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革命时期长沙工农运动初论

2021-01-29

世纪桥 2021年6期
关键词:农民协会大革命工农

刘 潭

(新疆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17)

大革命时期,长沙不仅是湖南工农运动的中心,也是全国工农运动的一个重要策源地。在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沙领导的工农运动获得了巨大成就,但也不可否认出现过“左”倾错误,深挖问题,将有助于我们更全面、更深刻地吸取历史教训。同时,长沙作为大革命时期工农运动最激烈、最典型的地区之一,该地区的工农运动是全国工农运动的一个缩影,研究这一地区的工农运动能够更好地了解大革命时期工农运动发展的整体状况。

一、研究现状

目前学界对于大革命时期工农运动主要侧重宏观性的研究,对于地区性、小范围的研究相对较少,而地方性、微观的党史研究能更好地反映出中国当时社会、经济等方面发展的状况,所以笔者认为将中共党史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视角进行研究,能更全面地把握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

学术界有关湖南工农运动的研究,主要从湖南整体范围的工农运动发展和湖南地方性工农运动发展两个方面进行研究。但对于大革命时期长沙工农运动的研究非常少,主要是著作方面的成果,例如王亚元主编的《长沙工人运动史》,其中新民主主义时期这一章对大革命时期长沙工人运动进行了部分研究;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长沙县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在1985 年编的《长沙县文史资料——第2 辑大革命时期农民运动在长沙专辑》和中共长沙县委党史办、中共长沙市郊委党史办在1989 年编的《大革命时期长沙农民运动》,这两本著作是以对大革命时期长沙农民运动原始资料及当事人回忆录等资料的汇编为主。

二、大革命时期长沙工农运动阶段分期

大革命时期长沙工农运动,按其发展情况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起步阶段,时间起止大致为中国共产党建党至第一次国共合作,这一阶段中国共产党在长沙的组织逐步建立,开始积极领导长沙地区的工农运动;第二阶段是初步发展阶段,时间起止为1924 年1月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开始至1926 年7 月北伐军攻占长沙,这一阶段中国共产党主要以国民党身份积极开展工农运动,进行反帝反军阀运动;第三个阶段是高潮发展阶段,时间起止为1926 年7 月至1927 年5 月“马日事变”,这一阶段北伐战争推动了长沙工农运动的发展,工农运动迅猛发展了起来;第四个阶段是长沙工农运动的余波,时间起止为马日事变至宁汉合流,国共第一次合作彻底破裂,这一阶段湖南工农发动了十万之众攻打长沙,但由于党内右倾主义而失败,长沙工农运动走向低谷。

(一)大革命时期长沙工农运动的起步阶段

长沙地区的工人和农民,虽然在早期进行过一系列改善自身生活条件的斗争,但由于缺乏无产阶级新型组织的领导,以及缺乏完整的斗争目标和政治要求,难以充分体现其潜在的巨大的社会力量,斗争结果多以失败结束。直到五四运动之后,随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组织不断地建立与完善,长沙的工农运动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1920 年冬,毛泽东、何叔衡等人在长沙创建了共产主义小组,积极开展各项革命活动,积极宣传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特别是重视对于工人的宣传和组织工作。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结束后,1921 年10 月中共湖南支部建立。1921 年11 月,中共湖南支部在长沙成立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中共一大的决议要求,“本党的基本任务是成立产业工会”“工人学校是组织产业工会过程中的一个阶段,所以在一切产业部门均应成立这种学校……学校的基本方针是提高工人的觉悟,使他们认识到成立工会的必要”[1]6-8。为贯彻中共一大的决议要求,中共湖南支部派郭亮、罗雪瓒等人到长沙各行业中创办工人夜校,宣传马克思主义。

1922 年5 月,毛泽东等人成立中共湘区执行委员会,这是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的第一个省级区委,积极领导长沙及湖南的反帝爱国运动。为了对农民进行阶级意识的宣传教育,中共湘区委举办农村补习教育社,发行《农村》周刊,开办了30 多所农村学校,并吸收进步分子积极入党发展党组织。到1923 年6 月时,已经建立了“长沙泥木工人、长沙人力车工人、湖南第一纱厂、湖南第一师范、长沙铁路工人、长沙铅印活版工人、长沙铜官陶业工人等党支部”[2]。

这一阶段,长沙地区的中国共产党人积极筹建党的组织,开展对工农群众的思想教育活动,为接下来国共合作下的长沙工农运动的快速发展创造了条件。但在这一阶段,中国共产党人主要是开展“以工人为主体”的相关活动,对于农民运动开展甚少。直到中共三大,中央才作出开展农民运动的决议。

(二)大革命时期长沙工农运动的初步发展

1924 年1 月,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开始到1926 年7 月北伐军占领长沙,是大革命时期长沙工农运动初步发展阶段。这一期间主要是以工人运动为主,农民运动仍处于秘密发展阶段。1924 年1 月,孙中山在中国共产党的协助下,主持召开了国民党一大,制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开始了反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大革命时期。在此之前,中共湘区委员会根据中共三大关于与国民党建立联合战线、共同开展国民运动的精神,迅速在长沙发展国民党员、建立了国民党基层组织。1924 年4 月,中国国民党湖南省临时党部执行委员会成立,同年12 月国民党长沙市党部成立。至此,国共合作的统一战线在长沙建立。国民党临时党部成立后,中共湘区委员会动员共产党员、青年团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1924 年5 月,湘区全部共产党员及80%以上的社会主义青年团员都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3]42中共湘区委员会在制定《国民运动进行计画》中指出:“一切社会运动,如劳动运动,农人运动,妇女运动,学生运动,外交运动,平民教育运动……等概统一于国民党之下。”[4]9因此,在大革命期间长沙工农运动在公开场合是共产党以国民党的名义开展起来的。

这一阶段,中国共产党开始以公开身份开展工农运动,直接领导长沙的工人、农民、学生等群体进行反帝国主义、反封建军阀的斗争。例如,1924 年1 月1 日,湖南平民教育促进会为扩大宣传组织游街大会,长沙68 所学校和省工团联合会、教育会、教联会、商会、农会、总工会、纺纱厂等26 个团体,共计万人参与游街大会;1925 年1 月,长沙铅印活版工人俱乐部、湖南铁厂艺徒补习学校学友会成立;1925 年9 月,湖南印刷总工会在长沙成立,等等。在这一时期,农民运动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1924 年春,湖南省工团联合会副干事郭亮领导铜官地区的工人、农民进行了反对食盐加价斗争,并取得胜利;1924 年夏,清泰乡在中共湘区委员会书记李维汉的帮助下成立了党的小组,1925 年春成立了党支部,并积极开展农民运动;1926 年3 月,锦绣镇在工运领袖陈伏泉等领导下,改组旧农协,按广州农民协会章程建立新农协。1926 年4 月,长沙县第一次农民代表大会召开,成立了长沙县农民协会,到1926 年5 月,长沙县景秀、大贤、嵩山、临湘、麓山、伏龙等镇都已经建立农民协会,会员达五千人,是当时省区农协建立最多、农协会员最多的县之一。

经过这一阶段的斗争,锻炼了干部,启发了群众觉悟,总结了经验,为工农运动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三)大革命时期长沙工农运动的高潮阶段

1926 年7 月11 日长沙光复到1927 年5 月21 日马日事变发生,是大革命时期长沙工农运动的高潮阶段。1926 年7 月11 日,李品仙的部队在工人、学生、市民等支持下首先进入长沙,北伐战争的发展为长沙工农运动迎来了一次大发展高潮,大发展的长沙工农运动又迅速支援了北伐前线。郭亮在湖南《战士周报》中提道:“值兹战事正烈,输送重要,特组织大批运输队,以备军需。兹有敝会运送队第×队,派遣为贵军运送军实”[5]。长沙县总工会动员2000 多工人支援前线,长沙各行业工人组织了4000 余人的运输队,将北伐军的物资弹药运送到岳阳。长沙缝纫工人赶制了两万多个“国民革命”的袖章,泥木工人准备了大量土炸药,印刷工人赶印宣传品,人力车工人组织了运输队。[3]56在北伐军进入长沙前后,长沙近郊区、麓山镇等处农协组织积极支援北伐,夺取敌军枪支,为北伐军做向导,运送军械。[6]长沙的工农运动有力鼓舞了北伐军的士气,极大地支援了北伐的胜利进军。

湖南的反动统治被推翻后,以共产党员和国民党左派为主体的湖南革命政府成立,为工农运动迅速发展创造了的有利条件。因此,长沙农民运动在1926 年7 月后进入了公开活动阶段,农民运动、农民协会迅猛发展。1926 年7月26 日,长沙县农协召开第二次执行委员会,会议决定报告省政府通令各县保护农民协会,并请由长沙县农民协会代行省农协职权。1926年11 月2 日,国民党长沙县党部召开第四次代表大会,发表了宣言和决议,内容是举行乡民、村民会议,选举地方行政机关,组织农民自卫军等[7],有力地推动了全县农民运动的开展。1927 年2 月,中共湖南区委在长沙召开湘东六县特别会议,会上毛泽东作了《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1927 年4 月1 日,长沙县农协第二次代表大会召开,大会通过了《地租问题决议案》《农民自卫军问题决议案》《乡村建设问题决议案》等。这些会议的相继召开,极大地鼓舞了农民革命军的斗志,促进了长沙农民运动的发展,有力地支援了北伐的进军。截至1926 年11 月,长沙县已经成立区协12 个,乡协成立了640 个,会员人数达到了66425 人之多。[8]144到1927 年4 月,长沙已建立19 个区农协,1200 多个乡农协,会员人数超过20万。[9]11相比较北伐战争前长沙县仅有的6 个区农民协会,会员人数增加5000 人[8]122,人数和规模都得到了迅猛发展。大革命高潮时期,长沙农村党员数量得到了迅速发展,据统计,“在全国57000 多党员中,长沙、浏阳、宁乡农村党员就占了3100 多人”[3]68-69。

除了支援北伐前线和农民协会组织的发展,这一时期的农民运动还呈现出新的特征。随着北伐战争的逐步推进,“农民既已经有了广大的组织,便开始行动起来,于是在四个月中(即1926 年11 月至1927 年1 月——笔者注)造成了一个空前的农村大革命。”[10]14这一阶段,中共湖南区委派遣特派员积极指导长沙农民运动,他们“从访贫问苦开始,发现和培养积极分子,同时利用演戏、讲演等多种形式召集群众大会,通俗形象地向农民宣传反帝反封建的革命道理,号召农民组织起来”[11]167,极大地推动了农民运动的持续、深入发展。在湖南湘区委的领导下,长沙各级农会带领广大农民采用镇压大劣绅、建立工农武装力量、开展经济斗争、清除封建陋习、清算公产等斗争形势,对农村封建传统制度与势力进行瓦解破坏。农民在有了自己的组织之后,首要行动就是把地主的威风打下去,保障农民阶级的权利。为达此目的,农民协会建立了自己的武装来摧毁地主团练的武装,各地农民协会将“反动的地主手里拿过来的武装一律改为‘挨户团常备队’,放在新的乡村自治机关——农民政权的乡村自治机关管理之下”[10]29。长沙还开办军事训练班,培养工农军事干部。农民自卫武装的建立,壮大了农民运动发展。1927 年初,针对城乡反革命对农民运动的破坏,各县成立了审判土豪劣绅的特别法庭,仅长沙一处就处决了萧蔚云、李泽湘、周铁梁等25 名大劣绅[3]64。除了政治斗争以外,农民协会还同地主阶级进行了以平粜阻禁为主的经济斗争、以开办农民夜校为主的文化斗争。

北伐军进入长沙后,省建设厅颁布了《新工会条例》,长沙各行业工会组织迅速恢复和发展。之前遭军阀封闭而停止活动的长沙第一纱厂工会、铁工厂工会、电气工会、粤汉铁路长沙路段工会、长沙铅印活版工会等工会组织都恢复建立并依据《新工会条例》进行改组。至8 月中旬,又成立小贸、酒业、粪码头等工会。至此,全省工团联合会下属的产业及职业组合工会达76 个,有组织的工人达11 万余人

[12]47-48。为了更好地领导长沙及全省的工人运动,1926 年9 月1 日,长沙总工会和湖南省总工会正式成立,长沙总工会成立后,立即进行了废除帝国主义在长沙特权的斗争,进行收回湖南邮权和收回长沙海关等斗争。

这一阶段的工农运动特别是农民运动的发展,正如毛泽东所描述的那样,“其势如暴风骤雨,迅猛异常,无论什么大的力量都将压抑不住”[10]13,积极推动了国共合作下的北伐战争,同时长沙及周边地区农村经历了革命思想的洗礼,为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继续进行民主革命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四)大革命时期长沙工农运动的余波阶段

1927 年5 月21 日,许克祥等在长沙发动马日事变。7 月15 日,汪精卫等在武汉发动反革命政变,至此宁汉合流开始,国民大革命也随之结束,长沙的工农运动也逐渐陷入低潮。但是英勇的长沙人民并没有被吓倒,在湖南省农协等中共领导人的组织下树起了武装反抗的旗帜,发动了十万工农围攻长沙的军事行动。

在马日事变前一个星期,省农民协会经国民党省党部同意,电令湖南11 个县的农民自卫队全部动员起来。[13]马日事变之后,在湖南省农协秘书长柳直荀的主持下,于1927 年5 月23 日在湘潭召开军事会议。会议决定成立湖南工农义勇军,统一领导进攻长沙的军事行动。湘潭军事会议决议传达后,各县农协、县总工会集合了大量工农队伍。5 月28 日,柳直荀等在株洲召开会议,确定工农武装29 日出发,31日会师长沙,各县工农武装分四路集中向长沙进攻:第一路由湘潭、湘乡、宁乡三县的工农武装组成,为工农义勇军中路军;第二路由醴陵、株洲、攸县农军和安源路况工人、纠察队2 万余人组成,称湘东赣西工农义勇军;第三路由长沙东乡和浏阳的工农武装组成,共5万人;第四路由长沙西乡地区农军组成,共1 万人。此外还有衡山工农武装1 万人、华容农军1000余人。[11]220-221但是到了5 月30 日,农军接到了中共中央的指示信,要他们等一下。紧接着中共中央下达了取消进攻长沙的命令。[13]但由于交通阻塞,浏阳和平江两个县的农军没有接到取消进攻的命令,按计划准时攻打长沙,持续5 个小时,结果两县的农军被打死数十人,被俘70 人,随即后撤30 里。据1927 年6 月19 日北京《晨报》记载:“5 月31 日上午11 时半,竟有浏阳农民三千余人,由小吴门外湖迹渡、捞刀河一带渡河,扑攻省垣;分为两路:一路扑攻小吴门,一路扑攻浏阳门……农民仅有枪二、三百支,子弹又缺,无力支持,即向东南渡溃逃,省军(即许克祥部——笔者注)当即跟追,计俘获农军七百余人,缴枪三十余支。”[14]

按照中共中央和湖南省委的指令,各地工农武装大部分退兵,长沙东乡农军停止出发,平江农军完成切断铁路线的任务后也撤退了,岳阳农军自行解散,十万工农武装进攻长沙的壮举最终失败。据后来汉口紧急会议资料文件《中国共产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告全党党员书》中记载了中共中央发布的这条训令,“应当等一等进攻,先团结些力量,等国民党政府来解决”;“停止进攻的命令送到了各地农军,大多数因此而后退,只有两个大队偶然没有接到命令,居然冲城攻打反革命派,经过坚决的战斗,方始因为众寡不敌而退却”[15]270。这一阶段的长沙工农运动逐渐陷入低潮,也是中国共产党独立走向土地革命战争期间的过渡,这一期间中国共产党得到了革命的历练,为领导新民主主义的胜利积累了大量经验。

三、大革命时期长沙工农运动的特点

大革命时期,长沙工农运动具有发展阶段上的不平衡性,在大革命前期主要以工人运动为主,后期以农民运动为主。大革命时期工人运动和工人组织率先发展,但由于中国的大部分工人本身就是破产的农民,两者联系十分紧密。所以,大革命时期长沙绝大多数的农民运动都是在工人运动发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一)工人运动和农民运动发展阶段不同步

大革命时期长沙工人运动和农民运动具有发展不平衡的特点。这种不平衡主要体现在长沙工人运动和农民运动的发展阶段上,以北伐军入长沙为界,前期主要以工人运动为主,后期农民运动迅速发展。中国共产党建立之初,受到苏联无产阶级革命模式的影响,其主要任务是建立工会组织和领导工人革命,我们可以从中国共产党的早期党内文件中窥探一二。

中共一大的决议中提道:“本党的基本任务是成立产业工会……党在工会里灌输阶级斗争的精神”[1]6等,并且在内容上主要也是关于工人运动和工会组织相关内容为主,工人组织、工人学校、工会研究机构这三大内容占了中共一大决议的二分之一。中共一大后,立即成立了领导中国工人运动的组织机构——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可见中国共产党在建党之初是以工人运动作为其主要任务的。虽然早期的中国共产党人认识到农民是国民革命的一个重要力量,但是他们认为要实现这种革命只能依靠无产阶级。如陈独秀曾在文中指出:“有人见农民之疾苦而人数又如此众多……以为马上便可在农民间做共产的社会革命运动,这种观察实在未免太粗忽了……然必须有强大的无产阶级为主力军,才能够实现此种革命的斗阵。”[16]所以在大革命前期长沙工人运动发展迅速,一定程度上是中国共产党参照苏联模式来组织中国革命的产物。

中国共产党早期在长沙领导工人的组织,是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湖南分部以及湖南劳工会等组织,这些组织积极开展创办工人夜校,组织建立行业工会等活动。1922 年下半年,长沙工人阶级掀起了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且在1922 年底,长沙就建立了产业、行业工会20多个,有组织的工人超3 万人。[12]36北伐军进入长沙的时候长沙工会团体已经有76 个,有组织的工人达11 万人。

长沙的农民运动在北伐军进入长沙之前,基本处在萌芽阶段。有调查显示,在1926 年5月北伐军进入长沙之前长沙县有区农协6 个,会员人数仅5000 人[8]122,这与后来迅速发展的农民运动形成了明显对比。根据1925 年1 月16 日《团湖南区委兼长沙地委对于第三次全国大会之意见》,关于长沙地委的农村工作中提道:“此项没多讨论,因为农民运动太没有做,有些意见或议案,都不能实行。”[17]从这一文件可以看出,至少在1925 年的长沙党组织对于农民运动的工作还是做得比较少的。毛泽东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提道:“湖南农民运动,就湘中、湘南已经发达的各县来说,大约分为两个时期。去年一月至九月(即1926年1 月至9 月——笔者注)为第一时期,即组织时期。此时期内,一月至六月为秘密活动时期,七月至九月为公开活动时期……十月至今年一月(即1926 年10 月至1927 年1 月——笔者注)为第二时期,即革命时期。”[10]13长沙很显然是包括在毛泽东所谈到的湘中已经发达的各县中的。并且根据当时资料记载,“长沙农民运动,始于民国十四年,当时很秘密。十五年一月,有大贤、嵩山等六镇乡组织农协。去年(指1926 年——笔者注)三月成立长沙县农民协会,恰是唐军(指一度进占长沙的唐生智部——笔者注)退衡时,所以招牌只挂一天,便取消了”。[18]从上述材料中不难分析出,在北伐军入湖南之前,长沙农民运动的发展是远不及工人运动的。随着北伐战争的深入,农民协会由秘密转入公开,中国共产党根据革命的发展和广大农民的要求,将党的中心工作也转移到农民运动上来。

(二)工人运动和农民运动两者联系紧密

大革命时期长沙工人运动和农民运动关系紧密。这种紧密关系主要体现在,长沙地区许多农民运动和农民协会是由中国共产党的一些工人党员组织起来的,并且工农运动之间结合十分紧密。

近代以来的长沙工人阶级是在小农经济逐步瓦解的过程中开始出现的,其本身就是与农民阶级有着密切的联系。在1926 年《中国国民党长沙县党部第四次代表大会决议案》中提道:“于是工人运动,因本党部所辖地域之内,多属农村;一般下属群众,又多愿工农兼职。工人又多系手工业者,故其组织悉依中央规定,与农民组织混而为一”[9]60。湖南的农民“因为受了工人阶级革命斗争的刺激,他(们)觉悟到非团结起来自救不可,纷纷地组织农民协会,参加革命工作”[4]64。在长沙各乡镇的农民协会的建立过程中,曾当过工人或参加过工人运动的组织者也不在少数。例如在长沙1922 年下半年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中培养的一批工人运动骨干任树德、舒玉林、杨福涛、陈伏泉、谭汉镇等[12]59,在大革命时期回到长沙农村领导开展农民运动。1924 年春,长沙工人运动领袖郭亮就深入铜官地区,一边开展工人运动,一边开展农民运动,并领导当地工农清算了抬高盐价的奸商,取得了反对食盐加价的斗争胜利。1925 年秋,中共湘区委员会从长沙工人运动骨干中挑选了朱有富、陈伏泉、舒玉林、袁福清等同志[12]59到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参加学习。1926 年初,中共湘区委员会派学习归来的朱有富到大贤镇开展农民运动,先后发展了李寿卿、吴金运等人入党,并建立了中共长沙县第七支部,同年4 月成立大贤镇农民协会。1926 年,锦绣镇在陈伏泉等领导下,改组了旧农会,按照广东农民协会章程建立了新农民协会,并积极组织开展当地农民运动。[9]71926 年4 月30 日,湖南第一个县级农民协会——长沙县农民协会成立,朱有富和陈福泉均选为农民协会执行委员长。这种工人运动与农民运动的紧密联系不仅仅体现在长沙地区,衡山岳北等地的农民运动是在工人运动领导人的领导下开展起来的。由此可见,湖南各县市在工人运动基础上发展的农民运动是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

四、大革命时期长沙工农运动的局限性

大革命时期的长沙工农运动的高涨,有力地打击了长沙地区的帝国主义、封建军阀势力,推动了北伐战争的发展,对于湖南革命乃至整个中国革命发展的都具有积极意义。但在工农运动发展成一股势不可挡的群众运动时,我们也不能否认一些问题也凸现出来,如冲动、急躁、缺乏理性、没有判断力和评判精神、扩大感情[19]等,这一期间工农运动发展比较迅猛的几个省份尤为突出。随着长沙工农运动的发展,工农运动中“左”倾的错误日益显现。1937 年刘少奇在给张闻天的一封信中谈道:“1927 年前,我们还犯了‘左’倾错误,尤其是在工人运动中,这一点我提出过多次,被当做机会主义来批评我们。然而我的意见至今还保留……当时在长沙、武汉、广州等城市,工人中的‘左’倾错误是很严重的”。[20]507-508所以我们在评价大革命时期工农运动对于中国革命发展的重大贡献同时,也要看到它存在的问题。

学术界有观点认为大革命失败的主观原因,除了中共中央右倾错误之外,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大革命时期工农运动的“左”倾问题。[21]他们认为大革命期间工农运动中的这些“激进”“过火”的行为亦将一些小资产阶级、小地主以及正在北伐的革命军人等左派或者中立派推向革命的反面,这一观点也逐渐为史学界所接受。如李彦宏在2001 年的文章《试析大革命时期湖南农民运动的历史局限性》、梁尚贤发表在《近代史研究》2006 年第4 期的文章《湖南农民运动中“左”的错误及其影响》等,都反映此类观点。1927 年5 月25日,中央政治局通过的《对于湖南工农运动态度》中明确指出,由于贫农幼稚行为引起了一系列严重的政局上的问题,“由于贫农幼稚行动,如均分土地均分财产对于土豪劣绅之逮捕罚款以及关于宗教道德革命等,引起了小资产阶级小地主尤其是军人之剧烈反对”[15]136。北伐军官兵许多系湖南籍,国民革命军第二、第六、第八、第三十五、三十六军,大多是湖南籍为主。农民运动中对北伐军家眷亲属的那些“左”倾的做法,必然激起这些官兵的不满。例如,禁烟禁酒等“道德运动”、平产式的没收财物、禁止谷米出境等现象,更甚者出现了“农民禁止坐轿”“反对穿长衣”“婚丧用旧仪式即罚款”[22]62。为了纠正这些“过火”行为,中共中央通告农字第五号和第七号文件中多次发出通告纠正农运中“左稚”问题,因为这“关系农民运动前途,亦即整个革命运动之前途,异常重大,尤其对于湘鄂赣各省农民部必须指导各级农民协会党团,切实执行无得怠忽!”[15]173

大革命期间长沙工农运动中的“左稚”行动中还包括了打击面过宽的现象。中共中央发布的《中央通告农字第八号》中提道:“农协中不应用任何方法,任何形式排拒会党。”[15]189但是在实际过程中,出现农民协会对于这些会党团体有时打击面过宽的问题,如据当时报纸记载:“长沙东乡黄花市地区,有刘开祥等组织‘江湖联合会’,在十六区五十乡农民王添桂家集合。是日该宅喜事,勒令设酒席两桌。事为十六区农协会所闻,当派纠察队前往解散,捕获刘开祥等五名,会红旗两面。”[23]长沙工农运动还出现了盲目否定传统的现象,根据当时报刊记载,1927 年5 月14 日,长沙县县长公署函告公法团体;定5 月15 日焚毁长善学宫孔孟牌位,以肃清封建遗迹,要求各公法团体派代表参加。[24]这样对于中国传统的公然否定势必遭到受到传统教育的知识分子和农村乡绅的强烈抵制,使他们走向革命的反面。

显然,大革命时期工农运动的“左”倾错误是确实存在的。但由于农会、工会在群众中有很高的威信,这些错误在当时很少有人会去分析。

五、长沙工农运动“左”倾的主观原因分析

工农运动中“左”倾错误产生的主客观原因有很多,笔者从中国共产党的自身角度就大革命时期工农运动出现“左”倾现象的原因进行初步考究。

史学界传统观点是认为,大革命时期长沙工农运动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迅速发展起来的,所以党对工农运动的领导是毋庸置疑的。但是笔者认为,大革命时期长沙工农运动出现“左”倾错误原因之一是党员和党组织的数量,与组织起来的工农群众数量发展的不平衡,以及中共组织缺乏对工农协会团体的绝对的实际控制力。

(一)长沙党员和党组织发展落后于工农运动发展

大革命时期中共湖南党部的发展,相较于其他省份来说算是发展较快的,但相对于湖南工农运动的发展却是远远不够的,尽管如此,我们也不能否定中国共产党在这场工农运动中所作的努力。在1926 年湖南省农协文件《湖南农民运动目前的策略》中,中国共产党对于党组织的发展和农民运动就已经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在农民运动中,如果我们不努力去发展本党的组织,其结果一方面因为缺乏本党多数同志的领导,必将使农民协会的组织不强健,农民运动的发展不迅速,甚至将要招致一些可以避免或者是不应该有的压迫;一方面因为农民协会以外,缺乏本党的党员做应援的工作,必将使农民协会于行动时陷于孤立。”[8]191-192但是根据1927 年2 月16 日的文件《中共湘区发展党在农民中的组织计划》中记载:“但是我们的农民同志仅1700 余人,湖南现在有组织的农民群众已200 万,在农协会的旗帜下,起来了的已1000 万余人。这样的比较,1000 人中还只有C.P.(即中国共产党——笔者注)同志一人。”[8]103这距离北伐军进入长沙仅过了半年,湖南农会会员就从6 万人发展到当时的200 万人,会员人数的快速增长,党员和党组织无法发挥其对于农民协会的充分领导也是正常的。所以在该文件中湖南区委提出了以农村建党计划来满足迅速发展起来的工农运动特别是农民运动,要求“在这两个月中每乡农协成立一个支部,最好执行区六次会议决议至少每百个贫农协会会员中要同志一人”。[8]103

长沙的党员和党组织发展相比全省而言是比较快的。根据1924 年《湘区报告》长沙有党员89 人,其中包括候补党员7 人[4]6,但主要是从事工运和城市群众工作。虽然到了1927年4、5 月间,长沙中共党员发展到了979 名,马日事变后,长沙党部经过调整仍有党员866人。[25]但是相对于长沙迅猛发展的工农运动,这一数量是远远不够的。截至1927 年4 月长沙县建立了1200 多个乡农协,会员人数超过20万[9]11。1926 年11 月底,长沙各行业工会已经发展到50 多个(不包括分、支会),会员人数扩展到79716 人。[12]49

显然,在大革命时期党员和党组织的发展与工农运动的发展是不协调的,以至于中共中央文件中体现了党组织在农民运动中的力不从心,“党在农民中的组织,过去是没有能够相当的尽其领导责任的,许多地方虽然能有十万几十万的农民群众的斗争,但每每只是几个同志在那里活动,而[不是]党的组织在那里尽其领导职任,有些地方虽然有党的组织,但没有深入群[众],或者虽有组织而不起作用……因此,我们党在农村中的一切工作[每每]感觉到‘人存政举人亡政息’之概。”[15]221这就使得中国共产党在工农运动出现“左”倾错误时,由于党员和党组织发展限制,无法及时地纠正这些错误,使“左”倾错误在工农运动中进一步扩大。

(二)大革命时期中共缺乏对工农团体的绝对领导

关于工农运动中政治团体的领导问题,我们可以在1926 年8 月发布的《省政府对于农民运动的宣言》中了解到:“农民协会为不受任何约束、完全独立的团体。”[8]204我们再来看湖南省农民协会是如何反驳“农协要受党的指挥”这一观点的,“农民欲达到解放上述种种之压迫,应即时组织农民协会,此种协会之组织,为不受任何拘束,完全独立之团体”[8]162。所以在大革命期间,国共合作下的革命政府对于工农团体的领导至少在政策上是缺乏的。

大革命失败后,中共湖南省委在总结大革命出现的问题时指出:“在乡村中没有深入群众(乡农乡会),如除少数厂和工会学校外,支部和党、团不起作用,因此党的政策不能达到群众。又如许多群众斗争,多半只是少数领袖的个人活动,而不是党的有组织的领导”。[22]111在1927 年《湖南请愿代表团关于长沙事变经过情形第一次报告纲要》中提道:“湖南农工运动起来太速,不免有幼稚的行动,以致敌人乘机以逞,党的发展较民众团体的发展为慢,所以没有全部领导的能力。”[20]517在这里较为客观地分析了大革命时期工农运动幼稚行为产生的主观原因,正是由于上文所述的党员和党组织的发展远远落后于工农运动发展速度,中国共产党对工农团体缺乏实际的、绝对的领导,以致工农运动中的“左”倾错误的蔓延发展。刘少奇在《关于大革命历史时期教训中的一个问题》一文中也提道,1927 年前长沙等地工农运动建立起来的工会的权力发展到党组织的领导机关也无法控制的程度,“人皆称工人‘万岁’,工会有最高的权力,有法庭,有武器,能指挥当地警察及监狱等”;“工人和阻止下班的纠察队冲突”。[20]508-509长沙党部对于工农运动的领导情况,我们可以从1927 年2 月16 日的《中共湘区发展党在农民中的组织计划》中来了解,文件指出了长沙工农运动发展的问题,“只占有上层,不能打入群众中去(例如各地农协,县农协在我们手里;区农协有我们的同志;乡农协没有人。我们的命令,只能到区,不能到乡),是一个不好的现象”[8]104。并且在1927 年4 月15 日发布的《长沙县党部为第五区农协纠纷案告农民》中提道“他们(指河西镇第五区农协——笔者注)被土豪劣绅欺骗了,利用了,以至农协和农协一家人中间,差点要互相打起来。他们召集几千武装纠察队,拘捕特派员,包围县农协……要求枪毙特派员”[8]541。在这个长沙第五区农协纠纷案中,虽然说农民是被土豪劣绅所欺骗,但是中国共产党对于农民协会领导的程度我们是可以从中了解到的。

这些资料说明,在大革命时期国共两党对于工农运动的开展,大都只是发起和推动的作用,派少数党员去发动群众、建立党组织、成立工农团体,但是对于这些团体很多只停留在对工农团体领导人的领导,对于整个工农团体实际的控制与领导还是缺乏。大革命时期工农运动存在的这些问题,作为一个还处于幼年时期的政党来说是可以理解,而这一时期积累的工农运动的经验为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发展工农运动积累了宝贵经验。

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长沙地区开展的工农运动,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本文通过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以期对这一时期长沙地方党史有一个更加深入的了解。这一期间,长沙人民发扬不屈不挠、自强不息、艰苦奋斗、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工农运动。但同时也应该看到这段历史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回顾总结这段历史,对于新时代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具有重要启示作用,对于进一步加强执政党建设有重要借鉴意义。

猜你喜欢

农民协会大革命工农
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促进城乡融合
气候乱象促发法国大革命——并对今天有巨大的警示作用
湖南省第一次工农代表大会何时何地召开
冰岛政府与农民协会签署新农业政策框架协议
朱德:“抚育部曲亲如子,接遇工农蔼如风”
全国首个省级职业农民协会在陕西成立
宛希俨:大革命运动的先驱
桃调诰农民协会与大革命时期的梧州农民运动
英德红旅景点
三大革命在今天叠加