别为娄烦县云顶山——高君宇故居旅游公路、清徐县清泉山庄旅游路、迎泽区国道307——孟小线、古交市古岔线——塔米线。云顶山——高君宇故居旅游公路计划由市级投资,按照西山旅游公路标准,打造为国际自行车赛道,故延期实施;其余3项预计2021年底实施完成。

太原市重点完成“彩虹路”天龙山旅游公路和全长229.5公里的“网红路”太原环城旅游公路的全线贯通建设项目。按照省政府和市政府工作安排,上述项目由市本级负责建设。市投资和预算评审中心积极履职,配合建设单位市交通运输局及时准确地完成市本级负责建设的旅游公路项目全过程跟踪评审,确保市级旅游公路资金21.52亿元及时拨付到位,确保全市旅游公路建设任务顺利完成。

二、旅游公路特色所在(“彩虹路”和“网红路”的由来)

(一)彩虹路的由来

太原环城旅游公路暨国际公路自行车赛道是我省首条按照现行国际标准打造的国内一流赛道,是全省三大板块旅游公路建设的重点项目,也是承接环太原国际公路自行车赛的重要基础设施。在赛道建设中,太原市充分践行绿色生态理念,紧扣“快旅慢游深体验”旅游公路建设新要求,积极借鉴江苏句容、福建福州等一流国际公路自行车赛道建设经验,在同步推进新建路段建设、改进路段提质改造和沿线路域环境整治的同时,以展示太原市厚重文化底蕴、独特人文景观和丰富历史遗存为目标,突出公路自行车比赛为主题,科学设置服务区、停车场、观景台,布设多处雕塑墙、雕塑小品,精心打造品质工程。同时,全面拓展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赛道挡墙立面采用真石漆工艺,有效避免风化、开裂、脱落等问题,增添了视觉冲击力;底基层施工大量应用冷再生技术,实现了工程废料循环利用;赛道沿线景区入口处和连续“S”形弯道,采用红蓝两色彩色路面铺装,有效提升防滑性能,提高了赛道“颜值”。赛道的贯通将49处县级以上人文景观和17个城郊森林公园连为一体,辐射周边100余处观光景点。连通狼坡、桃花沟、白道、西山旅游公路、万亩生态园、玉泉山森林公园、汾河二库等景点,形成独特的旅游风光带。2021年5月26日,赛道以一流的品质和优美的环境圆满承接了环太原国际公路自行车赛事任务,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受到了国际自行车联盟、国家体育总局及来自五大洲11个国家20支男女赛队运动员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赞誉,被网民誉为“彩虹路”。

(二)网红路的由来

太原市天龙山旅游公路建设里程29.5公里,由于地形复杂,起点与终点的高低落差达350米,道路选线、桥梁结构及整个施工技术难度较大,在全市道路施工史上都属少见。建设过程中,从提升道路承载能力、修复沿线破损山体、开展灾害治理和绿化美化入手,同步设计停车场和游客服务中心等配套设施,积极打造连通蒙山、太山、晋祠、天龙山、窑头村景区的绿色生态长廊,实现了西中环南延、旧晋祠路与天龙山景区全互通。同时,注重因地制宜,在山顶处设置三层环形高架桥,融路于景、以路为景,使建成后的天龙山旅游公路成为了引起全省乃至全国关注和好评的“网红路”,真正实现了“城景通、景景通”。

三、当前项目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项目申报和计划下达等全过程管理有待加强

主管部门侧重于旅游公路项目计划的申报和建设任务目标完成,而忽视财政资金绩效管理,部分项目申请省级资金计划与实际实施主体不匹配,导致省级补助资金未能及时支付,影响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如太原环城旅游公路暨公路自行车赛道建设工程(一期)和东西山旅游公路(防火通道)主线工程由太原市本级负责实施,省级补助资金均于实施当年下达县(市、区),市本级不能支付,因调整原因均于当年底实现支付。

(二)项目联动机制未完善,周边配套设施未健全

太原市旅游公路建设项目推进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但旅游公路配套的驿站、汽车营地、观景台、旅游通道、信息服务等配套设施建设明显滞后,导致旅游公路项目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均未达预期。

(三)后续管理及宣传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

一是后续管理缺失。部分旅游公路项目于2018年5月份建设完成并投入使用,经核实截止目前,项目后续管护制度尚未健全,管护工作执行不到位。二是查找信息不便。网络上虽然有不少旅游公路如“网红桥”的分享图文,但在百度地图、高德导航上没有“太原旅游公路”的词条,驾驶者无法获得具体的导航信息。三是宣传力度不够。主要表现在市境内多处高速公路路口、知名景点景区与旅游公路相距很近,但缺乏向旅游公路引流的宣传展示与路线指引,导致许多游客与旅游公路失之交臂。在即将全面进入5G时代的当下,一个旅游线路与景点如果没有丰富的推介信息、详尽的分享资料,又没有便利的导航指引,人们很难选择它作为旅游观光的目的地。

(四)预算绩效管理不够规范

项目主管部门未针对旅游公路项目单独设置绩效指标,而是与农村公路建设补助项目设置了统一的绩效指标,缺乏针对性。部分旅游公路项目设置的绩效指标突出了项目产出指标,忽视了效益指标,缺少明确的社会经济生态等效益指标。

四、相关建议

(一)加强组织领导,完善项目联动协调机制

建议项目主管部门加强旅游公路建设顶层设计,推动市、县人民政府建立完善项目联动协调机制,将旅游公路建设与“四好农村路”、脱贫攻坚、文化旅游等项目有机融合,共同推动地方经济转型发展、持续发展。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形成合力,进一步加快工作进度,合理安排工期,集中突破重点难点工作,确保高质量完成目标任务。

(二)拓宽资金渠道,推动旅游公路任务顺利进行

全面加大各级政府建设资金投入,积极争取社会力量的支持,通过财政列支、政府融资或政府引导等方式,多渠道争取建设资金;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利用公路及沿线资源,积极开展市场化融资,努力为旅游公路建设顺利实施提供良好的资金保障。

(三)强化预算绩效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建设部门应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以及山西省政府关于预算绩效管理的决策部署,运用科学化手段加强项目进度管理和项目建设周期内的资金管理,积极组织开展项目绩效自评;财政部门应全力抓好绩效预算管理。通过事前绩效评估、事中跟踪评审、事后绩效评价等手段持续加强绩效目标管理,全过程监督财政资金使用,不断提升资金使用效益。

(四)加强项目质量管理,打造公路建设和旅游环境深度融合

以示范路为契机,打造品质工程,紧紧围绕建设标准、建设质量、建设品质等核心问题,认真履行行业管理职能,强化项目建设全过程监督管理,把好建筑材料进入关、施工工序关、工程监督关、现场管理关和工程检测关“五个关口”,牢固树立生态环保理念,加大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应用,强化路域环境美化治理,切实走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公路建设的新路子,推动全市三大板块旅游公路建设高质量发展。

(五)多种方式强化宣传,打造旅游公路建设新篇章

在注意力经济时代,好酒也怕巷子深,要真正让旅游公路“红”起来,就要通过多种方式强化宣传,如:依托旅游公路,加强各种赛事和文化活动的策划和组织,创新或引进高水平的汽车、摩托车赛事;运用新媒体、自媒体的力量,通过游记攻略、笔记、精美图片、视频直播、短视频和达人代言等方式,将旅游公路的独特魅力以更加直观生动的方式传播出去,大力宣传这里优美的山水风光、优质的自然环境、优厚的人文底蕴、优化的社会环境、优良的食品食材,让旅游公路成为网红自驾打卡地。

猜你喜欢

太原市赛道公路
太原市为农村寄递物流补“短板”
我国建成第三条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公路
跃马新姿 赛道试驾法拉利296 GTB
彩珠赛道大迷宫
科创引领,抢跑新赛道
太原市61个村要建污水处理设施严禁直排入河
“十四五”浙江将再投8000亿元修公路新增公路5000km
太原市园林绿化植物选择及分析
太原市六家药茶企业获省级授权
征服蒙特卡洛赛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