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孝义市医疗信息一体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2021-01-29李美娟

山西财税 2021年9期
关键词:医疗机构信息系统医疗

■李美娟

在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的进程中,我国医疗机构已进入了数字化和信息化时代,但我国的医疗信息一体化发展水平无论在研发能力,应用深度,标准化等方面,明显落后于发达国家的信息化发展水平。本文主要对现阶段医疗信息化建设现状、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与探讨,并据此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一、孝义市医疗信息一体化初见成效

作为山西省首批县乡医疗卫生机构一体化改革试点市、国务院医改重点表扬激励县市和全国公立医院改革示范市,孝义市采购运营商信息化支撑服务,已完成对2家市级公立医院(中医院、妇幼保健院)和17家乡镇卫生院进行信息系统升级,基于电信云机房按照统一标准建设云医院信息系统(云HIS、云PACS、云LIS、云医历),为医疗机构业务开展提供系统支撑,医疗机构信息互联互通、报告互认、信息共享。

通过医疗信息一体化建设,目前实现集团内部互联互通,推行市域内“一单通”、“一号通”,开展影像指导、远程心电、检验送检等服务,乡村两级“互联网门诊”每日60人以上。人均就医等候时间减少60分钟,药占比降低2.1%,家庭医生签约覆盖率达到85%。医疗机构方面,取消90%挂号、缴费窗口,导诊人员减少40%,医护人员工作效率提高50%以上,电子报告节约纸张和胶片成本11余万元。每年节约群众就医费用160余万元,实现了“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并且已经全面接入省预约诊疗平台,老百姓足不出户实现“掌上”预约省内各大医疗机构,实现在线预约、支付、查看检查检验结果。在市乡两级全面开展远程会诊、超声指导、远程心电、检验送检等服务,市级医疗机构对基层实行业务在线实时指导。

医疗集团采用私有云与公有云的“混合云”模式,按照统一标准建设云医院信息系统,实现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物资、药品、耗材“一套编码”,医历、医嘱、报告“一个标准”,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医历共享、检查检验结果报告互认,避免重复检查,降低老百姓的费用。建设区域电子健康卡,记录个人信息和诊疗信息,形成全生命周期健康档案,凭借电子健康卡二维码实现市域内跨机构全流程就医。建设“四大数据库”(健康档案库、电子医历库、人口资源库、医疗资源库),实现全市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健康管理机构之间信息资源共建共治共享。建设“健康孝义”公众号、互联网门户、互联网医疗机构,互联网医疗服务贯通诊前、诊中、诊后各环节,实现互联网全流程就医,线上开处方、预约检查,线下药品配送,给群众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建设“一站式”支付结算平台,实现了全流程多渠道移动支付,医保实时统筹、医保脱卡支付和异地医保联网结算,商保直赔直付。建设基于医保、商保、救助和银行征信系统的“先诊疗,后付费”模式,减轻群众就医资金压力,缓解就医难问题。远程医疗平台全面覆盖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实现 “四个资源共享”(医疗资源共享、人才资源共享、教学资源共享、数据资源共享),群众在基层医疗机构即可享受上级医疗机构的专家诊疗服务。建设全市统一报告中心,打造“基层检查、上级诊断”模式,基层采标本,上级做检验;基层做检查,上级写报告;群众不动,标本动,信息动。建设大数据公卫监管平台实现医疗资源动态配置、突发事件预警、特殊人群监控等,公卫监管及决策更高效科学。建设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对重点报告的审核、数据分析、质量控制等信息管理,精准做好随访评估、管理、分类干预等工作。

“智慧医疗”是通过打造健康档案区域信息平台,利用先进的物联网技术,实现群众与医务人员、医疗机构、医疗设备之间的互动,逐步达到信息化。

二、医疗信息一体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造成医疗信息化步履艰难的原因很多,首先是资金问题

一个医疗机构要实施整个医疗机构的信息化建设,至少需要几千万甚至几亿的投资,对县级而言这些投资大部分需要当地政府投入,医疗机构自筹一小部分,由于近年来财政收入受各方面影响,逐年下降,资金投入困难大,另一方面,医疗机构本身由于受到国家政策的制约,赢利受到严格的限制,所以医疗机构的信息化基本上采取了边积累边建设的方式。

(二)对于医疗机构来说,信息化改造往往需要大动干戈,包括医护人员工作习惯的改变、医疗数据的结构化改造等

由于从各级的医疗信息系统由不同的系统集成商开发并实施,软件对接时由于接口的问题互相拖延推诿,严重影响到信息化工作的开展,很多问题亟待解决。更为艰难的是,院内信息系统厂商的数据接口难以互联互通,部分厂商甚至开出 “天价”接口费。另外,虽然医疗机构信息化投入的资金的占比并不算大,但需要长期维护、更新甚至更换。随着医疗数字化、信息化和高级医疗设备以及国家医改、医保政策的发展,特别是近年来对农村合作医疗、基层门诊等医疗单位信息化的投入,不同医疗数据的集成与应用成为医药卫生行业面对的难题。

(三)医院信息化与医疗质量管理方面关联性仍不够

与其他行业领域相比较,卫生行业信息化建设有着极其的专业性和特殊性,医学自身的复杂性导致了信息技术和医学的结合极其困难,从整体上看,信息化建设的特征并没有很好的表现出来,大部分还都是业务应用,如:在线咨询、远程会诊等,信息技术在真正的诊断、检验中的应用还很少,没有真正给决策支持者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撑。

(四)医疗机构信息化建设要得以迅速发展,必须有一批从事这一工作的专业技术人才

随着医疗信息化建设的深入发展,现有的专业技术人才无论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不能满足需要。目前医疗信息化过程中,既懂IT、又懂医学以及医疗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十分缺乏,更值得注意的是,医疗机构好不容易引进这方面的人才,可由于体制的原因,这样的人才在职称评定及职位升迁方面却不能享受优厚,甚至只是正常的待遇,以至于人才的流失也很严重。

三、完善医疗信息一体化建设的对策

一是,建议国家每年将对医疗卫生信息系统投资应逐年增加,政府在医疗信息一体化建设阶段应为主要出资者,应将其列入地方财政预算,以保证信息化建设顺利上马并体现其公益性。但毕竟政府部门财政支持能力有限,不能完全依赖政府出资建设,应坚持“整体性,全面性”的筹资原则探讨多渠道筹资,可尝试由医疗机构将每年收入的一部分用于信息系统建设的支出,按照收益份额大小筹资,也可尝试将成本分摊,甚至可尝试药品供应中标企业及系统开发运营等企业的有限介入,发挥市场的融资能力,同时要完善对筹资和资金使用的监管机制。要充分意识到信息化对医疗的发展的重要性,医疗机构的信息化建设是评价一所医疗机构高水平管理的重要指标。

二是,医疗信息化要服务于医疗系统整体发展的需要,区域协同系统一旦建立,很难变更,所以整体规划意义重大。必须从区域卫生全局利益出发,综合评价现有状况,整体规划协同模式及基础架构,根据各部门实际找准突破口,分阶段分梯度推进,坚持“边建设,边收益”原则重点做好部门协调工作,整合区域卫生资源,盘活不同等级的医疗机构存量资源,实现共赢,真正做到“整体规划,分步实施,阶段见效,持续发展”。从IT企业来说,要是想从事医疗机构的信息系统的开发,一定要有较大的规模和较强的实力,而且要充分与医疗机构交流,沟通,充分考虑整个系统的开放性、可扩充性、维护性、以及先进性要求,为医疗机构未来发展做好准备,在资金保证的前提下,提高性能以及兼顾先进性与实用性问题。而从医疗机构方面来说,一方面要全力配合软件开发人员做好技术调研和系统应用工作,另一方面要培养建设医疗机构信息管理系统,可以采用“没有接口大集成”方法,医疗机构信息系统由一家公司完成,系统间没有无缝连接,实现了医疗机构信息系统、临床信息系统、实验室管理系统等系统的有机融合,使之一体化,实现了管理信息、医疗信息、实验室信息、财务信息、物资信息等信息系统的高度共享。

三是,应加快医疗信息化的步伐,深化信息技术在公共卫生领域深层次的应用。应紧密围绕医疗机构管理目标,从医疗机构实际出发,本着“优质、高效、低能”的管理目标,推进人工智能的应用,建立各种信息体系来帮助进行医疗机构管理,这些体系或系统既包括有助于医疗机构管理的管理信息体系、决策支持系统和区域信息系统,也包括有助于提升医疗水平的临床信息系统和人工智能系统等。通过医学大数据的应用发现新知识、认识新规律,促讲精准适度医疗,提升医疗价值。

四是,医疗机构缺乏医疗信息化建设的专业人才,这是阻碍当前医疗信息化建设最为主要的原因,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扩大开设医疗信息学相关专业的进行,培养出一定规模的复合型医学信息人才,即医院信息系统的设计者、管理者,必须要在精通信息技术和计算机网络的同时,也要熟悉医院管理业务的规律,两者缺一不可。对于默默工作在医生光环后的英雄,对于人才引进,工资福利问题,要提到医疗机构的日常事务上来,医疗机构应建立完善的信息化人才激励机制,奖励人才,留住人才,从而推动医疗机构的信息化建设稳定、快速、发展。

猜你喜欢

医疗机构信息系统医疗
《现代仪器与医疗》2022年征订回执
企业信息系统安全防护
基于区块链的通航维护信息系统研究
信息系统审计中计算机审计的应用
医生集团为什么不是医疗机构?
京张医疗联合的成功之路
我们怎样理解医疗创新
基于ADC法的指挥信息系统效能评估
医疗扶贫至关重要
医疗机构面临“二孩”生育高峰大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